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门阀世家是怎么形成的

古代门阀世家是怎么形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234 更新时间:2024/1/27 18:32:43

在看历史书时,我们经常会看见一个词士族,所谓的士族,就是经学传家的世家大族,按照现代的话来说,便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学识是士族的基础,有了知识才可以入朝为官,继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士族起源于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士族尤为兴旺,在看相关历史时,也总绕不开士族与皇权的对抗,东汉学术风气十分浓厚。

而我们所说的经学,并不是在私塾中老师教授所知,而是家传之学,但凡有点身份地位的家族,基本都有自己的家学,比如现代十分熟悉的袁绍,他所在的汝南袁氏,便出现了四世三公的傲人成绩,他们世传的家学就是孟氏易学。

古代所谓的门阀世家,究竟是怎么建立起来的1东汉末年,士族的力量越来越壮大,而士族之间流行清议,众人坐到一起来品评天下知名士人,例如给曹操评语的许劭,他就组织了一个很有名的月旦评,曹操最著名的评语也是从那里来的,不过士族不轻易评论某一个人,为的是抬高自己的身价,这也是士族子弟获得好名声的一个途径,有德高望重的老人好的评语,那么今后在士族圈子混的比较开。

而东汉末年还有个大问题,这就是宦官、外企专权腐败,于是有太学生联合朝廷官员,开始抨击宫中宦官,宦官们自然也不甘示弱,以抓捕党人的名义,大肆追捕天下有名士人,这也是东汉非常知名的党锢之祸,大量名名士皆丧身于此。此后天下开始大乱,各个郡县土地兼并严重,并且还出现了大地主。

由于当时印刷术技术不完善,导致书本极为难得,故而经学只在门户中流传,这里所说的门户,并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而是指的师门,所以在古代拜一位有才有名的老师十分重要,起码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还有的直接鲤跃龙门,不过古代最讲究出身,你出身不好的话,也没有多少能出头的机会,因此经济、知识成为士族的垄断品,普通人想跨越阶级非常难。

东汉以儒学治国,而做官的人大多出自儒生,所以知识上的垄断,也就等于官位垄断,东汉做官的途径,主要来自于这两种,要么家族有做官的人内部推荐,要么直接走举孝廉的路,但举孝廉也是通过推荐,于是又产生了关系这一说。有了这个漏洞可以钻,世家大族们几乎世代公卿,他们手下握有很多资源。

在这种条件下,便形成了门阀统治,士族往往有大量的土地,由于土地兼并严重,使得许多农民成为流民,为了活下去只能成为富户、贵族的佃户,总之士族的依附民非常多,士族除了有钱有人,在朝廷还有一定话语权,这些世家基本都抱成团,要文化有文化,同时还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汉末,袁绍可以在天下大乱后,迅速拉起自己的人马,便是通过家族支持,这些门阀也逐渐脱离中央管控,后来三国初期,大部分诸侯都是这样子起家的,除了一穷二白的刘备

而我们说起西晋,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建立起来,少不了士族门阀的支持,故而司马皇室为了报答,在登基后设立了五等爵,以及占田制度、九品官人制度,把士族们更加的规范化,虽然对所占的土地进行限制,但士族只是表面应付,暗中却占领超过规定的土地,所以两晋与其说是司马家的天下,不如说是士族的天下。

西晋末年,由于八王之乱造成内部空虚,使得中原出现五胡乱华,于是大批北方士族,衣冠南渡跑去了南方,历史进入东晋时代,后世人们说起这个时代,总是用一个词来形容,玄幻。比如士族凌驾在皇权之上,所以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不过会发生这种事也不奇怪,最主要的是皇权自南渡后一蹶不振,司马氏到了南方成了光杆司令,连兵马都没有,只有一个空虚的皇族称号,甚至连宗室成员也没有几个。

司马氏的性命,完全捏在士族人的手中,这时皇位虽然还在,但威信已经没有了,史书记载晋元帝登基时,还要拉着琅琊王氏的领头人王导一起接受朝拜,表明了王导在东晋崇高的地位,其家族子弟王敦,曾经不满东晋朝廷造反两次,两次都以失败告终,按理来说造反理应被诛九族,但在建康的王氏家族一点儿事情都没有,仿佛王敦不是自家族人,权威已经到了皇权都不敢管的地步。

琅琊王氏只是东晋顶级门阀中的一个,之后又出现了庾氏、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先后执政,皇帝只是座位上一个人,全部权利都掌握在世家手中,东晋之所以没有被祸害完灭国,主要是内部势力保持了平衡,虽说好几次差点被打破,可好在关键时刻总有人站出来。

严格一点来说,中国形成门阀统治的朝代,个人认为只有在两晋时期,因为那时皇帝只是世家的傀儡而已,真正当家做主的人并不是皇室,不过魏晋灭亡后,进入了南北朝时代,此时世家的力量也逐渐减弱,主要是中原大地没有统一,形成了若干个小国家,其次侯景之乱时,侯景杀了一大帮南朝的世家大族。

到了隋朝,世家门阀又开始活泛起来,比如说建立隋的杨坚,他的家族便十分显赫,李世民就更不用说了,出自于陇西李氏,是当地有名的大世家,父亲李渊还被封为唐国公。门阀统治的形成标志,其实是曹丕执政时期,手下陈群所提出的九品中正,此后两晋正是沿用了这个制度,使得皇权被压制,可严格一点来说,每个朝代都有士族,毕竟要靠读书人要治理天下,为什么兴盛的隋唐二朝,没有出现士族压制皇权的现象?

首先唐朝是个中央集权,士族虽然有身份地位,并且还拥有一定话语权,但用在屈居在皇权之下,皇帝自己拥有部队,并且还提出了科举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士族垄断知识的途径,让大量有才学无出身的人才进入官场,这些人当官之后,由于没有家族牵绊,故而对皇帝十分忠心,不容易搞小团体,这也是皇帝喜闻乐见的事情,寒门与士族分庭抗礼。

当然了士族也不是什么能力也没有,官僚机构对皇权还可以产生制约,并且这个制约,可以延续到皇权的结束,不过唐朝时期,士族的社会地位还是非常高,甚至还高过了皇族,有些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还不愿意跟皇室一起玩。士大夫非天子之命,老士族说了才算话,南朝、隋唐都是一个样子,史书上记载了这么个事情,李世民登基后让人修谱,结果发现自家李姓和皇后的长孙姓排在几个大家族后面,于是勒令臣子重新修改,山东士族直接将皇室拉入黑名单,不许家族与皇室联姻。

而到了唐末,由于常年动乱与混战,耗掉士族的最后生命,进入宋朝后已经变成平民社会了。上面说了形成门阀是在东汉两晋,而士族制度却可以追溯到商周,当然了这里的士族制度,可不是东晋王氏、谢氏等世家的垄断执政,士族制度亡于明清二朝,一来明朝皇帝朱元璋是个布衣皇帝,对地主阶级十分厌恶,更不容许他们发展起来,而来清朝建立者为满族人,自然不会眼巴巴看汉族世家兴起,毕竟还是满族人的天下,到了近现代世家门阀基本已经灭绝完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中国有没有传承千年的世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世家贵族这个词大概在人类有社会起就慢慢形成了,在我国古代很常见,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真正能传承到现在的却非常少,周朝姬氏、唐朝李氏、明朝朱氏都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因为朝代的更迭、战乱的频发、世事的变迁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反倒是那些历史比我们短的,比如日本和英国,都有着传承千年的世家。那么这里大家可能会

  • 世家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在普通中国人的认知中,中国帝制时代是被“中央集权”所定义的,而中国历史上的门阀大族,在历史记忆中往往被简约成了“旧时王谢堂前燕”,轻轻的来轻轻的走,插曲而已。如谭凯的绪论所言,《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一书聚焦于唐朝,“中古中国的门阀世族如何在中唐时期重要的政治和制度变迁下,依然维持其影响力;以及为

  • 上官婉儿嫁给谁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似乎很少听说上官婉儿有丈夫的,上官婉儿一生都在皇家,她虽然不是皇室子女,但是武则天十分欣赏她的才华,将她留在身边,成为了一名女官。但其实,上官婉儿是有丈夫的,也许是因为上官婉儿本身的其他经历已经十分吸引人,很多人的关注点也都落在了上官婉儿的其他方面上,对于上官婉儿的其他方面,也就没怎么关注过了。上官

  • 上官婉儿为什么要背叛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咱们中国历史上的唐朝,那是一个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不论是在文化方面还是武学方面,在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在文化高度发达的唐朝,女权得到了释放,这是一个女权地位至高无上的时代。在这一时期除了我们非常熟知的女皇武则天之外,还有这许许多多走向政坛的女人。例如武则天身边一个比较厉害的女人—上

  • 上官婉儿墓志铭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上官婉儿作为我国古代唐朝时期一位非常有名的才女,她的一生也算是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而上官婉儿身在皇宫之中,是无可避免会参与到皇家之间的各种争斗当中来的,武则天、太平公主、李隆基,这些人都对上官婉儿的人生产生过重要影响。而在人们发现的上官婉儿的墓志铭当中,也发现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讯息,而这些内容却是不

  • 甄宓的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正月,曹丕即王位,封曹叡为武德侯。六月率军南征,甄氏留驻在邺城。十月,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禅位以后,退位为山阳公的刘协把两个女儿许配给曹丕为妃嫔,另有郭贵嫔和李、阴两位贵人同时得到宠爱,甄氏日益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 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六月,曹丕遣使者将甄氏赐死

  • 古代为什么要画押按手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大家在看很多案件侦查的时候甚至看很多关于悬疑的电视剧时候,都会用到指纹这种东西。这世界上的人总有那么一个两个会很相似,但是指纹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就算是双胞胎指纹也是不一样的。而掌纹指纹在古代,我们国家其实也是有的。比如说我们常常在电视剧上面看到的摁下指纹签卖身契等等。但是我们都知道,在当时的古代并

  • 北京九门都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朝代最多的城市,所以北京的建设也是相当的具有代表性,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门多。北京九门是指明、清北京内城的9座城门,分别为北面的德胜门、安定门;东面的东直门、朝阳门;南面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又称前三门;西面的西直门、阜成门。当年内城九门自有各自的用途。用老

  • 古代女扮男装为什么看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现在娱乐行业欣欣向荣,各种影视剧也是遍地开花。但我们在看某些古装电视剧之中,有一个情节的发生却始终令人迷惑不解。那就是“女扮男装”,经常性出现一个大家小姐女扮男装外出玩耍娱乐结交好友,但大家却都发现不了。可对作为上帝视角的我们看来,这女子女扮男装的如此明显,难道那些男人都瞎了吗竟然看不出来?而更令人

  • 古代的女子为什么只能穿裙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首先需要普及的是:在汉武帝之前是没有裤子的,不仅女人没有,男人也没有。但不要傻傻以为大家都是赤裸相见,只是他们只穿裙子或“裳”。到春秋战国时期终于有了裤子的记载,男人开始穿“袴”,也就是开裆裤。不管怎样也算是条裤子,可是女人却一直没有,这是为什么?女子穿裤子有违道德那个时候的人们把女人是不是穿裤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