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如果不换下廉颇最后能守住吗

长平之战如果不换下廉颇最后能守住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071 更新时间:2024/3/14 10:22:01

说到长平之战其实小编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这个战役实在是太惨了,前前后后双方竟然死了六十万人,这在古代这个数目怕是数都数不清楚了,这场战役如果有研究的网友或许会发现,那就是赵国派了赵括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去做将领,而换下了廉颇了,有的人就说了,这场战役如果不换将赵括,廉颇将军最后能守得住吗?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以前来分析看看!

长平之战,大家心目中都以为是因为换将赵括,才导致全军覆没。其实就算一直是廉颇将军,长平之战,最终也是守不住的。这本来就是一次必败无疑的战争。

秦朝自商鞅变法,又历经几朝名主名相。实力已非其他六国可比。六国或遭秦国军事打击,或被秦国兼并土地。六国虽几经合纵,丝毫撼动不了大秦。

秦国白起攻克韩国野王,切断了上党和韩都新郑的道路,坐等上党投降。上党郡守冯亭,不愿归顺秦国。遂想出把上党献给赵国。一来可以转移秦国的军事打击目标,二来可以让赵韩结成同盟。

赵孝成王召集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商议。赵豹认为接收上党郡,以弱小国家去夺取强国的东西,将得不偿失,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无奈上党实在是个大馅饼,赵孝成王最终抵挡不住诱惑,采用了赵胜的意见,接受上党郡。

秦国花费了大力气,眼看到手的肥肉,又怎么可能拱手让给赵国。想必被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早已是义愤填膺,摩拳擦掌,只等着狠揍赵军一顿,夺回本属于自家的胜利果实。

秦国在士兵士气上已经先胜赵国一筹。

赵国初定战略,派廉颇驻守上党。理由是廉颇打野战打不过白起,防守却未必会输给白起。

赵孝成王意识到接受上党郡,会带来战争。但却没有认真的分析此次战争,可能会发生的种种走向,并制定应对的策略。

秦军派王龁为将。两军在长平交战几次,赵军接连几次失败。廉颇遂改变战略,坚守不出。

此时的秦军虽然在战役上节节胜利,但并未消灭赵军的有生力量。双方都缺乏奋起一博将对方置之死地的实力。双方多死死地盯着对方。

这时候除了考验双方将领的意志力,更多考验的就是坐镇后方的最高统帅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的意志力和决策。

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率先沉不住气了。不但不听从卿之言,去拉拢楚魏,合纵诸候。反而出了一个大昏招,派郑朱去找秦国媾和。

这就好比把底牌亮给秦昭王看了。“我怕你,我不敢和你打,我打不过你。”估计本来也处于焦虑状态的秦昭王此时真的笑掉了大牙,“这厮这么快就扛不住了。”

就算秦昭王本来没有必胜的信心。相信,赵孝成王的这个做法,坚定了秦昭王此战必胜的信念。

战争刚有不顺,赵孝成王既没有审时度势,采用最可能赢得这场战争的方案,合纵诸候。反而轻易改变既定策略,采取的还是一个下下策,媾和。

秦国趁机大肆宣扬赵国请求媾和的事,以绝其他诸候国增援赵国的想法。同时他又不答应赵国的求和。

赵孝成王无论是从心理承受力,还是决策力,和秦昭王相比,差距都不是一点点。

秦国派出间谍离间赵孝成王和廉颇的关系。

秦国这次离间的目的,大概就是逼赵孝成王换下坚守的廉颇,改派进攻的将领,争取速战速决。

赵孝成王果然中计,一再下令廉颇出击。在廉颇不听从命令时,改换了赵括。这时,秦国秘密派出武安君白起。最终,赵军战败。白起用诈将赵国四十万士兵全部坑杀。

话说回来,就算廉颇没有被赵括替代。按照赵孝成王最初的设想,廉颇只坚守不战。那么这场战争就会打成持久战。持久战比拼的就是国力,拼粮草、拼后勤。那么,赵国能拼得过秦国吗?事实上,赵国是根本无法与秦国对耗的。

首先,从人口角度而言,秦国有五百万,赵国只有三百万。

其次,从地理角度而言,秦国地处关中,易守难攻,只要集中精力对付赵国即可;赵国处于四战之地,各个方向都得派兵把守,难以做到完全集中兵力。

再次,从经济角度而言,秦国自商鞅变法后,一直奖励农耕、军功,奠定了农业在产业结构上的绝对核心地位,故而粮食的生产和储备非常雄厚。赵国工商业和服务业比较发达,这在和平年代是利润丰厚,可到战时就会面临粮草供应不上的问题。

因此,一旦战争演变成持久战,赵国还是必败无疑。但至少,赵国的精锐部队,不至于受到这么沉重的打击。如果采取正确的策略,合纵诸侯,迫使秦军撤兵,也有可能。不过这都只是猜测,历史毕竟真实的摆在那里。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赵王为什么要用赵括换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导致后来秦国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赵王会用毫无经验的赵括换掉廉颇,赵括被称为“纸上谈兵”就是因为他的经验不足,难道赵王也不懂这个道理吗?实际上当时秦国的国力已经在赵国之上,而廉颇又是以防守著称,但越拖下去对赵国越不利,所以赵王想要速战速决才派出赵括。只可惜赵括的确能

  • 长平之战赵王为什么要把廉颇换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长平之战是秦国能完成统一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最后赵国全军覆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歼灭战。不过急于求胜的赵王在这场战斗中把善于防守的廉颇换成了赵括,很多人把这个举动当做了一个转折点,但是就算没换人赵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么?其实也是非常渺茫的,毕竟秦国的国力远强于赵国,打持久战对赵国更加不利。关于长平之

  • 古代帅哥怎么称呼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帅哥,对面容姣好的男子的统称。又叫美男子、型男、俊男、靓仔、花美男。古代人认为,身长八尺有余(185cm以上),而形貌昳丽,为人洁白晰,鬓鬓颇有须。那么现在我们可以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帅哥怎么称呼吧。1、佳人“佳人”在古代是一个中性的称谓,对年轻貌美的男子同样可以这样称呼。东汉初年,在朝廷中担任尚书令

  • 鲜卑人为什么长得俊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鲜卑人拿现在人的审美来看,也的的确确是比较漂亮的,毕竟有白人血统,什么高鼻梁啊,什么这个金发碧眼啊,也都是有的哦。这样的搁今天也不赖哦。当前秦大帝苻坚的最爱、鲜卑籍美男子慕容冲逼近长安时,苻坚后悔莫及地慨叹了一句:“……白虏敢至于此。”这里的“白虏”特指鲜卑——《前秦录》中说,“秦呼鲜卑为白虏”。帅

  • 历史上溧阳公主为什么吃丈夫的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说到这个溧阳公主,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她就是梁武帝萧衍的孙女,自己被封为溧阳公主。本来她的生活还是非常幸福美满的,但是十四岁之后就一切都变了,嫁给了侯景,但是没想到的是,最后侯景死后,被众人发泄,就连溧阳公主也吃了他丈夫的肉!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南梁溧阳公主萧妙芷是南梁皇

  • 古代蟒袍与龙袍到底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在过去的中国,龙袍属于是最高规格的服饰。在清朝,只有皇帝、皇后、太后可以穿。跟其他服饰相比,龙袍有几个比较鲜明的特点。首先,它的黄色的。最早的中国龙袍,并不是只有黄色。只是到隋唐开始,才把黄色确立为皇家的专属。清朝时,继承了这种文化,在龙袍上使用黄色,同样规定为皇家专属。不过,稍显不同的是,清朝在龙

  • 青眼白龙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青眼白龙」是游戏王卡片中的一张怪兽卡,隶属「青眼卡组」,升级召唤需要解放二只怪兽,其3000的攻击力在通常怪兽中持有最高的攻击力。如果你是懂行的收藏家,应该能看出卡片的特殊之处——这是19年Konami官方发行的,全球限量500张的纯金版“青眼白龙”,发售时价格就已高达五位数,如今这样一张品相良好

  • 奇多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奇多圈是膨化食品奇多随食品附送的小圆卡,卡片正反两面印有图案。最早的奇多圈塑料半透明,然后有奇多天族国家系列、奇多运动系列、奇多名人系列等……是80后儿时的宝藏玩具,2021年一个奇多圈竟然卖到24万。奇多是美国知名的膨化食品品牌,由菲多利公司生产制造。奇多产品主要由玉米和水混合加热,并由专业模具压

  • 司马迁写《史记》怎么知道几千年前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司马迁写《史记》,是如何知道几千年前的事情的?这个问题不难解决,那便是参考前代史料。修史不是写小说,不能自由发挥,任何修史者都要参考史料,参考史料是修史的主要方法,比如班固修撰《汉书》,便明显参考了司马迁的《史记》。可如你所知,司马迁修撰《史记》前,经历了秦始皇焚书,全国各地的书籍都付之一炬,那些历

  • 2021端午节有什么电影上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由于谦、贾冰、印小天、蒋梦婕领等主演的电影《狗果定理》改档至6月12日端午节期间上映,同期上映的还有胡先煦、邓恩熙主演的《2哥来了怎么办》,张雪迎、辛云来主演的《暗恋》,郑恺、李昀锐主演的《超越》,动画片《你好世界》,爱情、剧情、喜剧、动画片,各种题材都有,你最想看哪一部。《你好世界》导演:伊藤智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