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勃写《滕王阁序》的背景

王勃写《滕王阁序》的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1 更新时间:2024/1/22 18:05:22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河津,生于公元649年,卒于676年,诗文俱佳,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少年英才,出身显赫,祖上几代都是天下闻名的名士: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据说十五岁时就能当别人的老师,门生遍天下,贞观年间的房玄龄杜如晦等宰相都曾在他门下游学受教;伯祖父王度,以《古镜记》名传后世,开唐传奇之先河;叔祖王绩,号东皋子,是十一岁时就名动京城的“神童仙子”,他喜好田园风情,将五言律诗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那首著名的《野望》就是他的代表作。王勃的父亲也非常厉害,是当朝的太常博士,兄长则是20岁就进士及第的青年俊杰。由此可见,王勃一家子,都是高学历高智商的知识分子。

显赫的家世并没有让王勃养成慵懒懈怠的纨绔习性,相反,诗书传家的浸染让王勃从小就展现出不逊先人的聪慧。据记载,王勃六岁就能作诗,且构思巧妙,九岁时就能对颜师古注解的《汉书》进行解读和勘误。这样的年纪对于一般的孩子,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候,而王勃却已经开始从典籍中汲取营养,滋润着少年壮志。

等到他15岁的时候,已经可以向当时的宰相上书,表达自己的志向。而他在自荐书中所展现的博学与华彩,也让宰相刘祥道十分惊讶,立即向朝廷举荐了王勃,认为王勃才情惊艳,应当重用。有了宰相的举荐,王勃得以在皇帝面前展现才学,后来又进士及第,最终被朝廷授予官职。此时的王勃,不过17岁,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顺风顺水的人生让王勃懒得去体察俗吏的感受,英才绝伦的天赋也让他对于人心的幽微缺乏警惕。唐朝的贵族大多爱马,喜好以马球、相扑、斗鸡等游戏来打发时光。各位王公之间的球队较量十分激烈,雄鸡对抗也玩儿得不亦乐乎。

王勃因为才名显著,被沛王请入王府,沛王和英王虽是兄弟,却也是斗鸡场上的一对冤家,王勃为了帮助沛王,大笔一挥,创作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文章引经据典的声讨了英王的斗鸡,大大彰显了沛王斗鸡的正直英勇。也许是少年人的调皮,也许是诗文者的技痒,这篇文章虽然只是闲极无聊的文字游戏,却被宫内人争相传抄。

一来二去,就传到了唐高宗李治的书案上。李治看到这篇文章十分不悦,认为王勃行为轻浮,文章中一些血腥的描绘,又勾起了他父辈时皇室相残的不快记忆,于是高宗一怒之下,以挑拨兄弟感情为由,把王勃逐出了沛王府。

一篇游戏文字,断送了王勃似锦的前程。也将这位云端之上才子,打落尘埃。失意落寞的王勃开始远赴巴蜀,漫无目的的游历。那是一段自由自在的日子,登高远眺,追慕武侯;放旷诗酒,驰情文场。三年后,王勃得到了一个地方参军的小官职,平日里研究研究医术草药,生活倒也闲适。

可惜没多久,他就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二次重要打击,他被怀疑杀了人。官府指控王勃私藏了一个被追捕的逃犯,后来因为担心走漏风声,就将这人杀人灭口了。王勃因此被判死刑,恰逢大赦才绝地逢生。

其实这个案子中疑点很多,不少地方前后矛盾。对此,新旧《唐书》都这样记述,说他“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正史这样记载,那么王勃很有可能是因为他恃才傲物的性格得罪了不少同僚,因此被设计陷害。

经过了这次打击,王勃似乎对于生命和自我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体会。他逐渐放弃了在官场打拼的念头,转而开始专注于诗文的世界。王勃的很多作品都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

然后,时间悄然来到了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途径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的滕王阁竣工。接下来的故事,大家就都清楚了。历经挫折的王勃已经学会了保持谦虚,并相互寒暄,可他纵横恣肆的才情,还是让这次雅集不欢而散。滕王阁上的挥毫篇章,成为了王勃潇洒绝伦的天才形象的完美诠释。

千百年来,当人们诵读《滕王阁序》时,总会伴着那些诗句浮想联翩:在诗歌盛行的时代,那个年轻的诗人,他脑海中的文字与画面到底是如何涌动的,他怎么能这样轻轻松松便谱就了不朽的诗篇?

也许,我们和王勃都应该感谢阎公的这次雅集。我们收获了一次来之不易的诗文震撼,而王勃则在滕王高阁上,重新找到了自己。那个衣襟飘飘神采飞扬的王子安,他的一举一动,他一句一吟,他的即兴挥洒,他的光芒万丈。这不就应该是他本来的样子?

古今有多少才智之士,满怀信心的走上朝堂,然后再风刀霜剑之下黯然离场。他们本是璀璨的文星,却需要步步小心地收敛着自己的光华,即便如此,仍免不了知音难求的困苦。于是,落寞有之,委屈有之,苦闷中逐渐成了细碎的思妇。朝堂虽好,这般处境,却是最消磨人。

王勃很幸运,他在迷惘中逐渐明悟了“适志”的真谛,他本就适合做一个文章经世的诗人呀。若是一直身在王府,他要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做些斗鸡走狗风花雪月的文章,又如何在滕王阁上将天地纳于胸中呢?

完成《滕王阁序》后第二年的秋天,27岁的王勃打点行装,乘船渡海去交趾,探望多年未见的父亲。可惜的是遇上了海啸,船沉入海,王勃不幸溺水,惊悸而亡。父子还未相见,便阴阳两隔。才长命短,令人扼腕叹息。坊间流传,王勃临死之前曾说:“世间绝妙诗文,本来就是天籁之音,而我不过是上天手中的一支笔,现在他要收回去了。”

多年后,《滕王阁序》流传天下,唐高宗见到了这位年轻故人的作品,他再次被他的才情打动,他已经原谅那个轻狂的斗鸡少年了。只是,这个年轻人,已经无法应召入宫了。

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间,从来没有任何一座楼阁像滕王阁那样有如此多的兴废重修,至今修建三十多次。王勃在滕王阁上的挥笔,不仅成就了自己,折服了世人,也为天下留下了一条文脉,这条文脉屹立在赣水之滨,也隐藏在书籍册页,更扎根在人们的心里。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庆历新政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庆历新政的影响一直在历史上评价不高,因为人们一直认为庆历新政只不过是对封建体制的微小改革,而且范仲淹提出的很多措施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有的中途而废,有的只停留在诏书上,而且庆历新政仅仅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匆匆结束,一大批改革派纷纷被贬职罢黜,全部被驱除出朝廷。庆历新政就如昙花一现,很快就被人遗忘

  • 北宋和谁签订了庆历和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庆历和议即公元1044年的“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北宋付出岁币成为“君”,保一方“国泰民安”。签订背景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至庆历二年(1042)间,西夏连续对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事,即:延州之战、好水川之

  • 第一次宋夏战争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宝元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宋政府,希望他们承认这一事实。可是宋朝大多数官员主张立刻出兵讨伐西夏,兴师问罪。于是宋仁宗于当年六月下诏削去

  •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根据相关记载,乐山大佛曾经数次闭眼流泪显灵,而每一次都是和当时的著名历史事件有关。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们一起,去看看大佛流泪、闭眼以及显灵的照片以及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乐山大佛如此悲愤以及喜悦。事件回顾乐山大佛闭眼流泪事件回顾:分别是1962年、1963年、1976年。1962年遇上了百年难遇的三

  • 骆宾王的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

  • 骆宾王到底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骆宾王(约627~约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是初唐诗坛的杰出人物。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但是在四杰中,骆宾王年岁最长、阅历最多,人生也最富有传奇色彩,他的下落至今仍旧是一个谜,引起了后世对他无休止的猜测和争议。骆宾王的一生怀才不遇,潦倒不堪。唐高宗仪凤四年的

  • 重熙增币的历史过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庆历增币,辽国人称为“重熙增币”,辽兴宗重熙年间(宋仁宗庆历年间),辽国借北宋内外交困,迫使北宋增加对辽岁输的金帛的历史事件。由于,宋朝因不承认西夏李元昊建国称帝的合法性,与西夏爆发了长达三年的战争。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三次大规模战役,都以宋军失败而告终。庆历二年正月,辽朝本打

  • 1935年4月25日:李敖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男,字敖之,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国学大师,中国近代史学者,时事批评家,台湾作家,历史学家,诗人;台湾省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2008年任满,宣布退出台湾省政坛。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所以

  • 1992年4月25日:尾崎丰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尾崎丰(おざきゆたか、1965年11月29日-1992年4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练马区,日本已故歌手。1983年,以专辑《十七岁的地图》及单曲《15の夜》出道。1985年,发行专辑《回归线》,并首次获得公信榜专辑周榜冠军。1988年,发行专辑《街路树》。1991年,发行单曲《I LOVE YO

  • 1599年4月25日:克伦威尔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出生于英国亨廷登郡,英吉利共和国首位护国主(1649年5月—1658年9月3日在任),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曾逼迫英国君主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