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765年4月15日:罗蒙诺索夫逝世

1765年4月15日:罗蒙诺索夫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08 更新时间:2024/1/18 18:51:50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1711年11月19日-1765年4月15日),俄国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诗人,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的雏形。

出生于尔汉格尔斯克一个渔民家庭,罗蒙诺索夫是俄国科学院的第一个俄国籍院士,他还是瑞典科学院院士和意大利波伦亚科学院院士。他创办了俄国第一个化学实验室和第一所大学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

物理理论

热的过程

罗蒙诺索夫认为热是摩擦所引起的,那末这个热量的充分根源必须是包含在运动着的某种物质里面,然而热体中的运动中的物质微粒过于细微,使得这些运动从视界中隐藏起来。罗蒙诺索夫还证明,微粒运动应该是旋转的运动,而微粒本身应当是球形的。

此外,罗蒙诺索夫还在其研究中定义了能量守恒定律,并将之扩展到热的过程:因为某物体用自身的力量推动他物体时,某物体消耗多少力量,变同样的有导数传导到被推动的其他物体。他指出热是运动的现象,那么这种运动就不可能设想是那样最高速度再不容许有更快的运动。相反的,运动可能减少到使物体达到静止的姿态,这样极限度就有可能。

罗蒙诺索夫做出了波意尔-马略特定律的简单推导,并证明在较大密度上应该注意到这个规律的偏离。同时他在论中还描述了空气分子的混乱运动。

电力学

罗蒙诺索夫提出了对暴风雨发生的理论和对于极光的电本质的见解。他把暴风雨的发生和空气流上升联系起来,认为降下的冷空气便是冬天雪融风停后严寒的原因。

罗蒙诺索夫认为热空气上升时,跟着必有一种含脂质的易燃烧的蒸汽上升。这上升的微粒,由于本性和固体性质接近,因此就不可能和雨滴融合,等到和雨滴相撞时,由于摩擦的刺激,便在其中引起电的现象。

他对极光进行了多项实验,认为被抽出空气的球受激电力,突然放射了一下光线,转瞬消失。在北极光方面,按其全光面积,发光虽不像这样急促,但有类似的地方,因为北极光发亮的柱近似垂直的从起电空气的表面一直延伸到以太层。这一解释与近代对北极光的解释相近。

化学理论

罗蒙诺索夫反对当时盛行的燃素说,用实验证明金属在密闭容器内加热,质量不会增加,而放在空气里加热,质量就会增加。他用实验证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他也是最早应用天平来测量化学反应重量关系的化学家。

经过大量的实验之后,1756年,罗蒙诺索夫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参加反应的全部物质的重量,等于全部反应产物的重量。”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作为化学科学基石的质量守恒定律。实际上,早在1748年2月16日,在罗蒙诺索夫写给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列昂纳德.欧拉的信中就曾经写道:“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失去多少,另一种东西就获得多少。

因此,如果某个物体增加了若干物质,另一物体必然有若干物质消失。我在梦中消耗了多少小时,那么我必然失眠多少小时,如此等等。因为这是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所以它也应推广适应运动的诸法则:一个物体如果靠本身的动力,引起另一物体产生运动,那么前者由于推动而失去的动量,必然等于后者受推动时获得的动量。”应该说,这种观点是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雏形。

俄语理论

罗蒙诺索夫认为俄语是一种丰富、灵活、生动有力的语言,同样具有欧洲其他语言的优点。彼得一世改革以来,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俄语中夹杂着许多外来词汇,古老的教会斯拉夫词汇也未经清理。他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改革意见。根据古典主义的原则,他把文学体裁划分为高、中、低三种,规定每种体裁所允许使用的词汇,主避免陈旧的教会斯拉夫词汇和不必要的外来语。这为克服当时俄语的混杂现象、创造统一的规范语言打下了基础。

贡献与成就

罗蒙诺索夫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范围非广泛,涉及化学,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等。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自杀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亚洲第三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毕业于东京大学。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

  • 1889年4月16日:卓别林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影视演员、导演、编剧。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和《安乐街》,

  • 1497年4月16日:毛利元就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毛利元就(もうりもとなり;Mouri Motonari;1497年4月16日—1571年7月6日),是日本战国时代雄踞中州地区的大名,为毛利弘元次子,幼名松寿丸。原姓大江,家系以大江广元四男毛利季光为祖先,家纹为一文字三星纹。毛利氏仅在元就一代的治下,就成功地从安艺国的一个小豪族跻身为统治十国的西日

  • 363年4月16日:刘裕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

  • 2019年4月16日:约尔格·德穆斯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约尔格·德穆斯(Jörg Demus,1928年12月2日-2019年4月16日),出生于奥地利的圣波尔坦。6岁开始学习钢琴,11岁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14岁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了首演。1956年,德穆斯在布索尼国际比赛中赢得金奖。是世界钢琴大师。约尔格·德穆斯被认为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大师之一。

  • 2003年4月16日:世界嗓音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交流日益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嗓音疾病逐年增多,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为加强对嗓音健康的了解与重视,美国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会于2003年正式将每年的4月16日命名为“世界嗓音日”每年的4月16日为世界嗓音日,是美国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会于2003年正式

  • 板门店事件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板门店事件即斧头杀人事件(韩国方面称之为“板门店斧头暴行事件”、朝鲜方面称之为“8.18板门店斧头杀人事件”)是指1976年8月18日,美军在板门店附近“共同警备区域”里进行砍伐杨树时,遭到朝鲜军人的攻击,两名美军军官被斧头砍死的事件。那棵杨树是很久以前在“共同警备区域”生长的,但是它阻碍了双方相互

  • 2001年4月1日:王伟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王伟(1968年4月6日—2001年4月1日),男,浙江湖州人,中国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烈士,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2001年4月1日8时55分,美国海军的EP-3型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与王伟驾驶的歼-8II战斗机发生碰撞,歼-8II战斗机坠毁

  • 蝙蝠传染的病毒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蝙蝠是大量人畜共患疾病病原体的“天然宝库”或传染媒介,比如狂犬病、严重急性呼吸道症侯群(SARS)、亨尼帕病毒(Henipavirus,如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以及埃博拉病毒。其实这也是各种吸血鬼和狼人传说的起源,因为被携带狂犬病毒的蝙蝠咬了,通过血液传染为媒介,使得受害者一步步发病,其过程就像变成

  •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国的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及。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中国海上丝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主要以南海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