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18年5月16日: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1918年5月16日: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4 更新时间:2024/1/16 20:53:34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日本也参与干涉并趁机扩大在华利益。1918年初,日本参谋次长田中义一和北京政府驻日公使章宗祥商谈中日军事行动问题,不久,日本外务大臣本野和章宗祥交换了关于“共同防敌”的照会。5月16日和19日,中日两国政府代表先后在北京签订了《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和《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日本签订该协定的目的,一方面是干涉苏俄革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借此进一步控制中国,特别是为巩固其在北满的统治。日本政府的一份内部件中这样写道:“根据日中同盟,帝国将取得绝大利益,即在军事上以协同作战为理由,可在中国领土内之必要方面,自由出动帝国的军队,而且在军事上当然以相互支援之名义,参与编练中国军队;尤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我控制掌握军火制造的原料。

在政治上,基于同盟关系,积极参与其内政,以便于从各方面扶植帝国的政治势力。在经济上,以同盟协作之名,开发其丰富的资源,努力开拓市场,以利于帝国经济的发展。”(《日本外交文书》大正六年第1册,第594页。)这里,日本企图利用中日结盟的关系,将中国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完全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的侵略野心,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概述

所谓“防敌”,是指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当时,国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革命。日本企图乘机侵略俄国,并独占中国东北地区。“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与日本采取“共同防敌”的行动;日本在战争期间可以进驻中国境内;日军在中国境外作战时,中国应派兵声援;作战期间,两国互相供给军器和军需品。

通过“协定”,日本派出大批军队进入中国东北,日本迅速取代了沙俄在东三省北部的侵略地位。中国面临被日本独占为附属国的危险。留日学生彭湃等在东京游行抗议,继而罢学归国,在各地组织救国团体,进行爱国宣传。北大等校学生2000人赴总统府,要求废约。天津、上海、福州等地学生也起而要求废约。全国各地工人和工商业者,也纷纷谴责段祺瑞政府卖国。

原文

基于中日两国政府协商之结果,依据两国政府交换之文件,经两国军事当局互派委贝,协定事项如下:

第一条中日两国陆军,因敌国实力之日见蔓延于俄国境内,其结果将使远东全局之和平及安宁受侵迫之危险;为适应此项情势及实行两国参加此次战争之义务起见,取共同防敌之行动。

第二条关于协同军事行动,彼此两国所处之地位与利害,互相尊重其平等。

第三条中日两国当局,基于本协定开始行动之时,对于各自本国军队及官民在军事行动区域之内,当命令或训告,使彼此推诚亲善,同心协力,以期达成共同防敌之目的。

凡在军事行动区域之内,中国地方官吏对于该区域内之日本军队,须尽力协助,使不生军事上之窒碍:日本军队须尊重中国主权及地方习惯,使人民不感受不便。

第四条为共同防敌,在中国境内之日本军队,俟战事终了时,即由中国境内一律撒退。

第五条中国境外派遣军队时,若有必要,两国协同派遣之。

第六条作战区域及作战上之任务,适应於共同防敌之目的,由两国军事当局,量各自本国之兵力,另协定之。

第七条中日两国军事当局,在协同作战期间,为图协同动作之便利起见,应行左记事项:

一关于直接作战上军事机关,彼此互相派遣职员,充当往来联络之任。

二为图谋军事运动及运输补充敏活确实起见,陆海运输、通信诸事宜,须彼此共谋利便。

三关于作战上必要之建设,例如行军铁路、电信、电话等项。应如设备,由两国总司令官临时协定之。俟战事终了,凡临时之建设工程,均撤废之。

四关于共同防敌所需之兵器及军需品并其原料,两国应互相供给,其数量以不害各自本国所需要之范围为限。

五在作战区域之内,关于军事卫生事项,应互相辅助,使无遗憾。

六关于直接作战上之军事技术人员,如有互相辅助之必要时,经一方之请求,应由他方辅助之,以供任使。

七军事行动区域之内,设置谍报机关,并互相交换军事所要之地图及情报,关於谍报机关之通信联络,彼此互相辅助,图其便利。

八协定共用之军事暗号。

本条所列各项其须预先计书及应先施行者,在作战未实行之前,另协定之。

第八条为军事输送使用中东铁路之时,关于该铁路之指挥、保护、管理等,应尊重原来之条约;其输送方法,临时协定之。

第九条本协定实行上所要详细事项,由中日两国军事当局指定各当事者协定之。

第十条本协定及附属本协定之详细事项,中日两国均不公布,按照军事之秘密事项办理。

第十一条本协定中中日两国陆军代表者签名盖印,经各自本国政府之承认时,发生效力;其作战行动,俟适当之时机,经两国最高统率部商定开始之。

本协定及基于本协定所发生之各种细则,俟中日两国对于德奥敌国战争状态终了时,即失其效力。

第十二条本协定以汉文及日本文各缮二份,彼此对照,签名盖印,各保一份为证据。

中华民国7年(1918年)5月16日大正7年5月16日中华民国陆军军事协商委员:委员长果成将军靳云鹏……日本帝国陆军军事协约委员:委员长陆军少将齐藤治郎……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19年5月16日:贝聿铭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男,出生于广东广州,祖籍江苏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专家。贝聿铭于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

  • 1983年5月16日:迈克尔杰克逊太空步首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1983年5月16日,迈克尔·杰克逊参加了一档Motown唱片公司成立25周年纪念的电视节目,首次展现了他Moonwalking(太空步)的特殊舞步。此后“太空步”的热潮迅速席卷全球,时至今日不少流行歌手仍孜孜钻研“太空步”。所谓“太空步”(也译“月球漫步”,Moonwalk)其实可分为四大类(后滑

  • 英国圈地运动的四种类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在欧洲,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规模也最大。

  • 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5世纪末期起,由于英国毛纺织业的发展,羊毛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养羊成为一个有利可图之业。于是,英国的乡绅、贵族纷纷把自己的土地和村社的公共土地用篱笆圈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有的还用暴力手段将农民的土地圈为己有,用来放牧羊群。牧羊所需要的劳动力有限,原先在乡村劳作、生

  • 2020年4月25日:亨利·基奇卡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亨利·基奇卡(1926年-2020年4月25日),男,波兰裔犹太人,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比利时为数不多的犹太人大屠杀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之一、自传作家。2020年4月25日,亨利·基奇卡因感染新冠病毒在布鲁塞尔去世,享年94岁。人物生平1926年,亨利·基奇卡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1942年,纳粹

  • 2020年4月29日:伊尔凡·可汗病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伊尔凡·可汗(Irrfan Khan,1967年1月7日-2020年4月29日),印度男演员,出生于拉贾斯坦邦斋浦尔,毕业于印度国立戏剧学院。1984年,可汗在新德里国家戏剧学院考取M.A.学位时他赢得了奖学金。1988年,参演电影《早安孟买》出道;1994年,参演喜剧影集《Banegi Apni

  • 月球其实并没有绕着地球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中国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其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 黑洞具有怎样的表现形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存在于宇宙空间中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极其强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故而,“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一个静态球对称星体实际半径小于一个定值,其周

  • 阿波罗登月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走出地球,去往太空这一直都是这个时代人的梦想,而登上距离我们最近的月球则也是我们人类想要走出地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40年前美国可以登月存在什么疑点吗?五十年前,美国“阿波罗计划”第一次将人类送上月球并实现在月表行走。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迈出的“一小步”意味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迈出了“一大步”。但

  • 1792年5月17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在美国证券发行之初,尚无集中交易的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大都在咖啡馆和拍卖行里进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2年5月17日,当时24个证券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68号外一棵梧桐树下签署了梧桐树协议,协议规定了经纪人的“联盟与合作”规则,通过华尔街现代老板俱乐部会员制度交易股票和高级商品,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