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758年4月28日:詹姆斯·门罗出生

1758年4月28日:詹姆斯·门罗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59 更新时间:2023/12/31 7:51:18

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1758年4月28日—1831年7月4日),美国第5任总统,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威斯特摩兰县(Westmoreland County,Virginia),出身在苏格兰移民的小农场主家庭,家境并不富裕,父亲是农场主。

詹姆斯·门罗就学于弗吉尼亚州的威廉玛丽学院,中途辍学参加独立战争。1782年被选入弗吉尼亚议会,1790年选入美国参议院,1794年任驻法公使,1799—1802年任弗吉尼亚州长,1803年任驻英公使。1811年任国务卿,1816年当选总统,1820年连任。

门罗主义

门罗总统最富影响力的政治成就是1823年在其国会提出的国情咨中,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在已经获得,并维持自由独立情况下的美洲大陆各国,今后不得被任欧洲列强当做将来的殖民对象”,反对任何欧洲国家干涉美洲事务,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门罗主义”。“门罗主义”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成为美国对外,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外交的行动指南。

孤立主义

詹姆斯·门罗当政时的美国平稳定、繁荣昌盛、版图扩大,因而赢得了“和谐时代”的美名。同时,詹姆斯门罗也是一位卓越的外交家,对美利坚合众国的外交事业主要体现于他的《就职演说辞》和《门罗宣言》中。作为杰斐逊的门徒,他承继和发展前任者们主要是杰斐逊的的外交思想,孤立主义的外交思想。

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实行的是孤立主义外交。它的核心思想是不卷入欧洲的政治纷争。

詹姆斯·门罗继承了这一外交准则,“我国与他国之间保持中立,是政府采取的最严谨公正明智的选择。我们不向一方提供援助,更不会让一方享有特权而对另一方有不平等的待遇。并且我们也尽政府的权利,执行各项法律,禁止以非法武装对付另一敌对国家”。

“由于双方都有这一平等权利,我们一律接纳双方的船只使用我们的港口。他们享有同等权利购入或输入武器、军火和其他补给品,并都有权出口战争爆发前制定的法律所允许的所有物品;我国公民也与双方进行平等的贸易、彼此的贸易同样受到我们政府的保护”。

“欧洲的动荡不安的局面在加剧,开战的可能性有增无减,战火在任何地区都可能点燃,我们将无法预料战火可能波及的范围。我们如能安全不被卷入战争威胁局面里实属万幸,如果在公正的条件下,我们应尽量和其它国家保持友好的关系,我感到没有任何理由导致我国和其他国家发生冲突,除非是他国侵犯了我国沿海的权利。对于欧洲发生的战争与分歧,不管扩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将保持中立”。

孤立主义不卷入一切欧洲事务,不同任何国家结盟,这是从美国的国家利出发作出的明智选择,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考虑而制订的外交策略。

“至于今后美国可能适宜对各方保持保种态度,我毫不犹豫地认为,仍遵守以前的中立政策,从目前西班牙政府的立场改变及尚未结束的谈判(这一谈判是应西班牙议会的请求,并为各殖民地所接受),便可想象,他们的分歧将在各殖民地提出的条件下得到圆满解决。如果继续下去,美国将本着维护自身荣誉和利益的前提,积极去应付这种局面”。

“在欧洲国家的战争中,在与欧洲国家本身有关的事情中,我们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做也不符合我们的政策。只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或严重威胁的时候,我们才怨恨侵害或准备防卫”。

“在西班牙与这些新政府之间的战争中,我们在宣布承认这些新政府的同时也宣布了中立;我们遵守了而且将继续遵守中立,但如情势改变,届时经由美国政府当局的判断,为了它们安全的需要,美国方面亦作相应的改变”。

因此,孤立主义是与美国的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具有很大的伸缩性。美国以后之所以从一个大西洋的滨海共和国发展成为一个横大陆的“西洋国家”,之所以通过对墨西哥的战争获取得克萨斯等土地,都正是根据美国“安全的需要”所作出的“相应的改变”。

门罗奉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思想即使美国避免了卷入欧洲各国的军事政治纠纷,同时又使美国不失时机地发展了该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尤其是门罗宣言中体现的“两个世界”思想,更是把孤立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地域方面,它把整个美洲大陆作为独立于欧洲之外的对象而不只限于美国;在思想制度方面,把“将君主制度扩大到美洲看作是对美国的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也就是说,既不允许欧洲列强在美洲扩大其领地,也不允许欧洲列强在美洲扩大其制度。

再者,从态舂势上来说,孤立主义是美国昼避免被动地卷入欧洲的战争与政治,而门罗主义则是美国主动地反对欧洲列强对美洲的干涉与渗透。

当然,门罗宣言在反对欧洲干涉美洲事务时,并没有否定更没有限制美国自身对美洲大陆领土的要求和对美洲大陆事务的干预。

《门罗宣言》中体现的领土扩思想使愈来愈多的人相信北美大陆注定是美国的领土,美利坚应在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大陆领地上建立起一个民族国家。这一思想迅速发展成“天定命运”的扩张主义口号,更加速了大陆的领土的扩张。《门罗宣言》的宣布表现了上升时期美国资产阶级的大无畏精神。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11年4月29日:英国威廉王子大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米德尔顿的婚礼于2011年4月29日举行,这是英国30年来最隆重的喜事。英国《太阳报》23日率先披露获邀出席婚礼的宾客名单,多达近1900人,包括全球多国王室成员都已答应出席。伴郎由威廉王子的弟弟哈里王子担任,伴娘由凯特的妹妹担任。婚礼简介英国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

  • 2014年4月29日:长沙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是长沙轨道交通第1条建成运营的线路,于2014年4月29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望城坡站至光达站),2015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西延一期工程(梅溪湖西站至望城坡站),标志色为冰蓝色。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线路起于梅溪湖西站,途经长沙市岳麓区、天心区、开福区、芙蓉区、雨花区及长沙县,连

  • 病毒是如何变异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病毒容易发生变异。除类病毒外,病毒可以说是生命体中最简单的成员。它的遗传密码或基因组主要集中在核酸链上,只要这种核酸链发生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它们后代的特性表现。实际上,病毒的基因组在其增殖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时刻刻都自动地发生突变。其中大多数突变是致死性的,只有少数能生存下来。由于病毒在一次感

  • 2020年4月11日:刘德海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刘德海,琵琶演奏家,教育家。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是中国五十年代末期成长起来的演奏家中的优秀代表。人们称他为琵琶大师,国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代表作品:《十面埋伏》、《草原小姐妹》、《天鹅》、《老童》。人物详解刘德海,祖籍河北沧州,1937年8月13号出生在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刘德海酷爱民族音乐,

  • 2020年4月11日:约翰·康威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何顿·康威(John Horton Conway,1937年12月26日-2020年4月11日),生于英国利物浦,数学家,活跃于有限群的研究、趣味数学、纽结理论、数论、组合博弈论和编码学等范畴。简介康威年少时就对数学很有强烈的兴趣:四岁时,其母发现他背诵二的次方;十一岁时,升读中学的面试,被问

  • 1997年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其症状

  • 2020年4月12日:姚秀英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姚秀英(1931年8月8日-2020年4月12日),女,汉族,南京建筑四公司退休工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2020年4月12日12时,姚秀英去世,享年89岁。人物经历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时,姚秀英全家8口人在南京赛虹桥附近的一个防空洞避难,日军用机枪向防空洞里的人群扫射,姚秀英的母亲、姐姐

  • 1901年4月29日:昭和天皇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昭和天皇(日语:ひろひと,英语:Hirohito;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名裕仁,称号迪宫。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是日本最长寿以及在位时期最长的天皇,执政长达63年。1901年4月29日晚,裕仁出生。大正十五年(1926年)大正天皇因病退位,裕仁登基成

  • 2019年4月29日:约翰·辛格顿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辛格顿(1968年1月6日-2019年4月29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美国导演、编剧、制作人。1991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街区男孩》,从而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他凭借该片入围第64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奖。1993年,执导的剧情电影《写诗的贾斯廷斯》上映。1997年,执导的剧情电影《

  • 1980年4月29日:希区柯克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1920年以字幕设计员的身份进入电影界。1922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第十三号》。1925年开始独立执导电影。1926年自编自导的悬疑片《房客》成为奠定其拍片风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