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赢渠梁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赢渠梁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14 更新时间:2024/1/21 2:21:53

1、赢渠梁是嬴政的太爷爷。

2、赢渠梁就是秦孝公,秦孝公的儿子是秦惠 ,秦惠文王的儿子是秦武王和秦昭襄王,秦武王没有儿子,秦武王死后秦昭襄王继位,秦昭襄王就是子楚 ,子楚就是嬴政的父亲。

3、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梁士彦要反隋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梁士彦是北周大臣、名将。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建德四年(575年),北周武帝发动灭北齐之战。此战之中周武帝意志不坚加上身有微恙,于是中途退军。为了巩固此次伐齐之战的成果,周武帝于是留梁士彦镇守晋州。正是梁士彦死守晋州,力挫北齐,这才使周武帝信心大增,率军返回

  • 汉武帝为什么要杀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被赐死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钩弋夫人是汉武帝的一位宠妃,她的儿子刘弗陵也是汉武帝的继承人之一。当时,汉武帝年事已高,开始担心自己的继承人问题。他原本的继承人是长子刘据,但后来他又认为刘据造反不够资格继承大汉江山,转而青睐刘弗陵,即后来的汉昭帝。由于钩弋夫人是刘弗陵的母亲,她因此得到了汉武帝的青睐和信任。然而,汉武帝后来开始担心

  • 唐朝的大多数太子为何都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从唐高祖李渊称帝到唐玄宗时“安史之乱”爆发为止,这前半个唐朝是整个朝代的鼎盛时期,从“天可汗”到设立安西四镇,大唐在这段时期对外威慑四邦,内部到了“开元之治”时人口数量也达到鼎盛,当时在政治、经济、武力上都可以说是后代王朝努

  • 神龙政变结束后唐中宗李显是怎么对待功臣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神龙元年(705年),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让位于太子李显(唐中宗),是为“神龙政变”。按理来说,李显应该很感激帮助他登基的“神龙政变”功臣。但历史却是李显一点都不感激“神龙政变”功臣,还将领头的几位功臣迫害而死

  • 孙权最后没能统一天下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历史上,相比其他很多著名人物,孙权确实是去世的比较晚。孙权去世的时候,曹操已经死了32年,刘备已经死了29年,诸葛亮也死了十八年。当时蜀国这边,正是刘禅在位,内政混乱。魏国那边,司马懿已经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而且也已经在一年前去世,大权已经落入了司马家手里。这样看来,三国前期中期的厉害角色,似乎

  • 李自成在迎战吴三桂之前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崇祯17年3月,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终于进入了明朝的首都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进北京后,檄文周边,山东、天津、山海关都表示愿意投降。特别是山海关吴三桂,李自成写亲笔信劝他归降,吴三桂在仔细考虑过后也同意效力新朝,但在前往北京的途中得知家眷被拷打索饷,也有说他是因为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掠夺后冲冠

  • 刘备指定了几位托孤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彼时,刘备让李严与诸葛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留下镇守永安。公元223(建兴元年),后主刘禅即位后,李严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但是,公元231年,李严却被诸葛亮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死后,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为何“激愤而死&

  • 战国时期东方强国齐国为何不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在战国中后期,是一枝独秀的存在,独强于各国。 但其实从魏国跌落神坛的秦孝公时期,到秦昭襄王前期,战国时代最骚包的要数齐国了。在战国纵横捭阖的时代,虽然合纵公孙衍提出的对付秦国的联合策略,但是战国合纵最成功,谋划最长久的合纵却是对付齐国的。秦昭襄王十九年,秦昭襄王

  • 赤壁之战后刘备为什么能占领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接下来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东汉末年,刘备作为起步较低、起步较晚的一支力量,长期寄人篱下,始终未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根基之地,直到“赤壁之战&

  • 唐玄宗时期对科举做了哪些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极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