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北冷涡与梅雨有什么关系

东北冷涡与梅雨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35 更新时间:2024/2/16 3:30:16

有研究表明,东北涡与梅雨有关系,那么东北冷涡与梅雨季节有关系呢?

梅雨期东北冷涡降水量的关系

图2给出了梅雨期NECVI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东海至朝鲜半岛和日本,为大范围显著正相关区,东北冷涡越强时,上述区域的降水很可能偏多,当东北冷涡越弱时,上述区域的降水很可能偏少。

显著正相关区基本与东亚梅雨区重合,因此梅雨期东北冷涡偏强年,梅雨量很可能偏多,而东北冷涡偏弱年,梅雨量很可能偏少。由于梅雨降水分布是一种偏态分布,并非正态分布,所以在许多降水分析中,用z指数来描述降水量的变化。

综上所述,梅雨期东北冷涡和梅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东北冷涡越强,梅雨量很可能偏多,东北冷涡越弱,梅雨量很可能偏少。

东北冷涡影响梅雨的可能机制分析

已有研究表明东北冷涡在500hPa天气图上表现为冷性的低压中心。为验证研究所定义的东北冷涡强度指数(NECVI)是否能定量描述东北冷涡的物理图像,刻画其结构特征,计算前汛期东北冷涡异强年与异常弱年的500hPa合成位势高度和温度差值场。

从高度场来看,从我国华北、东北经朝鲜半岛至日本为大范围的显著差值低压中心,说明高NECVl年上述地区有低压中心发展,而低指数年上述地区为低压填塞或高压发展;从温度场来看,上述地区为显著差值低温中心所覆盖,范围比高度场的略小,表明高NECVl年该地区有冷中心发展,而低NECVl年则正好相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本定义的东北冷涡强度指数值基本反映了东北低涡的主要特征,因此可以用它来定量描述东北冷涡的强度。

东北冷涡活跃地区高、低空相对涡度场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东北冷涡是一个深厚的系统,具有相当正压结构特征。在高NECVl年,上述地区正涡度发展,低NECVl年则有负涡度发展。

低层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一显著正相关区,黄河中下游以南为一显著负相关区,高层情况正好相反,表明这些地区高、低空相对涡度场变化趋势相反,斜压性加大,不难发现这些地区正好位于东北冷涡影响区域的底部,也是梅雨带活跃的地区。此外,我们知道正(负)涡度往往伴随着上升(下沉)运动发展。

因此,东北冷涡强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对应着正涡度和上升运动的发展,而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则对应着负涡度和下沉运动发展。东北冷涡弱年则情况相反。

水汽输送的强弱对梅雨量的多少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分析东北冷涡异常年梅雨期对流层低层的水汽输送情况。

从长江中下游—朝鲜半岛—日本以东洋面为水汽输送差值辐合线,辐合线以南为显著的西一西南水汽输送差值区所覆盖,以北为显著的偏北水汽输送差值区所控制。东北冷涡偏强年,辐合线以南的西一西南水汽输送差值和以北的偏北水汽输送差值均增大,使得该区域低层水汽输送和辐合均增强,为梅雨量的增多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东北冷涡偏弱年情况正好相反。

究其原因,在东北冷涡偏强年,由于对流层低层长江以北直至东北的大部分地区有正涡度发展,有利于该地区气旋性环流发展,长江以北地区正好位于气旋性环流异常的底部,因而形成了异常的西一西北风水汽输送,而在副热带西太平洋东北冷涡强年往往伴随着异常的负涡度发展,有利于该地区反气旋性环流增强,进而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增强。

梅雨区正好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北侧边缘,因而该地区的南侧形成了异常的西一西南风水汽输送。从上面分析不难发现,东北冷涡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导致东亚梅雨区水汽辐合增强的原因。

层结状况是梅雨降水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在东北冷涡偏强年,低层梅雨区(长江中下游—朝鲜半岛—日本以东洋面)基本为正相关所覆盖,显著正相关中心分别位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东北至朝鲜半岛和日本东南部洋面上。

表明这些地区低层相对湿度增大,在高层,30°N~150°N为显著的带状负相关区,表明该地区相对湿度减小,这就形成了“上千下湿”的高低空配置,加剧了梅雨区的不稳定层结,有利于梅雨量增多。东北冷涡偏弱年情况相反。

除此之外,上升运动也是影响梅雨降水的一个主要因子。这里给出了东北冷涡异常年经(沿120°E)和纬向(沿27°50N)的垂直剖面差值流场。

从经向剖面来看,在25°N~30°N东亚地区的对流层主要为显著的差值上升气流所控制,而在30°N—35°N之间对流层基本上为显著的差值下沉气流所控制。105°E—135°E低层(850hPa以下)为显著的差值上升气流所控制,高层(100hPa附近)为显著的差值下沉气流所控制。

所有这些表明,在东北冷涡强年,(25°N~30°N,105°E~135°E)区域内对流层上升运动发展,(30°N~35°N,105°E~135°E)区域内下沉运动发展。东北冷涡弱年,情况正好相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东北冷涡影响梅雨的可能机制:东北冷涡强年,东北冷涡引导北方“干冷”空气南侵,与低层强盛西南暖湿气流在梅雨区北缘交汇,形成“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在上升运动的触发下,最终导致梅雨量偏多;东北冷涡弱年情况正好相反。

北太平洋海温与东北冷涡异常之问的联系鉴于大气环流异常与海温异常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计算了梅雨期NECVI与全球海温在前期6个月(从前一年12月份到当年5月份)和同期(当年6~7月份)中的相关,发现与北太平洋的海温相关最为显著。

前一年12月份北太平洋中部出现了小范围的负相关区,其后范围逐月扩大并向西北方向扩展,至当年7月份整个西北太平洋为大范围负相关区所覆盖,中心大致位于40°N—45°N之间,表明当梅雨期东北冷涡偏强的前期或同期时,上述海区海温往往显著偏低,这有利于上述海区异常的下沉运动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东亚大陆的热力性质发生由冬到夏的转变(冬季东亚大陆为冷源,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夏季东亚大陆转变为热源,风由海洋吹向大陆),由于东北冷涡偏强年夏季西北太平洋海温往往偏低,西北太平洋和东亚大陆之间主要为东西向的海陆热力差异,因而低层东亚大陆和西北太平洋之间会产生东风异常。

同时西北太平洋的海温偏低,使得该地区与东亚中低纬地区的热力差异加大,造成高层西风急流增强。在东北冷涡出现时,东亚中高纬地区原本就存在上升运动,这样就在东亚中高纬和西北太平洋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异常气流的闭合环流,有利于东北冷涡的进一步活跃和加强。反之,则东北冷涡偏弱。因此,前期北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可能是导致梅雨期东北冷涡异常的因素之一。

不难看出夏季的海陆热力对比对东北冷涡起着促进作用,而冬季的则对东北冷涡起着抑制作用。这是因为,在冬季西北太平洋是热源,而东亚大陆是冷源,因而在低层风由东亚大陆吹向西北太平洋,即为偏西风,其方向与高层一致,不利于东亚中高纬地区上升运动的发展,这可能也是东北冷涡在夏季的发生频率远远多于其他季节的原因。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中国空间站用了哪些黑科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作为空间站的核心舱段,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要控制节点,是未来空间站的指挥控制中心。中国空间站配备了,热管辐射器、舱门保护罩、太阳电池翼、空间机械臂、太空厨房等黑科技。“问天”及“梦天”两个实验舱交会对接后,三者将形成T字型的天宫空间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侯永青介绍,“中国空间站设

  • 适合五一发的朋友圈文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适合五一发的の沙雕文案』❶五一假期旅游攻略:上午睡觉中午睡觉下午睡觉晚上朋友圈环游世界❷五一谁来找我玩包吃包住白天逛街吃饭晚上安排蹦迪五星级酒店来的时候提前打个电话我好关机❸五一自驾游等两个兄弟只要两个多了蹬不动❹又过节了还是没什么可送的一会儿上游戏我给大家送点人头❺放假在家没事做?不如跟我一起做

  • 2000年前孕妇木乃伊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考古学家透过X光和电脑扫描,发现木乃伊体内的胎儿(箭嘴示)。波兰科学院(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的专家周三(28日)发表报告,指出在研究一具存放在华沙的埃及木乃伊时,意外发现该木乃伊原来是一名怀孕女性的遗体,是目前已知的第一具孕妇木乃伊。考古学家表示这个发现对于古埃及孕

  • 关于人性的实验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20世纪是心理学发展迅速的一个时期,在过去的100年里,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很多伟大的心理学实验,其中很多实验,揭示了人类本性中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的问题。人类总是自以为对自己的了解已经足够,然而boredpanda最近总结的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之后,让我们发现——人类其实真的非常复杂...·01·钢琴台

  • 海市蜃楼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近日,新疆鄯善库木塔格沙漠出现海市蜃楼景象,沙漠至火焰山余脉之间,景象随时间推移不断变化:沙漠上先出现一个个小水洼,随后迅速形成一片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水波随风翻滚……连日来,该沙漠已多次出现海市蜃楼景象。海市蜃楼是什么海市蜃楼,又称蜃景,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

  • 在哪里可以看到海市蜃楼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近日,新疆某沙漠频现海市蜃楼,我国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海市蜃楼呢?长岛资料显示,长岛是中国海市蜃楼出现最频繁的地域,特别是七八月间的雨后。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上,镶嵌着一群宝石般苍翠如黛的岛屿,这就是被世人誉为“海上仙山”的美丽群岛——庙岛群岛,亦称长岛,长岛扼踞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与古城

  • 世界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是京新高速。它途经5省1市,贯通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里程将缩短1300多公里。京新高速是连接北京—乌鲁木齐的高速公路,出北京,过河北、山西,穿内蒙古、甘肃,抵新疆。穿越近500公里沙漠无人区,大漠变通途,百年通疆大道之梦终于实现。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简称京新高速,又称京新

  • 被困电梯怎样自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当电梯出现异常时,被困在电梯里自救要注意不要自行打开电梯门。在日常生活中,电梯可能是我们接触比较频繁的工具了。不管是在写字楼里上班或者是自家住的高层公寓,我们很多人几乎每天都会使用到电梯。也正是如此,电梯安全显得格外重要!但电梯事故频发,电梯事故渐渐演变成“城市病”。若电梯出现意外,受困者该如何采取

  • 丁戊奇荒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丁戊奇荒是一次旱灾饥荒,指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即1877—1878年发生在中国的特大灾荒,饥荒是人民的灾难,又是豪绅、贪官、奸商、高利贷者大发横财的良机,有所谓“一欠等三收”。简介丁戊奇荒,是中国华北地区发生于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至四年(1878年)之间的一场罕见的特大旱灾饥荒。1877年

  • 丁戊奇荒有多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这场大旱灾是光绪元年(1875年)拉开序幕的。这一年,北方各省大部分地区先后呈现出干旱的迹象,京师和直隶地区在仲春时节便显示了灾情。一直到冬天.仍然雨水稀少。与此同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都在这年秋后相继出现严重旱情。光绪二年(1876年),旱情加重,受灾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以直隶、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