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有哪些?三国演义中以少胜多的战役

三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有哪些?三国演义中以少胜多的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685 更新时间:2024/2/4 15:05:46

三国时期是一个诸侯割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战火纷飞,大大小小的战役不知凡几,不论是以多胜少的还是以少胜多的,总之,战争除了给人们带来伤痛之外也就是在战士的功勋上在添加上一笔了。现在,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三国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战役。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有哪些?

三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太多了,如:兖州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合肥之战、夷陵之战等等,以下小编将为大家挨个介绍这些以少胜多的战役。

兖州之战

双方兵力

曹操:数万。

黄巾军:30万。

兖州之战是曹操对黄巾军的战役,是曹操以数万兵力迫降黄巾军30万大军,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官渡之战

双方兵力

曹操:两万;

袁绍:十余万;

官渡之战乃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曹操在战事初期处於劣势,当中全赖三人为曹操扭转困局刘晔荀攸许攸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赤壁之战

双方兵力

曹操:20多万;

周瑜:5万;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合肥之战:

双方兵力:

张辽:七千;

东吴军队:10万;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合肥是曹操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所以守备能力对曹军极为重要;而东吴若要北伐,合肥是其中一个障碍点及补给点,所以双方于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发过五次较大型的冲突,不过数次也未有胜负。

合肥之战,可谓张辽巅峰之战。这一战,张辽不仅功劳重大,他的才能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的勇猛,他的果敢都无一不得到充分展现。

夷陵之战

双方兵力:

陆逊:5万;

蜀汉军队:数十万;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在夷陵之战中,陆逊善于正确分析军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其疲惫,巧用火攻,终于以五万吴军一举击败气势汹汹的蜀军,创造了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例,体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表明他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至于刘备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他“以怒兴师”,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在具体作战指导上,他又不察地利,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中;同时在吴军的顽强抵御面前,又不知道及时改变作战部署,而采取了错误的无重点处处结营的办法,终于陷入被动,导致悲惨的失败,自食“覆军杀将”的恶果,令人不胜感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代枭雄董卓是怎么死的,吕布为何要杀死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东汉末年东汉皇室之乱就不得不提董卓了,黄巾军起义之后董卓奉命派兵镇压,此后,董卓开始了他的专权时代,自董卓掌权之后,倒行逆施,残忍不仁,董卓的倒行逆施终于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与反抗。公元公元192年5月22日,董卓去世。那么,董卓是怎么死的呢?是作恶太多被杀死的吗?一代枭雄董卓的下场如何?以上问

  • 程长庚的故事有哪些,程长庚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程长庚是清朝晚期的人了,在那个时候,八旗子弟们成天无所事事的,闲下来的时候喝个小酒听个小戏逗逗鸟,日子胜似活神仙,一天天的也就这么过了。而程长庚,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程长庚的故事有哪些呢?程长庚雕像当初的皇帝娘娘谁的也是喜欢听戏的,于是,“徽班进京”了。在宫里还有很多的各地厉

  • 解缙是个怎样的人? 明朝才子解缙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大明王朝哪个才子让小编如雷贯耳的话,解缙算其中一个,那么,解缙是谁呢?解缙是个怎样的人?明朝才子解缙又有怎样的故事呢?别急,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解答。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

  • 岳飞的师傅是谁,岳飞师傅周侗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字鹏举。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

  • 霍去病和卫子夫的关系,霍去病有没有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现代人的名字一般有两个,一个是小时候长辈起的乳名,等到了上学年龄的时候,会起一个学名,然后学名就会伴随着我们一辈子了。古代人起名字比我们现代人要复杂一些。古代时候,一个婴儿降生的时候,长辈会给他起一个乳名,等他年纪稍长一些,会起个名,还会起个字,有些人还会自己给自己起个号。以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来说

  • 历史上刘邦是怎么死的?刘邦的死因是中箭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于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是西汉的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为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同时刘邦的存在向世人证明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

  • 曹操为何叫曹阿瞒?曹操小名曹阿瞒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曹阿瞒是谁?读过三国史的人都知道曹阿瞒是谁?没错,曹阿瞒就是曹操,但是曹操为何叫曹阿瞒呢?曹操为何叫曹阿瞒我想知道的人应给不多吧,不过没关系,下不有小编我吗,现在,小编我就曹阿瞒是谁?曹阿瞒就是曹操吗?曹操为何叫曹阿瞒等一系列等问题在下文为大家一一解答。曹阿瞒是曹操小名,所以人称曹阿瞒。应是民间演义

  • 历史上商鞅是怎么死的? 商鞅死后葬于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先秦时期的变法家、政治家、是法家思想人物的代表,同时,商鞅还是秦国强国的关键,是商鞅的变法使得秦国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保有一席之地,更是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但是,所谓的变法就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做重大的变革。这些改革一定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所以,可想而知,商鞅的下场有多惨。那么,商鞅的下场是怎样

  • 骠骑将军霍去病怎么死的?关于霍去病死因推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霍去病,对他的溢美之词数不胜数。他是西汉著名的将士和军事家,年仅17岁就立下赫赫战功,曾平定河西、漠北、漠南等地。匈奴一听见霍去病名字,都闻风丧胆。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封任霍去病为骠骑将军。骠骑将军霍去病雕像值得一提的是,霍去病是历史上第一位骠骑将军。汉武帝时期,武官等级最高的是大将军,其次是

  • 秦国四雄主分别是谁,秦国四雄主谁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因为芈月传热播,大家因为宣太后的关系对秦国的历史愈发感兴趣。今天就来讲讲关于秦国四雄主。那么这秦国四雄主分别是谁?秦国四雄主是指战国时期对于吞并其它六国起着重要作用的四个关键君主,那么秦国四雄主是谁?即秦王政(秦始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王政(秦始皇)简介秦始皇(前259前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