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36年,康克清和任曼君就发动福建省妇联和龙岩地区的相关单位,组建了一个秘密调查组,负责寻找杨月花的下落。
但当时局势复杂,我党地下工作者频繁受到国民党打击迫害,很多任务无法正常开展。最终,这次调查随着抗战爆发无疾而终,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才重新开始寻找杨月花。
经过2年的反复比对,终于发现了杨月花的下落,那时的她已经成婚生子,过着安稳的生活。
杨月花是毛主席和贺子珍的第1个女儿,出生于1929年,那正是红军对敌斗争最艰难的时期。当时,很多革命人士生下孩子后,都没办法自己抚养,只能送给当地老乡。
毛主席和贺子珍也不例外,他们将杨月花交给一位大嫂,拿出20块银元,请求她帮忙照顾孩子,将来一定会把孩子接走。
3年之后,贺子珍再次来到龙岩,找到了当年的大嫂。但大嫂却表示,孩子很快就夭折了,贺子珍大吃一惊。
其实在那种环境下,孩子夭折并不稀奇,有时候还会为了避开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寻,故意谎称孩子已经去世,以便遭到报复。
但作为母亲的贺子珍,可能是和女儿有心灵感应,她不相信女儿已经死了。在那之后的几年里,贺子珍从未停止寻找女儿,也找到了一些线索。
有种说法认为,当年收养孩子的大嫂不够仗义,听说国民党四处搜寻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家人,担心受到连累,便在一个晚上悄悄把孩子遗弃了。
大嫂没想到的是,贺子珍竟然真的会找回来,只好故意编个故事,说孩子因病夭折。
此后,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再加上贺子珍和毛主席产生矛盾,她一气之下远走苏联,找孩子的事情就这样耽搁下来。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老红军罗万昌奉命秘密调查,历经艰苦后总算发现了杨月花的踪迹,此时距离她被送人已经过去近50年。
杨月花年幼的时候,曾经2次被送人,但她很幸运,都被养父母视如己出。特别是第3任父亲邱应松,他将杨月花看成掌上明珠,对她倾注了全部的爱。
杨月花18岁那年和郑焕章结婚,不仅家庭幸福,而且事业发展的不错,后来做到龙岩电影站站长。
不过,杨月花并不清楚自己的身世,直到罗万昌找上门来,她才知道自己是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女儿。
贺子珍回国后曾和毛主席见过一面,两人也谈到过杨月花,但当时还不知道女儿尚在人间。贺子珍晚年在上海休养,组织上便安排杨月花前去和她见面,但却没有成功。
罗万昌又带着杨月花去福州见舅舅贺敏学,他表示贺子珍的情况不太好,并不是母女重逢的最佳时机。
1977年,贺子珍在福州养病期间,决心和女儿见面,但因为各种问题没有成行,这对母女始终未能相认,这也成了贺子珍和杨月花两人的毕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