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人之辩,重于九鼎,群雄割据的时代什么人有这么大的能耐?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群雄割据的时代什么人有这么大的能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350 更新时间:2023/12/27 11:01:12

战国时期,秦兴师逼近周王室,以此为要挟,周王索要九鼎。周王忧心忡忡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招来重臣颜率商量应对之策。颜率表示,大王不要慌,这件事交给我,我去找齐国帮帮忙。

到了齐国,颜率见到齐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既然秦国无道,兴兵胁迫周王索取九鼎,我们商量了一下,与其把九鼎给秦国,不如齐王你帮帮忙,周王顺水推舟把九鼎送齐王好了,这样一来齐王既赢得了好名声,又得到了九鼎这样的好宝贝。希望齐王好好思考一下利弊。这齐王一听当然高兴,一石二鸟。立马发兵五万人,让陈臣思将军带领,去解周王之围。另一边秦国看到齐军来了,觉得没必要为了个宝贝付出战争的代价,随即班师回朝。

一场危机圆满解决,但是周王又开始忧心忡忡了,因为齐王派人来索要九鼎了,周王虽说不愿意给,但是红口白牙答应的,可不能不认账啊。这时候,颜率又说道,大王还是不要慌张,这件事情交给我,我去去就来。

颜率到了齐国,开门见山给齐王说,齐王大义,保全了周王室,咱们也愿意将九鼎献给您,您说吧,从哪把鼎运到齐国,我们去操作。齐王说从梁国运过来,颜率说不妥,因为梁国君臣早就在打九鼎的主意,他们在晖台少海早就部署好了,九鼎进了梁国就出不来了。齐王说,行吧,那就走楚国。颜率又说,楚国也不行,道理同上,他们在叶庭一带也部署了很久,九鼎一进楚地,必然出不来。

齐王面有不悦,问到,那你说说呗,怎么办,从哪里走。此时颜率大义凛然对齐王说,我们周君也考虑了很久这件事情,您看这九鼎不比瓶子罐子,放在兜里就能拿得走,也不比飞禽走兽,朝发夕至。当初武王伐纣,拉一个鼎就用了九万人,如今要拉九鼎,那就得八十一万人,再加上运输工具和辎重粮饷不计其数,虽然大王有这个能力,但是还是不知道走哪条路,这就是我们最担心的事情。

齐王算是明白了周君的意思了,对颜率说,说来说去不就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吗。颜率回道,那当然不是,只要齐王您选好了哪条路,告诉我们,我们立马发货。齐王还是一个明事理的人,为了一个九鼎,花费这么巨大的人力物力,那是得不偿失,随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所谓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战国时期,已经是礼崩乐坏,诸侯国无视周天子已上到了明面,对于这种情况,颜率用自己的智慧,保全了周君的颜面,也给了齐王一个台阶,诸侯国以霸道王道为国策,相反齐王在这件事情上,保全了周天子,也赢下了美名。

标签: 九鼎战国谋士

更多文章

  • 龟兹国: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和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龟兹,西域,古代西域

    在历史长河中,西域这个地区显得十分的神秘,自西汉丝绸之路开辟之后,西域各国逐渐也进入了中原人民的视野。在西域三十六国中,龟兹尤为耀眼,他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文化。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繁荣的时候北达天山山脉,南靠大漠。龟兹有自己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中的一种方言。由于在语言学上龟兹国所属的语系分

  • 虎女焉能嫁犬子,关羽看不起孙权,那关三小姐后来嫁给谁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孙权,关银屏,关三小姐

    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众多风流人物之中,关羽忠肝义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历代帝王都不断对其加封,特别是在清朝时期,每位皇帝不断对他增加封号字数,到了光绪年间,关羽封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在今天,也有很多人将关公供奉起来,就是因为他的大义。不仅如此,关羽

  • 一捅就破的窗户纸,古人用它能保护隐私吗?其实这些小东西更能体现古人的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窗户纸,古代窗户纸

    相信很多人在古装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看到过这样的场面,一些刺客或者盗贼潜入他人府邸,用嘴巴把指头弄湿,然后轻轻戳一下窗户上的纸,就能毫无声息的弄出来一个小洞,房间里的情况也就一目了然。然后我们不禁会想到,古时候虽然科技落后,但是保密措施就做得这么粗糙吗? 实际上,这种窗户纸就算不蘸口水也很

  • 西夏被蒙古灭亡时有多惨烈,兴庆府被屠城,西夏王族几乎团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夏,蒙古,西夏灭亡,兴庆府

    公元十三世纪初,蒙古崛起于漠北。乞颜部枭雄铁木真在用武力统一蒙古高原诸部的同时,开始向外扩张。铁木真被蒙古诸部豪酋推为成吉思汗后,将征服者的目光扫向蒙古草原之外的异邦。西夏是由党项人(羌人一支)建立的小国 。其地包括今天的宁夏、陕北 ,以及甘肃、青海之一部分,和蒙古高原隔着一道雄奇险峻的贺兰山。12

  • 弥勒佛和如来是什么关系?孙悟空一句话道破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弥勒佛,如来,孙悟空

    西天取经的路上,强大的妖怪非常之多,不过对于唐僧师徒一行人来说,遇到的这些妖怪到底是不是西牛贺州上面所有的妖怪,那恐怕当时只有如来佛自己心里清楚了,如果说不只有这条路上有这些大妖怪,那如来佛这么多年也白干了。 用弥勒佛的话说,西天取经就是一场众神对唐僧和孙悟空的考核,如果考核通过了,那

  • 三国时期骑兵部队,曹魏重视,孙吴渴求,蜀汉竟不屑一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曹魏,蜀汉,三国时期骑兵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常常为诸葛亮殚精竭虑未能克复中原而遗憾,也为蜀汉政权未能中兴而叹息。后来慢慢长大,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也尽量避免用主观念想带入到这段历史中,导致一个政权的兴起和衰亡的因素很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今天就军事力量中的骑兵部队做一个对比,看看三国之间存在着怎么样的差异

  • 姜子牙为何收龙须虎为徒?想不到是元始天尊安排了这场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姜子牙,元始天尊,龙须虎

    姜子牙这一生仅仅收过两个徒弟,一个是叫做武吉的凡人武将,另一个则是神兽龙须虎,当然我个人认为五路神不能算是姜子牙的徒弟,仅仅是他的门人。收武吉为徒是因为可以借助他的力量让姜子牙登上相位,而收龙须虎为徒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姜子牙并不是主动收龙须虎为徒,而是元始天尊强行将其塞给了姜子牙。元

  • 龙须虎已成不死之身,姜子牙为什么还给他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子牙,龙须虎

    在《封神演义》中有个规矩,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想要进入封神榜,前提条件就是要身死之后才能有条件入选,并且还得是非正常死亡。比如说姬昌,按功劳来讲他是妥妥的封神,但是就是因为他是寿终正寝,所以没有被封神。看明白了这个条件,我们就能看出封神对于那些修行久、道行高的人来讲,他们可能压根就不愿意上榜。相反,对

  • “凿壁借光”的匡衡后来怎么样了?他最后成了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匡衡,凿壁借光的匡衡

    古时候有很多寒门学子勤学苦读的故事,孙敬和苏秦的悬梁刺股,孙康和车胤的囊萤照雪,看这两个例子,都是两个人组成的一个成语。而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单独给他出了一个成语,叫做凿壁偷光。这些典故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偷光的是一个叫做匡衡的孩子,小时候的匡衡勤奋又聪明,常常是老师劝我们好好学习的榜样,不过

  • 毁誉参半“曾国藩”的成功,离不开儒家思想,看历史带给他的机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曾国藩,儒家,儒家思想

    1840年,曾国藩任翰林院检讨,正式踏入仕途。在随后的十年里,曾国藩可谓是青云直上,十年内连升七级。1843年升任翰林院侍讲,1845年升翰林院侍讲学士,1846年升任文渊阁直阁事。文渊阁相当于皇家图书馆,总领文渊阁工作的是两名文渊阁领阁士,下面是六名文渊阁直阁事。换句话说,这是相当于皇家图书馆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