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 尼布楚条约》对中国有利吗

《 尼布楚条约》对中国有利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542 更新时间:2024/2/16 3:45:04

在我们从小到大学过的历史课本中都把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作为一个平等的条约来看待,认为《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俄国人认为《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是俄国外交领域的重大失败,俄国人本来打算完全占领黑龙江流域,并把黑龙江变成俄国的内河,这样俄国便又多了一个出海口,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令他们这一计划落空。

不管是从中国的历史课本还是俄国人的评价来看,《尼布楚条约》似乎看起来都对中国有利,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俄两国为什么要签订《尼布楚条约》?

俄国的对外扩引发中俄冲突。从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四世时开始,沙俄翻过乌拉尔山开始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扩张。1636年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到达鄂霍次克海。从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抢夺粮食和貂皮。此时,大清帝国的军队和沙俄入侵者频繁发生冲突。

1657年沙俄在中国境内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作为继续侵略的军事据点,这才爆发了中俄两国的雅克萨之战。雅克萨之战沙俄战败,于是向清帝国请求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清帝国同意和谈,然后停止攻打雅克萨。

雅克萨之战的结果是沙俄战败,清军大胜,那清军为什么不直接把沙俄赶出这一地区,而同意和谈解决边界冲突呢?

当时,大清所面临的问题是内忧外患。一方面,沙俄侵略者不断地入侵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并提出通商要求;另一方面,西北边境的准噶尔汗国噶尔丹大举侵犯喀尔喀蒙古。康熙皇帝跟沙俄谈判的初衷是尽快划定中俄边界,然后好腾出精力来对付噶尔丹。在这种背景下,即使清军大胜,清朝为了平定内乱,还是选择和谈来解决边界问题。

那一向咄咄逼人的沙俄怎么也会同意和谈呢?

首先,沙俄在远东地区的兵力不足,不能对该地区进行有效控制。第一次雅克萨战争时,清军3000人攻打只有450个沙俄守兵的雅克萨城。第二次雅克萨战争时,清军2400人围困只有826个沙俄守兵的雅克萨城达一年之久,最后只剩下66人。在长达一年的围城时间,沙俄竟没有派援军来救援,可见沙俄在远东地区根本就没几个人。也就是靠几百人就征服了西伯利亚,征服了远东地区,要是跟大清真的打起来,还真不是大清的对手。

其次,俄土第二次战争爆发,沙俄无暇东顾。1686年-1700年,沙俄为了获取黑海的出海口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爆发第二次俄土战争,此时沙俄的主要兵力都投在了俄土战争,不想跟中国爆发大规模冲突,以免形成东西两线作战。因此,沙俄同清政府和谈也是权宜之计,沙俄此次谈判未达到目的,后续必然还会更进一步加大对东北黑龙江流域的争夺。

那为什么说《尼布楚条约》对中国是不平等条约呢?铭苏先生认为主要有以下3点。

首先,《尼布楚条约》让中国失去了贝加尔湖这个巨大的淡水资源宝库,同时失去了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北大片领土。

贝加尔湖,这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前一段时间中国公司要在贝加尔湖边建瓶装水工厂都遭到俄罗斯居民的抗议,理由是中国公司破坏当地环境。中国还是按照每加仑2美元的价格购买,送钱别人都不想要。如果贝加尔湖在中国境内,那情况就会不一样。

也许会有人说北亚大片都是一不拔的苦寒之地,满族人连东北都怕,都躲到关内来了,都没人去那边,要了也没用。当初,沙俄还觉得阿拉斯加也是一毛不拔的苦寒之地呢,你再看现在的阿拉斯加。所以,不能以一时眼光看领土的贫富,只要是国土都要寸土必争。

其次,《尼布楚条约》开了中国近代割地的先河。其后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北京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约44万平方公里,《改订条约》及5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约7万平方公里。

再次,《尼布楚条约》使沙俄的侵略成果以法定形式确定下来,中国无法再往北扩展。沙俄本是乌拉尔山以西的欧洲国家,为了领土扩张,派了800人的远征队一路从乌拉尔山横扫西伯利亚,再到达远东地区,他们侵占了北亚大片领土,并在上建立据点以示占有。

其实,整个西伯利亚、包括远东地区,原来的居民主要是一些游牧民族和部落,由于无法抵抗沙俄先进的火器的进攻,遭到屠杀和驱赶,这就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他们只是在其上建立了几个据点而以,但这并不代表沙俄就是这片领土的主人,因为在以前没有任一个国家承认这些领土是属于沙俄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从一定程度上就承认了中国北部的无主地就是沙俄的领土。

所以,以《尼布楚条约》形式确定下来的边界原来都是自己的领土,而失去的却再也回不来了。后来沙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很多割地条约,随着一纸纸条约而来的是大片领土的沦丧。对于守信的国家,无须签订条约都不会越界;而对于无耻之国,签订再多的条约都是一堆废纸而以!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尼布楚条约》俄国觉得亏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689年9月7日,清朝代表索额图与俄罗斯代表戈洛文签订《尼布楚条约》,双方正式划定东北地区的边界。随着时光的流逝,关于《尼布楚条约》的争论从未停止,国内有部分人认为,清朝打赢了战争,却赔出了土地,这事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那么俄国人是怎么认为的呢?且看小编一一道来!国内这部分人的依据是,清朝让出了尼布

  • 中国古代毒药有哪几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经常出现毒药。那么,这些毒药是否会吃了以后立即毙命呢?要想了解这样的问题就要了解一下。古代经常出现的毒药有哪些?我们先来盘点一下中国古代几大著名毒药:(1)鹤顶红! 这味神药主要出现在武侠小说中,孔雀胆鹤顶红,并列当今武林两大剧毒,可谓大名鼎鼎,但是真实世界中有没有这么腻害?答案

  • 古代毒箭上涂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大家都知道,古代打仗,动辄几万十几万人。在看影视剧的时候,经常看到将领说,放毒箭,然后箭如雨下。比如说三国演义,里面就有描述,说周瑜中了曹仁的毒箭。那么,古代打仗有没有用毒箭的?如果有,毒箭涂的是什么毒呢?下面来带大家看一看。古人打仗没有听说在箭伤涂毒的。偶尔用于刺杀倒是有,比如关于就中过毒箭(假定

  • 古代有女兵部队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从古至今一直得以流传,事实上,古代的一些女性的确也为国家与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贡献,虽然是女儿身,内心却有一颗热血的心。今天,小编就为你揭秘古代杰出女性的生活,不妨透过古代女兵文化,看看古代的女兵做什么吧!中国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将,是商高宗武丁的王后妇好,她带兵东征西讨,帮助夫君将商

  • 古代皇帝为什么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我们在翻阅史料,甚至是观看历史背景创作的影视剧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皇帝身边的智囊团或者是重臣之中,几乎都有自己的亲人,而其中又以自己的舅舅居多。如果皇帝是心怀天下的明君,他舅舅就会在多方面提供建议;如果是年幼尚且不能处理政务的皇帝,那么这个舅舅的权利就大了去了。照理说,古代皇帝的舅舅属于外戚,从

  • 古代为什么不用白话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翻看古人撰写的那些古籍时,会发现里边都是文言文,到处都是“之乎者也”,对于用惯了白话文的我们来说,非常的晦涩难懂,有时候一个字的意思就高达许多种,看到这不免有个疑问,古人在日常生活中讲话也是用文言文吗?为什么古人在撰写书籍时要用文言文,用白话文撰写不是更利于人们的阅读和理解吗?时间流逝,文言文白话文

  • 四川为什么简称川或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四川,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长江上游地区,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四川地貌以山地为主,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四川省共辖1个副省级市、17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截至2016年底,常住人口8262万人。四川因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资源富集、风景优美

  • 伏牛山和老君山是一座山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伏牛山,是秦岭延伸到河南的一条重要山脉,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伏牛山大部分山脉是在洛阳、南阳境内,山势异常高峻雄伟,鸡角尖的海拔2222米,是伏牛山最高峰,整个山脉构成了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山脉中有四座国家5A级名山尧山、老君山、白云山和嵖岈山,所以说伏牛山称为河

  • 古代人出门怎么带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现今,包包对于女士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外甚至有妹子为了买奢侈品包包不惜诈骗坐牢。出门在外,或挎或拎或背,总要一包在手,心里才觉得踏实。那是因为现在女性装束多趋向于显露曲线,不适合缝制太多口袋。那么随身物品,尤其是钱,就需要有一个包来放置。到这里,有人要问了,古人可没有什么手拎包斜挎包,那么,他们出

  • 古代把东西放在袖子里不会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这些年来古装片十分热门,深受各个年龄段人士的喜爱,而我们在观看古装片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剧中的人物动辄从袖子中摸出些银子、银票,甚至扇子、奏折等等物件,那袖子就像是乾坤袋一般。有人不禁会好奇,古人把东西放入袖子当中,为何不会掉下来呢?将东西放入袖子当中,或是从袖子当中拿出东西的情节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