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爬山虎是什么植物

爬山虎是什么植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66 更新时间:2024/2/22 2:36:43

爬山虎(拉丁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是多种植物的别称。捆石龙、枫藤、小虫儿卧草、红丝草、红葛、趴山虎、红葡萄藤、巴山虎,葡萄科植物。季开花,花小,呈黄绿色,浆果紫黑色。

见攀缘在墙壁岩石上。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破瘀血、消肿毒;果可酿酒,但它的根会分泌酸性物质腐蚀石灰岩,它的根会沿着墙的缝隙钻入其中,使缝隙过大,严重可至墙体碎裂倒塌。

生活环境

爬山虎适应性强,性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阳处,均能茁壮生长,但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它对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对空气中的灰尘有吸附能力。

爬山虎生性随和,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绿化覆盖面、居然可达30~50平方米。

爬山虎,既喜温暖又耐寒,阳处、阴处都能生长。但是,就植株的生理生化发育来说,还是需要阳光照射的。水分、养分充足,温度适宜,光照度合理,植株才能旺盛生长,不过它对光照度不像有些植物那样敏感罢了。

观赏价值

爬山虎表皮有皮孔,夏季枝叶茂密,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适于配植宅院墙壁、围墙、庭园入口处、桥头石堍等处。可用于绿化房屋墙壁、公园山石,既可美化环境,又能降温,调节空气,减少噪音。

由于爬山虎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不但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而且由于叶片与墙面之间的空气流动,还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它作为屏障,既能减少环境中的噪音,又能吸附飞扬的尘土。爬山虎的卷须式吸盘还能吸去墙上的水分,有助于使潮湿的房屋变得干爽;而在干燥的季节,又可以增加湿度。

爬山虎是垂直绿化的优选植物。垂直绿化又称攀缘绿化,是利用攀缘植物向建筑物或棚架攀附生长的一种绿化方式。爬山虎是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攀缘植物,它依靠吸盘沿着墙壁往上爬。种植的时间长了,密集的绿叶覆盖了建筑物的外墙,就像穿上了绿装。春天,爬山虎长得郁郁葱葱;夏天,开黄绿色小花;秋天,爬山虎的叶子变成橙黄色;这就使得建筑物的色彩富于变化。除爬山虎之外,牵牛花、紫藤等也可供垂直绿化。

药用价值

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有破血、活筋止血、消肿毒之功效。果可酿酒。

来源:以根和茎入药。

采制:落叶前采茎,切段晒干,根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叶含矢车菊素(cyanidin)。

性味:性温,味甘,涩。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跌打损伤、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25~50克,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根皮捣烂,酒调敷患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安政大狱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安政大狱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幕末安政5年(1858年)到翌年发生的事件。德川幕府的大老井伊直弼、老中间部诠胜镇压因为“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签字及继承德川家茂的将军工作”上,政治迫害反对派的事件。被镇压了的以尊王攘夷派和一桥派的大名、公卿、志士(活跃分子)们,牵连者达到100人以上。江户时代后期的日本,

  • 樱田门外事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1860年(万延元年)3月3日,在樱田门(江户城的内城门之一)外,入朝理事的大老井伊直弼途中受到水户、萨摩志士十八人的袭击而被暗杀的事件。安政大狱发生以后,激起反对派(尊王攘夷派)的愤怒,使以前未成熟的除奸计划具体化,最后促成行刺大老井伊直弼的壮举。志士高桥多一郎、金子孙二郎、关铁之介等水户藩激进派

  • 池田屋事件的始末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池田屋事件(日语:いけだやじけん,又称池田屋骚动、池田屋事变)是1864年7月8日(元治元年旧历六月五日)在京都发生的一宗政治袭击事件。文久3年8月18日政变后,京都的公武合体派扩展势力,尊王攘夷派受到压迫。尊王攘夷派为恢复势力,积极谋划。池田屋是京都三条小桥的一间旅馆,当日京都守护职属下的武装组织

  • 五毒是哪五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有毒动物合称五毒。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影响,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古代我国北方一些地方民俗认为每年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于是便有了避五毒的习俗。简介古时我国北方一些地方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应该分别是蜈

  • 日本的大政奉还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大政奉还(たいせいほうかん),发生于庆应三年(1867年)10月,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还给了天皇,标志着持续260多年的德川幕府统治结束。大政奉还标志着日本封建时代的结束、近代日本的开始。而孕育这一事件的土壤——江户时代则是了解现代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的极为重要的时代。第二次征长战争之后

  • 美洲大屠杀有多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美洲大屠杀又称印第安人大屠杀,是发生在始于16世纪到19世纪末的一场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大约死亡人数2500万人。16世纪后来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带给当地印第安人是毁灭性的灾难。据统计,殖民时期,西班牙所属的领地有1300万印第安人被杀,巴西地区有大约1000万被杀,美国西进运动中又有100万左右印

  • 1963年5月25日:非洲解放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1963年的5月25日,非洲独立国家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定5月25日为“非洲解放日”。非洲解放日,是非洲人民庆祝脱离殖民主义奴役的日子,多个非洲国家都有庆祝。发展历史1958年4月15日,在迦纳首都阿克拉举行的第一届独立非洲国家会议,

  • 1983年5月25日:国际失踪儿童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1983年,美国政府将5月25日定为儿童失踪日,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协调官方力量,应对儿童失踪问题。后来,这一形式被多国借鉴,最终形成国际失踪儿童日。起源1979年5月25日,纽约,一名叫Etan Patz的男孩在去学校的途中失踪,这个案件迅速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Etan的父亲是一名职业摄影师,他将Et

  • 1940年5月25日:敦刻尔克大撤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语:Dunkirk Evacuation,法语:Bataille de Dunkerqu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在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

  • 2006年5月25日:世界预防中风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预防中风日是在2004年6月24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中风研讨会”,订立每年5月25日为世界预防中风日,加强人们认识中风及相关问题,预防中风。中风是脑血管出现问题,令脑细胞失去血液、氧气和养分供应,最终令脑细胞受损或死亡,继而影响到该部分脑细胞所控制的功能,例如活动及语言机能,妨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