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哈弗勒尔攻城战的历史经过

哈弗勒尔攻城战的历史经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98 更新时间:2024/3/6 9:30:17

1415年,沉寂多年的英法百年战争再次被点燃高潮。继位不久的英亨利五世,决心顺着先祖爱德华三世的节奏,用火与剑捍卫自己在欧洲大陆的权益。尽管时过境迁,敌我双方的态势都或多或少的有了改变。

但亨利五世还是用不输于曾祖父的军事才能,在欧陆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哈弗勒尔,就是其中的一块疤痕。

塞纳河畔的海盗天堂

今天的哈弗勒尔只是法国西北海岸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城镇,但在中世纪与近代早期,这个闭塞角落曾是北欧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巴黎郊外的圣丹尼斯大教堂的僧侣记载:

哈弗勒尔是诺曼底最繁盛的港口,将船只派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带回各种外国商品,来充实整个王国。

由于地处塞纳河口潮汐频繁的入海口北岸,中世纪的哈弗勒尔,实际上是扼守着法国最重要的内陆河流。从这里沿河溯流而上40英里,就能穿整个诺曼底地区,直抵古城鲁昂。公元10世纪时,第一任诺曼底公爵在这里下葬。这位公爵的祖先,曾经不止一次的从哈弗勒尔杀入法国北部,甚至更加大胆的继续前进,抵达首都巴黎。那场荡气回肠的围攻战后,他们获得了塞纳河两岸的大片土地,并以其北方出生,让这块地皮以诺曼底(北方人的土地)而闻名。

所以,英国人的大陆攻略,不仅仅是对封建遗产继承权的暴力诉讼,更是一个国王对国内商人阶层的保护与关照。他们在爱德华三世的时代,依靠老国王与黑太子的战功,成功遏制了塞纳河畔的敌军船队。到了理查三世的乱世,不能继续维持的小国王被最终推翻。但即便是他,也知道派出兰开斯特公爵与葡萄牙人联手,攻入塞纳河与法国海岸。

倒是亨利五世的父亲--亨利四世,被篡位者之名搅的焦头烂额。哈弗勒尔的海盗产业便迅速复兴。来自伊比利亚、法国、布列塔尼甚至意大利的海盗在此销赃,顺便交换海况信息与劫掠心得。如果亨利五世还想有所作为,甚至是获得对法国人的战争胜利,都不能放过这个毒瘤。

最严密的防御体系

天然的防御优势。也基于其重要性,这座城市得到了当时各种可能手段的军事技术的保卫:

长达2.5里的城墙,每隔一定间距伫立着瞭望塔,总数为24座,环卫着整座城镇海港。

悬殊的力量对比

1415年8月11日,星期日下午三点,亨利五世正式发出了远征法兰西的信号。总计1500艘船组成的舰队,是后来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规模12倍。他们从南安普顿的水域和索伦特起锚升帆,开始航行进入英吉利海峡。

和16世纪的西班牙加莱船不同,亨利五世的很多船不是有意识为作战打造的战舰,而都是临时征用的民船大杂烩。这支舰队简直就是当时的一次船只博览会,拥有各种型号、各种尺寸的大小船只。从新式的卡拉克到旧式的柯克等各种船只,可谓一应俱全。

面对来势汹汹的英军,哈弗勒尔的防御兵力显然是微不足道的。患有精神疾病的查理六世,把城市交给拥有皇室管家的荣誉头衔的让-爱斯图特维尔把守。但他手下只有大约只有100名战士。尽管有市民的援助,这些力量也很难挡住英军坚决的突击。为了减轻城市被包围的巨大压力,勇猛的拉乌尔-德-高胡克接受了严峻的挑战,率领300名重骑兵赶往当地。

炮兵的怒吼

亨利五世意识到,不能再让法方的增援通过鲁昂路进入城中。他派出他的兄弟克拉伦斯公爵去执行这项任。在夜色的掩护下,克拉伦斯公爵带着大队人马和1台炮车绕道十里,绕过了的泛滥洪水的莱扎尔德河谷,在绕道的过程中成功地截击住了不少法军的增援补给。第二天黎明时分,守军惊愕的发现,克拉伦斯和他的队伍出现在了城镇另一面的山顶上,与亨利的队伍遥遥相对。

每当入夜英军休息,火器不再咆哮,攻城武器停止运作时。法国人也完全无法入睡,他们全力以赴、竭尽所能地抓紧时间加固城墙。在高胡克的指挥与市民可能的协助下,他们用成捆的木棒、房梁、成桶的泥土砂石撑住摇摇欲坠的城墙,堵住缺口。城中的街道与小巷子里也被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黏土、泥土、粪土,以减缓和吸收石弹飞入城中,落下时造成的破坏力,避免给被围攻者造成死伤。

艰难的破城

尽管双方在一段时间的作战后都已经精疲力尽,但法国人的情况无疑更为糟糕。他们不仅要应付英国人一轮又一轮的攻击,还需要忍受开始出现的饥饿、口渴与无助感。法兰西王室的动员令在他们遭到攻击一周后才开始全国下达,此后的效率也是惨不忍睹。所以,无论守城者多么期盼,法王的军队都不会来了。

就这样,双方的战争将继续下去。英军在攻克哈弗勒尔后还需要进攻内陆的几个主要城市,但已经有至少5000人的伤病员被送回英格兰治疗。法国一边的动员虽然速度缓慢,却随着时间的继续而逐步聚集起让英格兰人声畏的力量。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韦尔讷伊会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是英格兰人在法兰西大地上收获的一场奇迹大胜。然而他们的好运并没有就此停止。尽管亨利五世在此后不久病逝,但他的兄弟们,依然在为英格兰的弱冠之主,奋战不息。1424年,在法国西北部的韦尔讷伊,战争女神几乎是最后一次垂青英格兰人。身经百战的名将英国之所以能在百年战争前期的大多数时

  • 奥尔良战役的历史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奥尔良战役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著名战役。被困多年的法兰西南部重镇奥尔良,在圣女贞德的领导下得以解围,从而为法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奥尔良战役的胜利,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一举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进而转败为胜,使百年战争从此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战役前奏

  • 库米尼战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库米尼战役又叫福尔米尼战役,1450年4月14日,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库米尼战役爆发。英军在此次战役中遭到法军重创,约6475人阵亡,主将凯瑞尔被杀,而两位名将里斯蒙和克勒芒率领的法军伤亡不到300人。英国引以为傲的长弓兵在此次战役中受到法军火炮的严重挑战。此次战役成为百年战争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性战役,

  • 英法百年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卡斯蒂永战役,英法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War)中的最后一次战役。15世纪50年代,英格兰人在法兰西境内的征服事业已岌岌可危。经历了四代人在百年里的不断努力,他们不仅没有夺取法国国王的大位,反而连自己原有的封建领地也朝不保夕。作为对手的法国人,在一系列失败后起死回生,终于让胜利的天平

  • 水晶头骨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从古至今,可以说,世界上没哪一个文明,能与玛雅人文明能抗衡的,因为玛雅人给人类带来无限的迷惑和神秘,很多都是已经超过人类想象范围之外的,例如今天要跟你们介绍的,玛雅人13颗水晶头骨之谜。传说,玛雅文明曾有记载说,在世界上有13颗水晶头骨,与人类的头颅大小相同,下巴可以自由活动,能说话,会唱歌,并且还

  • 水晶头骨的传闻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1927年,一位英国的探险家,也是大英博物馆玛雅文化委员会的成员黑吉斯,他在中美洲一处废弃的古玛雅城市遗址中,发现了水晶头骨。这颗头骨是用水晶雕刻而成,高约12.7厘米,重达10斤,它做工非常细致,鼻骨是用三块水晶拼成的,两个眼孔处是两块圆形的水晶,它的下颌部分可以跟头盖骨部分三块水晶拼成的,两个眼

  • 水晶头骨之谜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水晶头骨的信息多来源于传说,死亡的人头骨和美丽的水晶的组合为其添加了许多神秘感。《水晶头骨之谜》中说:根据长老会传下来的说法,共有52个。玛雅人有13个,其他的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神圣之地,其中包括美洲许多其他土著部落,也包括西藏和澳洲土著等部落。但是已不到52个了,因书中提到:在危地马拉的一个村庄,村

  • 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英法百年战争最后法国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更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影响战争体制战争开始时,两国主要以西欧原来的贵族兵源制,由各领主募集军

  • 帕提战役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帕提战役(Battle of Patay)爆发于1429年,是百年战争末期卢瓦尔河战役(Loire Campaign)期间的一次战斗。此战中法国骑兵在圣女贞德统率下大破英国军队。背景1429年5月,随着贞德进入奥尔良城并随之突破了英军对奥尔良的包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出现最后一次重大转折,法国似乎从此

  • 古玛雅金字塔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在墨西哥中部和尤卡坦半岛上,耸立着许许多多气度非凡的金字塔,但却并不像埃及金字塔广为世人所知。这些金字塔是古代玛雅人的伟大创造,其规模之宏伟,构造之精巧,堪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和埃及金字塔相似的是,这些玛雅金字塔中也有许多神秘的数字巧合。在尤卡坦半岛上,耸立着九座巍峨的金字塔,它与埃及最早的几座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