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哈雷彗星命名源于什么

哈雷彗星命名源于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582 更新时间:2024/1/21 10:24:16

5月6日,母体是哈雷彗星的宝瓶座ETA流星雨,流星数量将达到峰值,预计每小时流星数量最多可达50颗。那么你知道哈雷彗星是如命名的吗?

哈雷彗星是如何命名的

1695年,已是皇家学会书记官的爱德蒙·哈雷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彗星。他从1337年到1698年的彗星记录中挑选了24颗彗星,用一年时间计算了它们的轨道。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这三颗彗星轨道看起来如出一辙,虽然经过近日点的时刻有一年之差,但可能解释为是由于木星或土星的引力摄动所造成的。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迅速地闪过:这三颗彗星可能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回归。

但哈雷没有立即下此结论,而是不厌其烦地前搜索,发现1456年、1378年、1301年、1245年,一直到1066年,历史上都有大彗星的记录。在哈雷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人意识到彗星会定期回到太阳附近。

自从哈雷产生了这个大胆的念头后,便怀着极大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中去了。在通过大量的观测、研究和计算后他大胆地预言,168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回归。

哈雷作出这个预言时已近50岁了,而他的预言是否正确,还需等待50年的时间。他意识到自己无法亲眼看见这颗彗星的再次回归,于是,他以种幽默而又带点遗憾的口吻说:如果彗星根据我的预言确实在1758年回来了,公平的后人大概不会拒绝承认这是由一位英国人首先发现的。

在哈雷去世10多年后,1758年底,这颗第一个被预报回归的彗星被一位业学家观测到了,它准时地回到了太阳附近。哈雷在18世纪初的预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终于得到了证实。

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其实在历史上从公元前240年起的每次回归我国都有所记载,最早的一次可能是周武伐纣之年,即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每隔大约76年都会按时回归。在哈雷彗星回归时,可以对它进行大量的观测研究。哈雷彗星的上一次回归是1986年,中国和各国一样对它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它的再次回归要等到2062年左右。

有关哈雷彗星的争议

哈雷彗星是第一颗经推算预言必将重新出现而得到证实的著名大彗星。当它在1682年出现后,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注意到它的轨道与1607年和1531年出现的彗星轨道相似,认为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出现,并预言它将在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出现。

虽然哈雷死于1742年,没能看到它的重新出现,但在1759年它果然又回来,这是天文学史上一个惊人成就。这颗彗星因而命名为哈雷彗星。它的公转周期为76年,近日距为8,800万公里(0.59天文单位),远日距为53亿公里(35.31天文单位),轨道偏心率为0.967。

中国史书上对哈雷彗星的出现有详细记载。论记录时间之早,首推《春秋》。《春秋》说: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论所记内容之早,则首推西汉的《淮南子》。《淮南子·兵略训》说:“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据中国天文学家钰哲推算,这是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回归的记录。

从公元前240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出现,中国都有记载,其次数之多和记录之详,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哈雷彗星的原始质量估计小于10万亿吨。如取近似值,彗核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克,则彗核半径应小于15公里。估计它每公转一圈,质量减少约20亿吨,这只是其总质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它还会存在很久。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哈雷彗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哈雷彗星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最迟在公元前240年,或公元前466年,在中国、古巴比伦、和

  • 宝瓶座ETA流星雨是如何产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5月6日,母体是哈雷彗星的宝瓶座ETA流星雨,流星数量将达到峰值,预计每小时流星数量最多可达50颗。宝瓶座ETA流星雨是如何产生的呢?宝瓶座流星雨有哪些类型呢?宝瓶座流星雨是以宝瓶座附近为辐射点出现的流星雨,在一年之中会出现三次:第一次称为宝瓶座η流星雨(Eta Aquarids),是在每年的4月1

  • 哈雷彗星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大部分彗星都不停地围绕太阳沿着很扁长的轨道运行。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叫“周期彗星”。公转周期一般在3年至几世纪之间。周期只有几年的彗星多数是小彗星,直接用肉眼很难看到。不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只能算是太阳系的过客,一旦离去就不见踪影。大多数彗星在天空中都是由西向东运行。但也有例外,哈雷彗星就从

  • 宇宙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出现在现实中。与中国眼一样,中国眼是一种球形望远镜,用来捕捉外星生物或神秘现象的存在。据说有中国人的眼球。宇宙脉冲这样的新闻曝光引起很大轰动。现在跟着小编去看看。中国的太空眼睛捕捉宇宙脉冲作为监测地外信号的重要设备,中国天眼一直备受关注,以前也曾被曝光过。

  • 哈雷彗星的观测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对于哈雷彗星的观测记录,从公元前613年到20世纪初,汉文载籍中共有31次记录,最早的一次在公元前1057年。中国人对哈雷彗星的记载,最早可上溯到殷商时代。“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时有彗星,柄在东方,可以扫西人也!”(《淮南子·兵略训》)据张钰哲推算,这是

  • 我国科学家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那就是“我国科学家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我的天啊,这个就太厉害了吧,那么小编也要问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光真的能存储吗?关又是怎么储存的呢?这些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解谜分析看看。1、我国科学家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是怎么回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5日

  • 哈雷彗星回归周期是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在哈雷去世10多年后,1758年底,这颗第一个被预报回归的彗星被一位业余天文学家观测到了,它准时地回到了太阳附近。哈雷在18世纪初的预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终于得到了证实。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其实在历史上从公元前240年起的每次回归我国都有所记载,最早的一次可能是周武王伐

  • 煮熟的鸡蛋真的还能返生并孵化成小鸡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最近一篇熟蛋可以返生孵化出小鸡的论文火了,这无异于“煮熟的鸭子飞了”一样不符合常理,可能不少人觉得这样的论文可以作为学术被发表,伤害性不大侮辱性较强。不过,在我看来,作为一校之长可以通过所谓的“过超心理意识能量法”让煮熟的鸡蛋重获新生,很难说清在教学的过程中会给祖国的花朵们灌输怎样的知识和逻辑,因为

  • 宝瓶座是什么星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宝瓶座,黄道星座之一,面积979.85平方度,占全天面积的2.375%,在全天88个星座中,面积排行第十位。宝瓶座中亮于5.5等的恒星有56颗,最亮星为虚宿一(宝瓶座β),视星等为2.90。每年8月25日子夜宝瓶座中心经过上中天。南半球和北纬65°以南的北半球都可以观测到宝瓶座。宝瓶座在民间常被误称

  • 2014年4月29日:首都网络安全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北京市政府于2014年正式批准将每年的4月29日,设立为“首都网络安全日”。2021年,将迎来第八届“4.29首都网络安全日”,本届活动将持续围绕“网络安全同担、网络生活共享”的活动口号,以“迎接冬奥”为年度主题。“首都网络安全日”为每年的4月29日,由北京市政府于2014年正式批准设立。首届“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