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80年3月18日:艾瑞克·弗洛姆逝世

1980年3月18日:艾瑞克·弗洛姆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595 更新时间:2024/2/5 13:04:28

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精神分析学说对世界有影响力。

简介

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此外,在德国时弗洛姆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移居美国后始终保持和该学派的关联。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图调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说。

学说主

弗洛姆的作品以纪录社会政治以及作为基础哲学和心理学著名。

弗洛姆于1941年发表他的第一本重大著作《逃避自由》。1947年出版其续集——《为自己的人》。这两本著作概述了弗洛姆的人的本性理论中人的性格理论。弗洛姆最流行的著作是1956年出版的《爱的艺术》,他在这著作中概括并补充了《逃避自由》和《为自己的人》及其他著作中的人性理论。

弗洛姆从小学习《塔木德经》(犹太教的法典),人生观受深远的影响。年轻时跟随犹太教祭司J.Horowitz学习圣经,后来在海德堡大学修读社会学博士时跟随祭司Salman Baruch Rabinkow学习。在法兰克福读书时又跟随过Nehemia Nobel和Ludwig Krause。弗洛姆的祖父及其两个哥哥都是祭司,一个舅公是著名的塔木德经学者。可是在1926年,弗洛姆离开正统犹太教,转以人本主义解释圣经的典范。

弗洛姆对圣经中亚当与娃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的解释奠定了他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基石。弗洛姆指出,辨别善恶通被视为是一种美德,研究圣经的学者却都认为亚当与夏娃吃知善恶树的果实犯了罪,因为他们违背了上帝。他认为人应运用其理智来建立自己的道德价值,不是以服从权威来建立道德价值。弗洛姆赞赏能够采取独立行动的人。这些论点都是有违传统宗教的。

除了纯粹遣责权威主义的价值体系,弗氏也把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作为比喻,以进化论和存在主义角度解释人类不安的情绪。亚当与夏娃吃知识树的果实,他们意识到当自己仍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己与大自然已不再是一体。于是他们觉得“赤裸”和“羞愧”。他们已经进化成人类,意识到自己,意识到道德价值,意识到面对大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力量带来的无力感,不再是与宇宙为一体,只有动物本能的那个“准人类”。

按照弗洛姆,一切罪恶感和羞愧都源于人意识到存在的割裂性。要解决这种存在的分裂,唯有全面发展人类独有的特性——爱和理性。弗洛姆强调其爱的概念与一般“爱”的概念有所分别,但实际上其概念是含糊不清的。

弗洛姆认为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而不是感情。他以此创造力把各种经常来当作“真爱”的证明的自恋神经症和性虐待倾向区别开来。弗氏相信爱的本质有四大元素:关怀、责任、尊重和了解。

认为“爱情”的经验只代表一个人未能真正了解爱的本质。弗氏利用圣经里约拿的故事说明在现今人际关系中,关怀和责任的特质已十分少见。故事讲述尼尼微城镇的居民有罪,要承受恶果,约拿却不愿意去拯救他们。弗称现代社会的人缺少对别人的自由的尊重,更不了解别人真正的希望和需要。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病态、不义的尺度便是它不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据此他提出了人有五种需求:相属需求。指个体具有爱人与被爱的需求,希望认识别人,了解、关怀别人,并愿意对别人承担责任;超越需求。指个人希望在作为上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能表现出创造性的人格特质;落实需求。指个人希望与别人、社会及与大自然亲密结合,从而获得安身立命的需求;统合需求。指个人力求自己人格统整,希望在世界上活出意义来的心理倾向;定向需求。指个人具有努力寻求生活方向从而获得心安的心理倾向。

他讨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应付孤独感的几种心理机制,他称之为性格的动力倾向性:接纳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他所需要的一切完全寻求别人帮助、依赖别人,是接受者而不是给者。剥削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并不期望接受,而是依其暴力、诡计等,从他人处巧取豪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贮藏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把外部世界视为威胁,通过贮存和占有而获得安全感。

市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的价值观是在市场上把自己当作商品,使自己具备适合雇主所需之性格特征。创造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充他发挥其潜能,成为创造者,对社会可以作出创造性的奉献。上述前五种倾向性都是人格的病态表现,针对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提出应当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合性格倾向实施治疗与拯救;只有创造倾向性是人格常态的、健康的表现,对一般的健康人,应加以积极的引导,促使他们的人格健全地发展。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青霉素在二战时期为什么千金难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1943年,一顿青霉素价值为8.3亿美金,相当于当时的675吨黄金,能买3721架美军B-17轰炸机,或者5210辆德军虎式坦克,亦或是53万挺M2重机枪。青霉素在当时之所以这么贵,主要与提纯工艺有关,没有达到量产。大家都知道,物以稀为贵,青霉素问世时的低产量和高功效,决定自身的高昂价格。青霉素在最

  • 埃及亚曼拉公主的诅咒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一切与古埃及有关的东西,似乎多多少少都会有“诅咒”,亚曼拉公主同样也有诅咒。亚曼拉公主是历史上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而在她死后被制作成了木乃伊,但是亚曼拉公主的诅咒又是怎么回事,被做成木乃伊的她为何会重现人间,这整件事情到底是怎样的呢?亚曼拉(Amen-RA)公主是历史人物,其遗体按照古埃及习俗被制成

  • 245年3月19日:陆逊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蜀章武二年(222年),

  • 1996年3月19日:陈景润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福建福州人,当代数学家。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1949年至1953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 1858年3月19日:康有为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 2008年3月19日:亚瑟·克拉克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亚瑟·查尔斯·克拉克爵士,CBE(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年12月16日-2008年3月19日),英国作家、发明家,尤其以撰写科幻小说闻名。他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克拉克最知名的科幻小说作品是《2001太空漫游》。本书由导演斯坦

  • 探秘中国沙尘暴的发源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我们共同也是唯一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怎样才能避免如《2012》那样的灾难到来?难道黄沙覆盖地球已经无法避免?沙尘暴到底来自何处?它会带来怎样的破坏和毁灭?阿拉善,这个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位于内蒙古的最西部,与宁夏、甘肃接壤。在2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如今生活着蒙古族、汉族

  • 楼兰古国为什么会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楼兰古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曾经因丝绸之路而繁华一时,却只存在了800多年,悄然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楼兰是汉朝时期西域的一个小国,到底有多小呢?据史记记载,在西汉时期,楼兰国共有居民14000多人,士兵将近3000人。可能相当于如今的一个镇那么大。在很多的诗中,曾这样的描述过楼兰:“黄沙百战

  • 1919年3月20日:巴克霍恩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格尔哈德·巴克霍隆恩1919年3月20日出生于哥尼斯堡,是仅次于埃里希·哈特曼的德国空军王牌飞行员。与哈特曼和京特·拉尔同属著名的第52联队,他执行了超过1,100次战斗任务并于东线击落301架敌机。如果巴克霍隆恩不是常常受伤的话,毫无疑问他一定会超越哈特曼成为第一王牌。他和哈特曼是二战时仅有的两个

  • 1915年3月20日:里赫特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斯维亚托斯拉夫·特奥菲洛维奇·里赫特,1915年3月20日出生于日托米尔,钢琴演奏家。他以极广的演奏范围,举重若轻的技术以及富有诗意的分句闻名,他的演奏曲目如同百科百书一样广,不管是视谱或背谱演出,都能弹出杰出且深刻的音符,令人赞赏的演奏技巧,与对各个作品深邃且独特的了解。里赫特首次引起西方世界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