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商纣王容貌俊美、力大无穷?雄才大略、文治武功?

真实的商纣王容貌俊美、力大无穷?雄才大略、文治武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15 更新时间:2023/12/6 3:46:48

成王败寇,历史多半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隋炀帝因为做了亡国之君,他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在《唐史》中被替换成了凶狠残暴,并被戴上了“暴君”的头衔。崇 祯皇帝因为做了亡国之君,他曾经的励精图治在《清史》中被说成昏庸无能,甚至被称为“傻瓜”皇帝。那些取而代之的“幸运儿”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向世人 阐述自己改朝换代是顺应天意,是众望所归。

不过,隋炀帝和崇祯皇帝这种被篡权者称为“无道昏君”的遭遇,比起商纣王被周武王张冠李戴地强加上一些“莫须有”罪名的“被妖魔化”来,则是小巫见大巫了。

历史上的商纣王不仅是一个容貌俊美、力大无穷的帅哥猛男,同时也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英明天子。《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资辩捷疾, 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手格猛兽。”其它史料中也有“形容俊美”和“帝辛受德有倒拽九牛之威,具抚梁移柱之力”的记述。作为当时世界超级大国的国君,商纣王 同历代帝王一样,固然有淫逸奢侈、骄狂拒谏、横征暴敛的昏暴一面,但这些所谓的“毛病”并不能掩盖其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主流方面。

商纣王即位后,可以说是励精图治,宏振商邦。针对东夷部落经常入侵国家,骚扰掳掠百姓的现状,商纣王御驾亲征彻底将其消灭,一举解决了历代先王均束手无策 的“老大难”问题;他率兵东征西战、攻伐八方,使商朝的疆域不断扩大;征伐的同时,他还不失时机的把中原文化向四海传播,进一步巩固了王朝的统治。河南北 部的淇县(即朝歌)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帝辛的江山,铁桶一般。”

那么,固如铁桶的商朝江山,为何会“忽喇喇似大厦倾”,转瞬间就灭亡了呢?英明神武的商纣王为何会遭遇身败名裂的厄运呢?这与周文王阳奉阴违、伺机篡权地苦心经营,以及周武王处心积虑地制造“舆论”攻势、恶语中伤是分不开的。

如果说牧野之战,是周武王推翻商朝的决定性战役;那么战前誓师,则是吹响商纣王身败名裂的号角。为了解决自己以臣伐君、不合礼法的篡逆问题,煞费心机的周武王多次信口雌黄,无中生有,恶语中伤商纣王,使商纣王的名声扫地。

在与各路诸侯会师后,周武王庄严誓师,发布讨伐纣王的战斗檄文《泰誓》,历数了商纣王执政以来,像“用妇人之言”、“毁坏三正”以及“离逖王父母弟,断 弃先祖之乐”等“自绝于天”的种种“劣迹”和“罪恶”。周武王的这一招无疑是毒辣的,但确实是奏效的。他那怒发冲冠、激烈愤慨般的煽动演讲,一下子就把以 下犯上的谋反之战,变成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正义之举。

为了让商纣王成为众矢之的,周武王利用牧野之战前的最后一点空挡, 再次做战前总动员,宣读《牧誓》,重申商纣王的罪恶,并“唤起工农千百万”。经过两番庄重的战前誓师,不仅使商纣王荒淫残暴、无恶不做的腐朽统治者形象在 人们心目中埋土扎根,也使整个队伍同仇敌忾,群情激愤,斗志昂扬。一场在理论上“以有德伐无德”的“人民解放战争”打响了,商朝六百年的基业轰然倒塌。不 过,商纣王没有选择苟且偷生,而是选择了以身殉国,被火焚烧后的他仍是一副铮铮铁骨。

“造宫室、建酒池、宠女色、囚贤人、施酷刑、害忠良”,是周武王为商纣王罗织的主要劣迹,也是商纣王国破人亡、身败名裂的重要罪行。事实果真如此吗?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贡曾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之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篇》)意思是说:“商纣王虽坏,但决不象传说中那样历害,他之所以名声不好,是因为人们把天下所有恶事都算到他的头上了。”

纣王遭受诬陷,不仅子贡忿忿不平,宋朝学者罗泌对此也有话要说。罗泌在《纣事多失实论》中指出:“帝辛大造宫殿,建造酒池肉林,宠信女色,囚禁贤人, 残害忠良等罪恶,与夏桀的罪恶如出一辙,凡桀的罪,就是纣的罪恶,桀纣不分,这些都是出于模仿。”罗泌这样说是有根据的。例如:令人发指的“炮烙”酷刑, 本来是夏王桀的发明“专利”,却被人们张冠李戴在纣王的头上。“肉山、酒海、琼室、瑶台”本是夏桀奢侈生活的“必需品”,周武王却把这些“屎盆子”毫不留 情地扣在了纣王的头上。真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

随着商朝的灭亡和纣王的殉国,他对中华民族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几乎被周以来 的史学家们全部“封杀”。就连被后人尊崇为“史圣”的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没有记载商纣王的丰功伟绩,但像“好酒淫乐,嬖於妇人”、“厚赋税以实鹿台之 钱,而盈钜桥之粟”、“慢於鬼神”、“以酒为池,以肉为林”、“重刑辟,有砲格”的劣迹却比比皆是。如果说周武王是造成商纣王身败名裂的罪魁祸首,那么司 马迁就是他的一个忠实帮凶。

不过,真正把商纣王推向罪恶深渊、万劫不复境地的,却是流行于明、清年间的那部虚构人物情节、诬蔑丑化帝 王、内容荒诞糟粕、附和封建迷信、愚弄劳动人民的《封神演义》。在这部神话小说中,作者不惜歪曲历史、扭曲人性,在美化周武王的同时,狂贬商纣王,其残暴 无道、罪大恶极的形象,在人们脑海里根深蒂固。

商纣王死后,被周朝恶谥为“纣”(按:马屁股后面的革带,有损贬之意),历代史书中也 不分青红皂白,人云亦云,使其蒙受了几千年的不白之冤。商纣王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悲剧英雄,他为中华民族在扩展版图、传播文明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和 不朽功绩,将永载史册,这是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人都不能随意改写和抹杀的。毛泽东同志和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都曾为商纣王翻案说:“商纣王文武双 全,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英雄何惧骂名?

标签: 商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靖难之役后,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朱标一共有过两位后妃,第一位是常遇春的长女常美荣,她是在洪武四年时,被朱元璋亲自下诏册封为朱标的太子妃,当时朱标16岁,常美荣17岁。三年后,常美容替朱标生下皇长子朱雄英和皇三子朱允熥。但可惜的是,常美容在生朱允熥时,就因为难产而去世。至于皇长子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时也因病去世。在常美容去世后,朱标

  • 历史上最忠心的权臣,死后名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时候,臣子一旦有了权势,就想要谋权篡位,让自己坐上这天下最尊贵的位置。然而每次改朝换代,往往会爆发了战乱,让百姓痛苦不堪。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权臣,他们为了得到更大的权力,经常会发动政变,搞得人心惶惶的。但不是所有权臣都想当皇帝的,也有一些权臣是真心实意的为君主办事的。我们今天讲的就是,历史上最

  • 刘禅一连两个皇后都是张飞女儿,最后终于受不了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立皇后,相貌与性格都得是上上之选,因为只有这样皇后才能够母仪天下,当然清朝那帮皇帝的皇后除外。根据三国志记载,刘禅在位整整四十二年,立过两位皇后,全都是张飞的女儿。先说张飞的体貌,“形貌异常,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根据遗传学来说,一般女孩子像父亲的几率较大,所

  • 康熙祭拜孔子,到墓前为什么不肯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对于孔子来说,虽然活着的时候很是落魄潦倒,自己的学说也没有受到重视,但在身后能够有着那么高的地位,也是非常值得的。当然说到这一点,就要提到与他相隔300多年后的徒孙董仲舒,正是他游说武帝成功,才使得他的学说,受到了历朝历代皇帝的重视与认可。清朝由于此前一直是在关外,对于中原王朝的很多东西,都是非常的

  • 揭秘秦始皇陵墓打开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 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

  • 司马光没说谎,此人可能是史上武功最高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光,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的帝王中,一般开国帝王都会有些武力值,最受世人追捧的,当属西楚霸王项羽,史书上称他“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足见他的战斗力有多强!然而,在史料中,还有一个人,如果史料所载不虚的话,那么此人可能是史上武功最高的一个帝王了,恐怕项羽都不及!这个人就是南朝刘宋的开国帝王——刘裕。刘裕几乎是公认的“南

  • 古代外戚出现过这么多才人 为什么都没有好下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帝,皇后,历史解密

    中国皇帝拥有庞大的后宫,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古代的外戚,指的是与皇帝的后妃有直接亲属关系的人士或家族,随着历史发展,血缘关系越来越不重要,泛指皇帝宠幸女人的娘家人,即便是没有血缘关系,通过这种裙带关系上位的,都算作外戚。放在今天,一般称为“裙带风”。外戚实力大、掌权时间长、危害最大的朝代就是

  • 明末崇祯皇帝对神机营进行改革,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明末的主旋律,是战争,而军队则是战争的直接执行人,所以从军队的表现,完全可以看出战争的走势,从而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明末的京营就是这样的“斑”。京营到了崇祯时代真是迎来了至暗时刻:兵源上无兵可用——“皆诡寄靡饷,无一人可用,盖甲鬻于乙,乙鬻于丙,更易不知凡几”相互顶替托名,根本无人实际参

  • 清朝时期,皇宫里的妃子们是如何上厕所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在游览北京故宫的时候,你是否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古代的皇宫里没有一间厕所。说没有一间是假,据说清乾隆帝为了方便曾盖了三间厕所。一处是在乾隆母亲崇庆皇太后寝宫附近,一处是在皇太后看戏的附近,一处是在自己书房附近,不过里面没有设茅坑。袁世凯称帝的时候,曾在新华门外修了一间厕所,这是风水先生为了破解他的家族

  • 欧阳修最出名的一首词,最后一句话一直被模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欧阳修,宋朝,历史解密

    作为宋代文坛的领袖人物,欧阳修的成就远不只世人知道的那些。他在诗、词、文作上的成就,令他成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为宋代词坛的贡献在于他的伯乐之才。出自寒门的欧阳修,自小寄人篱下,成年后又几次落榜,这些经历让他深知读书人的苦,也对像他这样年少有才的少年多了几分特别的关爱。当他身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