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临死前,为什么把所有孩子嫔妃杀了?

汉武帝临死前,为什么把所有孩子嫔妃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9 更新时间:2023/12/9 5:49:12

公元前87年,一代雄主汉武帝去世,并将皇位传给了8岁的幼子——刘弗陵。在临终前,汉武帝却做了一件惨无人道的决定,诛杀自己所有有孩子的嫔妃,其中便包括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姓赵,河间人。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巡行河间时,望气者说此地有个奇女子。随后,汉武帝命人在当地查访,果然得到了一个姓赵的奇女,而她便是钩弋夫人。据说,钩弋夫人天生不能舒张自己的手掌,总处于握拳状态。结果天子一摸她的手,紧握十多年的拳头竟自动张开。

其后,汉武帝将赵氏立为婕妤,让其居住钩弋宫,因此赵氏被称为钩弋夫人。不久后,备受宠幸的钩弋夫人生了刘弗陵。据说,钩弋夫人妊娠长达14个月,汉武帝听说后感慨道:

“听说十四个月乃生,看来刘弗陵也一样。”

当时,戾太子刘据因巫蛊之变被杀,而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皆不成器,因此汉武帝早就属意将皇位传给刘弗陵。但是刘弗陵年纪太小,汉武帝怕他无法担负整个帝国。

为了扶稳刘弗陵的皇位,汉武帝为他挑选了霍光、金日磾、上官等托孤大臣,其中以霍光为首辅。

选好了托孤大臣后,汉武帝终于做出了一个凶残的决定——杀死所有生过孩子的嫔妃,而首当其中的便是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首先,汉武帝随便找了个罪名,将钩弋夫人谴责了一顿。

汉武帝眼中冒出的杀气,几乎把钩弋夫人吓瘫,她赶紧脱掉自己的簪子,向汉武帝叩首求饶。然而汉武帝却绝情地说:“快把她送到掖庭狱,立即处死!”其后,侍卫们架起了钩弋夫人,而钩弋夫人还不断回头望向汉武帝,希望能看在生子之功的面上,饶她一命。但是汉武帝却吼道:

“趣行,汝不得活!”

就这样,可怜的钩弋夫人死在了云阳宫。据《史记》记载,当天沙尘漫天,仿佛老天都在为钩弋夫人的悲剧而愤慨。

钩弋夫人死后,汉武帝问其左右:“大家都怎么看待我?如实回答?”左右侍卫不敢怠慢,回答:

“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

对于侍卫的亢直,汉武帝并未怪罪,而是心安理得地说:“这不是你们这些愚人能理解的。自古以来,国之所以乱,都是因为主少母壮。女子闲居宫中,如果淫乱后宫,谁能禁止?你没听说吕后之祸吗?”

很显然,汉武帝既怕女主干政,又害怕年轻的钩弋夫人给自己戴绿帽子。不说吕后,当年秦宣太后以及秦始皇生母赵姬不就是这样的吗?

对于汉武帝残酷的行为,太史公司马迁评价道:

“故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谴死,其可谓圣贤哉?昭然远见,为后世计虑,固非浅儒所及。谥为“武”,岂虚哉?”

汉武帝死后,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而实际政权却为霍光所控制,霍光继承了汉武帝晚年休养生息的政策,并继续打击匈奴、夺取西域。不仅恢复了国民经济,而且还彻底降服了匈奴,实现了“昭宣之治”。若有钩弋夫人的掣肘,霍光还能像历史上那样有效贯彻自己政策吗?

然而汉武帝的深谋远虑,却在1948年得到了应验。1861年,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发动了辛酉政变,将咸丰皇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一举拿下。而慈禧太后,也开了她垂帘听政的历程。

从1861年到1908年,慈禧这位女独裁者独断专行,将中国带进了沟里。对外屡战屡败,丧师失地,将中国拖到了灭亡的边缘。而慈禧太后的教训也印证了汉武帝担忧:

“母壮子幼,必为国家之祸。”

慈禧太后所经历的同治、光绪以及宣统三位皇帝,无不是幼年皇帝。在大多数时间,这些皇帝不过都是慈禧太后的提线木偶。慈禧虽然是精明强干的政客,但作为一个文盲,实在无法驾驭这个庞大的国家。就如曾国藩在日记中所说:“皇太后似无一句要语”。

因此有人认为,若要锐意改革、信任汉臣的肃顺辅政,绝对比文盲慈禧秉正更好,即使败于列强,也不至于输得那么惨,乃至于酿成庚子之变。由此,有网友认为,若咸丰皇帝还不如效仿汉武帝,将慈禧杀掉,或许就不会有辛酉政变这样的内耗。

在笔者看来,历史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女政治家。但在古代,女主干政却对国家有巨大的危害。这是因为女人当权,名不正言不顺,会遭至许多大臣乃至于皇帝的反对。而女主为了维护自己权利,必然会纠集自己的势力。因此只要有女主当权,就必然有后党和帝党之争。对于国家政治生态来说,这是非常不利的。

在国势平稳之时,女主当权危害较小,比如东汉邓太后、北宋高太后都曾引导了一个治世。但在乱世,女主当权却万万不能。汉武帝晚期,匈奴逐渐复兴,重新攻略边郡;国内矛盾尖锐,民变四起,汉朝面临极端的危机。因此汉武帝快刀斩乱麻,杀死了钩弋夫人,稳住了辅政大臣霍光的地位,最终避免了剧烈内耗,实现了昭宣之治。

而咸丰时期,外部有英法联军以及沙俄的入侵,内部有太平天国以及捻军的叛乱。而咸丰却妇人之仁,没有及时处理慈禧,不仅死了肃顺,还在甲午战争时期酿成了帝后之争,最终将中国送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由此可见,汉武帝才是真高明。

标签: 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林甫曾开“选婿窗”,让女儿自由选婿,终选到好女婿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最长的宰相,他在位时欺下媚上,独断专权,妒贤嫉能,做了不少坏事,因此被评为唐朝第一奸相。不过,做奸臣佞相和做好父亲并不矛盾,李林甫虽身居高位,在朝中专权跋扈,但他对儿女却极为疼爱。不光如此,他还是一位非常开明的家长,为什么这样说呢?(李林甫剧照)这就要说到李林甫为女儿选婿的事情

  • 宋朝重用文官,明朝为何也重用文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重文抑武或重文轻武是宋朝建立后的国策,由于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权建立了宋朝,且当时五代时期下属推翻上司夺权称帝的现象相当普遍,所以对武将非常不放心,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用丰厚的待遇以解除他们对中央皇权的潜在威胁。到了明朝时期,明朝的军事制度,一直以来也有一个槽点,那就是:文官带兵。甚至,连金

  • 有关于崔护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记载着他的野史逸闻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诗人,历史解密

    崔护(772 — 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人,生平事迹不详,唐代诗人。主要作品《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郡斋三月下旬作》春事日已歇,池塘旷幽寻。残红披独坠,嫩绿间浅深。偃仰卷芳褥,顾步爱新阴。谋春未及竟,夏初遽见侵。《五月水边柳

  • 林徽因的母亲:可怜的富家女,看着女儿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林长民,清朝,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民国才女林徽因,可谓是才貌双全,身边不乏才子的围绕,很多人也是对她爱的如痴如醉的,不能自拔。但是林徽因的母亲却没有从她的男人那里得到过真爱。林徽因的母亲叫何雪媛也是个富商的女儿,她嫁给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时候,林长民已经娶了一个老婆了,第一个老婆没有生育,所以他的父亲就娶了她。当时林长民对何

  • 明清朝对皇族成员是怎么管控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大清和大明因为统治者思想和观念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实际上实行的政策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的,就比如说今天我们主讲的这件事,那就是明代皇帝一直以来都不允许王爷入京做事。但等到大清的时候亲王们却都不能出京!当年朱元璋刚继承皇位之际,第一时间就将自身家族的子孙们分放到各个地方去做藩王,也

  • 面对黄忠斩杀夏侯渊的喜事,刘备为何不喜反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历史解密

    汉中之战黄忠斩夏侯渊刘备为什么不喜反忧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在这个天下九州都在发生战争,也有几场经典的战役被载入史册,编著到了兵书上。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刘备第一次和曹操正面对抗的汉中之战。战个战役是继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之后最大的战役,这场战役究竟谁胜谁

  • 乃颜之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乃颜之乱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朝,黄金家族,历史解密

    乃颜之乱是指中国元朝初年黄金家族成员乃颜所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乃颜为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塔察儿之孙,所继承的分地以今呼伦贝尔地区为中心,控制辽东大部分地区。因元廷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置东京等处行中书省,损害了乃颜的既得利益,遂于1287年起兵反叛。元世祖忽必烈闻讯后,亲自统率蒙汉两路军队由

  • 春秋时期:巴国十几万百姓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巴国,周朝,历史解密

    如果说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当中躲避秦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隐居人真的存在,那这些人一定就是巴国人。我们一直称四川盆地一带为巴蜀,就是因为在先秦时代哪里存在这两个国家,巴国和蜀国。巴国是一个曾经创下过辉煌青铜器文明的奴隶制国家,在被后来的秦国击败并吞并之后,巴文化消失直至湮灭。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

  • 清朝当初没有闭关锁国的话 清朝最后会成为一个强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清代闭关锁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当初没有闭关锁国的话,清代又会是什么样的?清代会不会成为一个强国?其实早在明代的时候就开始实行海禁了,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宣扬大明国威,但是面对沿海地区严重的倭寇问题,海禁就慢慢的变得更加严格执行了,正是由于大面积

  • 他是韩信的曾孙被汉武帝召入宫中,最终却给家族抹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嫣,汉朝,历史解密

    韩信被誉为汉初三杰,虽然他后来背叛了大汉投靠匈奴,但是他的功勋是不可磨灭的。韩嫣是韩信的曾孙,一度是汉武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但韩嫣最终却给家族抹黑,他成为了历朝历代史官们口诛笔伐的对象。汉武帝是个男女通吃的主,他不仅喜欢女人,也喜欢男人。当时汉武帝有两个男宠,一个是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另外一个就是韩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