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痛点“西北叛乱”,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清朝的痛点“西北叛乱”,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39 更新时间:2024/1/16 10:13:16

乾隆皇帝自诩“十大武功”乃众所周知,平心而论这“十大”水分不少,但其中“两平准噶尔”和“平定回部”之叛乱,确实是值得后人赞颂。这三次不远万里之战争,彻彻底底地将西北边疆归入大清版图,维护了领土的统一。乾隆皇帝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确是功不可没!

纵观大清王朝历史,“西北”一直是威胁王朝政权的一枚定时炸弹,尤其是在康雍乾三朝多次爆发叛乱。

康熙朝时期,康熙二十九年至康熙三十五年,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康熙皇帝三次御驾亲征,先后历经乌兰布通和昭莫多两场大战,终于平定了噶尔丹之叛乱。而噶尔丹本人也因兵败而郁郁而终。然而,好景不长,康熙末年,噶尔丹的继任者策妄阿拉布坦又在西北卷土重来,准噶尔再一次叛乱,对抗天朝。

康熙皇帝虽然此时年过六旬,尽管已经无力御驾亲征,但是以武力打击叛乱之决心丝毫未变。

康熙皇帝以自己爱子,皇十四子胤禵为“大将军王”,代父亲征。在胤禵征讨叛乱时期,虽遇到一定困难,甚至一度陷入僵局,但是整体战事还是对天朝较为有利。可惜就在平定大业即将告成的关键档口,康熙皇帝突然病危驾崩,在异常激烈的皇位“争夺战”(九子夺嫡)中,雍正皇帝胜出成为了皇位继承人。

作为雍正皇帝对立派的“大将军王”胤禵,自然不能获得新君之信任,因而被从西北调回北京,“大将军”一职也被取而代之。总之,康熙朝时期,西北叛乱并未得到根除,甚至是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大尾巴”。

进入雍正朝,一度被胤禵压制的策妄阿拉布坦,并没有俯首称臣,趁大清王朝皇权交接未稳之际他又支持同为厄鲁特蒙古的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卷土重来,妄图与大清王朝对峙。

雍正皇帝以川陕总督为“大将军”,持续对叛军以严厉的武力打击,年羹汉军旗人出身,对顾忌相对不多,一顿强兵劲旅,打得叛军落花流水,西北叛乱暂时被压制。雍正七年,策妄阿拉布坦之子噶尔丹策零继承乃父遗志,卷土重来,试图继续与大清王朝掰掰手腕。

这次清廷兵分两路进军准噶尔,其中北路军以满洲宿将傅尔丹为大将军,西路军以平定西北名将岳钟琪领兵,雍正皇帝似乎志在必得。

然而,战争进展并非如天朝预期,更是在和通泊之战,北路军陷入敌军重围而几乎全军覆没,幸而满洲官兵穷途末路冒死抵抗,主帅傅尔丹才捡回一条性命。

最后,还是素来与清廷要好的喀尔喀蒙古额驸策棱(博尔济吉特氏)出手,才算挽回败局。至于西路军在岳钟琪出师不利之情况下,张广泗取而代之,总算取得一定成果。最后,噶尔丹策零迫不得已俯首称臣,清廷与准噶尔握手言和,双方恢复双边关系,西北战事告一段落,而雍正朝针对西北叛乱之作为也就止步于此。

通过上述我们可知,历经康、雍两朝,大清王朝在对抗西北叛乱,尽管占据上风且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并没有彻底抑制反叛势头,最主要由于反动势力存在,西北地区一直没有真正归属大清王朝版图,“西北”俨然成为大清王朝君主们的一块大心病。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年轻的乾隆皇帝继位。年轻人踌躇满志,上位伊始他就在心里暗下决心,定要在自己执政时期,完成祖、父两代帝王未完成之宏愿——彻底征服西北。

乾隆十八年,这征服西北的机会悄然而至,既模糊,又突然。

原来,噶尔丹策零死后,他的儿子们开始挣立汗位而相互厮杀,搞得准噶尔内部四分五裂,前几代雄才大略汗王创造之辉煌也被挥霍一空,准噶尔汗国落寞了!

就在乾隆十八年,蒙古部落的三位车凌(首领)因为不堪内部战乱之压迫而选择归顺清廷,而乾隆皇帝则敏锐地察觉征服西北的时机到来了。

在避暑山庄多次接见了三位车凌,积极了解蒙古内部情况之后,乾隆皇帝决定对西北用兵。乾隆皇帝将自己主张公布朝堂之后,反对之声不绝入耳。大部分朝臣认为,此时西北蒙古彪悍顽强,不来攻打中原就不错了,难得当前太平盛世,皇帝的主动出击岂不是自讨苦吃?而且时间仓促,如此大规模之战事,在毫无准备之前提下,如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应该说,大臣们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但是乾隆皇帝清楚,时机转瞬即逝,作为最高统治者,关键时刻必须要当机立断。

在力排众议之后,乾隆皇帝乾纲独断地决定征服西北,乾隆二十年,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实际上,战争的过程并非如预期那般顺利,甚至是十分艰苦,而且又出现反复。清军在先后击败了以达瓦齐为首的准噶尔蒙古军队之后,以阿睦尔撒纳为首的一些蒙古贵族又出现反叛。这阿睦尔撒纳身份比较特殊,此人乃策妄阿拉布坦之外孙,又是厄鲁特蒙古辉特不台吉。因为与达瓦齐之间的利益纠葛,开始依附清廷,也成了清廷平定准噶尔的向导加急先锋。

清廷平准胜利后,阿睦尔撒纳以“卓著功勋”被清廷封赏为双亲王爵位,食亲王双奉,应该说,这个封赏已经是超规格了。但是阿睦尔撒纳并不满足,在通过战争取得在蒙古地区利益之后,又举旗反清。这种两面三刀的行为,客观上促使了清廷对厄鲁特蒙古的毁灭性打击。

阿睦尔撒纳兵败逃亡到哈萨克和俄罗斯,俄罗斯一直关注准噶尔战事,其企图不言而喻。最后他因染天花而病殁,年仅35岁。另外,战争最终的受害者永远是普通百姓,清军出兵比较仓促,粮草等后勤补给并不充分,因此给蒙古人民造成了沉重负担,这也是平定大业会出现几次反复的客观事实。

而之后的“回部叛乱”只是西北战事的衍生,乾隆皇帝急命平定大将兆惠领兵平叛。兆惠临危受命,在一度被敌军层层围困的不利情况下,竟然神奇地拖垮敌军,待援兵到来之后而反败为胜,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为维护祖国之统一,兆惠将军确实是功不可没!

乾隆皇帝通过一系列的战争,西北地区正式成为大清王朝版图一部分,这是之前王朝仅对西北是名义上的管辖,绝非可以肩比之的。尽管在战争过程中,乾隆皇帝出现过很多失误,甚至是一些残忍的决策,但仅就维护国土的统一,乾隆皇帝作为时代的统治者,确实值得后人称颂。

标签: 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祐和李承乾都是谋反罪,为什么李世民只杀了李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唐朝,历史解密

    李世民在位期间,大唐差点上演了和玄武门之变类似的事故,齐王李祐在封地内起兵造反,平叛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太子李承乾联合汉王李元昌、大将侯君集等人,也怀有谋反自立的心思。同样作为李世民的亲子,一样的谋反罪名,为什么李祐被赐死于太极宫,而李承乾只是废为庶人?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三条。第一,两者出身不同。李

  • 长坂坡为什么会成为战场?长坂坡之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长坂坡之战,历史解密

    长坂坡,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县级市当阳市中心城区的长坂坡古遗址,曾是三国时期刘备和曹操交手的古战场。在这里曾发生赵子龙救主,张飞喝退曹军等著名典故,长坂坡一战也蕴藏着曹刘两军的众多抉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 长坂坡何以成为战场?在《三国志·蜀书》中,作者陈寿曾四次提到“当

  • 三国时期实力排行榜中的前五名大将都有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文鸯,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国乃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局势动荡混乱且将尔虞我诈演绎得淋漓尽致的时代,但在这一时期,也不乏存在很多英勇善战之人,他们各怀绝技,维护国家安宁,让百姓安居乐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便知”,三国时期英雄云集,那他们实力如何?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时期实力排行榜中的前五名大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 关羽大刀80斤李元霸大锤数百斤,古代兵器真的那么重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里,武将使用兵器以大刀和长枪居多。关羽的兵器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王双、韩当、魏延、黄忠、颜良、华雄、关平、严颜、凌统、曹洪、乐进等武将用大刀,其中王双用的大刀,重六十斤。张飞的兵器丈八蛇矛,长一丈八(约4.14米)的长矛重60斤,马超、文丑,赵云、张合、高览、夏侯敦、太史

  • 清朝灭亡之际为何还能保持国土面积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晚清,历史解密

    1912年2月12日,清末帝退位,根据其诏书,将当时还在管辖内的1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交给了继任者,继任者不久成立了中华帝国。中华帝国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自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以来领土面积最大的汉族王朝。纵观历朝历代,在灭亡之际,都会形成巨大的领土流失,其中有分裂导致的,有边疆脱离导致的。后来的王朝要

  • 战国时期差点被灭的燕国,到底是靠什么稳定住局势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燕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要说到局势分割的时代,春秋战国,三国时期肯定是必定会被提到的,而这其中尤以三国最有名,战国时期次之,今天我们就战国时期燕国的情况更大家唠一唠,在小编看来,燕国在当时的情境下还能够做到独善其身,直到最后才被秦覆灭,肯定是有其独到之处的。而今天我们

  • 战国末期,齐国为何对于其他诸侯国的灭亡袖手旁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齐国,历史解密

    齐国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战国时期的齐国十分强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我们回顾战国数百年征战的岁月,能够发现的是,实际上并不是只有秦国一国具有一统天下的潜力。在战国第一个霸主魏国,开始衰弱之后,坐拥山东半岛的齐国,则迅速的在东方强势崛起。以至于,齐国最为强势的时候,对于

  • 出逃的司马睿为什么还能再建东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睿,东晋,历史解密

    西晋王朝是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它刚刚建立起来的统一,立刻就被铺天盖地的诸侯争霸赛给打得支离破碎,不过幸运的是,在他亡国之初,立刻就有南方的司马睿建立起了东晋王朝,不过东晋王朝的建立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甚至有人调侃,若是当年孙权还泉下有知的话,说不定会提着刀直接杀了司马睿,让西晋王朝彻底毁灭。为何会这

  • 揭秘:小乔与诸葛亮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小乔,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大美女,历史上关于小乔的记载并不多,关于她的资料介绍更多的来自于文学作品中。这也给了后人对小乔进行联想的空间。有人说小乔喜欢诸葛亮,这是真的吗?如果不是,小乔为什么要救诸葛亮呢。关于小乔的历史介绍很少的三国志中有一处: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

  • 秦国想偷袭郑国,牛贩子靠12头牛救了郑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郑国,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628年,郑文公病逝,年仅20岁的郑穆公继位,郑国国内不稳,更不巧的是,也在这一年,郑国大靠山晋国国君晋文公重耳也死了,继位的晋襄公也是个毛头小子。接连接到郑文公、晋文公病逝的消息,秦穆公乐了,这是个机会啊,大手一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何在?”,三人齐齐出列,大声道:“末将在!”,秦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