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要放虎归山

为什么要放虎归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89 更新时间:2024/2/16 1:27:48

闯入黑龙江省密山市某村庄的野生东北虎,在隔离观察后,于5月18日被放归自然。放归地点与东北虎“完达山1号”原来的生活环境非相近,对于野生动物,越早放归成功率越高。

“完达山1号”放归野外的原因

中国人与生物圈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周海翔最开始就呼吁放归,但得到的信息是要观察45天,他认为其实要放归完全没有必要观察这么久。为什么应该放归野外呢?对于一些濒危物种,它在野外的数量稀少,每一个成员都非常重要。

对这个物种而言,特别是在中国,在边境游荡的老虎信息其实并不少,但实际上在中国境内能够留住繁衍的并不多。所以,野外组员对野外种群的价值极高,如果人工捕获,等于是野外的种群减少,对于濒危物种来讲,这是一个损失。

如果不放,对改善人工繁衍种群的基因确实有好处,因为长久以来一直近亲繁殖,实际上是不好的。人工繁育的种群到底有没有价值,这是值得讨论的。人工繁衍最初的目的完全是商业的,现在整个国际社会对东北虎保护的力度都增加了,老虎贸易在公开环境是不允许的。这样一来,繁殖大量的东北虎,仅剩观赏价值,得不偿失。

野生动物越早放归越好

越早放一天,成功几率越高,损害越小。因为野生动物的野性是必须要保留的。对于野生虎来讲,野性就是怕人。跟人接触交流的机会多了以后,它就不怕人了,它认为人的环境能给它提供食物。

放归后用追踪项圈保障野生东北虎不伤人

这几年出现一种卫星跟踪的项圈,在我们国家应用得不错,我们在鸟类身上做了跟踪,现在特别成功。卫星跟踪可以一个小时发出一个信号,包括GPS点位,误差一般在5米,还有温度数据一个小时内的运动量,如果连续出现的运动量是零,体温和环境温度一样,可能跟踪器掉了,或者跟踪的目标死了。

俄罗斯主要是无线电跟踪,需要做交叉点位,容易受山体阻挡,也很难24小时跟踪。如果人跑不过它,横竖都找不到它了。

另外,现在的国产卫星跟踪器是弱光下的太阳能充电,充电效率非常高。在林子里边也可以用,它这次佩的应该是国产卫星跟踪器。国产跟踪器,效果比2013年前用的国外跟踪器好得多。这种卫星跟踪项目,等于为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如果监测发现它回到了村庄,马上就可以采取措施,比如放鞭炮等。

放归后与村民遭遇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遭遇应该怎么做

正常情况管理部门发现它有接近村庄的迹象时,应该会提前预警,如果人们接到预警通知,就要注意不要单独到村外,特别是林缘地带活动了。

但跟踪器毕竟是电子产品,谁也无法保证不出任何故障,例如在东北低温的环境下,不排除出故障的可能。如果“完达山1号”没有预警却出现在人类生活区,千万不要和之前那样都去围观。一定要把人疏散,给老虎让开通道。因为正常情况下,老虎是不伤人的,它怕人,要躲人的。

但是狭路相逢,就很难说。这次它冲击车、冲击人,就是因为到处都是人和车,都在围观。所以,老虎再出现的时候,大家尽量都躲开,给它让出通道,这是最重要的。

放归当地的生态环境,是否能够支持一只东北虎的生存

中国人与生物圈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周海翔表示之前他经常去发现它那一带做生态调查。老虎在桦南地区出现后,又专程组织团队进行考察,基本认定兴凯湖西部是东北虎通道。

放归的东兴林场隶属于穆棱林业局,穆棱与它原来的俄罗斯生活区是相邻的,但是东兴林场却在穆棱市南部,两地之间被一条通往绥芬河口岸的G10高速公路隔开,它如果能保持怕人的野性,最僻静的区域是南与清林业局管辖区的老虎交流是没有障碍的,往东南可以到中俄边境线,有些普通公路,问题不大,但是想回到东北方向它原来在俄罗斯的生活区困难较大。现在放的地方跟它原来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接近的。

至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是否能够支持它的生存,现在还难说。因为国内跟俄罗斯那边相比,食物条件是有差距的。但是,俄罗斯那边食物的密度高,虎的密度也高。中国这边虎的密度低,但生态承载量能不能保证虎的生存,还不好说。

我国的东北虎主要活动在哪些区域

从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中俄边境线一直向北,到黑龙江的最东部,都经常有东北虎出现。珲春出现的几率更高些,这次放归区在珲春的北面,与原来的生活区有些屏障阻隔,但以往还是有老虎存在的。尽管更往南的长白山保护区生境也很好,但那里没有老虎,一只虎放进去也没办法延续。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常见的食用菌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

  • 西方城堡为什么都建在山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东方的宫殿与西方的城堡,是宏伟与绮丽、华丽与明媚的对比。东方宫殿的选址讲究风水,基本都选在地势平缓或面积开阔的地带,能彰显万邦来朝的气度。而西方的城堡就完全不一样了,无论是用来守护城池的军事防御,还是欧洲王公贵族自己的居所,欧洲城堡往往建在城市或山野的高地上,有的甚至建在悬崖上;因为身在高处很容易观

  • 藏羚羊是怎样迁徙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每年按照同样的路线往返数千里,就是为了到五道梁交配,再去卓乃湖产羔。在生物本能的驱使下,藏羚羊不惧路途的遥远,不顾这条路已经发生的许多变故,每年都义无反顾地奔走在可可西里的荒原上,给寂寥的荒原带来了生命的热潮。藏羚羊大迁徙藏羚羊的迁徙是地球上最为恢宏的三种有蹄类动物的大迁徙之一,场面

  • 三星堆考古盲盒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考古盲盒”是河南博物院打造的文创产品,把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结合,把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藏进土中。三星堆博物馆将推出带真土的考古盲盒。这款盲盒内带的土壤,无论是颜色、形态还是外观均与考古坑内的土壤高度相似。考古盲盒“考古盲盒”是河南博物院打造的文创产品,把时下流行的

  • privilege是什么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privilege是一个英语单词,名词、动词,作名词时意思是“特权;优待”,作及物动词时意思是“给予…特权;特免”。Privilege这个梗简单来说就是有些人拥有特权,却让别的没有特权的人保持沉默。由于前两天“在北大附中上学多幸福”视频,引发网友对于教育资源不公的现象进行讨论。微博用户“是空白a-

  • 久坐族如何护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伏案办公、缺乏锻炼、久坐不动、弯腰驼背…俗话说“十人九腰痛”,尤其是久坐的上班族,生活细节不注意,就会给你的腰增加负担。坐姿不对,腰椎负荷20公斤。坐着时,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将身体前倾,觉得这样可以更专注地看书、用电脑,但这恰恰是最伤腰的姿势。研究显示:人平躺时,腰椎承载的压力最小,约2公斤。站立时,

  • 华沙之跪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华沙之跪发生在1970年12月7日,指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一事。当天西德与波兰签订了华沙条约。勃兰特在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后,突然自发下跪并且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历史背景德军占领波兰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当年希特勒想要建立包括欧洲德意志人民在内的“大德意志

  • 华沙之跪赢了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都非常的僵硬,但是在战后,德国也正确的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且以史为耻,大力的争取自己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在尽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当时德国的一位总理在华沙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震惊了世界,并且赢得了世界的认同,他就是维利·勃兰特。勃兰特出生在一个极其贫困的家庭

  • 华沙之跪的过程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华沙之跪发生在1970年12月7日,指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一事。当天西德与波兰签订了华沙条约。勃兰特在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后,突然自发下跪并且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1]事件过程勃兰特一行来到波兰的第二天,西德与波兰签订了华沙条约。西德总理威利·勃兰特来

  • 蒙古铁骑为什么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历史上军队哪家强,亚洲蒙古找汗王。这个历史上最牛的军队,蒙古铁骑为什么会所向披靡,他们真的只是一群野蛮人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侃侃蒙古铁骑。其实蒙古铁骑之所以能所向披靡,首先是由蒙古人特殊的饮食习惯决定的,蒙古军队“出入只饮马乳,或宰羊为粮”。这就决定了他们行军打仗的时候,只要带着母马等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