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为什么养门客

古人为什么养门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53 更新时间:2024/2/7 13:35:35

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部分先辈(贵族)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习惯,即供养门客。就当时而言,这些门客基本不用负责劳作,且每天都有专人负责他们的饮食。更有甚者,在本国已经非常贫穷的情况下,这些门客依然可以获得最基础的温饱补给。但问题在于,这些古代先辈们为何要供养大批的门客,这些门客到底能带给他们什么呢?

其一,门客的作用

古人供养门客自然不是无偿的,因此门客必须得是身怀绝技且能为主家做些什么。据了解,一般情况下门客所能胜任的职能基本包括

刺杀与暗杀:这里要注意,这二杀看似一样但执行起来却完全不一样。刺杀一般是正面出击,而且有很大概率与目标一换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死士。而暗杀基本都是偷偷摸摸的,虽然效率慢但基本上能保证成功率,而且风险也没有刺杀那么大。

说客:所谓说客就是通过语言来达成目的,比如主家奉命出使他国,并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而此时门客就应该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口才去帮助主家达成这个目的。说客的风险并不是很大,但非常考验胆量和才,因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引经据典如数家珍是一个说客的基本素养。

文客:顾名思义,文客就是替主家起草文书或宣讲文学的老师。相比前两个职能,文客更像是主家的参谋。一般来说,文客的能力越强,主家的势力也就越大。

以上三者是稍微高阶的门客职能,而除了他们之外,主家也会供养一些不是那么高阶的门客。这些人具体表现为,文化程度不高,空有一腔热血但无处施展也无处发挥,而且自身的技能也不是特别高端,比如敲锣打鼓,偷鸡摸狗等。

其二,身份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恰逢礼崩乐坏,原本横隔在中原大地上的数百个诸侯国,在连年征战后最终只剩下了七个,也就是战国七雄。因为这七个国家都是打破了礼制的束缚才变得如此强大,因此国内都非常的不尊重古礼。然而古礼毕竟是当年选拔人才的重要方法,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各国的人才培养都非常缓慢。

但时势造英雄,很快这些国家的上层就发现,没有了礼制的束缚反而开了百花齐放的年代,这些文生学子因为不能通过古礼来直接卖与帝家,就只能先“卖身”于普通的贵族,然后在伺机而动,最终达成自己的其他抱负。

而这些贵族自然也知道这件事儿,因此当时就刮起了一阵抢夺文生学子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大家都以卖与自己的文生学子数量来攀比,而当时最为出名的贵族,莫过于战国四公子,即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

这里提一句,这四位公子,每个人供养的门客都不下千人,尤其是以信陵君与平原君,他们手下的门客更是达到了恐怖两千人以上。

其三,私人武装

如果说前面这些都是暗地里的好处,那么这个就是明面上的好处。作为门客,他们的生命以及一举一动都被主家所掌控,哪怕主家是让他们去执行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他们也必须得去。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些门客其实就是主家的私人武装,私人军队。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人真的将门客当成军队或武装使用呢?也有,就是赵国的平原君。传闻平原君在邯郸之战中为了保护母国,不惜散尽家财,将全部门客及被钱财所打动的死士共计3000人召集起来,并带领他们与秦军作战,最终成功打败秦军并保卫了邯郸。

最后,古人之所以供养大批门客,是因为门客能帮助他们解决很多困难,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增加地位和身份。更为重要的是,门客其实与军队并无差距,在危机时刻,同样可以用于保家卫国抗击外敌!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代门客是现代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门客这是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盛行的一种职业。那时候的门客又被叫做食客。他们是为辅佐主人而生的,也是贵族们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们为了巩固他们自己的地位,都招收精通各种事物行业的人才。凡是投奔到他们门下的,他们都收留下来并供养着他们,这些被供养的人就称之为“门客”。门客们会为他们的主人

  • 龙涎香实际上是鲸鱼的便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龙涎香,也称龙腹香(在西方又被称为“灰琥珀”),是一种呈阴灰色或黑色的固态腊状可燃物质,具有其独特的甘甜土质香味(类似异丙醇的气味)。龙涎香的实质是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有的抹香鲸会将其吐出来,有的则会从肠道排出体外,仅有少部分抹香鲸将其留在体内。排入海中的龙涎香起初为浅黑色,在海水

  • 2021年6月24日:阿基诺三世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出生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政治家,菲律宾第15任总统。2021年6月24日,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病逝,终年61岁。个人简介1998年阿基诺三世步入政坛,当选菲律宾国会众议员。1999年开始在菲律宾自由党内任职,先后担任秘书长、副总裁、副主席。2007年在菲律宾国会中期选举中当选

  • 中国古代做官途径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自周代起,朝廷就已经很注意官吏的选拔工作。有些官吏可以世袭,但不是所有官吏都能世袭,自产自销者只是一小部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间的征逐吞并愈演愈烈,各个小国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全社会都希望有个客观标准来解决复杂的人事问题。秦国政治家商鞅,大胆否定了“世卿世禄”的世袭弊政,实行以军功选官的崭新制度,

  • 古代散官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隋朝,包括之后的唐朝,官位主要分四类:职事官、散官,勋官和爵位。职事官最好理解,就是实际职务,你是市长就是市长,管一个市的政务,实实在在的国家干部。散官就是虚职,看着是官,其实不是官,只是用来定品秩,啥事不管。魏以前叫一千石,两千石,魏以后称呼一品、二品、三品一直到九品,史学家行话叫“九品中正制”,

  • 古代如何处理难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我们都知道妇女产子是大事,俗话说是过鬼门关,是女人都要过这一关的。现代女性如果难产,医生可以通过娴熟的剖腹产技术挽救产妇和胎儿的生命;但是在古代这项技术的死亡率极高,多数人可能会一尸两命。那古代没有剖腹产,那“难产”时该怎么办?答案或许有点让人意外。首先我们说到古人破腹产,不翻书还真说不出多少道道来

  • 古代人生孩子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热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老爷,少奶奶要生了。”“快请接生婆,通知伙房烧热水。”是不是这个场景很熟悉,是不是在哪看过这个场景,是的,电视里面古装剧生孩子的一幕,古时候生孩子和现在是没有办法相比的,现在是有消过毒的产房,古时候只能在自己家生产。今天帮妈就给大家说一下,古时候生产为什么所有的都要热水。现在生孩子有妇产科医生帮助

  • 古代用什么保温热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保温瓶、保温杯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尤其是冬季,有了能保温的杯瓶,意味着能随时喝到热茶。否则,就只能随用随烧,或者只能喝凉茶了。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尤其是贵族,为此他们发明了鉴缶。鉴缶类似冰箱,其分为外鉴内缶两层,内层缶中盛放需要保温的酒或者食物,而鉴和缶之间的空隙放热水,这样就能保温。

  • 杨贵妃是怎么吃到新鲜荔枝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杜牧有一句关于荔枝和杨贵妃的诗句,相信大家对此已经是相当熟悉了,没错,它就是说的当时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李隆基那可是不远万里找人给她送来了新鲜的荔枝呢!想想着也是真爱啊,话说哪个皇帝能为自己的妃子做到这程度啊。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是不是有点劳民伤财了呢。不过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要部分,我们今天要谈的

  • 杨贵妃吃的荔枝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近几年来,中国的快递行业的崛起可算是全世界都领先的了,我们买了东西,第二天就被送到的感觉真爽!现在快递工具十分发达,那在古代呢?想要吃到新鲜的水果又该怎么做呢?在古代其实物流体系是很发达的,一般物流都是给有钱人用的,因为实在是太贵了。杨玉环十分受皇上的宠爱,她每次想吃荔枝了,唐玄宗就会命人大老远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