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岭是怎么形成的

秦岭是怎么形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20 更新时间:2024/2/4 9:30:00

秦岭,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广义上的秦岭。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八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秦岭被尊为华夏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

地质形成

秦岭山地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秦岭北部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秦岭南部却淹于海水之中,接受了古生代时期的沉积。在距今3.75亿年的加里东运动中,秦岭南部隆起,露出海面。2.3亿年前晚古生代的海西运动时,秦岭北部也崛起上升,至三叠纪时,因距今1.95亿年的印支运动的影响,秦岭与海完全隔绝,雄伟的身姿基本成型。进入中生代以后,秦岭林区以剥蚀为主,是周围低洼地区的供给地。

距今约8千万年的燕山运动使秦岭在形成以断块活动为主的南北褶皱带构造格架后,秦岭又在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强烈改造下,经大幅度的块断式垂直升降运动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秦岭的格局。秦岭的演变,在中生代以前和以后的变化非大。中生代三叠纪时期,中秦岭和南秦岭地区形成了褶皱山隆起带,成为一个广阔的侵蚀地区;以南和巴山地带,是一个广阔的沉降地区;北秦岭(包括渭河断陷谷地)是介于中、南秦岭剥蚀地区与鄂尔多斯沉积区之间的过渡地区。当时,南秦岭的河流往南流入巴山四川海相盆地,中秦岭的河流往北流入鄂尔多斯内陆盆地。

侏罗纪时期,秦岭地带,包括北秦岭、中秦岭和南秦岭,成为具有差异震荡运动的古老准平原,并形成了凤县、商州区、勉县和紫阳等许多侏罗纪含煤盆地。秦岭两侧广阔的沉降、沉积地区在逐步收缩,分别南向北后退;而秦岭地带隆起剥蚀地区却在逐渐扩大。从地貌上看,起伏突出变为平缓,而流域盆地增多且规模变小,分布分散,因而形成了许多侏罗纪的含煤盆地。而两侧河流仍流向陕北和四川盆地中。

燕山运动时期,秦岭地带进一步隆起,并伴有岩浆运动。由于秦岭巴山的隆起,南坡河流向四川盆地移动。由于岩浆活动和差异隆起,绝大多数内陆小型含煤盆地逐渐沉降得越来越低,河流侵蚀更为强烈。因此在秦巴山区两侧的内陆盆地中沉积的白垩系地层的底部和秦岭山地中的盆地里,形成了大量的砾岩。

新生代早第三纪,由于构造运动和缓,因而在这个广泛的均夷作用时期,山地又一次逐渐剥蚀成准平原。在秦岭地区广阔的准平原上分散着许多小盆地,其面积逐渐扩大。在这一时期,除了如徽县和商州区这种已经扩大了的中生代盆地外,还发育了如商洛和安康盆地等新盆地。秦岭地区的古老河流自然流入了这些分散的盆地。其时,汉江可能已经大体上发育成现今的形态。汉江的源头当时可能向西穿过嘉陵江,而现今的嘉陵江河源可能就是那时期汉江的源头。

因此,汉江可能是秦岭山区早第三纪准平原上早已形成的古老大河。早第三纪到晚第三纪过渡时期,通过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秦岭又进行了隆升。这次隆升开始分裂成许多倾斜的断块,并在以前沉积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断块盆地,如徽县盆地、洛南盆地、商州区盆地和安康盆地,以及在其它区形成的盆地,如汉中盆地。

渭河断陷谷地以深断裂与秦岭带分开。秦岭大小断块的形成,分割了早第三纪的准平原,形成了最高一级的夷平面——海拔2300—3500米的太白山跑马梁面;其次一级的海拔2600—2900米,以终南断块和佛坪断块岭脊为代表,包括玉皇山、首阳山、终南山、兴隆岭、草链岭的夷平面和海拔1600—2200米,以华山、蟒岭、流岭、马道岭、柴关岭为代表的共三个夷平面。

而通过三趾马和在蓝田公岭地层中发现的大量南方来的动物群的遗迹可以推断当时秦岭的海拔不会超过1000米,从而证明三个夷平面如此大的高程是在第四纪时期中逐步形成的。在分水脊以南的大多数河流都向南流入汉江,而黑河由于水量丰富,足以抗衡秦岭和缓的抬升运动,所以继续向北流入渭河断陷盆地。

到了晚第三纪和早更新世时期,秦岭又发生强烈的垂直升降运动。进入中更新世时期,秦岭山地的上升运动以区域性间歇式抬升为主。以后随着地壳的宁静和上升的交替,逐步形成了第三、第二和第一级阶地。秦岭山地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65年4月22日:世界法律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法学家协会规定每年4月22日是世界法律日,协会会员每年召开一次地区论坛、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共同探讨法律界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通过采取发行刊物及举办会议的形式,协会提供法律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并积极解决阻碍民主、和平发展的问题。节日来源1963年7月6日,世界法学家协会作为非政府性国际法律组织

  • 流星雨的观测方法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流星雨的观测方法有以下几种:目视观测、照相观测、分光观测、光电观测、电视观测、雷达观测、空间观测等。但业余爱好者多用目视观测和照相观测。根据长期观测事实表明,天空流星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表现如下几点:一、流星数与其大小有关,对于肉眼不能见的暗弱流星平均每降低一个星等(因为星等数小的星更亮,所以天文学

  • 世界最大面积高原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巴西高原(葡萄牙语:PlanaltoBrasileiro)是南美洲东部位于巴西境内的广阔高原,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一大的高原(除了南极的冰雪高原外)。地形地势巴西高原位于南美大陆东部,介于南纬5°~30°之间,北邻亚马孙平原,西接安第斯山麓,南与拉普拉塔平原相连,东临大西洋。巴西高

  • 1862年5月6日:亨利·戴维·梭罗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写有许多政论,反对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一生支持

  • 2013年5月6日:魔兽选手Space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Space(英语:Park SeungHyun,韩文名:박승현,1989年10月5日-2013年5月6日),Space是他的游戏ID,电脑魔兽争霸III著名电子竞技选手,韩国残疾人,患有罕见的肌肉失调症,主种族为亡灵族。有“意志亡灵”、“不屈亡灵”的称号。于2013年5月6日凌晨去世,年仅23岁。S

  • 1840年5月6日:黑便士邮票发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PENNY BLACK)原定于1840年1月1日启用的邮票因设计的延误,1840年5月6日正式开始使用,与“黑便士”同时使用的还有“蓝便士”(面值两便士的蓝色邮票)。从此,邮票在世界上诞生了。产生背景邮政之父——罗兰·希尔爵士的“便士邮政法”,引发了一场世界邮政的重要革命

  • 1994年5月6日:英法海底隧道开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英吉利海峡隧道,又称英法海底隧道、欧洲隧道,1994年5月6日开通。是一条英国通往法国的铁路隧道,位于英国多佛港与法国加来港之间。英吉利海峡隧道由三条长51km的平行隧洞组成,总长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长度为3×38km,是世界第二长的海底隧道及海底段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两条铁路洞衬砌后的直

  • 1871年5月6日:维克多·格林尼亚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维克多·格林尼亚,全称弗朗索瓦·奥古斯特·维克多·格林尼亚(法语:Francois Auguste Victor Grignard,1871年5月6日-1935年12月13日),法国化学家,因发明了格氏试剂与他的同事保罗·萨巴捷一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于1871年5月6日出生于法国瑟堡,1935年1

  • 汉朝的蒸馏法过程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蒸馏法是分离、纯化液态混合物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可以测定液态化合物的沸点,因此对鉴定纯液态化合物有一定的意义。常用的蒸馏装置,用标准磨口仪器装配,由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冷凝管、接收管和接收瓶组成。当用普通玻璃仪器装配蒸馏装置时,通常使用带支管的蒸馏烧瓶,各玻璃仪器间用胶塞连接。介绍基于两种同位

  • 三棱军刺的优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三棱军刺是刀身呈棱型,有三面樋[tōng]的刀具(注:樋不是血槽,存在的意义在于减轻重量的同时保持军刺本身的坚固),对材质的要求低于刺刀。刀具历史 在《毛诗.豳风.破斧》中记载:“既破我斧,又缺我锜(音奇)。周公东征,四国是吪”,錡,兵器,齐刃如凿,相当於今之56型平头三棱军刺。《毛诗.秦风.小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