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19年1月11日:余粮收集制颁布

1919年1月11日:余粮收集制颁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633 更新时间:2024/1/15 14:24:11

1917年11月到1922年,刚刚诞生的社会主义苏联为抵抗外国武装干涉消灭国内反动军队进行了国内革命战争。

粮食日益短缺,1919年1月11日,苏维埃政权,颁布有关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国家所需要的粮食数额就是必须征集的“余粮”数。农民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额交售全部余粮按规定价格给国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垄断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

按政策,农民必须按规定价格国家交售粮食,并可按固定价格购得工业品,随着国内战争展开,国家无法供应工业品,卢布迅速贬值,农民实际无偿交粮食给国家。推行严惩损害农民的利益,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缓解城市饥荒,保证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种,是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为了在国内革命战争以及抵抗帝国主义干涉中保卫革命成果而在农业方面采取的一种非措施,即各种农产品除了口粮和种子之外,全部都要上交,由政府付给一定货币,实际上和无偿征收没有区别,以此来补充前线所需。

依靠余粮收集制,苏维埃政权有了足够的粮食,很快镇压了敌人。但由于实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部分地区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结果激起了农民的反抗。直到1921年,随着新经济政策的提出,余粮收集制最终被粮食税所取代。

目的

为保住政权,打赢内外战争,从1918年下半年到1921年春,苏联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内容包括禁止粮食买卖和余粮收集制。

1919年1月11日,苏联政府颁布法令,要求农民按照政府规定的数字交纳农产品,交出余粮和部分口粮支援红军和工人,为落实法令还派出了携带武器的征粮队,用军事办法征集粮食和农产品,最后征粮队常常将农民的种粮和最基本的口粮也征集了上来,并将相当部分的中农甚至贫农当做富农镇压惩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农民们的不满,出现了不愿种粮或尽可能少种粮、故意缩减耕地等不合作行动,苏联农业急剧萎缩,1920年的谷物总产量比战前减少了一半,棉花产量仅为战前的6%。

最终在1921年酿成了一场波及苏联17个省份的大饥荒。

会议通过决议

1.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作为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2.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税收总额应当满足军队、城市工人和非农业人口的最低限度的必需的消费。当运输业和工业的恢复使苏维埃政权有可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即以工业品和手工业品作交换的方式取得农产品时,税收总额应当随之不断减少。

3.征税方式是从农户生产的产品中按百分比或一定比例提取,征税时要考虑农户的收获量、人口和实有牲畜数量。

4.税额应当具有累进性质;征收中农和力量单薄的农民和城市工人的税额百分比应当低一些。

最贫苦的农户可以免缴一些实物税,有特殊情况下可以免缴全部实物税。

扩大自己的播种面积以及提高自己整个农户生产率的勤恳农民,在缴纳实物税方面应当得到优待,或者降低税率,或者部分地免税。

5.税收法的拟定和公布的日期,应当使农民在春耕开始以前就能比较确切地知道他所应当缴纳的数额。

6.向国家缴纳产品税,应当在法令确切规定的一定期限内完成。

7.应缴实物税的税额按农村联合组织(村社)计算。在农村联合组织内部,税额在农户定产之后,根据第3条规定的一般标准,在各个农户之间分摊。

为了监督税收标准的实施和税款的征收,应当按不同的纳税额分别成立当地农民的民选组织。

8.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交换允许在当地经济周转范围内进行。

9.为了供应最贫苦的农民以及为了交换农民在纳税后剩余的、自愿售给国家的粮食、饲料和原料,应当建立专门的农具和日用品储备。这种储备应当包括国内的产品以及用一部分国家黄金储备和一部分已收购的原料从国外换来的产品。

代表大会基本上同意中央委员会所提出的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各项原则,责成党的中央委员会迅速将这些原则加以协调,仔细研究实行实物税的形式,并通过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实施相应的法律。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19年1月11日:迈克尔·阿蒂亚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2019年1月11日,迈克尔·阿蒂亚去世,享年89岁。迈克尔·阿蒂亚爵士(1929年4月22日-2019年1月11日),英国数学家,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前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迈克尔·阿蒂亚出生于英国伦敦,童年时代在中东地区度过,1945年跟随家人移居英国,之后以前

  • 1869年1月12日:章太炎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同治七年十一月三十日(1869年1月12日),章太炎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浙江余杭人。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

  • 2019年1月12日:巴黎燃气爆炸事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2019年1月12日早上9时,法国巴黎第九区发生一起强烈的天然气爆炸事故,导致一条街道内许多住宅受损。截至2019年1月13日20时,事故已经造成4名消防员死亡,另有49人受伤,其中9人伤势严重。事故经过2019年1月12日早上9点,法国巴黎第九区发生一起强烈的天然气爆炸事故。在巴黎第九区离巴黎大歌

  • 1628年1月12日:夏尔·佩罗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1628年1月12日,夏尔·佩罗出生于一个富足的资产阶级家庭。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1628年1月12日-1703年5月16日),法国诗人、文学家,曾做过律师。出生于法国巴黎。他是一种全新文学派别——童话的奠基者。以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闻名于世。其中就有《灰姑娘》《小红帽》《

  • 1893年1月12日:赫尔曼·戈林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1893年1月12日,赫尔曼·戈林在德意志帝国邦国——巴伐利亚王国南部罗森海姆的马林巴德疗养院中出生。赫尔曼·威廉·戈林(德语:Hermann Wilhelm Göring,1893年1月12日-1946年10月15日)是纳粹德国的一位政军领袖,与“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关系极为亲密,在纳粹党内有相

  • 2004年1月12日:斯霞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2004年1月12日,斯霞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斯霞(1910年12月-2004年1月12日),曾名碧霄,浙江诸暨人,当代初等教育专家,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因功勋卓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又名斯霞小学。曾评为小学特级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宋庆龄基金会全国“樟树

  • 纪晓岚发配新疆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材小用,于是将他调回北京,并提升为侍读学士,继续史料编修工作。本以为仕途之路前景一片光明的纪晓岚,怎知半年后却踏上了新疆的发配之路。这里得先介绍一个人——卢见曾。卢见曾,字澹园,山东德州人,曾担任两淮盐运使。乾隆二十七年告老还乡。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南巡,路过卢见曾的家还专门去探望,并题匾《德水耆英

  • 金辽战争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金人祖完颜旻(阿骨打)称帝后,于收国元年(1115)正月初五,率军攻克黄龙府后回师。辽天祚帝闻讯,命都统耶律讹里朵、左副都统萧乙薛、右副都统耶律章奴率骑兵号称20万、步兵7万至达鲁古城(今吉林扶余西北土城子),准备攻金,并遣使逼金议和。二十九日,金太祖率军至达鲁古城下迎战,见辽军虽众,但队形不整。遂

  • 金辽战争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金辽战争是指中国金朝建立前一年至金朝天会三年(辽国天庆四年至保大五年,1114~1125年),在中国东北部兴起的女真族,起兵反抗直至攻灭辽王朝的战争。辽朝后期,辽国皇帝天祚帝骄奢淫逸,朝政废弛,官僚贵族横征暴敛,互相拼杀,各民族纷纷起来反抗。辽道宗耶律洪基时,隶属于辽朝的女真诸部逐趋统一,形成拥有1

  • 完颜阿骨打灭辽三大经典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完颜阿骨打是金朝的开国者,他居住在皇帝寨时,灭掉了曾在北中国不可一世的大辽国。6月1日阿城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主任讲解员张洁给踏访队员讲述了阿骨打伐辽三大经典战役。当年阿骨打开始伐辽时仅有2500人女真兵。他率领这些女真兵多次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出河店大捷:女真3700人辽国10万人阿骨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