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75年5月19日:时传祥逝世

1975年5月19日:时传祥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35 更新时间:2024/1/13 23:04:08

时传祥(1915年1月1日—1975年5月19日),出生在山东德州齐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起了掏粪工。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是一位“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人,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1952年在北京市崇区清洁队工作。随后被评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71年被污蔑为工贼。1975年5月19日去世,享年60岁。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相关故事

国庆节前,泽东请时传祥到中南海去住,并把他当贵宾请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当年担任副市长的万里、崔月犁也曾背起粪桶,跟着时传祥学习背粪;清华大学的一些学生曾拜时传祥为师。

时传祥的工作虽然普通,事迹却很感人,成了享誉京城的知名人物。在1959年全国“群英会”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和总理周恩来接见了他,热情地握住他粗糙的手,询问他的工作情况。刘少奇说到:“我们都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刘少奇得知他没有文化时,还特意送给他一支钢笔,鼓励他好好学文化。

1959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刘少奇与时传祥的合影,对全国从事清洁工作的劳动者都是巨大的鼓舞。时传祥说:“我已经干了30年的掏粪工,只要党需要,我还要再干它30年、60年!党需要我干到什么时候,我就干到什么时候。”

时传祥为了干好掏粪工作,动了不少脑筋,也付出了比人多的辛劳。老北京平房很多,老四合院里人口密度非常大,茅坑浅,粪便常常溢出来,气味非常难闻。他遇到这种情况,总是不声不响地找来砖头,把茅坑砌得高一些。他干的这行,是没有节假日的,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茅坑里掉进了砖头瓦块,他就弯下腰去,用手一块块地拣出来。

担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也曾背起粪桶,跟着时传祥学习背粪,给环卫工人鼓气,一时间在北京城内传为佳话。清华大学的一些学生也曾拜时传祥为师,主要是学习他身上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崇高思想境界。1966年国庆节前,毛泽东特意把他接进中南海小住。国庆节当天,他被当做贵宾请上了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活动,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登上天安门。

人物价值

时传祥是在中国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受尽苦难与翻身解放的巨大反差,更加坚定了加入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正确性。当时社会虽然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刚解放的时候,一些人认为自己当家做主了,再也不用干低贱伺候人的掏粪工作。

时传祥却认为,再脏再累的活也得有人去干,能以一人脏,换来万家净,这是十分光荣的。当年,有些青年人不安心清洁工作,嫌掏粪工丢人,总想转到工厂去。时传祥开导他们:“北京城如果一个月没有人去掏粪,粪便就会流得满大街都是。你也愿意上重工业,我也愿意上重工业,不行啊,总得有人清理粪便呀!”

时传祥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认识到为人民服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光荣的,并发自内心地做好在一些人眼中认为是低贱的工作。党和政府对清洁工人的关心,也是他干好工作的重要动力。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都曾亲切接见时传祥,鼓励他做好这一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

在如今的现代化的大都市中,掏粪工是个已经消失了的行业,但只要存在着社会分工,行业之间就必然存在着差异,也仍然会存在着苦、累、脏的工作,这些工作同样要有人去从事。因此,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也仍然没有过时。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649年5月19日:英格兰共和国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英格兰共和国(1649年5月19日-1660年5月),全名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共和国(Commonwealth of England,Scotland and Ireland),是第一个统治全英国的共和政府。1649年,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军打败了王党军队后,于1649年1月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建立

  • 北纬30度线上的“死亡区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北纬30度上的“死亡区域”在美国的弗吉尼亚海岸,有一片地处百慕大群岛和佛罗里达群岛之间的广阔海域,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百慕大三角区。从地理布局大致看来,这里既是地球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同时又是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之所。世界几大河流,比如埃及

  • 罗布泊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

  • 内蒙和外蒙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现在的蒙古国,就是以前中国的外蒙古。但是为什么蒙古会分为内外蒙古呢?首先是地理上的原因。人类的历史就是地理史,地理造就文化。两河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依存地理而发芽的。而内外蒙古其实也是地理上的原因。在内外蒙古之间有一片大漠,将巨大的草原一分为二,游牧部落自然而然就依着这个地形形成割据。顺便

  • 1948年5月8日:世界微笑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微笑日(World Smile Day)是一个节日。说法一:开始于1999年,在2001年哈维死后,哈维·鲍尔世界微笑基金被创建,以纪念哈维本人。说法二:1948年起,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8日定为“世界微笑日”。节日起源说法一随着岁月的流逝,哈维·鲍尔开始担心其标志的过度商业化,以及其在

  • 1645年5月20日:史可法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史可法(1602年—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汉族,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他为官清廉,坚贞不屈,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祖籍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后史庄,生于开封府祥符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双龙巷)。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

  • 1506年5月20日:哥伦布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班牙语: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语:Cristoforo Colombo,1452年9月22日—1506年5月20日),意大利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大航海时代的主要人物之一。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今意大利西北部)。当时背景是西方资本主义抬头,各欧洲王国开始

  • 1799年5月20日:巴尔扎克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

  • 199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1875年5月20日,1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了“米制公约”,这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国际单位制和保证测量结果一致的政府间协议。100多年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对保证国际计量标准的统一、促进国际贸易和加速科技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1999年,第二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把每年的5月20日确定为“世界计量日”。

  • 1989年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989年成立的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营养学家于若木的主持下,结合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制定了1991年至2000年十年学生营养工作计划。这一计划命名为“护苗系统工程”,其中确定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其目的在于广泛、深入宣传学生时期营养的重要性,大力普及营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