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21年台风为什么越来越多

2021年台风为什么越来越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41 更新时间:2024/1/16 15:54:50

一个成形的台风(飓风、热带气旋等),所产生的热量大约为50万亿至200万亿W,这相当于每隔20分钟就要同时引爆10个百万当量级的核弹——所释放的能量。

所以,自然变化之下所形成的台风,确实是一种非强大的“东西”,从近些年来的台风发展情况来看,海洋区域的风暴发展是变得越来越凶猛,数量也越来越多,台风、飓风、热带气旋等都是一样的,所以很多人都期待台风出现的个数越少越好,因为破坏太强。

如今,西北太平洋地区已经进入到了台风活跃期了,按照气候中心指出,预计2021年——全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偏多,在西北太平洋南海海域生成的台风个数为27至29个,所以防台问题依然很严峻。而在这个时候,不少人也在脑洞大开了,我们能不能用“核弹”(包括原子弹)摧毁台风,下面我们就看看这个问题。

台风如形成的?

台风跟我们说的热带气旋,热带风暴,飓风等等都是一个,只是名字不一样,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热带风暴”,风暴的形成主要是在海洋区域,台风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台风的定级与“飓风”、“热带气旋”等等有点不一样,这个主要是跟出现的地区不一样,这里就不单独地分析了,台风属于典型的破坏力强的自然灾难。

只要靠近任何一个地区,都会带来强风、降雨等气候现象,所以只要出现台风的登陆,一般情况都会带来巨大损失。当然,有时间小台风还是挺受大家喜欢的,毕竟有时间需要台风路过来“送水”,所以台风是存在双面性的。

而台风的形成很简单,就是“热带气旋在气温影响下带动力趋大”然后形成台风,一般要满足几个条件:第一、海温,在26.5度以上比较合适,第二、环境风在垂直方上的切变小。第三、离赤道稍微有几个维度,如今还没看到赤道能够出现台风,但是有台风穿过赤道的,也是在消失之前的一些残穿过等等。

这三个条件是如今形成台风的主要条件,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因素在里面,例如:副热高压,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等等都会影响台风的形成,所以不同状态之下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台风的形成,最主要的就是有热带扰动发展,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这个是肯定的。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不同国家的说法不一样,上面也说了的(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等区域的风暴都有不一样的叫法),但是它们本质上是同种因素发展起来的,所以差别不大。

台风能够利用核弹(原子弹)消灭吗?

上面我们说了,一个成形的台风所产生的热量大约为50万亿至200万亿W,这相当于每隔20分钟就要同时引爆10个百万当量级的核弹,这是它的一个本身能量。而为了减少风暴的影响,经美国也发出了这个说法,利用投递核弹来进行对飓风的打击,然后阻止飓风登陆美国,但是美国气象局直接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得不偿失”。

在1959年、1961年,美国科学界一直有人说,利用核弹摧毁风暴,但是一直被学术界所质疑、反对。科学界一致认为“用核弹攻击风暴来削弱其威力,是不会有效果的”,因为风暴的威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所以仅凭一两枚核弹就要消灭风暴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并且在你使用之中,说不定不能消灭风暴,还可能增强风暴的实力,风暴就是送了一颗“暖球”一样,让它能更疯狂地增长。

所以风暴是不可能利用核弹消灭的,所有类别的风暴(台风、飓风、热带气旋)都不可能,不要异想天开了。通常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类在自然面前都是渺小的,强大的科技也无法与自然抗衡,所以维护自然才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关键,看来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误,如今人类科技这么发达,每次遇到自然灾难的时候都只能“避而远之”,这也算是没办法的好事情了。

总结

如今人类无法与风暴进行抗衡,所有类别的风暴都一样,所以台风必然也没有办法利用核弹来“击碎”,人类至今也没有进行这个实验,当然没有进行这个实验也是幸运的,大家要知道一旦在海洋之中爆发核弹,这影响不是点,就算是有能力击碎风暴,核弹对环境影响更大,核弹爆炸会会释放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同时核弹爆炸的能量释放非常强,还有可能带来“人工地震”、“海啸”等情况,那辐射水+海啸+地震等等,说不定带来的威胁就更大了,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就算是有能力,也不要去进行抗衡,这样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灾难。如果真有这个能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么多年来,科学家们早就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很显然是没有的。

所以综合情况来说,不要与自然进行抗衡竞争,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大家随着做好各种自然灾难的防御,也才能够对自己的生存更加好,不然怎么做都是无用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有些文物陶俑为什么表面会长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并非所有陶器都会出现盐析情况,有些陶制文物做过脱盐处理,就不会因为温、湿度变化出现盐析,而有些陶制文物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做脱盐处理,就会在一定环境下出现盐析。类似于陶制人像的文物四周长满了小绒毛,在光线的照射下仿若一只“金丝猴”。网友纷纷留言“毛未免太多了点吧”“貂裘大衣不错嘛”,还有网友从学术角度出

  • 古代玉玦有什么用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称圆环形有缺口的玉器为“玦”。《白虎通》说:“玦,环之不周也。”《广雅》说:“玦如环,缺而不连。”这是古人对玉玦的形象描述。玉玦是出现比较早的玉器品种。在内蒙、辽宁一代的新石器查海文化和兴隆洼文化的出土文物中都有发现,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如马家滨文化、良渚文化、崧泽文化及河姆渡文化也发

  • 玉璜有什么用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已知的玉璜资料看,玉璜已有七千余年历史,且历代都有或多或少的发现。唐代以前是玉璜的原创期,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物。唐以后,玉璜的制作转人仿古伪古期。从已知的玉璜资料看,玉璜已有七千余年历史,且历代都有或多或少的发现。唐代以前是玉璜的原创期,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物。唐以后,玉璜的制作转人仿古伪古期,基本上

  • 航天员拎着的小箱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3名航天员手里都拎着小箱子。进舱之前,航天服需要通风,航天员手中提的小方箱子就是一个手持的小型便携通风装置,带电源和风扇,为航天服提供一定的通风量,来保证人体的热舒适性。宇航服特性介绍航天服(spacesuit)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个人密闭装备。可防护空间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

  • 刀妃革命是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刀妃革命指的是在公元1931年8月23日溥仪的淑妃文绣正式向溥仪要求离婚的事件,原因是她再也承受不了溥仪对她的冷落和宫中的不自由。这件事情对逊清皇室及前清王公大臣,还有溥仪本身都造成相当大的震撼,这可以说是对旧式文化的一种挑战,之后的两个月,淑妃文绣坚持自我的想法,不顾家族的反对和指责,也不理睬溥仪

  • 刀妃革命为什么叫刀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1931年,溥仪的妃子文绣聘请三名律师,正式起诉溥仪,要求与他离婚,虽然大清已经灭亡19年,但溥仪的皇帝之名还在,妃子与皇帝离婚,创造了历史之最。溥仪与文绣离婚,成为轰动全球的大新闻,在那时就是最吸眼的“头条”。但为什么这场革命叫“刀妃革命”呢?对于“刀妃革命”的说法,很多人不解,以为文绣就叫刀妃,

  • 皇帝驾崩之后太子立刻继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在中国历史上,皇位的交接,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改朝换代的交接,这个过程大多较为残酷。一种是皇帝主动退位。当然,这个退位,并非是皇帝主动愿意的,可能是出于某些因素的干扰,才被迫退位。一般被称为“禅让”。新登基的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合法性,往往会利用一套复杂的礼仪,来继承皇位。东汉末年,汉献帝禅让曹丕的

  • 胡服骑射为什么能让赵国国力大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春秋战国时期前后绵延500多年,这么长时间的大乱世,自然少不了牛人登场,君主里有春秋五霸,名臣里有管仲、乐毅,改革家里有商鞅、吴起,思想家里孔子、韩非子等等。这群牛人都干出来了一番影响后世的大事,在这群牛人里面有一位被后世吹到天上却名气不怎么大的人物——赵武灵王赵雍。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君

  • 2021年6月17日:许渊冲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2021年6月17日,许渊冲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0岁。人物简介许渊冲,男,汉族,生于江西南昌。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

  • 2021年6月16日:猪坚强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2021年6月16日晚10点50分,猪坚强因年老衰竭去世。猪坚强目前已被冰冻起来,下一步,猪坚强将会被制作成标本。猪坚强简介猪坚强是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的大肥猪,汶川大地震后被埋废墟下36天,2008年6月17日被成都军区空军某飞行学院战士刨出来时,还坚强地活着。许多市民、网友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