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6年,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建立南宋享国152年。那么南宋赵构把国家又推向了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北宋时的国土280万平方公里到了南宋只有200万,那个80万土地又去了哪里?
众所周知,宋朝是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出了一大批文坛能人,范仲淹、王安石、李清照、陆游等一大批文人墨客。赵构坚信:文不乱国。他最怕武功盖世又深得民心的将领,赵构害怕他们生出异心有谋反之意,军队中频频出现更换军队将领之习气,这也使得军中将不认兵,兵不认将的军心涣散现象。
宋高宗赵构他知道自己的皇位是不合法的,所以他一心要保住皇位,保住半壁江山的实权,哪管得了北方之事,他只想安安耽耽,舒舒服服的过着皇帝的好日子。当岳飞直捣黄龙府,赵构在奸臣秦桧的游说下,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令,要岳飞班师回朝,岳飞痛哭: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赵构愿意割地赔款,也不愿和金兵战争,他是想如果岳飞接回了徽宗和钦宗,自己势必要让位,而且自己又没有生育能力,皇帝的位子有多少人盯着自己也不知道。
岳飞是一号主战派,岳飞太厉害了,连金人也自叹:岳飞不死,大金灭矣!赵构也害怕岳飞的了得,这要是想谋反还不是小菜一碟吗?本来宋朝就是惧武不惧文,赵构自己就是这样上位的,他也怕别人效仿。杯酒释兵权就是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为夺兵权,保住皇位的手段。
多年的战争不断,国内百姓民不聊生,对金人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赔偿,国家已经穷得叮当响了,战争需要军需需要钱,南宋也负担不起,想想还是算了吧,半壁江山也是江山啊,文官治国不会暴乱,武将是他最放心不下的地雷,随时可以爆炸,这就是赵构的自私、不作为、懦弱、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的昏庸无道。
赵构偏安一隅,不以大局为重,杀害岳飞,宠信秦桧,说到底还是一己私心。岳飞带领多少将士用生命夺回来的80万土地,基本上都被赵构求和拱手送人。
一个国家的皇帝应该心系国家百姓,让国家治走上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才是一个皇帝的真正职责。整个宋朝皇帝就没有一个皇帝有这样的豪橫,甘愿拿国土和民众去讨好敌人,向敌人示弱,俯首称臣,做这样的皇帝又有什么尊严可言,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皇帝不做也罢。
要知道敌人只有打败他,他才服软,没有人能把讨好来的敌人变为朋友,因为他们就是拿捏你的弱项和短处才来欺负你,玩转你于股掌之中,而变本加厉,得寸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