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里薛蟠的这个特殊爱好,让香菱、夏金桂讨厌至极

红楼梦里薛蟠的这个特殊爱好,让香菱、夏金桂讨厌至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81 更新时间:2023/12/6 6:06:46

薛蟠是个呆霸王,更是个喜新厌旧的风流公子,他的喜新厌旧可不是只针对女人,对男人更是如此。

薛蟠曾为香菱打死冯渊,之后求了薛姨妈一年,纳为妾后,不到半个月,就丢开了。后来千求万求娶了桂花夏家的夏金桂,结果没多久,又看上了她的丫鬟宝蟾,由此可知,阿呆兄的喜新厌旧比一般人来的都快。

薛蟠在红楼梦里,与宝玉一样,都是有模糊性取向的男子,除了女子,他对男子也有独特的爱好。

原文第九回,宝玉秦钟等人大闹学堂,这一天薛蟠不在,但学堂里却有他的故事流传。原文:原来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后,便知有一家学,学中广有青年子弟,不免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却不曾有一些儿进益,只图结交些契弟。谁想这学内就有好几个小学生,图了薛蟠的银钱吃穿,被他哄上手的,也不消多记。

因此可知,薛蟠是喜欢男子的,从后文可知,他曾先后对金荣、香怜、玉爱等风流俊俏的公子下手,主要是通过金钱收买,可笑的是金荣之母不知内情,还劝金荣多跟薛蟠交往。

我们知道,大闹学堂的事情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金荣不忿薛蟠抛弃他而另觅新欢,但他根本没有想到,薛蟠的喜新厌旧来的如此之快,他吃香怜、玉爱醋的时候,薛蟠已经把他们丢开了。

原文:偏那薛蟠本是浮萍心性,今日爱东,明日爱西,近来又有了新朋友,把香、玉二人丢开一边。薛蟠的新朋友又是谁呢?

这一点单从第九回里是看不出来的,要到宝玉挨打一回,我们通过他的妹妹薛宝钗之口才知道,他还曾经打过秦钟的主意,按时间推算,应该正是宝玉秦钟结识后不久。

原文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宝钗送去棒疮药,袭人无心说出了宝玉挨打跟薛蟠有关的因由,宝玉赶忙拦住袭人,这里有宝钗的一段心理描写: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

由此可知,薛蟠曾为了得到秦钟,而大闹贾府,但这些情节我们在前文中找不到,但从相关脂批中可以窥见蛛丝马迹,还是闹学堂一回,宝玉去给贾母请安并回上学之事,原文:(宝玉)又至贾母这边,秦钟已早来候着了,贾母正和他说话儿呢。

这段话后面,蒙府本有一句脂批:此处便写贾母爱秦钟一如其孙,至后文方不突然。这个“至后文”什么意思呢?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分析,曹公一开始的初稿中,应该有薛蟠为秦钟争风吃醋一回文字,但因秦钟与宝玉交好,且贾母喜爱,因此惊动了贾母,所以才有宝钗说的“闹得天翻地覆”。

后来在增删的过程中删去了,或者说曹公原来并没有写这一回的文字,只是通过宝钗之口,交代了薛蟠过去的行径,属于不写之写。

为了一个男子,薛蟠竟然可以如此不管不顾,作为客人,大闹贾府,实在不该,这与他为了香菱草菅人命如出一辙,不愧呆霸王之名,也难脱纨绔子弟习性,为了得到一样东西,是不惜任何代价的,哪怕可能招致贾府的厌烦。

除了正常的男子,薛蟠还有个更奇葩的爱好,喜欢戏子,这就说到了柳湘莲。原文第四十七回回目的上半阙为:呆霸王调情遭毒打。他才不管你是谁,只要是自己喜欢,那就要想办法弄到手,而且是直接下手,毫不犹豫,毫不手软。

原文说柳湘莲“年纪又轻,生得又美,不知他身分的人,却误认作优伶一类。”没想到正好被看戏的薛蟠瞅在了眼里,“不想酒后别人犹可,独薛蟠又犯了旧病。他心中早已不快,得便意欲走开完事,无奈赖尚荣死也不放。”

别人皆是去贺喜听戏,独呆霸王利用这样的机会寻找猎物,知道柳湘莲要走,就赶走出来拦截。原文:刚至大门前,早遇见薛蟠在那里乱嚷乱叫说:“谁放了小柳儿走了!”柳湘莲听了,火星乱迸,恨不得一拳打死。薛蟠一句“小柳儿”,简直把柳湘莲气个半死,正经之人,谁受得了如此轻薄之语?

结果柳湘莲使了一个计谋,没想到此时色迷心窍的薛蟠上了钩,原文:薛蟠听这话,喜的心痒难挠,乜斜着眼忙笑道:“好兄弟,你怎么问起我这话来?我要是假心,立刻死在眼前!”又说“有了你,我还要家做什么!”为了一个男子,薛蟠竟然“心痒难挠”,竟然可以连家都不要,竟然可以赌上生死,这令人想起了贾瑞,一副淫色风流的丑恶嘴脸。

这一次,薛蟠意外地没有得逞,结果还被柳湘莲给打的七荤八素,面上开了果子铺,还喝了不少脏水,薛蟠受此羞辱,羞难见人,就天天装病,后来才得了机会外出游艺,实际上就是没脸见人出去躲一阵子。

薛蟠可能从未受过这般屈辱,就是为秦钟那一次,最后因为贾母出面干预,也许没有得手,但至少也没挨打,没有如此难堪,没想到这一次,被柳湘莲胖揍一顿,喝了脏水,这都是他自己招致的灾祸,也算是对他特殊癖好的一个教训。

我们看,对于女子,前八十回里,跟薛蟠有关系的,有名有姓的只有三个人,香菱、夏金桂、宝蟾,但对于男子,可就多了,如金荣、香怜、玉爱、秦钟、柳湘莲,他又经常在外面吃喝,可能这样的契弟还有更多,也许,在呆霸王的心里,他更喜欢男子呢。

对于香菱、夏金桂而言,如果知道自己的男人在外面拈花惹草的对象,都是男子而非女人,她们会怎么想?

标签: 香菱夏金桂薛蟠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伯温死前为何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一筐鱼到底有什么寓意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伯温,朱元璋,朱元璋,历史解密

    .刘伯温博学多闻,外强中干,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名副其实的大才子,在他去世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实在是一个谜题,将死之人送给自己的君主一筐鱼?难道朱元璋喜欢吃鱼,即使朱元璋喜欢吃鱼,又怎么会缺少这一筐鱼呢?作为明王朝的君王,坐拥天下,如果缺少一筐鱼,岂不是会被天下人笑话!那么我们就来讲讲这筐鱼

  • 儒学对于中华民族到底是福还是祸?它阻碍了现代文明发展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儒学,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存在即是合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在中国古代存在了两千年,这足以说明儒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不过,也有人觉得,在中国近代史上,正是儒学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甚至高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举双手欢呼西方思想的进入。但是近年来,大家又在极力鼓吹复兴儒学,用儒学的精髓来解决

  • 燕侯旨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到霸国与之联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燕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燕侯旨鼎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西周青铜器,其中的铭文为我们透露出某种可能,铭文云:“燕侯旨初见事于宗周。王赏旨贝廿朋,用作又始宝尊彝。”即是说燕侯旨到周王城中向周天子述职,这跟我们今天所谓的年终工作总结很相似,是周人对分封诸侯们政治、军事、经济发展成效的检验。而燕国作为周人嫡亲诸侯国,到宗周朝圣即是传统,

  • 朱元璋吃饭时菜里有头发,厨子马上取下帽子说:我没头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若是一不小心惹到皇帝,轻则被处斩,重则连累家人。 说到朱元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朱元璋曾经是一介布衣,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在执政期间疑心病是非常重的,因此被他处死的臣子固然也不少,某天,在用膳的过程中,他又一次发怒了,这是为什么呢?在古代,要是皇帝吃的菜

  • 段正明把皇位传给了谁?不是段誉,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段正明,历史解密

    读过《天龙八部》的人都知道保定帝段正明,他不仅是段正淳的哥哥,段誉的伯父,还是大理国皇帝,武功高强,精通大理绝学一阳指,曾修习“六脉神剑”中的“关冲剑”,小说最后,他把帝位传位给了段誉,在天龙寺出家为僧,法名为本尘。保定帝段正明史上确有此人,并且也退位为僧,不过他出家之后,把皇位传给了自己手下的大臣

  • 吠舍在印度社会地位高吗?吠舍这一阶级来源于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吠舍,种姓制度,历史解密

    佛经里面再三强调它不重视种姓差别,一入佛教,就如众流归海,一切差别不复存在。这样一来,又怎样理解沙门和婆罗门的对立呢?不重视种姓差别这件事实本身就是对婆罗门的反抗,因为婆罗门教是十分重视种姓差别而且是只代表婆罗门的利益的。但是,佛教也并不是真对一切种姓一视同仁。它当然首先就会反对婆罗门。在婆罗门教的

  • 这位皇帝一生中只有一个女人,痴情专一的他却被人说成是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比如说汉高祖刘邦,他的老婆吕雉非常厉害,所以刘邦的一生中除了吕雉之外,只纳过一个妃子。隋文帝的皇后也非常厉害,因此隋文帝的后宫里嫔妃的数量也比较少,但是隋文帝比刘邦强,因为他会偷腥。而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这位皇帝,他的一生中只有一个女人,这个女人自然就是他的皇后,这个皇帝则是明孝宗。明孝宗是大明帝国

  • 魏忠贤如果不死,大明王朝会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忠贤,明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上,草根起家的皇帝就两个,一个是汉武帝刘邦,本来是个街边的混混,带着一帮兄弟打天下,最终当上了皇帝,另一个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放牛的农民出身,最终登上九五宝座,这样说起来朱元璋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草根皇帝。也许也正是因为有这番艰苦奋斗的经历,整个大明王朝直到灭亡从来没有出现过向敌人求和,割

  • 74军究竟获得了怎样的战功,才赢得了虎贲军这样的称呼?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虎贲军,夏朝,历史解密

    汉之虎贲、唐之玄甲、宋之背嵬讲的是中国历朝历代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汉朝的虎贲军直属于皇帝本人指挥,其他任何人无权调动。由此可见,虎贲军对于汉朝有多么重要。但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支军队被称为虎贲军,这就是第74军。这个称号可不是这支部队自称的,而是由国民政府正式授予的。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军队中是绝无

  • 三国混战多年,为什么没有外族敢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查阅资料发现外族的整体实力很懦弱,在那时候错乱的时代她们的整体实力很差,并且不论是人口数量還是武器都处在发展趋势的环节,在汉朝的前期和中后期,外族遭受汉皇朝的比较严重严厉打击,大部分都变为了部族,不论是哪1个都很是错乱,沒有产生一致的战斗能力,并且她们的定居地区也很是分散化,展现出了分别集聚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