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冷兵器的三个阶段,一直延用至今

中国古代冷兵器的三个阶段,一直延用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97 更新时间:2023/12/20 19:49:36

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药、炸药等热能打击系统和化学推进手段,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广义的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

狭义上冷兵器是指不带有火药、炸药或其他燃烧物,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广义的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冷兵器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

冷兵器按材质分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铜、钢铁等兵器;按用途分为进攻性兵器和防护装具,进攻性兵器又可分为格斗、远射和卫体3类;按作战方式分为步战兵器、车战兵器、骑战兵器、水战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结构形制分为短兵器、长兵器、抛射兵器、系兵器、护体装具、战车、战船等。火器时代开始后,冷兵器已不是作战的主要兵器,但因具有特殊作用,故一直延用至今。

许多冷兵器是复合材料制成并兼有两种以上的用途、性质的。因以其主要材料和用途、性质划分类别。冷兵器出现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耕作、狩猎等劳动工具演变而成,随着战争及生产水平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多样,由庞杂到统一的发展完善过程。世界各国、各地R冷兵器的发展过程各有特点,但基本可归结为石木兵器时代、铜兵器时代、铁兵器时代和冷兵器、火器并用时代。其中石木兵器时代延续的时间最长。

中国古代兵器在祖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册。那一页页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一篇篇叙说着石斧铜戟、金戈铁马的赫赫战绩。当你置身其中便会耳边犹闻“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眼前犹现“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的情景。

中国古代将士为国征战、为民捐躯的英勇壮举,被后人世代传颂。无论是史书典籍还是白话小说;无论诗歌词赋还是戏剧曲艺,俯拾即是。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将士们使用的各类兵器却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销熔、埋没、失传。有幸留传下来的也作为物陈列在历史博物馆内。

中国古代兵器跨越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绵延数十万年。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可分为石兵器、青铜兵器、铁兵器及古代火器四个历史阶段。从大范围划分,前三个阶段归于冷兵器阶段,此后进入冷兵器与火器并用阶段,直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代火器传入中国,才逐渐结束了使用冷兵器的历史。

石制兵器

石兵器时期从原始人学会制作劳动工具--石斧、石刀等开始,到夏朝青铜兵器问世以前,大约历经五六十万年之久。从出土的石兵器判断,中国最古老的兵器是古代猿人采集石英石、砂岩、煌石等原料,经过敲打、磨制而成的。有扁、圆、方、关各种不规则形,有带刀的,有呈校状的。我们很难跨越这历史鸿沟,去 把现代的火箭、导弹、高射炮、自动步枪与这些不起眼的石块相比较。但这些现代化武器的起源,确确实实正是以远古的石戈、石矛为开端的。

在那草莽丛生,野兽出没的原始生东环境中,我们的祖先正是依靠那些既是劳动工具又当防卫武缴的器具,围兽捕猎,刀耕火种,顽强生存并得以进化发展的。到旧石器时代末期,人们已能制造出可安装竹木桶的石矛、标枪、石斧等 兵器,进而发明了抛射兵器--弓箭。这充分显示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能,人们就此告别愚昧走文明。新石器时代,石兵器的制造技术已有很大进步,种类日渐增多。

1935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古薄一带发掘出土了一批石兵器,有石斧、石锋、石毯、石铲、石锄、石叨、石镰、石戈等。这些石兵器多采用迷石、硅质石炭岩、千层岩等石料,经过精心敲打、琢磨、钻凿而成。从这些石器中我们已能初步划分出打击型兵器:锤、斧等。切砍型兵器。刀、镰、戈、铁等。当时较为先进的石兵器有石戈、石刀、石矛、石铁等,它们为后来冷兵器的发展奠定了根基。与此同时,人们还借用兽骨、蚌壳、竹木等材料制做兵器。

在原始社会,石兵器本身也是劳动工具。那时人与人之;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一个个部落。为了争夺有限的生F存资源或掠夺婚姻,部落与部落之间常发生械斗,甚至爆发较大规模的战争。出于战争的需要,人们手中的劳动工具一番越来越多地演变为兵器,促使兵器走出原始时期,与劳动工具分道畅销。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战争具有了阶级斗争的性质。这些具有独特形制和专门作用的战斗器具才演变成真正 意义上的兵器,它连同军队一并成为统治阶级的垄断工具。

青铜兵器

青铜兵器时期从夏朝算起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这一时期伴随中国的奴隶制社会,从兴盛走向没落。在商朝青铜文化日益繁荣的盛况下,青铜兵器迅速崛起,很快成为奴隶主贵族士大夫阶层掌握的工具,并彻底取代了古老的石兵器, 成为了车战时代军队中装备的主要兵器。古代的青铜,实际是红铜与银锡熔炼的合金。用它铸造的器物呈现青灰色或青绿色,所以称之为“青铜器”。

青铜兵器时期恰好与奴隶制社会相始终。在这长达1600多年的战争岁月里,各朝代的奴隶主贵族统治阶级无不以其军事势力 、为支柱,强化其专制地位,征服广大奴隶。于是他们建立起作坊,监智奴隶们铸造大量青铜兵器用来装备军队。那时军队作战,等级十分严明。由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子弟为将领或甲士,乘兵车,着皮甲,持铜制的戈矛诉我驰骋战场。而奴隶们只能充当徒兵,手持什杖等简单兵器,跟随兵车左右, 步行冲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兵器制造业日趋发达。各类青铜兵器如戈、载、刀、矛、萧关、弓努,都得到进一步进和发展。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在广袤的平原地区,连年征战,车战规模也越来越大。各诸侯又为争夺地化扩大个力范围,进而登上霸主均宝座,不惜重金,花费人力物力时间来铸造先进兵器。

青铜兵器主要有矢、戈、矛、戟、弃、斧、钺、刀、剑、甲、胄等。古代这些青铜兵器,不仅形制逐渐改进,品种日益增多,而且青铜的合金成分也由原来的红铜加锡改为铜锡铅等多种金属合理配制,精心熔炼,同时,冶铸技术日臻成熟。那时铸造的青铜刀、青铜剑,有不少堪称稀世珍品,是国、重臣们的随身武器。有少量留传下来的名剑宝刀,至今被视为国宝加以珍藏。从出土的青铜兵器中,有许多矛、戈、钺、镞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兵器表面生成致密的黑色氧化层,以保护兵器不受侵蚀。所以当这部分兵器从古墓里 掘出来重见天日时,一件件无依无锈,刀刃锋利,完好如初。这项技术令世人为之叹服,也是我国青铜铸造史上的一大奇迹。

正是在青铜兵器大显神威的战国时期,萌生了更为先进铁兵器。起初,青铜兵器仍不甘示弱,与铁兵器争相拼杀在战场上,但不久便显出劣势。铁兵器不像青铜兵器那样, 脆硬易折,不便锻打炼造,而是以其特有的锋芒,坚韧的躯体,加上日趋纯熟的冶铁技术,独占塑头,很快便淘汰了青铜兵器。

当时没落的奴隶制社会正走向崩溃,新兴的封建统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各诸侯国争权夺利,兵戈相见,狼烟四起,战火遍地。铁兵器的问世,无疑为各国君主所注民所以各类兵器连同制造技术一并成为当世宠物。到战国晚期,南起富强的楚国,北至贫弱的燕园,西自雄心勃勃的秦国,东到不甘示弱的齐国,到处架炉立灶,冶炼钢铁,锻造铁兵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战火蔓延之处,便有铁制的刀剑矛戟猛将勇士披上了铁制盔甲,刀光剑影,威风凛凛。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大量销毁青铜兵器,促进了铁兵器的进一步发展,青铜兵器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从战国刎代,铁兵器的形制不断改进,种类逐渐增多,冶炼技术褡到迅速发展。从战国的“块炼钢”,东汉的“百炼钢”发展 到西晋南北朝的“横法钢”和“灌钢法”。而用这种钢铁锹 造成的兵器锋可断芒,利能削铁。出现了一批“神刀”、“宝剑”。铁兵器以其所向披靡的杀伤效力,使冷兵器的发展达到了峰巅。当火器问世之后,依旧在战争中充当返身拼杀格斗的主要兵器。

标签: 冷兵器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云和张苞谁的地位更高?张苞之死为什么能让诸葛亮吐血昏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张苞,赵云,历史解密

    赵云和张苞谁的地位更高?张苞之死为什么能让诸葛亮吐血昏迷?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赵云在很多人心中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他的一切都让人欣赏,赵云的确是武艺高强,但是却一生都没有得到重用,即便是死后,诸葛亮听闻也只是象征性的哭了一下,这一定让很多人感到心里不舒服吧。但是在张苞死后,

  • 嘉庆整顿八旗子弟后来为什么放弃了 原因在于这个方面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嘉庆,清朝,历史解密

    为了惩治腐败,嘉庆上任不久,就将著名的贪官和珅拿下。为了扭转整个社会奢靡腐朽的风气,他率先拿八旗子弟开刀,妄图凭一己之力恢复大清国的运势。然而雄心勃勃的嘉庆却在这场针对大清贵族的整风运动中败下阵来,整顿八旗子弟的运动没过多久便偃旗息鼓了。清兵入关后,特别是入主中原之后,将旗人尊为高于汉人的群体,皇帝

  • 同样都是宦官 为何明朝的太监不能左右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太监,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名宦官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宦官在史书上赫赫有名:比如汉朝的十常侍、唐朝的李辅国、鱼朝恩,宋朝的童贯,明朝的刘瑾、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小德张等等。而这些宦官在历史上得以成名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弄权或者对历史产生了影响,而熟悉历史的朋友会发现,如果以宋朝作为分水岭,宋朝及以前的宦官,和明清时代的

  • 明朝寡妇出上联,谁能对出嫁给谁,最后守寡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能够彰显汉字魅力的毫无疑问就是诗词歌赋和对联。古代的知识分子最喜欢的就是吟诗作对,抚琴鼓瑟。包括古代征婚的时候经常用这种形式,电视剧中出现最多的是比武招亲,但实际上最多的应是以诗会友,以诗征婚。明朝的洛阳城有一位寡妇饱读诗书。早年间也算是大家闺秀,后来嫁给丈夫,成为了贤内助。每

  • 姚天福是谁 他的公正廉明程度到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姚天福,元朝,历史解密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姚青天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姚天福(1229-1302),字君祥,绛州稷山南阳里(今稷山南阳村)人。历元世祖、元成祖两朝,做过监察御史、提刑按察史、刑部尚书、平阳、真定路总管,最后官至中书省参加政事、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和本路诸军奥鲁总管,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兼北京市长和军区司令员

  • 揭秘:日本究竟是不是无条件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投降,日本,历史解密

    对于日本在“二战”中的战败,我们习惯性地称其是“无条件投降”。事实上,相对于德国而言,日本的投降其实是“有条件”的。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发表《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日本当局对于是否接受,意见不一。首相铃木贯太郎主张对其“置之不理”,“为战争到底向前迈进”。随后美国对日本使用了原

  • 揭秘:清朝的宫女们为何有一部分不能住宫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宫女们,一般住宫内“集体宿舍”,为何一部分人不能住宫内?历史上的故事总是别样的精彩,让人总是觉得有探究不完的内容和看点,而且除了古时候帝王们的丰功伟绩还有嫔妃们的各种争斗事宜以外,也存在的一些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却很又吐槽点的东西,就比如说今天小编要讲的大清时期和宫女们有关的事情!或许大家都会认为

  • 东晋简文帝司马昱没有儿子,娶了黑奴后生下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昱,晋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司马昱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我们都知道,古代医疗环境水平低下,因此新生儿存活的几率并不高,有的小孩顺利出生,可是在几个月,或者几年后就会夭折,在这时候,也就没有了皇家与平民家之分,有很多帝王家,他们的儿子甚至也会在出生不

  • 为什么说家丑不可外扬 这句话又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家丑,历史解密

    俗语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丑:羞耻;扬:宣扬,传播。家庭内部不体面的事情不向外人宣扬。那么句话是怎么来的呢?又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重视家庭血统,门第尊卑。官位高低、社会地位全由此决定。所以,门阀观念相当浓厚。另一方面“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也越来越严。由于一些名门望族的男女

  • 唃厮啰做出的成就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吐蕃,历史解密

    唃厮啰(997—1065年),清人译作嘉勒斯赉,唃厮啰政权的创建者。原名欺南凌温。吐蕃王朝赞普后裔,宋代青唐吐蕃首领。成就及评价主要成就吐蕃俗尚贵种,重血统,故诸族竞相拥之。后为宗哥族首领李立遵、邈川族首领温逋奇以武力挟至廓州(今青海化隆县群科古镇),尊为“赞普”。不久,将王城迁至经济比较发达的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