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96年3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逝世

1996年3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25 更新时间:2023/12/14 18:21:39

克日什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1941年6月27日一1996年3月13日),出生于波兰华沙,波兰导演、编剧,毕业于洛兹电影学院。

1966年,执导个人首部短片《电车》。1971年,执导剧情短片《工厂》。1974年,担任爱情短片《初恋》的导演。1976年,执导由杰基·斯图尔、里斯斯·德莫乔斯基、斯坦尼斯瓦夫·伊加尔联合演的剧情电影《生命的烙印》,这是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的首部电影。1979年,执导剧情电影《影迷》,该片获得11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4年,执导剧情电影《永无休止》。1988年,执导犯罪电影《杀人短片》,该片获得第4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奖。

1991年,执导剧情电影《两生花》,该片入围第4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1993年,执导剧情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蓝》,该片获得第5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1994年,凭借剧情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白》获得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同年,执导剧情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红》,该片入围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1996年3月13日,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衰竭在波兰华沙去世,享年54岁。

人物评价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悲观主义、怀疑主义的世界观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他的创作,使其成为通过电影语言来探讨人性以及生命的终极价值的电影导演。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作为一位偏爱思想哲学社会问题的电影艺术家,他坚持在电影作品中讨论宏大问题:自由、平等、爱、正义、死亡等。他擅把这些大问题和特定社会语境中的个体生活细节结合,能以超的编剧能力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细节和情景中编织出惊心动魄的生活事件。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绝大部分作品都重于强调人类的精困境和终极价值的追求,展示出他对人生和社会的审视。在他的影片中,既有现主义的目标,也可以找到纪实的格,他的电影形式极具特色,他善于细节的捕捉,以悲情主义色彩为影片基调,悄无声息地将象征手法融入影片中,他的每一部影片都在寻求更完美的表现形式。

后世纪念

2006年,为了悼念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逝世十周年,法国方面发行了其1991年的影片《两生花》、《蓝、白、红》三部曲,以及短片集《十诫》的纪念版DVD。此外,在波兰、法国、英国等地均举行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影展、图片展、讲座等各种纪念活动。

2011年,为纪念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诞辰70周年、逝世15周年,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国际影展“大师致敬”单元中,放映他的的6部作品,其中包括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蓝》《蓝白红三部曲之白》《蓝白红三部曲之红》三部曲,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首次在大银幕上和上海观众见面。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77年3月13日:雅恩·帕托什卡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雅恩·帕托什卡(1907年6月1日-1977年3月13日),捷克哲学家。1925年,帕托什卡在布拉格查理大学文学学院攻读斯拉夫语研究、拉丁语系研究,以及哲学,及后在1928年在巴黎就读,在那里第一次遇见胡塞尔。1931年,他在撰写博士论文,并在1932年开始讲授哲学。但他于同一年去了柏林洪堡大学,并

  • 兵马俑真的是皇家仪仗队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再度发掘。虽然这次发掘的面积不过200平米,还不足一号坑14260平米的零头,但仍令考古学家非常期待:一是能否发现文官俑。根据秦朝时期的战阵情况,军队建制有武官必有军师。但从1978到1984年两次发掘一号坑的情况看,6000多兵马俑唯独缺少文官俑;二是能否发现更多的秦代武器。一号

  • 兵马俑有哪些分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

  • 世界瘟疫排行榜前十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瘟疫是由一些强烈的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引起的传染病。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同各种各样的疾病战斗,而致命的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十大传染病事件,更是让人毛骨悚然,那场景简直就是人间地狱!1、雅典大瘟疫: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人们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病人裸着身体在街上游荡,寻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由于吃

  • 西班牙流感:改变一战的瘟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西班牙型大流感是人类历史上第二致命的传染病。其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此流感从西班牙爆发;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百万人感染了此病,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当时正值一战结束,士兵回国,各国都在散播好消息,而西班牙十分诚实的爆出本国爆发了流感,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至于在西班牙则称此为法国型

  • 2018年3月14日:斯蒂芬·霍金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

  •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英语: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

  • 1805年3月14日:纪昀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朝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一生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于诗歌及骈文,长于考证训诂。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晚

  • 1897年3月14日:潘天寿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

  • 2011年3月14日:国际数学节设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数学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而将每年的3月14日设立的节日。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宣布,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来源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圆周率。圆周率日(Pi day)是庆祝圆周率π的特别日子。正式日期是3月14日,由圆周率最常用的近似值3.14而来。圆周率日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