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伯夷和叔齐是谁?伯夷和叔齐有什么故事?

伯夷和叔齐是谁?伯夷和叔齐有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604 更新时间:2023/12/18 8:21:14

伯夷叔齐是商末时期一个贵族世家的亲兄弟二人,他们有着高尚的道德仁义情操,因此后世的儒家学派将他们的思想观念融会贯通,并进而影响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

伯夷叔齐的典故被史记撰写者司马迁列入了列传之首,足见典故中所弘扬的儒学思想是司马迁所尊崇的,非但司马迁极为敬重此二人,历朝历代凡事受到孔子儒学思想影响的思想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以及帝王将相皆以伯夷叔齐为道德典范,歌功颂德。

伯夷叔齐典故讲述的是商周时期,商末贵族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以恪守仁义而成为商周时期的仁义典范,故而将此二人的思想融汇于儒学思想中,流传至今。

孤竹君在其晚年,因偏爱小儿子叔齐,有意推翻嫡长子制度命次子继承家业,待孤竹君去世后,叔齐执意将家业由兄长伯夷继承,然而伯夷也不愿继承,为了避免叔齐为难,遂于夜深远走他乡,但叔齐也是恪守礼制之人,见兄长不告而别,二话不说便寻他而去。

皇天不负有心人,叔齐终寻得其兄长,二人便决定不再回归故里,于是投奔周国,过上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但不久周国举兵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周国属于商朝的附属国家,以下犯上,视为不仁,便上朝劝谏,二人秉持仁心并未阻止此次讨伐,反倒激怒周武王,惹来杀身之祸,被下令拘禁。

后来周朝建立,伯夷叔齐仍为出去心中的芥蒂,认为周朝的建立违背礼制,发誓不与周人往来,不食周朝土地上的食物,最后守着心中的执念,饿死在首阳山。

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故事发生于商周时期,被儒学尊为典范,史记匠才司马迁将其典故载入列传之首,流传至今。

伯夷、叔齐本为商代贵族孤竹君之子,孤竹君临死意欲将君位传于次子叔齐,但叔齐严守礼教,认为长子不继承君位,反倒让自己继承,是不仁不义之举,誓死推脱。而伯夷认为弟弟叔齐贤于自己,要让位给叔齐,叔齐坚决不肯接受,于是两兄弟一起隐居。

正因为如此,几百年后的孔子才把二人作为“贤”的代表。当武王兴仁义之师伐纣时,二人却出来阻止武王灭商。后来又以遗臣自居,不食周朝之粟而饿死首阳山上。自古多说二人高义,但汉代东方朔却说二人愚夫。而且颇有道理。二人“不食周粟”是“贤”还是“愚”,其实都有道理。历史是统治阶级编写的,特别是中国历史向来是官方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现在的统治。需要社会安定时,就赞扬伯夷叔齐这样“贤者”,需要改革时就批判这些“顽固派”。其实都是当时历史条件的需要。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人,商朝是中国鬼神论的顶峰时期,一切事情都要问卜后才执行。商王更被看作是上天的代表,他的统治是上天的意志,商王“贤”与“不贤”有上天判断,凡人是不能反抗的。所以放在这样的历史局限下,伯夷和叔齐的作为就不难理解了。

伯夷叔齐孤竹君

商朝时期有一片封地被称为孤竹国,该国的君主就是孤竹君,据《史记》记载孤竹君有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两兄弟,极为贤能,颇得孤竹君的器重,尤其是弟弟叔齐谦逊有礼,更受孤竹君的偏爱。

孤竹君年迈时,有意提拔叔齐来接受处理封地大小事务,叔齐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父王对他的特别用意,碍于不能触怒父王的权威,只得尽心办事,但却从未在巩固地位的事情上花心思,行为处事云淡风轻,尽量不与官员深交,叔齐认为自古子承父业都按照嫡长子世袭制,这是古制不能违背,尽管孤竹君有此意,但他自己一定要死守这道防线,万不能犯下这大逆不道之罪。

孤竹君去世后,叔齐拒不接受王位,执意举荐兄长伯夷继承,而伯夷也是恪守规章之人,既然叔齐是孤竹君临终授命的继承者,那么他便不可夺人之位,伯夷念及手足之情,不愿看到叔齐深陷囹圄,便不告知任何人,深夜收拾行囊远走他乡,叔齐得知后,便执意追寻伯夷而去。

跋山涉水,翻越崇陵,兄弟二人终于市井之中相遇,伯夷被叔齐的执念所动容,便答应叔齐抛弃家业重担,相约不再回归孤竹国,投奔周国,一起过上寻常百姓人家的生活。

对伯夷叔齐的评价

古代对伯夷叔齐的评价极高,他们是备受先贤盛赞、品格高尚的隐士高人。他们的高风亮节被《论语》、《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典籍高度赞扬。太史公司马迁把他们放在列传之首,加以褒扬。

但将伯夷叔齐的事迹放置今日,并加以评头论足,会有很多以当世思想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会认为伯夷叔齐正是恪守陈规、不懂变通的教条主义者,是老古董,在历史进程中是要被时代所淘汰的。不过正因为我们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君王到臣子学士皆视伯夷叔齐为思想最高标准的理由,正是因为伯夷叔齐的思想符合了当世社会制度。

把伯夷、叔齐上升到“饿死不食周粟”的高度,使他们成为忠孝道德观的典范,更有利于教育臣民,恪守君臣父子之道,严格遵守社会统治秩序,保证统治者牢牢把握政权。春秋战国期间,各国王侯为争王位,争霸权而发生的子弑父、臣弑君的流血事件,层出不穷;如果都像伯夷、叔齐那样谦虚让位,与世无争,逃离尘世,社会也就平安无事了。因此,伯夷、叔齐的结局很可能是诸子百家为说教诸侯,减少纷争,而加以发挥利用的素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绝色美女大乔最后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乔小乔姐妹二人是三国时期东吴著名的美人,她们有着绝世的容姿和仪态,让无数江东儿郎魂牵梦绕,但是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可怜二位优秀的夫婿,皆是短命之人。孙策,听着名字是不是耳熟,他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弟弟是吴国国主孙权。人称“小霸王”,其父孙坚是江东一方军阀。孙坚战死时,孙策只有十七岁,

  • 传奇嫔妃香妃墓地在哪?真是死后葬在新疆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香妃在我国清朝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存在,电视剧还珠格格将这个人物描写成为了一个奇女子,通体散发奇香,那么历史上的香妃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她的墓又在哪里呢?香妃墓棺木上的描金的阿拉伯文字,译成汉文是“以真主名义”。这一切帮助人们弄清了死者的信仰、年龄、性别、身份和生存年代。正如史料中所记载的容妃一样

  • 司马迁的故事,司马迁为什么被称为史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他用尽毕生心血完成了《史记》的编写,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史书新纪元,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历史上被称为史圣的是——司马迁,司马迁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那么他的这些美名是怎么来的呢?司马迁,字子长,西汉龙门夏阳人

  • 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吗?杨再兴是如何战死沙场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杨再兴是南宋时期岳飞手下的一员大将,他武艺高强勇猛无敌,曾经立下赫赫战功,那么他有着怎样的经历呢?他真的是杨家将的后人吗?在《说岳全传》中,杨六郎的玄孙杨再兴,阵前败给了岳飞。从此,他投到了岳飞帐下,几度大破金军。只是,在小商桥遭遇了金兵,寡不敌众,身中多箭而亡。那么,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人吗?刚开始

  • 宋慈被尊为世界什么鼻祖,宋慈为何评价如此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法医能够协助警方检验尸体,对破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法医并非是现代的职业,早在宋朝时期,著名法医宋慈就已经协助断案了。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着名法医学家,

  • 西汉名将霍去病怎么死的,霍去病死的时候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时期,多亏了霍去病和卫青,大汉对匈奴的作战才能进展顺利,最后实现了边疆的稳定,那么在历史上,功勋显赫的战将霍去病是怎么死的呢?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

  • 慈禧亲自督办的刺马案,到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发生的大案有很多,但是能惊动朝廷,让慈禧亲自督办的案件却寥寥无几,作为清朝四大奇案之首的刺马案则更加离奇,那么这到底是个怎样的案件呢?刺马案作为清朝四大奇案之首,其影响力之大是其余案件无法比拟的。这件案子当时可谓震惊朝野,就连慈禧太后都被惊动,慈禧太后钦点曾国藩为主审大臣。刺马案是一个怎样的

  • 刘邦宠妃戚夫人是受俱五刑而死的吗?俱五刑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刑罚就像那些苛捐杂税一样名目多样,有专门用于女性身上的妇刑、骑木驴,有专门用于男子的宫刑,……而本文所讲到的俱五刑则适用于全部人,不分男女。俱五刑简介俱五刑,简言之就是大卸八块。俱五刑将砍头、削去双脚、割掉双手、挖掉眼睛和割掉耳朵结合,一般是先将人杀死,再实施俱五刑。从受刑人角度来说,遭受俱五

  • 古代皇帝为何热衷杀亲生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皇帝,杀儿子,皇帝

    “轴”这个字,是北方方言,意思是说一个人爱钻牛角尖,说话或做事情一根筋,不变通,而且不听人劝。读中国史,对中国人的国民性感觉最强烈的,就是一个字:轴!而且不是一般的轴。比如说中国明君榜上第一名,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轴至极致的这么个角色。唐太宗李世民,是皇帝中智商、情商双高的,他英雄一生,勤于房事,一共

  • 揭秘历史上的无能皇帝与他的处女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帝,处女皇后

    皇帝的迎娶历来是一件关系皇帝个人幸福、国家社稷安危的大事。在皇权专制的封建社会里,由于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政治斗争的残酷,不知有多少红颜丧尽青春,即使是皇帝本人,也常常在这种不正常的婚姻状态中苦苦挣扎,根本没有爱情和幸福可言。西汉的第二个皇帝汉惠帝刘盈,他的爱情和婚姻就是母亲一手操办的结果。权色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