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简介,朱允炆到底逃到哪儿去了?

朱允炆简介,朱允炆到底逃到哪儿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074 更新时间:2024/2/29 11:22:24

朱允炆

朱允炆生于太平之世,未经创业之艰,在位时间又短,于国家无重大作为。朱棣一朝,不断地追寻建文帝下落,始终未得踪影,终成历史一谜。

朱允炆简介

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771402年),明朝第二位皇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因皇太子朱标已先病故,遂以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为建文。在位4年。丧所不明。朱允炆生于太平之世,未经创业之艰,在位时间又短,于国家无重大作为。

朱允炆即位后,崇尚儒家仁政之说,一改朱元璋严政苛刑,“专欲以仁政化民”。改定律例,力纠洪武年间冤案、错案,使其统治期间的囚犯较之洪武年间减少2/3。免除各地拖欠租税,赈灾济民。令官府为民间卖子为奴者赎身。限制僧道占田数量,余田均与平民。建文帝采取的这些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建文帝继位时,明开国初期朱元璋分封各地的亲王势力逐渐扩大,一个个凯觎皇权,威胁中央朝廷的统治。一贯仁柔的建文帝迫于无奈,采纳黄子澄齐泰的建议,仿效西汉初年削藩之策,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削夺了5个亲王。诸王不甘心就范,特别是早有践位野心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在作了充分准备后,以诛黄、齐“靖难”为名,用“恢复祖宗旧制”为旗号,起兵反叛,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部署兵力,奋力平叛,历时4年。最终由于有太监作内应,把守京城(南京)金川门的统帅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等开门迎敌,燕王兵得入京师。其时,宫中大火冲天,燕王清宫3日,未觅得建文帝尸骨。朱棣一朝,不断地追寻建文帝下落,始终未得踪影,终成历史一谜。一说建文帝被宫中大火烧死;一说建文帝率臣下9人,从宫中地道逃遁后,削发易服为僧,皈依佛门,云游天下,不知所终。

其于明代初无谥号,南明弘光年间追崇为惠宗让皇帝,清乾隆追谥“恭闵惠皇帝”。

朱棣和朱允炆的故事

朱棣的皇位是通过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朱允炆手里抢来的,可以说来路不正,属于谋反篡位。因而朱棣一生都很难走出朱允炆对自己造成的心理阴影。

朱棣刚登基,就对外宣布了朱允炆已经被火烧死的消息。而事实上,这只是朱棣的一个策略,他要根绝任何打着朱允炆的旗号起兵造反的情况出现。而朱棣本人坚信朱允炆还活在世界上,或者说,在没有看到朱允炆尸体之前,朱棣都心存这样一个假定。

其实,朱棣并没有一定要他的侄子死。只要朱允炆乖乖的宣布退位,并且永久不生叛逆之心,朱棣就可以放他一条生路。攻破南京的时候,朱棣也心念亲情,给了朱允炆一个机会。军队都打到皇宫里了,那时朱允炆还在皇宫,朱棣命令军队不可随便攻打进去。朱棣这么做,明摆着是不想将朱允炆逼死。可是,朱允炆选择了一条很折磨人的道路,放一把火把皇宫烧了,连他自己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得不说,这叔侄二人就是一辈子的冤家。朱允炆自从幼年登基,就视朱棣为最大的威胁。因为朱棣,朱允炆在位的几年始终都心怀不安,担心叔叔势力一天天壮大威胁到自己。后来,朱棣首先撕破脸,靖难之役一打就是好几年,他天天都在盼望着前方胜利的消息,可是等待终于成空。而朱棣,自从登上皇位那天起,就在位追查朱允炆的下落而内心纠结。他同样天天都在盼望着派出去的人能够带回一个消息,或死或者是活都可以,只要有人能明确告诉他,他才能安心。可是,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里,他还要担心哪天突然冒出来一个朱允炆,起兵反抗他的统治。

为了查到朱允炆的下落,朱棣花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永乐一朝很多大事件中,也都贯穿着这条线索。比如,郑和的几次南下西洋,目的之一就是寻访朱允炆。在这整个过程中,有无数的人被冤枉致死,有无数的人被秘密杀害,有无数的人被秘密终身监禁。

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朱允炆去向的谣言越来越多。其中一个是,他被主录僧溥洽秘密送到某一个安全的地方。溥洽自然难逃被监禁的命运,但凡是涉及明朝这一段历史的相关文献都没有记载朱棣是怎么审问溥洽的,也没有记载溥洽遭到了怎么样的刑罚,因为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可是,溥洽似乎什么有用的信息也没提供。若不是姚广孝在临死前向朱棣求情,溥洽可能就要在牢里度过一生了。

关于溥洽隐藏朱允炆的传闻究竟是真是假,后人也不得而知了。不过,姚广孝曾和溥洽有过秘密对话,但是对话的内容姚广孝不曾对任何人提起,也包括朱棣。所以朱棣认为有一种可能就是溥洽将朱允炆的下落告诉了姚广孝,但是从姚广孝临死前请求释放溥洽的做法来看,溥洽显然对自己不会构成威胁,所以,他为了顾念和姚广孝的情义,选择放了溥洽。

因为溥洽是个和尚,所以朱棣推断朱允炆的藏身之地,有很大可能是在寺庙。朝廷随即明察暗访,将天下所以的寺庙都给搜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朱允炆的下落,连朱棣辛苦建立的、监视功能十分完备的东厂都不知道。后来,朱棣请求姚广孝帮助,表面上编撰《永乐大典》,真正目的是在查访朱允炆的下落。《永乐大典》中有一部分涉及佛家的著述,如果要写,必然请天下的得道高僧。朱允炆是皇帝,他的藏身之处必然受到至少一个高僧的庇护。如果能请那位高僧前来,朱棣一定可以查到朱允炆的下落。可是《永乐大典》修好了,朱棣仍然没有见到庇护朱棣的高僧。

被朱棣寄予厚望的还有一个人,就是胡濙。胡濙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因为从事了一生的寻找朱允炆的事业,晚年飞黄腾达,成为五位托孤大臣之一。

可即使到达这样的荣宠,胡濙的一生却没什么可值得回味。他大半辈子出差在外地,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跑遍大半个中国是何等的艰苦。而且,因为常年不在家,多年不曾对母亲尽一些孝道,即使在母亲去世的时候,也没有时间赶回来参加丧礼。这样的人生多少是遗憾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带回的消息终于让朱棣放下了压在心中二十多年的石头。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朱棣已经进入了梦乡。胡濙拿着令牌,走过重重关卡,吵醒了朱棣。此时的朱棣,半是惊讶,半是期待。他知道,胡濙将会投下一个重磅炸弹。因为,多年来,胡濙第一次主动求见,还是在这样不合适的场合。

《明史》记载,朱棣“急起召入”,胡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解”。史书上只说他们说了很久的话,说完后朱棣多年的疑虑就消除了,丝毫没提到谈话的内容。

其实,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朱棣寻找朱允炆的目的只是杜绝有一个叫朱允炆的人来反抗自己的统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朱允炆是生是死,流落在哪里,都不重要。对朱棣而言,只要没有人起兵反抗,其他都是小事,都好解决。显然,朱棣已经确定了这一切。从此,寻找朱允炆的行动也终止了。而此时的朱棣,也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暮年,不久就会死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伯温经典语录,刘伯温的烧饼歌预言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刘伯温刘伯温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其文与宋滚齐名,诗与高启并称。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扦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欲人之不见,莫若昒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瘖其声。【出处】《郁离子·玄豹》【译文】要使人看不见它,不如使其昏暗起来。想要使人不知道它,不如默不作声。舟必漏也

  • 林则徐子孙后代现状如何?林则徐后代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林则徐肖像林则徐是我国清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贫困的幼童到年轻的翰林,再到封疆大吏,因主战而被贬,再到被启用,经历了诸多艰辛和困苦,但是确得到了人们的爱戴。虎门硝烟的名族英雄林则徐生有三男三女。林则徐如此了得,他的后世子孙如何呢?林则徐的三个儿子:长子林汝舟,进

  • 历史上刘邦有几个儿子?大风歌是刘邦写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中,以刘邦为首的刘姓皇族的发展繁衍的数量被看成是历朝历代中人数最多的,刘邦作为开国皇帝,刘邦有几个儿子呢?刘邦画像刘邦长子刘肥,被封为齐王,刘肥虽然是最大的儿子,但却只是个庶出,他的母亲曹氏红颜薄命,刘邦对他也是百般愧疚,虽然没有让他当太子,但对他的封地确实十分优渥的,刘肥是刘邦封王儿子

  • 汉武帝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汉武帝的功绩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刘彻一生功绩无数,一手铸就了最鼎盛繁荣的西汉王朝,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开创了一代盛世,被誉为“千古一帝”。《大汉天子》汉武帝剧照汉武帝的功绩之一表现为:汉武帝即位之初,由于“文景之治”,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国家的经济状况也比较好,但是匈奴

  • 刘邦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刘邦为什么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草草布衣一介,仅凭借三尺宝剑,就能立足于乱世。历经春秋战国分崩离析,在中原疆域上开辟了一个大一统的汉室王朝。令后世无数英雄豪杰竞相顶礼膜拜。那么刘邦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刘邦的画像刘邦的成功可以归纳为三个原因,其一是识人善任。刘邦本是一方泼皮无赖,平日游手好闲,好耍嘴皮子,卖弄小聪明。但这种社会阅历

  • 夏启的父亲是谁?姒启为什么立国号为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夏启的父亲那可是赫赫有名,就是治水的大禹。大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黄帝玄孙、颛顼孙子,也有说法认为大禹为颛顼的六世孙。大禹的父亲为鲧,母亲为有莘氏脩己。其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帝王,他最伟大的功绩就是治理洪水并将中国版图规划为九州。大禹治水主题油画《始祖大禹》尧的时代,中原地区洪水泛滥

  • 夏启是谁的儿子?夏启的五个儿子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夏朝姒启有五个儿子,下面我来给大家说说这五个人:夏启画像姒太康是启的长子,也是启之后的君主。受他老爹晚年声色犬马的影响,在继位之后,他贪图享受恣意纵情疏忽国事,被后羿利用百姓心生罢黜了皇位,篡夺了夏朝政权,历称太康失国。总之也是个坑爹的孩子,属于父亲没教育好的典型。姒元康是启的次子,

  • 姒启为什么立国号为夏,夏启杀伯益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夏启的姓名应该是姒姓名启,他为什么立国号为夏,下面我们来分析下:根据先秦《列子·黄帝篇》记载:上古氏族的人有的长着蛇的身子人的面孔,有的则是长着牛的脑袋老虎的鼻子,总之就是都是一副非人相貌,但是这些人却有着大智大慧圣人之德。古人认为这些氏族是人族的始祖,这些氏族中就包括夏后氏。夏禹画像

  • 抗金名将岳飞被害于什么地方?岳飞的坟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r

  • 夏启建立了夏朝吗?夏启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夏启真正的姓名应该是姒启,这也是个倒霉的孩子,他老爹大禹在治水途中遇到他的美女老妈涂山氏,于是便有了他,可惜他老爹既没有明媒正娶他老妈又没把他老妈带在身边,而是把他老妈留在了娘家,著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就是这一家三口的故事。影视剧中夏启形象启他老妈也是硬气,怀着孩子就找他老爹大禹去了,最终结果是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