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412 更新时间:2024/1/15 12:03:15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思想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大战的残酷厮杀打破了人们关于工业社会带来无限光明的想象,发达国家用最新的科技手段互相残杀,这一点深深刺伤了许多有良知的人的心灵。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学进入了“第二次繁荣”。1930年,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授一位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他的代表作是1920年出版的《大街》。1936年1938年,剧作家尤金·奥尼尔(1888~1953)和作家赛珍珠(1892~1973)也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随“第二次繁荣”而来的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的产生,即“迷惘的一代”。这是一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厮杀的文学青年的自称。他们是抱着拯救民主的理想而参军走上前线的,但战争的残酷现实使他们对既存的理想和价值观产生了疑问、反感,乃至蔑视。厄内斯特·海明威是这个流派的主要人物。20世纪20年代他旅居欧洲,与一批年龄和兴趣相仿的文学青年经出入定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的文艺沙龙。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意思是对他们是否能成为峻的人生批判者表示怀疑。海明威很欣赏这个称呼,1926年他出版《太阳照样升起》时就以此作为题句。此后“迷惘的一代”就成为20年代这批文学青年的统称。这个文学流派的主要特点是:

1、作品中普遍充满幻灭感。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乐观上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理想带来沉重打击,现代科学技术成了杀人的元凶,这是当时的自由主义者难以想象的,屠杀和死亡的现实使他们感到迷惑,产生了厌战、反战和对世界悲观失望的情绪。

2、表现手法上广泛采用这时已在欧洲出现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等。这些手段成为这些作家们表达自己幻灭感的最好方法。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现代派文学达到了高峰,而且比一般的现代文学更加时髦。如在表现人与社会脱节的问题上,它更加突出人的异化、异己力量的压迫,即人与社会关系的扭曲。

除了迷惘的一代,现实主义文学也在发展,代表人物是德莱塞,为左翼文学开辟了道路。至30年代,受大萧条的影响,美国文艺界转为左倾。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文学思潮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多种因素使人们更加关注现代社会人的异化问题。由于大战中大规模的屠杀,特别是纳粹集中营对犹太人的屠杀,和扔在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的巨大杀伤力都震撼着人类的良知,使人们对现存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从而促进了各种新思潮的产生。

另外,战后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福利社会,物质上达到异常富裕。但这个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最主要的是生活相对优越的中产阶级成了一些“无根基”的人。他们受雇于人,在大公司里受冷酷无情的现代科技及其管理系统的支配,无自主权也无信念,是一些新的小人物(new littleman)。由于这个阶层人数众多,在社会上影响很大,所以当代小说描写的主要是他们及其家庭成员。

60年代开始,一些作家描写的重点从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广阔的社会画面转向个人生活,特别是个人精神生活的小天地里。在描写手法上,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马尔库塞、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及尼采等的理论对文学的影响很大。总的来看,关于现代社会人的异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在科技革命对整个社会压倒性的支配下,谁也找不到什么解决办法,人们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指出它的各种副作用,特别是它造成的人性扭曲、堕落的情况。

到了20世纪70、80年代,作家们的创作兴趣发生了新的变化,以更冷静的目光来观察世界,更多地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所谓的新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进一步明显起来。从70年代中期起,不少作家开始写家庭“回归”的主题,与其前一些作家写流浪、写离家出走的题材形成鲜明对比。

著名黑人小说家艾丽斯·沃克(1944~)的力作《紫色》(1982)是黑人文学中的一朵奇葩,荣膺1983年普利策小说奖,该书的主题就是“大团圆”。

书中的女主人公西莉亚是一位黑人姑娘,出身贫苦,在豆蔻年华之际先遭继父奸污,后又受丈夫百般虐待。最后她意识到自由的珍贵,毅然冲出了家庭牢笼。作者颇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让大男子主义极为严重的丈夫“屈尊”来到她的缝衣铺承认错误,得到她的谅解和宽恕,从此夫妻言归于好。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一战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的灾难,同时也带来了科技上的一大进步,是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军事等许多方面大大加强,同时一战加快了人权实现的步伐。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是这次战争带给人类的最大成果。在此背后的民族意识的形成、民族观念的勃发,可以说是

  • 一战和二战间隔时间短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国际关系是一项在学术界相当火热的问题,不管是国别研究、历史研究、国际关系研究人员,都对这个问题灌注了不少精力。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义,对于欧洲人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创伤,参战的英、法、德、俄等大国,运气坏的发生了解体与革命,整个国家发生崩溃,运气好的也损失惨重、

  • 一战和二战都是德国发起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其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并没有绝对的正义和非正义的一方。一战爆发的真正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利益的瓜分不均。19世纪,放眼整个欧洲,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运营模式,主要还是靠从殖民地来掠夺原料,以满足国内生产商品的需求,经过加工,这些商品出售到国外,获得利润。想要生产更多的产品,就要获得更多的原材

  • 一战比二战惨烈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战争的爆发,就意味着伤亡的开始,现代人一直认为,上个世纪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发生的破坏力最广,参战国家最多,军队和平民伤亡最惨重的人类浩劫。二战的高峰时期,世界上有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火,近20亿人口在战争中受到伤害和波及,占全世界人口数量的80%,战场遍布欧、亚、非、美和大洋洲

  • 二战比一战出名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一场意识形态中的世界战争,是文明国家的军队根据一些国家制定的规则发动的一场战争,事欧洲的又一场战争,许多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民族(一个真正复杂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理背景的混合体),不知何故要破灭了,且这些问题大多是结构性的。这场战争并没有明确的意图,尽管有人会说,当时一些国家为了国

  •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不可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是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旧式农民运动,其发源于偏远的广西一隅,两年后竟横扫整个南部中国,其2万北伐偏师竟然直接打到了天津城下,兵临清朝首都北京,吓得咸丰都准备仓皇逃窜。其实,发生这么大规模的民变,基本确定了这个王朝末日已到,但清朝后来还持续了六十年,这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清代和以往的封建朝代不

  • 2021冬天有多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会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受“拉尼娜”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的概率比较高。什么是“拉尼娜”事件?贾小龙介绍,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据了解,1950年以来赤

  • 2021冬天双拉尼娜现象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1950年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经历了16次拉尼娜事件,目前将进入第17次。值得注意的是,继上一次拉尼娜事件结束后(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今冬将再次形成拉尼娜事件,即2021年为“双拉尼娜年”。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

  •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俄国1649年法典反映了封建农奴制社会进一步的发展。这表现于服役封地和世袭领地趋于合流,形成了统一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各种隶属关系不同的农民(国有农民、宫廷农民、私有主农民)和其他压在社会最低层的劳动人民都成为封建主剥削的对象,农奴和奴仆互相接近而融合为一体;沙皇的专制权力,进一步加强,等级代表君主制

  • 彼得一世改革内容概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俄国在18世纪初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各个国家,俄国对内对外都面临着很大危机,于是彼得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