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末代皇帝溥仪埋葬何处

末代皇帝溥仪埋葬何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90 更新时间:2024/2/5 12:58:09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身份在历史沧桑中不断变化,许多人都知之一二。1967年溥仪因患肾癌在北京逝世,溥仪死后葬于何处?此事鲜为人知。

按封建国家定制,新皇帝登基以后,就要选择“万年吉地”,营建陵寝。宣统皇帝溥仪3岁即位,刚三年清朝就灭亡了,他也就没来得及选定“万年吉地”。

溥仪退位之后,根据优待清室条件,仍居住在紫禁城里,皇帝尊号不变,中华民国以待外国君主之礼相待,每年供给逊清皇室白银四百万两。这样,溥仪在这个小朝廷内继续当着“皇帝”,称孤道寡。

1915年,溥仪10岁时,帝室决定为溥仪选择“万年吉地”。担当此任的是精通风水的广东廉州府李青。李青等人踏遍了河北省易县西陵的山山水水,经过勘测与计算,认为泰东陵旺隆村北,是一处上吉佳壤。陵穴定在西北的山坡上,与崇陵遥遥相对,清皇室经过讨论,并派人实地验证后,认为可以选用,即时将此地圈禁起来。

据徐广源《清朝皇陵探奇》记载,当时溥仪小朝廷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更何况时局不稳,小朝廷自身难保,所以陵址虽已选定,但一直未能兴工。还有一种说法,出自陈宝蓉着《清西陵纵横》:溥仪入承大统后,便于崇陵旁的旺隆村北选定了“万年吉地”’。并于宣统二年破土修建,采取了先地下,后地上,由后向前逐步施工的办法。施工一年有余,完成了地宫开槽奠基和明楼宝城等基础工程。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便倒台了。至此宣统陵寝工程被迫停止,再没有恢复兴建。各种说法,孰是孰非,有待考证。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患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遗体于10月19日火化。对于骨灰如何处理,周恩来总理当时作了明确指示:一是可由爱新觉罗家族决定;二是可由家属选择在革命公墓、万安公墓和其他墓地的任何地方安葬或寄存骨灰。20日家属聚会进行了讨论,经家族一致商定,将溥仪的骨灰寄存在八宝山人民骨灰堂。

溥仪之弟溥杰说,周总理等领导人“对溥仪的后事非常关心,曾对我说,是否要建立一座漂亮的陵墓?作为一个市民,我明确拒绝了。”

1980年5月29日下午,在政协礼堂为溥仪、王耀武廖耀湘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会后根据中央指示,将溥仪的骨灰盒移至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

1994年,旅居海外的张世义先生在易县崇陵西北兴建了一座华龙皇家陵园。为了提高陵园知名度,张世仪经过不懈努力,劝动了李淑贤,将溥仪的骨灰迁葬西陵。

安放仪式于1995年1月26日举行,由李淑贤把骨灰盒捧至墓穴前,安放在铺着黄缎的灵台上。一个简单的仪式之后,陵园工作人员将骨灰盒放入水泥筑的“椁”内。面南背北,盖上“椁”盖,最后浇铸混凝土。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皇帝的骨灰就这样安葬了。1915年清皇室选定的“万年吉地”终于划上了句号。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佘太君的家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关于杨家将的传说,北宋仁宗时期已经在民间流传开了。皇祐三年(1051),北宋文豪欧陽修就曾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欧陽永叔集》卷二十九《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大约从这时开始,杨家将的传奇故事在人们的传说中日益丰富,同时也产生许多谜

  • 黄巢起义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唐朝末年,曾经爆发过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其领导人是黄巢。874年,河南地区连年发生水旱灾害,老百姓饥无食,冻无衣,到了“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的境地,无奈之下大家只能揭竿而起。贩卖私盐出身的黄巢曾几次应进士不第,内心早就有“冲天香阵透长安”的想法,见到这种形势,遂举旗起义。在他的带领

  • 唐朝男人怕老婆的原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唐代惧内之风盛行于中唐以前,而且大多集中在上层社会的男子中,其程度在历史上堪称惧内的典型,而当时的社会舆论也并不以惧内为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在中唐以前,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妇女的地位也较高,尤其在上层社会的家庭中,夫妻的地位往往不相上下,甚至,在一些家庭中,妻子的地位要高于丈夫

  • 韩国为什么姓金和姓李的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我们对韩国再熟悉不过了,首先是距离近,我国山东省距离韩国最近的还不到二百公里。再次是历史渊源深,朝鲜半岛上的很多王朝都臣服于我国的中原王朝,最典型的就是明朝。朝鲜这个国号还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定的,朝鲜王朝的第一位君主是李成桂。说到李成桂,这就引出一个话题,韩国(以下包括朝鲜王国时期)人的姓氏为何

  • 嘉庆必杀和珅的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89岁的乾隆寿终正寝,权臣和珅的靠山倒了。当天,嘉庆任命和珅与睿亲王等一起总理丧仪大事,并召朱硅迅速回京。正月初四,嘉庆谴责在川镇压白莲教的将帅冒功请赏,并解除对这件事负主要责任的和珅与福长安的军机大臣职务,命他们昼夜在大内守灵,隔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正月初五,官员纷纷上疏,弹劾

  • 苗族蛊术是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偏远的苗族聚居地区,如果小孩吃食硬物,不小心嘴里起了血泡,做母亲的便一边慌忙找针把血泡扎破,一边愤愤地骂道:“着蛊了,着蛊了。挨刀砍脑壳的,谁放的蛊我已知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随后叫小孩到大门口默念着某某人(被认为有蛊者)的名字,高声喊叫:“某某家妈有蛊啊,她放蛊着我,我知道了,她不

  • 历史上君王如何感动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很多历史人物,靠着“感动”别人去赢得支持、帮助,成就一世英名,其“感动”别人的技艺之高,称得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了,真要排出个座次的话,皇叔刘备恐怕算得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了。刘备刘备感动的人实在太多了,刘备为救陶谦的徐州,问公孙瓒借赵云,事毕,“赵云辞去,玄德执手挥泪为别”,此时的赵

  • 古代人主要吃什么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猪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非高大上的肉食,“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只有牛羊才是上等的肉,到了宋朝,这种饮食特点被最大限度地发挥,时至今日牛羊肉在市场上仍比猪肉昂贵。先秦时期牛羊肉便是高大上肉食在很早的时候,中国人就懂得驯养“马牛

  • 2020年央视3·15晚会延迟播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经批准,为了全力做好防控新冠肺炎工作,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延迟播出,具体播出时间提前预告。3·15晚会是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政府部门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在每年3月15日晚共同主办并现场直播的一台大型公益晚会。第一届晚会于1991年3月15日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播

  • 古人催婚手段到底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古人会被催婚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古人面临的催婚比现在还要令人“头秃”,不仅父母催,国家也催你结婚。古代的统治者对男女婚姻年龄进行严密监管,对大龄未婚青年的婚姻状况可能比你父母还要更关注,甚至强制性地举行“相亲大会”:“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我们都知道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