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逝世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237 更新时间:2024/4/2 15:20:47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那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其实和伴随我们的日月星辰没什么区别,平时你总不大会时想起他们,你总觉得他们永远会在。然而他们却又和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他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你越会感到随着他们的离去,时代的一部分也随之定稿,后人翻阅时代的书页时,会清晰地看到这个天体陨落的注脚。

饿殍的震撼

在1960年前后,我们国家有三年自然灾害加上人祸,闹大饥荒。当时吃不饱饭,那真难受啊,也有饿死了人的!我至少亲眼看见5个人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真的是路有饿殍!

那种凄惨的场景对我有很大的刺激,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深深感受到了粮食的重要性,没有粮食太可怕了!没有粮食,什么都谈不上,什么事情都干不成!粮食是生存的基本条件、战略物资。这对我触动很大,心灵受到震撼!

身处困难时期,大家成天都想能好好吃饭,能吃饱饭。我做梦梦见吃饭时吃扣肉,醒来才知是南柯一梦。饿急了,有什么东西就吃什么东西,草根、树皮都吃。为了填肚子,那个时候搞什么增粮法——双蒸饭,就是把饭蒸两次,本来二两米蒸一碗饭,就蒸到一碗半那么大。有些还放了苏打,米饭就发了,像发馒头那样发很大。

但实际上干物质只有那么多,吃了很快就消化掉了,照样饿,而且饿得更快。有时候用米糠来替代,不仅越吃越饿,而且解不出大便。

我原本是整年游泳的,学校旁边就是沅江,一年四季游泳,都是横渡沅江,游过去游过来。即便是冬天气温-2℃,下雪,水温有9℃,我也游。但在1959、1960、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因吃不饱饭,就中断了游泳。没有能量,你怎么游得动呢?

那时候在农村实习,吃不饱就双脚松软无力,出现水肿。生产队一口大锅,七、八十人吃的菜,就放一小杯的油涂一下,然后把红薯藤、老茎杆煮一大锅来吃。那个时候苦得很,但我和我周围的人还没达到吃观音土那个地步。我们跑去山上去挖那种含有淀粉的植物的根,可以烤熟来吃。

冬天是很难熬的,到晚上,睡觉前先烤火,把脚烤热了以后再放到被窝里面去,可是烤热的脚很快就冰凉了,到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是冰凉的。没得饭吃身体就没有能量啊!那个时期,饥饿难受的滋味到现在回想起来,仍是不堪回首。

我们是学农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在建国之后,受到国家培养,是想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面对全国粮食大规模减产,几乎人人吃不饱的局面,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非常自责。本来我就有改造农村的志,这时就更下了决心,一定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来自农民的发:“施肥不如勤换种”

我试图用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开始搞育种,首先考虑的是研究小麦、红薯。

就在那时,开过一个全国小麦会议,使我感到惊讶的是西藏的小麦亩产上了1000斤;而湖南小麦产量是全国的倒数第一(平均不到300斤)。原因是气候不适合,易得赤霉病,我由此意识到在湖南搞小麦没前途。

搞红薯研究时,正面对全国性的饥荒,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提出“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与此相应,我们农校搞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师生要深入农村,支援农业。因此,我带学生下到农村实习,向农民学习,进行思想改造,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当时我搞了红薯高产垄栽试验,最高的一蔸竟达到20斤!

然而,我并没有继续搞红薯。我意识到搞红薯没有多大意思,因为不是个主要作物,不受重视,没有课题,没有经费,做不下去。实际情况是,在湖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粮食都是水稻,因此最突出的作物是水稻,其他的不太受重视。

其实,我自幼就对米有一种莫名的感情。才稍稍懂事的时候,记得是在德安老家,我父亲有时从天津带来小站米,并对我们说:“这是最有名的小站米,你们觉得好不好吃?”在我幼时的记忆中,这个印象特别深,因为觉得那米真的很好吃。

意识到水稻才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更是南方的首要粮食作物,于是我从1960年起,把目标又从研究红薯转为研究水稻。于是,我搞起了水稻方面的试验。我搞了水稻的直播试验、密度试验,其中,直播试验每亩比一般的增产90-100斤。

在农村实习当中,我看到一些农民从高山上兑了种子,担回来种,就问他,为什么你跑到那么高的山上去换种呢?他们说山上的种子质量好一些,产得多些。

他接着还说了一句话,叫做“施肥不如勤换种”,意思是说同样的条件,同样的施肥管理,只要种子好,产量就会高一些,就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提高产量的办法。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农业上增产的途径有很多,但其中良种最重要。

在与农民们的接触中,他们也诚恳地对我说过:“袁老师,你是搞科研的,能不能培育一个亩产800斤、1000斤的新品种,那该多好!”农民们纯朴的话语使我触动很深,我意识到了农民紧迫的需要是什么,那就是良种!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林巧稚为什么是万婴之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90年前的一天,在位于北京市王府井的协和医院产房里,一位名叫华静的年轻妈妈生下了一名男婴。华静和丈夫袁兴烈很开心,商量着给孩子起名字。在名字没有想好之前,就在出生登记材料上写下了“袁小孩”三个字。这位叫“袁小孩”的男婴后来取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叫“袁隆平”!不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失温如何急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必须尽快减少体温的降低,离开风和雨水,更换干燥的衣服,迅速补充热量。切忌其昏睡,要唤醒他,要不断按摩和拍打其周身,持续时间应等于或大于寒冷中呆的时间。切忌揉搓肢体,血循环会把冷血带回心脏,导致心脏骤停。什么情况会导致失温理论上,只要环境温度低于体温就会导致失温,实际情况是在得到充分食物补充,身体健康

  • 2021年5月23日:梁晶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梁晶,中国男子马拉松运动员。2021年5月23日,据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梁晶的教练魏普龙确认,宁波江南百英里冠军梁晶在比赛中不幸遇难。2012年1月的厦门全程马拉松,是梁晶的首马,成绩是3小时18分54秒。2017年9月30日傍晚,2017环抚仙湖超级马拉松在云南玉溪落幕,运动员梁晶获亚军。2018济

  • 祝融号驶上火星地表为什么3天才能走10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我国的天问一号首次成功着陆火星。经过一周的等待,祝融号火星车已经走下坡道机构,成功踏上火星表面,创造中国航天的历史,这也意味着我国一次任务就实现了绕、落、巡三大目标。祝融号的前避障相机拍摄到的画面显示,祝融号平稳地沿着着陆平台的坡道机构行驶下去,还能看到这辆火星车的前轮。太阳光照射到祝融号上,在火星

  • 为什么中国式父母不爱夸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大多数中国母亲对孩子是不得要领地各种瞎夸,而父亲们基本上都居高临下地坚决不夸,这似乎特别契合我们传统文化里“严父慈母”的角色定位。其实不仅是对孩子,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赞美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特别重要。因为中国传统父母,都极度认可“谦虚”和“低调”这两个“优秀”品质。他们认为,批评是为了让孩子更优秀,

  • 毛霉菌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毛霉菌又叫黑霉、长毛霉。毛霉菌是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目毛霉科真菌中的一个大属。以孢囊孢子和接合孢子繁殖。毛霉在土壤、粪便、禾草及空气等环境中存在。在高温、高湿度以及通风不良的条件下生长良好。毛霉菌属、接合菌亚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为腐生性真菌,具有较强的分解蛋白质能力,常引起食物霉变。是一种条件致病

  • 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哪里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5月24日上午10点,袁隆平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对于年轻人,袁老也寄予厚望。他曾在某文化访

  • 磷虾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磷虾油”是国家卫生部门于2013年批准的新食品原料,可在普通食品中使用,不能代替药品,不能宣传疾病治疗、预防作用。产品简介磷虾是迄今已经发现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海洋生物,蛋白质含量达50%以上,还含有极其丰富的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A,是天然健康食品。磷虾油含有OMEGA-3必需脂肪酸、二十碳五烯

  • 营养过剩为什么会导致长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营养不足会导致孩子个矮,但营养过剩同样可能导致孩子长不高。凡事过犹不及,我们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是以“动态平衡”的方式存在的,过剩的营养非但不能被孩子身体吸收,反而在分解的过程中会增加其他器官的负担,影响其他营养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什么是营养过剩营养过剩是指机体摄入能量远超过机体消耗的

  • 营养过剩为什么会导致孩子长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营养不足会导致孩子个矮,但营养过剩同样可能导致孩子长不高。专家表示,近年来不少孩子因营养过剩发育提前,过早地促进骨骼发育,使身高生长提前停止。此外,营养过剩易对少年儿童造成体重超标、儿童性早熟等不良影响。关于孩子身高,有句话说“身高70%天注定,30%靠打拼”,也就是说,我们努力一下,还是会有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