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坂坡为什么会成为战场?长坂坡之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长坂坡为什么会成为战场?长坂坡之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39 更新时间:2023/12/30 15:15:40

长坂坡,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县级市当阳市中心城区的长坂坡古遗址,曾是三国时期刘备曹操交手的古战场。在这里曾发生赵子龙救主,张飞喝退曹军等著名典故,长坂坡一战也蕴藏着曹刘两军的众多抉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 长坂坡何以成为战场?

在《三国志·蜀书》中,作者陈寿曾四次提到“当阳”,其中三次都和一事有关。这三次中的两次,陈寿还将“当阳”具体为“当阳长坂”。因为东汉末年曹刘之战的缘故,“当阳长坂”于我们而言早已不是什么闻所未闻的小地方了。可长坂坡又怎会被择为战场呢?

众所周知,长坂坡之战的背景是刘备被曹操追击。作为被追击方,刘备显然以逃离为上策,难以在逃亡途中主动展开防御工事,乃至选择交手的战场。所以长坂坡能成为这场追击战的发生地,与曹操选择的追击路线关系更加紧密。

那么曹操是如何确定路线的呢?《三国志》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载。在追击刘备的过程中,因为担心刘备先行占据有驻军和较完备防御工事的江陵,曹操便下令军队减轻负重,快马加鞭地赶往襄阳。

然而待到达襄阳,曹军发现刘备已逃离此地。因而曹操又命五千精兵进一步追击,“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这才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备。

江陵、襄阳和当阳有怎样的联系呢?襄阳在三地最北,是刘备南逃会途径的第一站。而江陵在这三地的最南,是三地中最发达,也最重要的要塞。所以曹操一早就预测,刘备极可能赶往江陵以据城自守。为了免除这多余的麻烦,曹操便计划在襄阳就将刘军拦截。

结果因为刘备逃得太快,曹操没在襄阳拦住人,便只得继续南追。而在襄阳与江陵之间的当阳刚好坐落在古荆襄大道上。这条道路是江陵和襄阳间最主要的交通线,也是刘备南逃的必经之路。所以曹操也不过是沿路追击,刚好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为避免夜长梦多,曹操这才将长坂坡变成了战场。

所以长坂坡成为古战场,客观而言是它坐落在古荆襄大道上,主观来说则是曹操需要在追上刘备之后立即对其赶尽杀绝。至于长坂坡最终因刘军的种种事迹扬名天下,则是后话。

二、 曹刘为何有种种交手?

再说长坂坡之战中发生的几件要事。史料记载,在行至当阳一带时,刘备的队伍已有军民十余万,辎重数千车。这么庞大的一个队伍,为何会将曹操的五千追兵视作索命的阴差呢?只因为曹军的这五千人是虎豹骑。

如果要问东汉至三国哪些割据势力最强,魏、蜀、吴自然三足鼎立。但要说这一时期哪些军队所向披靡,曹操的嫡系精锐虎豹骑必定名列前茅。作为三国“特种兵”的代表,虎豹骑几乎是当时的战斗力“天花板”。虽然追击刘备的虎豹骑仅有五千,但这以一敌百的五千精锐对军民混杂的逃亡大军而言仍旧是一大威胁。所以当曹军追击刘军,刘备自然而然地做出了他认为最合适的选择。

刘备这“最合适的选择”,自然是促成了赵子龙长坂坡救主这一千古佳话的弃妻弃子而逃。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刘备可谓是充分继承了先祖一遇到危急就“断尾求生”的本事。楚汉对峙时,刘邦没少在危难关头抛妻弃子,而在长坂坡之战爆发时刘备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此外,长坂坡之战还涉及一件趣事。此事未见于《三国志》,却成为《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彩蛋”。《三国演义》称,在赵云冲进曹军救刘备之子时,曹操曾想要生擒赵云,但其麾下大将张辽、许诸等“无动于衷”。

其实在历史上曹操也多次被围困。建安二年(197),典韦曾为救曹操身负十余处重伤,最终战死在曹操眼前。建安十六年(211),许诸为救曹操,主动做了他的“人肉盾牌”,在箭雨中将曹操送到安全地带。而遵照罗贯中一贯的尊刘贬曹态度,他在《三国演义》中用许诸等对赵云的欣赏和同情来反衬曹操的冷酷,也算是“符合史实”,有理有据了。

三、 长坂坡之战何以影响了天下三分

对于我们多数人而言,长坂坡之战的意义或许就是为我们留下激动人心,脍炙人口的故事。但虽是一场追击战,长坂坡之战却又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一个标志点。这场战争虽然让刘备分外狼狈,却也是他由败转胜的转折点。

在当阳长坂坡,刘备与孙权的心腹鲁肃会面。尽管刘备此时的处境极糟,鲁肃还是代表孙权与刘备结成同盟。孙刘的第一次结盟,乃至往后所有分分合合的故事,都这么开始于当阳长坂坡。

同时,刘备虽在军事方面于长坂坡输了个彻底,但在政治上却借此彻底赢得了荆州一带百姓的人心。前文提到,在行至当阳一带时,刘备的队伍已有军民十余万。在南逃初期,刘备手下其实仅有万余人。但在行进过程中,他不断拉拢当地民众。即便是被虎豹骑追及,他放弃家人却也不放弃那些义无反顾追随他的荆州人士。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这是刘备在长坂坡之战中做出的最优秀“公关”,也是他赢得长坂坡之战“最终胜利”的秘诀。而曹操追击,赵云救主,对比之下反倒成了长坂坡之战自身的构成部件,直白又隐晦地昭示着曹刘阵营在当时的抉择。

标签: 长坂坡之战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实力排行榜中的前五名大将都有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文鸯,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国乃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局势动荡混乱且将尔虞我诈演绎得淋漓尽致的时代,但在这一时期,也不乏存在很多英勇善战之人,他们各怀绝技,维护国家安宁,让百姓安居乐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便知”,三国时期英雄云集,那他们实力如何?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时期实力排行榜中的前五名大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 关羽大刀80斤李元霸大锤数百斤,古代兵器真的那么重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里,武将使用兵器以大刀和长枪居多。关羽的兵器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王双、韩当、魏延、黄忠、颜良、华雄、关平、严颜、凌统、曹洪、乐进等武将用大刀,其中王双用的大刀,重六十斤。张飞的兵器丈八蛇矛,长一丈八(约4.14米)的长矛重60斤,马超、文丑,赵云、张合、高览、夏侯敦、太史

  • 清朝灭亡之际为何还能保持国土面积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晚清,历史解密

    1912年2月12日,清末帝退位,根据其诏书,将当时还在管辖内的1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交给了继任者,继任者不久成立了中华帝国。中华帝国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自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以来领土面积最大的汉族王朝。纵观历朝历代,在灭亡之际,都会形成巨大的领土流失,其中有分裂导致的,有边疆脱离导致的。后来的王朝要

  • 战国时期差点被灭的燕国,到底是靠什么稳定住局势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燕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要说到局势分割的时代,春秋战国,三国时期肯定是必定会被提到的,而这其中尤以三国最有名,战国时期次之,今天我们就战国时期燕国的情况更大家唠一唠,在小编看来,燕国在当时的情境下还能够做到独善其身,直到最后才被秦覆灭,肯定是有其独到之处的。而今天我们

  • 战国末期,齐国为何对于其他诸侯国的灭亡袖手旁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齐国,历史解密

    齐国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战国时期的齐国十分强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我们回顾战国数百年征战的岁月,能够发现的是,实际上并不是只有秦国一国具有一统天下的潜力。在战国第一个霸主魏国,开始衰弱之后,坐拥山东半岛的齐国,则迅速的在东方强势崛起。以至于,齐国最为强势的时候,对于

  • 出逃的司马睿为什么还能再建东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睿,东晋,历史解密

    西晋王朝是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它刚刚建立起来的统一,立刻就被铺天盖地的诸侯争霸赛给打得支离破碎,不过幸运的是,在他亡国之初,立刻就有南方的司马睿建立起了东晋王朝,不过东晋王朝的建立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甚至有人调侃,若是当年孙权还泉下有知的话,说不定会提着刀直接杀了司马睿,让西晋王朝彻底毁灭。为何会这

  • 揭秘:小乔与诸葛亮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小乔,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大美女,历史上关于小乔的记载并不多,关于她的资料介绍更多的来自于文学作品中。这也给了后人对小乔进行联想的空间。有人说小乔喜欢诸葛亮,这是真的吗?如果不是,小乔为什么要救诸葛亮呢。关于小乔的历史介绍很少的三国志中有一处: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

  • 秦国想偷袭郑国,牛贩子靠12头牛救了郑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郑国,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628年,郑文公病逝,年仅20岁的郑穆公继位,郑国国内不稳,更不巧的是,也在这一年,郑国大靠山晋国国君晋文公重耳也死了,继位的晋襄公也是个毛头小子。接连接到郑文公、晋文公病逝的消息,秦穆公乐了,这是个机会啊,大手一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何在?”,三人齐齐出列,大声道:“末将在!”,秦穆公

  • 汉末武将:张闿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闿,三国,历史解密

    张闿(kǎi),陶谦的手下都尉。奉命护卫曹操之父曹嵩,因见钱起歹念,杀死曹嵩,夺去财宝逃往淮南投奔袁术,并担任刺杀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的任务。陶谦帐下都尉。太祖父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辎重百余辆。陶谦遣闿将骑二百卫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后投奔淮南的袁术,并

  • 汉宣帝刘洵的贡献很大,为何名气却不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刘询,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两汉,庙号可谓是反映一位帝王表现的晴雨表,根据祖有功宗有德的庙号追加标准,西汉经过确认的只有四位帝王能拥有庙号,这四人分别是太祖高皇帝刘邦、太宗汉文帝刘恒、世宗汉武帝刘彻、中宗汉宣帝刘洵,不过不同于前三位帝王,汉宣帝刘洵贡献虽然不小,但他的知名度却是很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