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土木堡之变是什么

土木堡之变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796 更新时间:2024/2/7 13:39:23

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明朝在土木堡败于瓦剌的事变。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明朝接到也先领导瓦剌军队侵犯的情报,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北伐亲征,十六日从北京出发。明英宗企图再现五年前正统九年边军征讨兀良哈的成功体验。然而,在明英宗组编亲征军的时候,外卫的兀良哈征讨军却没有被编入。因此,避免了在同年八月十五日的土木之变中覆灭,得以幸免。在土木之变后的京师保卫战中再次出师,在面对瓦剌军队时,以各种军功晋升。

明代正统14年(公元1449年)7月,瓦剌部进兵明境,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仓促率兵20余万人亲征,因准备不足溃败损失数万,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

记载土木之变其真其详者莫如李贤之《天顺日录》:“明日于土木驻营。宣府报至,遣成国公率五万兵迎之。勇而无谋,冒入鹞儿岭,胡寇于山两翼邀阻夹攻,杀之殆尽,遂乘胜至土木。明日巳时,合围大营,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将午,人马一二日不饮水,渴极,掘井至二丈,深无泉。寇见不行,退围。速传令台营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复围,四面击之,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胡人亦自谓出于望外,况乘舆为其所获,其偶然哉?”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土木堡之变时明蒙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明朝伟大的永乐皇帝所贯彻的政策,即为了打倒忽必烈家族而扶持年轻的发展中的卫拉特势力,是在他死后才见效的。”但明宣宗放弃战略机遇,“自仁宗不勤远略,宣宗承之。”相反宣德时期的脱欢对明宣宗非常恭顺,瓦剌使臣可以在甘宁等处久住,习知中国虚实。导致洪熙初年脱欢杀贤义

  • 土木堡之变时瓦剌在明朝高层有内应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也先通过在明朝居住的瓦剌使臣及明庭内部高中低层内奸,大明边防虚实动静皆已知晓,进攻时间节点选的非常合适。其中就有达官赛因不花、四朝元老御监郭敬的家人把伯、义州卫军士王文、李让、施带儿、喜宁、王喜、小田儿、加失领真、大同指挥李让幼女为也先弟大同王儿妇,也先许以知院,又密受也先赏马四匹,被虏妇女二口。将

  • 土木堡之变时明军为什么还要走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仁宣朝的治边策略既班固所批评的治边观念。“缙绅之儒守和亲,介胄之士言征供。征伐则民力竭,和亲则国威丧,于是有“守四夷羁縻不绝,地不可耕,民不可臣”乾隆认为此言“兴臭然”羁縻之道,清朝强调恩威并施,抚剿并重,宣德五年前,蒙古各部陆续南下紧贴明堡居住,边将奏报力主严剿,远离边地的明宣宗认为本无漠北问题,

  • 土木堡之变时明军异域情报功能为什么会失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驾崩,皇太子朱祁镇即位,即明英宗。随着“一夫跳梁”“文宗罪人”的三杨去世,三杨歌功颂德,粉饰现实的弊端开始突显,“自仁宗不勤远略,宣宗承之。”经过明宣宗巡逻的罢边主和的政策施行,导致了明军异域情报功能的失灵。明军从此没有了洪武永乐两朝捕获精准的有源头的异域情报数据的能力

  • 土木堡之变时明朝南方也不安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当时明廷的主要视线在南方麓川、民变及再下南洋,期间骚动南方诸省每省不下数十万人。朱祁镇在正统三年(亦集乃之战)、正统六年(丰州之战)、正统九年(以克列苏之战)所发动的三次大规模北伐的主将,除了杨、石等人外大多投入南征队伍之中。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冬天,也先攻打兀良哈,派遣使臣抵达明朝边镇大同乞

  • 明朝为什么会在土木堡之变中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蒙古人被明朝赶回漠北草原后建立了北元政权,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派蓝玉率大军进攻北元,次年四月明军到达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当时北元皇帝脱木思帖木儿正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明军遂偃旗息鼓突然杀到捕鱼儿海,此一战北元大败,只有脱木思帖木儿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人逃了出去,北

  • 土木堡灭了明军精锐为什么没灭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朝的一次重大生存危机,在明英宗朱祁镇带走整个北京城精锐和大部分勋贵之后,此时的北京城几乎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这也使得也先在长城外消灭明军主力之后,认为直取北京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儿,但也正是这个“认为”让他错失了灭亡明朝的最后机会。今天,就为大家从政治、军事及经济角度分析为什么

  • 造成土木堡之变明朝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土木之变外因是也先南下,内因则是“自仁宗不勤远略,宣宗承之。”四周枭雄抓住战略窗口,华北瓦剌脱欢逐渐统一蒙古各部;华南交趾黎利开始攻城掠地;西南麓川蠢蠢欲动不断试探;西北被脱欢渗透;东北奴儿干军纪败坏。但即便是这样的形势,可洪武之治、永乐盛世的余绪还没有耗尽,怎么也饿不到,三杨也不用太花心思为自己的

  • 土木堡之变对明朝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土木堡事变明朝失去了京军主力,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深刻改变了明朝的走向。在此之前,大明皇帝可以依靠的力量包括:宦官集团、武将勋贵集团、文臣集团。三大营是中央主力军队,威慑四方。其中最为坚定的武将勋贵集团,是为大明打下江山的徐达、常遇春,以及明成祖手下将领朱能、张辅等名将的后代。他们因军功

  •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为什么没有受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入侵大明边境,王振撺掇朱祁镇亲征大同,在王振的胡乱指挥下,明军在土木堡遇敌,全军覆没,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王振在乱军中被杀,而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分两路攻打北宋,分别由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统领。宋徽宗得知消息,吓得大惊失色,他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