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庆历新政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庆历新政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57 更新时间:2024/1/20 23:15:15

庆历新政的影响一直在历史上评价不高,因为人们一直认为庆历新政只不过是对封建体制的微小改革,而且范仲淹提出的很多措施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有的中途而废,有的只停留在诏书上,而且庆历新政仅仅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匆匆结束,一大批改革派纷纷被贬职罢黜,全部被驱除出朝廷。庆历新政就如昙花一现,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范仲淹整顿官僚机构的六项措施,只不过是微小的改革。至于其它四项如“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摇役”更谈不上彻底的改革。“十事”宣布后,“修武备”一项,便因众多大臣反对而取消;其它各项虽然从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十月开始推行,但也无法贯彻下去。

仅仅这样一点微弱的改革,当时一般官员已认为“规摹阔大,论者以为难行”。“任子恩薄磨勘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浸盛,而朋党之论,滋不可解”。庆历新政最后在守旧官僚的激烈反对中,宣告失败。

经过严格考核,一大批碌碌无为或贪腐的官员被除淘汰,一批务实能员被提拔到重要岗位,官府行政效能提高了,财政、漕运等状况有所改善,萎靡的政局开始有了起色。正直的士大夫纷纷赋诗填词,赞扬新政;民众也为之欢欣鼓舞,仿佛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庆历改革失败后,,社会矛盾并未缓和,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冗兵资费更是加倍,民族矛盾又十分尖锐,宋廷财政空虚,就拼命进行搜刮,庆历年间农民和士兵的斗争刚刚下去,各地农民又开始新的斗争。嘉佑四年四月,刑部官僚上报说,由于民贫乏食,一年当中曾发生“劫盗”九百七十起之多。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一场更大规模、更为深刻的改革运动已在酝酿之中,这就是安石变法。庆历改革对熙宁时王安石的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王安石的熙宁变法是在庆历新政的基础上扩大和深化的。

评价

北宋两次改革在中央集权统治一体化中起了一定的调节和完善的作用。例如范仲淹的提倡设置“祠堂”、“义庄”、“族产”、“族规”、“乡约”,发挥了宗法血缘的统治功能。范仲淹和王安石除了在政治体制和思想意识方面作了一些改革外,在经济方面也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整顿,如庆历新政中的“均公田”、“厚农桑”,“减摇役”。

以上这势都是书宋两次改革对专制丰只中来集权一体化的调节和加强的措施。从社会的改进,历史的发展来说,范仲淹和王安石所有的措施都没有成功。

但从加强宋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体化来衡量,如通过官僚机构的调整,财政经济的治理,“重农桑”、“均公田”、“减摇役”、“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等等,限制了兼并,扩大了财政税源,这就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一体化的统治,一定程度的延长了北宋封建王朝的寿命。

庆历新政主要只限于在政治机制上作些表面的微小的改革,不敢太多地接触到社会经济的根本问题。

庆历新政的影响确实有限,因为在改革后,社会上土地兼并现象并没有减少,各地的农民起义也没有减少,广大人民的生活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国家的财政支出也没有减少。

但是庆历新政毕竟给当时的有识之士以希望,认为可以通过变革来实现救国救民的抱负,所以庆历新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人民的改革呼声越来越强烈,这对后来的王安石变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庆历新政的影响还是比较广泛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北宋和谁签订了庆历和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庆历和议即公元1044年的“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北宋付出岁币成为“君”,保一方“国泰民安”。签订背景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至庆历二年(1042)间,西夏连续对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事,即:延州之战、好水川之

  • 第一次宋夏战争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宝元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宋政府,希望他们承认这一事实。可是宋朝大多数官员主张立刻出兵讨伐西夏,兴师问罪。于是宋仁宗于当年六月下诏削去

  •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根据相关记载,乐山大佛曾经数次闭眼流泪显灵,而每一次都是和当时的著名历史事件有关。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们一起,去看看大佛流泪、闭眼以及显灵的照片以及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乐山大佛如此悲愤以及喜悦。事件回顾乐山大佛闭眼流泪事件回顾:分别是1962年、1963年、1976年。1962年遇上了百年难遇的三

  • 骆宾王的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

  • 骆宾王到底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骆宾王(约627~约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是初唐诗坛的杰出人物。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但是在四杰中,骆宾王年岁最长、阅历最多,人生也最富有传奇色彩,他的下落至今仍旧是一个谜,引起了后世对他无休止的猜测和争议。骆宾王的一生怀才不遇,潦倒不堪。唐高宗仪凤四年的

  • 重熙增币的历史过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庆历增币,辽国人称为“重熙增币”,辽兴宗重熙年间(宋仁宗庆历年间),辽国借北宋内外交困,迫使北宋增加对辽岁输的金帛的历史事件。由于,宋朝因不承认西夏李元昊建国称帝的合法性,与西夏爆发了长达三年的战争。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三次大规模战役,都以宋军失败而告终。庆历二年正月,辽朝本打

  • 1935年4月25日:李敖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男,字敖之,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国学大师,中国近代史学者,时事批评家,台湾作家,历史学家,诗人;台湾省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2008年任满,宣布退出台湾省政坛。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所以

  • 1992年4月25日:尾崎丰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尾崎丰(おざきゆたか、1965年11月29日-1992年4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练马区,日本已故歌手。1983年,以专辑《十七岁的地图》及单曲《15の夜》出道。1985年,发行专辑《回归线》,并首次获得公信榜专辑周榜冠军。1988年,发行专辑《街路树》。1991年,发行单曲《I LOVE YO

  • 1599年4月25日:克伦威尔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出生于英国亨廷登郡,英吉利共和国首位护国主(1649年5月—1658年9月3日在任),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曾逼迫英国君主退位

  • 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塌楼事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孟加拉当地时间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首都达卡郊区的一座八层建筑物倒塌。事故共造成1127人死亡,2437多人受伤。其政府宣布当地时间4月25日为哀悼日。事故简介当地时间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首都达卡郊区的一座八层建筑物倒塌。孟加拉成衣制造与出口商协会主席伊斯兰说,事发时在制衣厂工作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