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真有丐帮吗

历史真有丐帮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259 更新时间:2024/2/18 10:37:46

丐帮,是中国的武侠小说中最常见的帮派,不管是金庸还是古龙还是梁羽生的作品,丐帮都占有很大的分量,丐帮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帮派,但是不是像武侠小说中的那样是天下第一大帮派呢?

要说丐帮,就不得不说说金庸武侠小说,金庸小说中的丐帮有两大镇帮之宝,一个是降龙十八掌,另一个是打狗棒法,丐帮帮主的信物则为打狗棒,丐帮帮主形象塑造得罪成功的,一个是乔峰,靠一套降龙十八掌行走江湖很少遇到对手,带着丐帮众人参与到抗辽救国的壮举中。

另一个则是“北丐”洪七公,集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于一身,是与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段王爷和中神通王重阳齐名的五大高手之一,成为一代宗师,而后来的黄蓉、鲁有脚、耶律齐等都相继担任过丐帮帮主,但其给人魅力远远不及乔峰和洪七公。

关于历史上真实的丐帮的起源,今天也是中说纷纭,但仔细分析一下,所谓丐帮,实际上就是要饭的组织,由于要饭的人多了形成的联盟,社会地位最低,所以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是很正常的。

民间传说的丐帮最早的祖师爷是范丹,相传孔夫子的鲁国讲学时,孔子及其弟子来到了叫花子范丹居住的地方,刚住下就一直下了四十九天的雨,孔夫子派弟子去借粮没借到,接受范丹的救济才不致饿死,因此后世的乞丐供奉范丹为祖师爷,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范丹是东汉的,两人不是同一时代的人,所以范丹接济孔子的说法站不住脚。此外还有伍子胥朱元璋秦琼等都有乞丐拜其为祖师爷,因为这些人都曾经有过行乞的经历。

历史上关于高帮的文献记载很少,《后汉书.独行传》、《左传》、《龙城录》、《稽神录》等都有过乞丐的记载,但仅仅是记载以乞讨为生的个人,而并没有形成帮派。而真正记载乞丐成帮成伍的,是唐代元结著《丐论》,自称:“游长安与丐者为友。”

由此可知以乞讨为生的职业乞丐,可能最早出现在六朝。北宋《东京梦华录》形容开封城“诸行百户,衣着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这里所说的规格,大概是指穿着制式服装在特定地区或针对特定对象行乞的人,这些人在行乞时是受到团体的约束的,并要尽规定的义务,也就是形成正式帮派的。

宋元话本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对杭州城里的乞丐头目金老大进行了描述,说他手中的杆子就是丐帮领袖的标志,可以统领全城的乞丐,而这个杆子就是打狗棒的历史原型。这说明在宋朝乞丐成帮派依然成气候,是具有一定组织的社会群体。当时的丐帮纪律之严明,而丐头所持的杆子一直沿用到清代,不仅象征权力,还可以执行帮规,惩戒违规触犯。宋代的丐帮大体以名都大城、集镇里社为聚集活动中心,他们尚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组织;且多数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群体特征。

清末民初,丐帮组织更趋发达,几乎在每一地区,都有相应的乞丐组织,尤其大城市更是十分明显,比如北京“蓝杆子”、“黄杆子”。黄杆子是由破落贫困的八旗子弟所组成,属于高级乞丐组成的组织;“蓝杆子”是由普通乞丐所组成的组织,而这“黄杆子”和“蓝杆子”就是金庸小说中丐帮的净衣派和污衣派的原型。

河北南部山东北部分布着一支庞大的丐帮组织“穷教行”,其帮中有派,韩门、齐门、郭门等;吉林海龙一带丐帮有“大筐”和“二柜”两种,“大筐”主要由残疾人组成,“二柜”则为普通乞丐;无锡的丐帮有“流门”、“矗门”两支派系;长江中下游地区,丐帮有“三江”、“两湖”等等的派系之分;云南的丐帮则称为“舵”上,帮主曰“舵头。总之清末时全国各地的丐帮都形成了一定的帮派形势的组织。

直到今天,全国各地的丐帮组织任然存在,我们在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乞丐,除了一些是确实丧失劳动能力被迫行乞以外,很多都是经过系统培训的职业乞丐,也有一些不幸落入黑帮组织被害残疾被逼着行乞的,而这些形形色色的乞丐,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

我们再来结合一下武侠剧中的丐帮来看看,不管是《天龙八部》还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等,基本上有丐帮盛行的年代,都是处在乱世之中,不管抗辽抗金、反元、反清复明等等历史背景下,尤其从清末民初丐帮现象,更能反应社会现实,那就是战乱和社会动荡滋生了丐帮,毕竟当乞丐实际上就是出售自己的人格尊严,当社会稳定了,人们的温饱教育等基本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了,谁还愿意去当乞丐呢?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为何要打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是我们多么熟悉的台词,几乎每一个古装电影电视剧都会有这么句台词,不断回荡在我们脑海。打更的几乎是古代必备,历朝历代都不例外。关于中国古代为什么要打更你知道吗?没人打更会发生什么呢。打更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特别的报时方式,主要是敲锣巡夜报时,一夜为五更(每更约为两小时),就是说一晚

  • 古代单身犯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时下最热门话题之一当属单身这个话题,不是小编单身狗为难单身狗,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为了提升国家人口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针对单身的问题的法律,单身太久的人可能面临罚款或牢狱之灾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国古代会制定这样的律法,为什么有这样看似荒唐的却被执行到底的政策呢?今天单身狗小编一起跟大

  • 碧玺有辟邪作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碧玺”能辟邪一说是怎么来的?“碧玺”有哪些作用和功效?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碧玺的外观非常漂亮,而且颜色很多,晶莹剔透,非常适合用来做女性的配饰,也的确有不少女性很喜欢碧玺。而在文玩界,碧玺是非常珍贵的,只不过贵的东西也应该有贵的道理,为什么碧玺会如此珍贵呢?而且碧玺谐音辟

  • 古代嫡庶尊卑很严重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在各种古装电视剧中,常常出现嫡庶相争的剧情。大部分情况下,嫡子都是更受推崇和支持的一方。只因为其母是正妻,就能够获得比其他子嗣更加优渥的待遇,甚至家业或皇位的继承权。那么,古代人的嫡庶观念真有电视剧演的那么严重吗?古代时,嫡庶观念相当被看重,甚至可以说是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以皇家为例,皇后作

  • 古代人为什么重视嫡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嫡庶之别可以说是自古有之,在殷以前无嫡庶,但殷以后嫡庶观念就逐渐兴起了,到周出现了具有嫡庶之别代表性的分封制。随着时间的发展,嫡庶观念于东汉的迹象愈发明显 ,只是到魏晋时开始出现了一些转变 ,再到南朝时已经不顾庶孽。历史的浪潮永远是波动的,从永嘉之乱到北朝时 ,再次出现反转,嫡庶观念尤其鲜明,嫡庶之

  • 黑暗中看手机对眼睛伤害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黑暗中看手机比在亮光下对眼睛刺激更大。黑暗中明暗交替更明显,易加重眼睛负担,引起视力疲劳、干眼症等。手机夜间模式虽然能减少明亮差异、减轻频闪,但手机夜间模式仍对眼睛有损伤。建议:夜晚看手机时应打开背景灯。眼睛在黑暗中对比敏感度低,会引起眼睛的调节系统负担加剧,进一步还会导致近视加深。为了降低眼睛的负

  • 盘点中国最好吃的十种荔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荔枝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荔枝有很多种类,荔枝主要栽培品种有三月红、圆枝、黑叶、淮枝、桂味、糯米糍、元红、兰竹、陈紫、挂绿、水晶球、妃子笑、白糖罂等十三种。当中桂味、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种,亦是鲜食之选,挂绿更是珍贵难求的品种。“萝岗桂味”,“毕村糯米糍”及“增城挂绿”有“荔枝三杰

  • 李存勖潞州之战经过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潞州之战是907年(五代后梁开平元年)五月至二年五月,后梁军攻潞州(治上党,今山西长治),却被晋王李存勖歼灭的攻防战。907年——唐天祐四年;后梁开平元年四月,朱全忠篡唐称帝建后梁,改元开平。五月,为夺回潞州,命陕州节度使康怀贞领兵8万,与魏博(治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兵会攻潞州。六月,后梁军进抵潞

  • 李存勖柏乡之战经过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柏乡之战,是在后梁开平四年(910)十二月至次年正月,河东晋王李存勖援助成德节度使赵王王镕,在柏乡(今属河北)地区抗击后梁的作战。此战,李存勖采纳周德威的战术规划,终于逆转了梁晋争霸的形势。五代初,后梁太祖朱全忠与河东晋王李存勖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为了扩展各自的势力,互相争夺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

  • 如何有效缓解肩颈不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长时间伏案工作、学习或者对着电脑,难免会肩颈酸痛僵硬,肩颈酸痛不适几乎是所有久坐人群心中的痛。可以通过拉伸颈部肌肉的方法来缓解肩颈不适,切忌用摇头晃脑的办法。不良的生活习惯易导致肩颈不适,例如低头玩手机,坐姿不正,熬夜,不良睡姿等,身体肌肉长时间呈现不自然的姿态。身体会自我平衡调整,以对抗肌肉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