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庞德真实实力如何,庞德的战绩都有哪些

三国庞德真实实力如何,庞德的战绩都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68 更新时间:2024/1/24 22:04:43

庞德是曹魏名将,他原先是马超部将,后来投奔张鲁,等曹操平定汉中后,加入曹魏。演义中,庞德领命支援曹仁,结果被关羽上演了一出水淹七军,他和于禁统统全军覆没,最后庞德宁死不降,被关羽斩杀。庞德一生的高光时刻,可能就是一箭射中关羽前额,然后就成了关羽的刀下魂。其实庞德的实力也没那么不济,他在曹魏阵营到底能排在一个什么水平呢?下面可以一起来了解看看。

庞德实战分析

庞德的武艺如何呢?咱们通过他的战绩来进行一些分析:

1.长安之战,庞德化妆成百姓混入城中,夜间放火打开西门,守将钟繇之弟钟进急来救时,庞德大喝一声,策马挥刀冲出来,钟进措手不及,“被庞德一刀斩于马下”;

2.渭南之战,曹军挖下陷阱,令众诱敌。庞德率铁骑千冲来,人马俱陷落坑中,庞德“踊身一跳”从陷坑中跃出,立于平地,“立杀数人”,步战杀出重围;

3.渭南之战,韩遂陷入曹军埋伏圈中,庞德步战而来,正遇曹仁的部将曹永,庞德“一刀砍于马下”,夺其战马,杀出一条血路,奋勇将韩遂救出;

4.南郑之战,庞德独斗曹军四将的车轮战,张郃“战了数合便退”, 夏侯渊“也战数合退了”,徐晃“又战三五合也退了”, 许褚“战五十余合亦退”;

5.南郑之战,徐晃挑战,庞德出阵,徐晃“不数合败走”,庞德率兵追击,夺了曹军寨栅。但夜间遭袭,败回南郑;

6.南郑之战,许褚诱敌,庞德出战,“褚诈败”,庞德追击落入陷坑;

7.合肥之战,东吴大将陈武与庞德厮杀,后无援应,陈武被庞德赶到峪口,陈武欲回身再斗,却因树林丛密,陈武再欲回身交战“被树株抓往袍袖,不能迎敌”,为庞德斩杀;

8.斜谷界口之战,魏延与庞德交锋,“两将正斗间”,曹营火起,曹操命全军前左,魏延诈败而走;

9.魏延暗箭偷袭曹操,射中上唇,“折却门牙两个”,庞德赶到,“奋力向前,战退魏延”,救下了曹操;

10.樊城之战,庞德抬棺而来,与关平阵前厮杀,“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双方罢兵;

11.樊城之战,庞德与关羽交锋,两人“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于禁鸣金收兵;

12.庞德次日再战关羽,五十合后庞德诈败而走,虚作拖刀计,却“偷拽雕弓”,射中了关羽的左臂 ;

13.关羽水淹七军,庞德奋战中夺船欲逃,被撞落水,为周仓所擒,不屈被斩。

庞德在西凉军中“素有勇名”,而他旧主马超则被誉为“不减吕布之勇”,同为西凉猛将,庞德的武力值与马超相比如何呢?如果两人在阵前厮杀,又是怎样的结果呢?

检点庞德的战绩,比较体现其实力的有三场战斗:南郑关一战独斗曹军四将车轮战;斜谷界口“奋力向前,杀退魏延”;樊城之战百余合与关羽杀至不分胜负。咱们就对这三场战斗进行解析。

曹操大军西征汉中,庞德奉张鲁之命率兵抵抗,双方在南郑摆阵厮杀。曹操先前在渭桥与马超大战时,就对庞德印象很深,“深知庞德之勇”,再次阵前相遇,意欲收为已用,于是命令众将“吾欲得此人。汝等须皆与缓斗,使其力乏,然后擒之”。麾下众将明白了曹操的心思,轮流出战,都是“战不数合”,诈败而走,而曹军第一猛将许褚出阵,“战五十余合亦退”。

大家记得,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昌时,曾经遭到杨奉部将徐晃的拦截,曹操命许褚出阵对敌,“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同样是斗五十余合,许褚战徐晃是实打实的硬磕,而许褚战庞德则是受令放水,在保障不伤害庞德的情况下,收着打的。两相比较,我们可以确定:庞德的武力值不会高于徐晃。

斜谷界口,魏延领兵来战,曹操令庞德迎敌,“二将正斗间”,曹军后寨火起,曹操命令全军前压,魏延“诈败而走”。从这场战斗看,魏延具备在一定回合内与庞德抗衡的实力。随后,魏延绕过树林,摸到在坡上指挥战斗的曹操附近,一箭射中了曹操上唇,翻身落马,魏延弃弓舞刀来取曹操性命,被庞德赶来截住,“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从这场战斗中,我们可以看出,庞德在搏命厮杀的状态下,战力暴涨,能够击退魏延,武力值肯定在魏延之上。

庞德真实实力

樊城之战,庞德恃勇抬棺而来,欲挫关羽三十年之声价。先遇到关平,两人“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两家各歇”。关平回营后,向关羽汇报战况,“言与庞德交战,不分胜负”,关平性情忠厚诚实,不会吹牛,他说是不分胜负,也就是在关平眼中庞德的实力也就与自己相当。而随后关羽出战,与庞德厮杀,“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双方皆鸣金收兵,书中说,曹军是“恐庞德有失”,而关平则是“恐父年老”。也就是说,在战斗场面上庞德并无胜算,而关羽则面临着一个严重的事实:他真的老了。

其实如果我们不为心中的英雄讳言的话,揭开我们心底的质疑,我们就会面对一个残酷而令人伤心的真相:此时此刻关羽的武力值很可能已经不比关平更高了!

次日再战,庞德诈败,关羽穷追不舍,庞德虚作拖刀计,实则“偷拽雕弓”,暗放冷箭时,是“关平眼快”,发现了庞德的企图,大喊“贼将休放冷箭!”但关羽“急睁眼看时”,已经晚了,正中左臂。从这个情节我们不能不难过地承认:关羽的战场感知的敏锐度和观察力其实都已经不及儿子关平了。

庞德能够与关羽大战百余合不分胜负,一方面是他的准备非常充分,又恃勇而来,以命相搏,抵挡住了关羽威力最大的前段暴击,而关羽业已年老,后继乏力,庞德就成功将战斗拖入到了僵持阶段。庞德战平关羽靠的是:准备充分、应对得当、敢于搏命。

而以庞德的真实武力值不会比徐晃更高。正常厮杀的情况下,和张郃、张辽、魏延等人并没有明显层次上的差距。但庞德的战斗态度非常好,准备充分,又作风悍勇,这对他的武力发挥起到一定的加成作用。所以在排列曹军诸将武力值高低的时候,我们通常把他列在“超级猛将”典韦、许褚之后,与“强一流”徐晃、夏侯惇相当,而在“中一流”张辽、张郃、夏侯渊之上。

但凭庞德这样的实力想与马超相较还是有着很明显的差距。庞德和魏延真打实斗,双方还拼了一段时间,而魏延也属于“中一流”水准,庞德不玩命的状态下,魏延也能支撑相当回合数。而武力值比魏延略胜半分的张郃在马超的猛攻下,只扛了二十回合就败下阵去。

许褚在放水的状态下与庞德厮杀,“战五十余合亦退”,表现非常轻松。但许褚与马超对战的时候则是全力以赴,超水平发挥,甚至还要脱盔卸甲,放弃防守,以命相搏,但仍然毫无半分胜算。次日马超仍然率铁骑耀武扬威,往来驰骋,践踏曹军寨栅,而许褚则偃旗息鼓,再不露面了。

庞德若与马超对战,表现不会比对阵许褚更强。马超可不是樊城之战时年老的关羽,马超能够很轻松自如地对付庞德,至少比打许褚要容易得多。

结论:如果庞德与马超两人在阵前捉对厮杀,即使庞德奋力搏命而战,马超也能够在六七十合内就取得完胜。庞德的暗箭功夫对避箭能力超强的马超也毫无效果。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吴起为什么不是四大名将,吴起生平简介到底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我国古代有非常多的名将,他们在不同时期做出了很多不同的事情,但是说起来都是十分令人敬佩,拥有很多战绩的大将。不过在战国时期,人们常说有“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王翦、白起、廉颇、李牧四人,但是在战国时期,还有一个吴起,他一生从来没有败绩,甚至曾经以五万人战胜五十万人,为什么这样

  • 飞将军李广自杀的原因,李广为何最终会选择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李广,是汉朝时期一位很有名的大将,但同时也是一位人们讨论比较多的大将。后世有一句“李广难封”,说的是李广这一生尽管有战功,但是却难以被封侯,多多少少有一些愤慨之情。不过,李广难封难道就真的是因为功劳太高封无可封,或者是没有遇到赏识他的君主所以没有封吗?不尽然,而且这样一位被称

  • 柴荣是个怎样的皇帝,柴荣不死赵匡胤敢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被拥立为皇帝,成为宋朝开国国君,自然是和柴荣早逝有很大关系。不少朋友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如果柴荣不死赵匡胤还敢反吗?其实答案很明了,柴荣只要活着,赵匡胤无论如何都是没机会的。当然,影响每件事定性的因素都有很多,赵匡胤能够“黄袍加身”,柴荣的离世只是原因之一。柴荣

  • 比干挖心的故事,比干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比干,子姓,名干,殷商沫邑(今河南卫辉)人,殷商宗室,商纣时丞相,纣王三大忠臣之一,《论语》中称微子、箕子、比干为“殷三仁”。为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帝乙之弟,帝辛(纣王)的叔父,官少师(丞相) 。比干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幼年聪慧,勤奋好学,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

  • 比干死后被封为什么神,比干的生平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公元前1125年-公元前1063年中文名:比干别 名: 国神国 籍:中国(商朝)民 族:华夏族出生地: 沫邑(河南淇县)出生日期:公元前1125年(乙巳年夏历四月初四)逝世日期:公元前1063年职 业: 少师(丞相)主要成就:辅佐中国商朝两代帝王封 号: 文曲星地 位: 殷三仁之一葬 地: 河南省卫

  • 浪里白条张顺怎么死的,张顺的生平事迹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张顺,《水浒传》里的人物,在梁山排第三十位,水寨八员头领第三位,因为水性极好所以外号“浪里白条”,天损星。在对抗朝廷的几次围剿里,张顺接连擒拿牛邦喜、高俅,威名大振。最后随宋江征讨方腊,在涌金门被乱箭射死,死后,被西湖震泽龙君收做金华太保,留于水府龙宫为神。提名回目:第37回

  • 张顺为什么被称为“浪里白条”,张顺浪里白条绰号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张顺,《水浒传》里的人物,在梁山排第三十位,水寨八员头领第三位,因为水性极好所以外号“浪里白条”,天损星。 在对抗朝廷的几次围剿里,张顺接连擒拿牛邦喜、高俅,威名大振。最后随宋江征讨方腊,在涌金门被乱箭射死,死后,被西湖震泽龙君收做金华太保,留于水府龙宫为神。张顺浑身象雪一样

  • 海瑞骂嘉靖的奏疏原文,海瑞骂嘉靖皇帝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海瑞一封信,震动大明朝公元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大明皇帝朱厚熜被海瑞给臭骂了一顿。海瑞不是当面骂的,他当时正在户部任当主事的小官,没资格见到皇帝,他只能把所有的怒怼和怨气都写在奏疏里。这份奏疏的大意是说:皇上,您登基之初还算干过一些好事,可是现在,不管百姓、不理朝政、远离太子、不务国事,越混越不

  • 如何评价海瑞这个人,海瑞是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公元1514年-公元1587年中文名: 海瑞别名: 汝贤,刚峰,海青天国籍: 中国(明朝)出生地: 海南琼山出生日期:1514年逝世日期:1587年职业:官吏代表作品:《治安疏》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

  • 历史上的高俅是奸臣吗,高俅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高俅,一听到这个名字,你的脑海里一定已经浮现出了一个标准的奸臣嘴脸,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刻画之下,高俅已经可以被称为是奸臣的代名词,不过其实就和很多其他人物一样,小说有作者本身和那个时代的思想在里面,对于真实的高俅,你了解多少呢?历史上真实的高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的就是那个祸乱朝纲的奸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