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有关系吗

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有关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691 更新时间:2024/1/29 7:46:44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755-763年,平原太守颜真卿成为了战争中的中流砥柱!那为何与一百年后的黄巢起义有关系呢?黄巢起义发生于唐朝878-884年,私盐贩子黄巢自河南濮阳响应王仙芝造反!那黄巢身为一个私盐贩子竟然有这么大的势力?

背景

此时,要从一百年前说起,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身为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也就是东北派节度使,并同罗、奚、契丹、室韦诸族,起兵造反!一路南下,唐军望风而降,河北一域只有平原一城留存!

此时,平原太守颜真卿为了抵抗安禄山等叛军,开始筹措银饷充当军费。唐朝前期盐制为公私合营制,就是两种模式存在。一方面是政府经营,管理盐业生产;另一方面是私人经营。主要是为了保障政府和军队的食盐消费,社会发展稳定。到了天宝、至德年间,一斗盐仍然花费10文就可。

颜真卿为了抵御安禄山的叛军,开始想方设法的筹措军饷。其中的大头就是食盐!从这开始,唐朝的盐制开始发生了变化,而且影响深远……

榷(què)盐制

榷盐制的发明者就是颜真卿,指的是官府垄断食盐销售的一种模式。具体就是:官府从盐户低价收盐,然后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这也就是盐业专卖制度的由来,政府负责统销统购。官府将盐户生产出来的盐低价收购起来,这叫统购;再高价卖给用户,这叫统销。

并且严厉禁止私盐,私自从事盐业生产和销售,治以重罪!盐业专卖:民产、官收、官运、官销。这种制度的产生,是基于当时安史之乱的形式。关中入不敷出,江淮的财税重地沦落,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为了维持繁重的中央禁军,应付军费开支,只能开源节流。

此时的食盐专卖制度,属于战时经济政策。但安史之乱过后,各地藩镇割据,江淮财税重地又不在中央统治之下,食盐专卖制度只能继续实行下去。

在榷盐制的实行下,唐朝后期盐价不断上涨,从天宝、至德年间的一斗10文,到一斗110文。在唐德宗贞元年间,斗盐300文,至长庆年间涨到了斗盐400文。

私盐崛起

榷盐制的出现,加大了唐朝下层人民的生活成本,数斗粮食才可换取一斗食盐。官盐价格过高,低价盐就有了生存土壤,于是私盐贩子开始兴起。由于盐价很高,从事私盐又有利可图,以低于官盐的价格售卖食盐,在暴利的滋润下,私盐集团的势力渐渐扩大。

黄巢世代都以贩卖私盐为主,家境富裕。所谓:穷文富武,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黄巢有足够的财力来学习弓马拳脚,而又精于剑术。同时,黄巢又是一个读书人,只不过是一个落地的士子。

唐末,连年旱灾,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王仙芝率先竖起反旗,黄巢仅随其后,举起起义的大旗。而这个王仙芝也是一个私盐贩子,和黄巢是一样的。

影响深远

私盐本就是社会上一种不稳定的因素,自黄巢起义后,乱世来临,私盐贩子在其中如鱼得水,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可以说,唐朝中期因榷盐而存在,唐朝末期又因榷盐而灭亡。但榷盐制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谁也没有想到,颜真卿竟然与黄巢还有这么大的关系,一个制度竟然引发了一个朝堂的崩塌。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唐朝的灭亡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制度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在具体实行中用错了人。

唐朝后期,官吏贪污成风,榷盐制度不断地给中央财政输血,但官吏也在中饱私囊,造成中央财政的减少。财政减少,只能不断的提高食盐的价格,人民买盐的成本又在不断提高,生活更加的困苦。

这就给野心之辈提供了造反的土壤……

比如王仙芝、黄巢、王建徐温、钟传等私盐贩子振臂一呼,天下皆反。王仙芝和黄巢起义虽然造反失败,但给予了唐王朝重重一击。之后,一些造反失败的私盐贩子聚啸山林,占山为王。王建在唐末五代时期,建立了前蜀。

可以说,黄巢起义,是来自一百年前的前辈颜真卿的神助攻啊!安史之乱竟然与黄巢起义还有这种关系,真的是想不到。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哪个在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在唐朝,有两次事件非常出名:一是由安禄山领导的安史之乱,它发生在唐朝中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二是由黄巢领导的黄巢起义,它发生在唐朝末期,是唐朝灭亡的开始。以时间来算,安史之乱发生在前,黄巢起义发生在后。一、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谁前谁后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灭亡于公元907年,在这200多年里发

  • 黄巢起义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唐朝末年,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其中,黄巢王仙芝起义是声势最大的一支起义部队,鼎盛时期,总人数多达五十万大军。但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黄巢的造反,完全属于那种“想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类型。他们从起兵到败死,一直没有彻底推翻唐王朝的想法。黄巢甚至在打进长安的两年多中间,也并

  • 黄巢起义为什么会对世家门阀造成伤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黄巢是唐末时期的人,出自商贾之家,善于骑射通晓文理,是一个满怀诗意的有才之人。但其实他本人相当自负,认为自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实际上他屡次名落孙山。这与他后面的起义有很大的关系,他一生狂妄自大,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这个社会对于他来说不公平,屡次的名落孙山也严重地打击了他的自尊心。正因为如此,黄巢这才

  • 黄巢起义为什么能攻入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自古以来,农民起义大多以失败告终,可偏偏有这样一支农民起义军,他们内部不尚团结,诸多大将经常因内讧打斗牺牲。他们的武器也不算先进,掌权者更是挥霍无度,与其说他们是农民起义军,不如说他们是草台班子。可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却能势如破竹般攻入长安城,你可知这是为何?唐僖宗乾符二年,王仙芝不满苛政,率领农民发

  • 淞沪会战到底有多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历时近3个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对中国来说是一场浩大的灾难。据统计,中方在淞沪会战伤亡人数达到了将近19万,撤退的过程中依旧让死亡人数不断的上升,总共加起来淞沪会战伤亡人数居然达到了29万之多,此外,还有大批优秀中国军官牺牲,其中

  • 淞沪会战中国为什么主动出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拉开了帷幕。随后,“8·13”淞沪会战打响,这是全面抗战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会战。抗日战争中,我军由于实力上的差距,在战略上基本采取被动防御的姿态。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发现,8·13淞沪会战是由中方主动发起的一次大

  • 被蛇咬了怎么急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我们都知道蛇的种类有很多,大多数蛇是有毒的,那么被蛇咬了怎么办?这可不是小问题,稍不注意那是会危及生命的。我们应当学会这方面的处理方法,因为意外不是会和我们打招呼的!被蛇咬了怎么办?立即把被咬的地方的血液挤出来很多人被蛇咬后无所谓或者直接就医了,这样不恰当的方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需要及时

  • 长津湖战役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长津湖战役也还是有很多很多这个故事可言的,这场战役是真的太过于惨烈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长津湖战役到底是怎么样的,详细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一起看看当时真实的照片吧,一起来学习学习先辈们的英雄史!长津湖战役背景1950年,美国主导的联合军进驻朝鲜,其

  • 长津湖战役有多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电影《长津湖》里,展现了当时残酷的战争,敌人不仅有着精良的武器,还有充足的后勤补给。但是,我们的志愿军却很惨,甚至连热饭都吃不上。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长津湖战役有多冷?1950年的冬天,是50年间气温最低的冬天,白天气温最高也只有-20°C,而长津湖战场位于朝鲜北部的高寒山区,海拔在1000米到200

  • 三吴都会是指哪个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描绘出北宋开封的繁华富庶,那么柳永的《望海潮》则点出了杭州的繁华富庶。在柳永之前,词大多描写女性容貌和男女爱情,而且多以小令为主。而柳永几乎将所有才华都倾注于词上,不仅创造出了不少新的曲调,还大力发展长调慢词,将羁旅行役,城市风光等题材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境界,这首《望海潮》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