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10年3月23日:胡家芝逝世

2010年3月23日:胡家芝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014 更新时间:2024/1/19 6:45:59

胡家芝,(1897年2月23日—2010年3月23日),刚好享年114岁,为江苏省最长寿的老人。是著名的民间剪纸艺术家,也是江苏省年龄最大的“老寿星”,进行剪纸创作已有100多年。

剪纸经历

胡家芝1897年出生于浙江桐庐一个书香门第,七八岁时就喜欢上了剪纸。那时候,桐庐流行一种地方戏叫芦茨戏。戏里鲜活的人物吸引了幼小的胡家芝,回家后她就拿起剪刀在纸上剪了起来。当年的小女孩没有想到,这一剪,她竟剪了一百年,从当年的黄发女童剪成了如今满头霜雪的百岁老人。

当年5月1日,老人应友人之托,创作了最近的剪纸作品福寿双全,这也许是对她自己最好的写照吧。花白的鬓发、慈祥的目光、深蓝色的对襟布衣,坐在窗前的老人神情安详。讲起当年看戏后回家剪纸的事,老人露出孩子般的微笑:都是剪着玩的,不算好七八岁孩童的剪纸也许算不上很好,但是十几岁少女时的精美作品却深深打动了一个小男孩——表弟叶浅予

1985年,时年78岁、已是著名画家的叶浅予先生在写给表姐的信中说:由于你的发,喜爱造型的细胞在我身上发了芽理所当然,你是我走艺术的引路人胡家芝16岁毕业于桐庐第一女子学校,在那里,她不仅学业优异,而且得到了一位杭州手工教师的指点。从此,她的剪纸作品除了具有民间传统,更具一层化内涵。20岁时,胡家芝出嫁到离家30里的珠山村。溪流清澈,远山凝翠,秀丽的乡间景色为她的艺术生命注入了更深厚的生活源泉。

胡家芝拿起剪刀,剪出了无数精美绝伦的喜花、灯花礼花。在珠山生活的36年里,胡家芝成为远近闻名的剪纸能手,乡亲们亲切地称她福星。深厚的家学修养,新式的学校教育,加上长期的农村生活经历,使老人的剪纸作品既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气息、审美意象,又继承了江南喜花吉祥如意、祈福迎祥的悠久传统,形成了玲珑剔透俊秀优美的剪纸风格。

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评价说:胡家芝老人的剪纸艺术,融合了中国的文人艺术和民俗艺术,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祖国万岁的心愿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感受,赋予了老人剪纸创作新的内容和形式。1959年,老人精心设计了作品《祖国万岁》,讴歌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十年。

窗前雨声滴答,一如老人悠长的记忆。您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个我问老人。老人含笑抚了抚鬓角的白发,想了想,《祖国万岁》。为什么最满意那时候,农业变化大呀听着老人的娓娓叙述,看着《祖国万岁》上沉甸甸的稻麦穗、雪白的棉花、水灵灵的瓜果,仿佛能够触摸到老人当年对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

20世纪80年代,老人的剪纸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创作出《万象更新》、《美满人间》、《鸳鸯戏荷》等一批精品。这些精品体现出老人剪纸的独特风格:篇幅宏大、内容多样、内涵丰富。老人常运用多种吉祥语言,通过谐音、寓意、象征等表现手法,创作出既主题突出、又内涵丰富的作品。这一时期,反映老人艺术成就的图书《胡家芝喜花剪纸集》出版了,电视片《胡家芝剪纸艺术》也成功拍摄。

长寿之谜

盐开水和剪纸是她长寿“秘诀”

2006年,胡家芝大女儿袁湘写了一篇文章,叫《妈妈的长寿经验》,回忆起她小时候曾亲眼见到母亲肠胃病发作时躺在那里用手掌按摩腹部的情形。对母亲为长寿,文章作了详细的梳理与分析,归结为三个“有”:

一是有好的心态。妈妈子女孙辈众多,她常说:“你们家家都好,我就高兴。”

二是生活有规律。“每天早上起来一杯盐开水,这个习惯妈妈已经坚持了几十年。”近20年来,妈妈的早餐一般是燕麦片蛋花羹(半两燕麦片一个鸡蛋),再加点枸杞子或红枣或芝麻核桃粉,用一匙蜂蜜拌匀了慢慢吃。中晚餐主食以米饭为主,有时吃点面条。菜则荤素都吃。

三是精神有寄托。她喜欢剪纸,剪纸创作要动脑动手。这成就了她心灵上的较高境界,也给她带来健康与长寿。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为什么都不愿主动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前299年,大概四十岁、正值当打之年的赵武灵王赵雍,为了专心带兵打仗(打胡人、中山国,同时研究打秦国),把赵王的位置传给了十一岁的儿子赵何,而他自己则自称“赵主父”(差不多就是后世的“太上皇”)。为了让儿子尽快上手,他还尽心尽力地安排了一套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对其进行辅佐。四年后,专心研究军事的赵主

  • 1910年3月23日:黑泽明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黑泽明,1910年3月23日生于日本东京都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日本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1936年,创作首篇剧本《达摩寺里的德国人》,由此进入了电影圈。1941年,在拍摄完剧情片《马》之后,黑泽明开始专注于电影剧本创作。1943年,独立执导了处女作《姿三四郎》,影片上映后打破票房纪录,黑泽明

  • 2016年3月24日:约翰·克鲁伊夫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克鲁伊夫(Johan Cruyff,1947年4月25日-2016年3月24日),全名亨德里库斯·约翰尼斯·克鲁伊夫(Hendrik Johannes Cruijff),出生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前荷兰男子职业足球运动员、教练员,球员时代司职前腰、中锋。约翰·克鲁伊夫出道于荷甲阿贾克斯足球俱乐

  • 1103年3月24日:岳飞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

  • 1834年3月24日:威廉·莫里斯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年3月24日—1896年10月3日),出生于英国沃尔瑟姆斯托,19世纪英国设计师、诗人、早期社会主义活动家、自学成才的工匠。他设计、监制或亲手制造的家具、纺织品、花窗玻璃、壁纸以及其他各类装饰品引发了工艺美术运动,一改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流行品味。1

  • 2005年3月24日:李若冰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李若冰(1926年10月—2005年3月24日)笔名沙驼铃。陕西省泾阳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西部散文的代表人物、西部文学的拓荒者、“石油文学”奠基人之一。李若冰散文大都写亲身感受,反映我国大西北的风物、人情与生产建设,文笔优美、真实感人。他最早发现了西部美,歌颂了西部美,为祖国石油工业树起了一座丰

  • 1990年3月24日:王安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王安(1920年2月7日-1990年3月24日),生于上海,江苏昆山人,是著名的美籍华人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专业,1945年赴美留学,1948年在哈佛大学获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1951年创办王安实验室(Wang Laboratories),后成为“电脑大王”。19

  • 古代买不起盐的穷人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俗话说的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余六件可以通通找别的东西来代替,但独独有一样东西我们离不开它——盐。盐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对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没有盐,食物不仅乏味可陈,而且如果长时间没有足够的盐,会引起身体身体很多疾疯,身体肿胀,头晕眩目,著名的白毛女就是一

  • 古代洗衣粉的成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从最初的衣不遮体到衣冠楚楚,已经是过去了几十万年的时间了。所以有些人就有些疑问了,古人穿着光鲜亮丽,那么古人在洗衣服的时候是用什么来去除污渍的呢?毕竟古代可没有洗衣粉。根据史上记载,最早的洗衣记录要追溯到4000年前,埃及法老的一个坟墓,墓中壁画有着两个奴隶在洗衣服。一人在给

  •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位于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是一个多地震的城市。然而为人们留下最可怕记忆的一次地震则是发生在上个世纪初1906年4月18日的那场强地震。1906年4月18日早上5点13分,一场强度为里氏8.3级的大地震袭击旧金山。这场大地震仅仅持续了75秒钟,但该城市大部分地区的高楼大厦、平房陋室,顷刻间非倒即歪,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