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韦尔讷伊会战简介

韦尔讷伊会战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24 更新时间:2024/3/3 22:30:15

1415年的金库尔战役,是英格兰人在法兰西大地上收获的一场奇迹大胜。然而他们的好运并没有就此停止。尽管亨利五世在此后不久病逝,但他的兄弟们,依然在为英格兰的弱冠之主,奋战不息。

1424年,在法国西北部的韦尔讷伊,战争女神几乎是最后一次垂青英格兰人。

身经百战的名将

英国之所以能在百年战争前期的大多数时间内压制具有人数优势的法军,与英军的杰出统帅们关系密切。爱德华三世、黑太子爱德华、亨利五世的军事天才自不必说。在亨利五世之后掌握英军指挥权的两位显贵——贝德福德公爵约翰索尔兹伯里伯爵托马斯·蒙塔古也同样堪称当世名将。

先来说说亨利五世的弟弟,法国摄政--贝德福德公爵约翰。亨利五世逝世时,约翰刚满33岁,堪称兄长的得力助手。他不仅在兄长出国征战期间料理英国国政,还曾亲自参加了多起艰苦战斗。

担任法国摄政期间,约翰不仅要负责维持占领区秩序,还负责协调与同盟者勃艮第公爵腓力的合作关系。从现存的画像来看,蓄着短发的约翰,身形庞大且面部红润。大大的鹰钩鼻尤其引人瞩目。约翰不仅因为其政治和军事才能深受信任,他对幼主亨利六世的忠诚更加令人称道。

比贝德福德公爵年长1岁的索尔兹伯里伯爵托马斯·蒙塔古,则是一位更为厉害的将领。他的军事才能仅次于亨利五世,也是亨利五世最为欣赏的将领。托马斯有着极高的军事才能,既善于治军,又英勇善战。因此他也深得英军将士拥

托马斯于1414年获得嘉德骑士勋章,并参加了1415年的哈弗勒尔攻城战和阿金库尔战役。1419年因战功升任诺曼底总督。难能可贵的是,他与贝德福德公爵能够融洽共事,这对黄金搭档也令法国贵族极为畏惧。

法兰西暗流汹涌

然而,英国人对诺曼底的统治远非高枕无忧。法国主战派的领袖,国查理七世仍然控制着卢瓦尔河以南的地区,并有众多的法国人他效忠。

出于对《特鲁瓦条约》的深感耻辱,查理七世对法国摄政贝德福德公爵极为不满。他采取种种措施努力扩充军队,重法军士气。此外,查理七世还努力寻求英格兰人的宿敌苏格兰人的帮助。

1419年,6000名苏格兰人在巴肯伯爵约翰·斯图亚特的率领下来到法国,成为法王直属的部队。这支苏格兰军队也在1421年的博热之战中为法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杀死了亨利五世的弟弟,王位继承人克拉伦斯公爵。1424年时,巴肯伯爵又与道格拉斯伯爵阿奇巴尔德率领6500名苏格兰士兵卷土重来。这支由4000名弓箭手和2500名重甲武士组成的苏格兰军队,极大增强了法军的力量。

此外,性情多变的勃艮第公爵“好人”腓力(腓力三世)也令英国人深感担忧。虽然腓力相貌英俊,还有骑士精神支柱的美名,但他实际上是一位暴躁易怒、反复无的统治者。他对英法两国的立场也极为微妙。一方面,腓力与法国王室有着杀父之仇。因此他极力渴望借助英国的力量增强国力,摆脱法国的控制。另一方面,有着瓦卢瓦王朝血统的腓力对英国人又十分抵触,绝不容忍法国全境被英国统治。

亨利五世逝世后不久,腓力眼见继位的亨利六世年幼,便开始暗中与查理七世联系。一度拒绝向英国人宣誓效忠。为了防止腓力倒戈,贝德福德公爵也使出浑身解数。1423年4月,贝德福德公爵与腓力在亚眠会面,重新签署了同盟协议。一个月后,贝德福德公爵又与腓力的妹妹--勃艮第的安妮结婚。幸运的是,这桩婚姻非常美满,安妮也成功地维系着她的丈夫与兄长的同盟。

待英格兰-勃艮第同盟重新巩固之后,贝德福德公爵认为重新挥军南下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开始集结部队,准备对法军发起全面进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更加急于收复失地的查理七世已经率先出击。重整旗鼓的法军,将他的目标瞄准了诺曼底。

战后

韦尔讷伊之战堪称百年战争中最为血腥的战役之一,双方在数小时的交战中便造成了上万人的伤亡。据统计,法苏联军仅战死者就有7262人,其中包括4000名苏格兰人。贝德福德公爵战后便宣称,英国人在战场上缴获了1700多种苏格兰人的家族纹章。此外还有数千人被英军俘虏,联军总损失应在1万人以上。

英军则只损失了1600人。但这相对于他们在克雷西、普瓦捷和阿金库尔的损失来说,已算是十分惨重了。因此瓦夫写道:我曾目睹阿金库尔和克拉旺的作战景象,相较而言,韦尔讷伊之战堪称双方最为艰难、也是最为势均力敌的一场战役了。

英军的胜利,重甲武士和长弓的经典配合当然是重要因素之一,但贝德福德公爵的出色指挥同样可圈可点。战前他布置的预备队成功地抵挡了联军骑兵对后方的迂回攻击,并在随后的战斗中及时支援索尔兹伯里伯爵的左翼部队,防止了英军左翼的失败。

另外,他有着更为长远的战略眼光,并未放任部下追赶已经溃败的法军,而是将他们重新集结,掉头对苏格兰军队发起围攻。这一举措使他成功地锁定胜局,赢得了一场更为伟大的胜利。此战也彻底消除了苏格兰对英法战争的威胁。

但平心而论,法苏联军的部署也并无不妥。他们不仅以逸待劳,还抢占了对己方较为有利的地形布阵,成功地实行了战前既定的骑兵包抄战术。为了压制侧翼的英军长弓手,他们事先还雇佣了装备精良的意大利骑兵。这些意大利骑兵在交战初期的攻势也打乱了英军的阵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吃遍长弓苦头的法军仍然对长弓手的威力估计不足。法军轻步兵再次被完全压制,以至于作为联军主力的法军未能承受住长弓的压力提前溃退。这也成为韦尔讷伊之战的重要转折点。法军的正面防线既然已经崩溃,那么少数骑兵的包抄战术自然也难以成功。

当然,我们也应对死战不退的苏格兰人致敬。纵观韦尔讷伊之战始末,苏格兰人的表现令人敬佩。他们不仅成功坚守阵地,捍卫了联军的右翼。在与英军左翼的交战中也不落下风。而在联军败局已定,英军三面包抄的情况下。苏格兰人仍能保持阵线,未出现大规模溃退的局面,则更加难能可贵。或许对英格兰人的仇恨成为激励他们继续奋战的动力,但这也能反映出苏格兰军队较高的战斗素养。

讽刺的是,法国方面似乎对他们盟友的遭遇漠不关心。据编年史家巴赞所言:韦尔讷伊之战虽然是一场灾难,但幸运的是我们终于摆脱了苏格兰人。他们的傲慢令人难以忍受。

若殒命沙场的巴肯伯爵和道格拉斯伯爵泉下有知,心里必然五味杂陈。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奥尔良战役的历史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奥尔良战役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著名战役。被困多年的法兰西南部重镇奥尔良,在圣女贞德的领导下得以解围,从而为法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奥尔良战役的胜利,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一举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进而转败为胜,使百年战争从此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战役前奏

  • 库米尼战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库米尼战役又叫福尔米尼战役,1450年4月14日,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库米尼战役爆发。英军在此次战役中遭到法军重创,约6475人阵亡,主将凯瑞尔被杀,而两位名将里斯蒙和克勒芒率领的法军伤亡不到300人。英国引以为傲的长弓兵在此次战役中受到法军火炮的严重挑战。此次战役成为百年战争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性战役,

  • 英法百年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卡斯蒂永战役,英法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War)中的最后一次战役。15世纪50年代,英格兰人在法兰西境内的征服事业已岌岌可危。经历了四代人在百年里的不断努力,他们不仅没有夺取法国国王的大位,反而连自己原有的封建领地也朝不保夕。作为对手的法国人,在一系列失败后起死回生,终于让胜利的天平

  • 水晶头骨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从古至今,可以说,世界上没哪一个文明,能与玛雅人文明能抗衡的,因为玛雅人给人类带来无限的迷惑和神秘,很多都是已经超过人类想象范围之外的,例如今天要跟你们介绍的,玛雅人13颗水晶头骨之谜。传说,玛雅文明曾有记载说,在世界上有13颗水晶头骨,与人类的头颅大小相同,下巴可以自由活动,能说话,会唱歌,并且还

  • 水晶头骨的传闻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1927年,一位英国的探险家,也是大英博物馆玛雅文化委员会的成员黑吉斯,他在中美洲一处废弃的古玛雅城市遗址中,发现了水晶头骨。这颗头骨是用水晶雕刻而成,高约12.7厘米,重达10斤,它做工非常细致,鼻骨是用三块水晶拼成的,两个眼孔处是两块圆形的水晶,它的下颌部分可以跟头盖骨部分三块水晶拼成的,两个眼

  • 水晶头骨之谜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水晶头骨的信息多来源于传说,死亡的人头骨和美丽的水晶的组合为其添加了许多神秘感。《水晶头骨之谜》中说:根据长老会传下来的说法,共有52个。玛雅人有13个,其他的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神圣之地,其中包括美洲许多其他土著部落,也包括西藏和澳洲土著等部落。但是已不到52个了,因书中提到:在危地马拉的一个村庄,村

  • 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英法百年战争最后法国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更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影响战争体制战争开始时,两国主要以西欧原来的贵族兵源制,由各领主募集军

  • 帕提战役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帕提战役(Battle of Patay)爆发于1429年,是百年战争末期卢瓦尔河战役(Loire Campaign)期间的一次战斗。此战中法国骑兵在圣女贞德统率下大破英国军队。背景1429年5月,随着贞德进入奥尔良城并随之突破了英军对奥尔良的包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出现最后一次重大转折,法国似乎从此

  • 古玛雅金字塔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在墨西哥中部和尤卡坦半岛上,耸立着许许多多气度非凡的金字塔,但却并不像埃及金字塔广为世人所知。这些金字塔是古代玛雅人的伟大创造,其规模之宏伟,构造之精巧,堪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和埃及金字塔相似的是,这些玛雅金字塔中也有许多神秘的数字巧合。在尤卡坦半岛上,耸立着九座巍峨的金字塔,它与埃及最早的几座金字

  • 玫瑰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玫瑰战争(又称蔷薇战争;英语: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两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约克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的后裔、兰开斯特家族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