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七事变纪念日 回忆78年前的一段血史

七七事变纪念日 回忆78年前的一段血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19 更新时间:2024/1/2 4:23:32

今天,是纪念“七七”全民族奋起抗战78周年。此时此刻,回望历史、殷忧圣,可为全民族带来重要现实启迪。78年前,大刀鬼子头上砍去,78年后,大刀也许已有青锈,但民族团结的精神仍在,璀璨如昨。今天是七七事变78周年的纪念日,跟着KK 历史网(www.kklishi.com)的小编一起来回顾关于卢沟桥的那段历史故事

卢沟桥事变探寻真相:是谁开了第一枪

据日本联合通讯社驻上海分社的负责人松本重治的回忆录《上海时代》中“卢沟桥畔的枪声”一节记述:“清水中队长听到枪声,立即以无线电向丰台的大队本部报告了中国军队的不法射击。同时,集合中队点名,发现缺少一人,因此也向大队长报告了‘士兵一人下落不明。实际上,约3小时(另一说20分钟)之后,下落不明的士兵归了队,并非被中国方面绑架去了。这个新兵担任传令兵,在离队解手返回时,在黑暗中走了相反的方向,因此延误了归队时间。

一木大队长听了清水中队长的报告,对士兵一人下落不明之事非重视,立即将事件报告给北平的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上校)。一木大队长奉命带领丰台的一个中队士兵急赴现地,与中国方面进行交涉。

曾任日本关东军参谋的田中隆吉有一段记述:

7月8日,我由内蒙化德乘飞机到达天津。晚间,在芙蓉馆(日本料理)辟室与天津特务机关长茂川秀和少佐对酌,他说:“放枪的事,是共产党学生干的……”我和茂川曾经在参谋本部共过事,我了解他一向和北平共产党方面的学生交往密切,所以就追问他一句:“那么,教唆他们干的元凶就是你啰?”他满脸通红点头承认……茂川还承认,中日双方于7月11日达成停战协定后,他又多次唆使部下趁夜在中日两军之间鸣放鞭炮,企图激化冲突,扩大战火。

北平警备司令部军法处和保定绥靖公署军事法庭1946年6月审判战犯茂川秀和的问答笔录对谁挑起战争有过涉及:

法官问:“七.七”事变是谁挑起来的?

茂川答:是日本军国主义。

法官问:“七.七”事变近因是为什么?

茂川答:(日军)北平驻军外出演习时被打击了。有这个事情。

法官问:这责任应当谁负?

茂川答:在日本军负。

法官问:第一枪是谁先放的?

茂川答:是日本放的。

由上述两个证据,我们不难看出“第一枪”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让我们再来看看日军关于“士兵失踪”的谎言。

日军在卢沟桥制造事端的借口除“非法射击”之外,还有所谓“士兵失踪”的事情。日方要求入进宛平城搜查的主要理由正是“士兵失踪”。实际上,那位“失踪”的士兵名叫志村菊次郎,是1名二等兵,因解手离队,不久就归了队。后来有人问起志村为“失踪”,清水假装不知道,居然提出3种推测:

(一)可能是解手去了;

(二)可能是奉命侦察,走错了路,回到部队演习位置时,中队已转移;

(三)也许是因疲劳伏在地上睡着了。

这本来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只要问问志村本人就会一清二楚;可是日方一直含糊其词。

据当时住在宛平城里的宛平县政府秘书兼第二科科长洪大中回忆:

入夜,偶然听到部队集合的哨声和跑步声,县府也声音嘈杂。我忙翻身起床。第一个消息听说日军要攻城。守城部队苏桂青团副和金振中营长请示第110旅旅长何基沣。何命令第219团:(一)不同意日军进城;(二)日军武力侵犯则坚决回击;(三)我军守土有责,决绝不退让;放弃阵地,军法从事。

这样坚决的命令,全城军民都非常振奋。人们高兴地说:“可有机会打鬼子了,出出多年被日本帝国主义者欺压的怨气。”人人摩拳擦掌,各个争先恐后,为部队往城墙上运送弹药箱和麻袋泥土,做临时防御工事。城内居民没有人惊慌失措,更没有为了自家安全想出城逃走的。都认为打日本侵略军是大快人心的事,都要为抗日出力。这时大家齐心协力把东城门用麻袋泥土堵紧,西城门也仅留一缝隙,供人出入。家家户户用棉被遮窗,一可防煤油灯灯光外射,二可防止流弹。

守卫宛平城和卢沟桥的3营营长金振中回忆:

7月7日夜11时许,忽然听到日军演习营地方向,响了一阵枪声。少顷,冀察绥靖公署许处长来电话说:“据日方说,他们的一名演习兵被宛平城内华军捉进城去,他们要进城搜查。”在这黑漆漆的雨夜,日军到卢沟桥警戒线内演习,明明是企图偷袭宛平城,只因我守备森严,无隙可乘,便捏造丢失日兵为借口,乘进城搜查之机,诈取我城池。我将此情回告许处长,陈述不要听信日方谎言。刚刚放下电话,激烈的枪炮声便响了起来。炮弹飞越宛平城墙,炸倒营指挥部房屋6间,炸死士兵2人,伤5人。防守阵地的各连连长纷纷报告,日军蜂拥般地向我阵地扑来。我立即奔往城上指挥战斗,给敌人以猛烈回击……

《今井武夫回忆录》第一章卢沟桥事件中记述:

1937年7月7日……我从长春亭提前回家,和来访的客人谈过话后,12点前便就寝了。刚入睡不久,北平驻屯部队联队副官河野又四郎大尉打来电话,武官室的值勤兵把我叫醒……。就是卢沟桥日华两军发生冲突的第一次报告。我大为震惊,急忙穿上军装跑到隔壁的联队本部,已是午夜1时左右。办公室中央放着一张长方形桌子,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以及主要干部军官们,一个个穿着整齐的军装围在桌子的周围。这时从卢沟桥附近送来的情报接踵而至,大家听着,却沉思少言,室内鸦雀无声,每人脸上流露着极其严肃的表情。

日本投降以后,茂川直言不讳地供认,“七.七事变”的第一枪是日本放的。为了扩大两军冲突,指使部下鸣放鞭炮的是我。”

秦市长回忆:“……夜晚2点,外交委员会又来电话,谓日方对我答复不满,强要派队进城检查,否则日军即包围该城。”

谈判结果:先由中日两方派员同往宛平城调查。

中方代表:斋(督察专员,宛平县县长)、林耕宇(冀察外交委员会专员)、周永业(冀察绥靖公署交通处副处长)。

日方代表:樱井(冀察政委会军事顾问)、寺平(特务机关辅佐官、大尉)、斋藤(特务机关秘书官、大尉)。

共6人,乘两辆车前往宛平城。

同时丰台日驻军一木清直大队长率500人并炮6门,向卢沟桥出发。

调查团车辆开至宛平城东约0.5公里处,遇准备攻城日军,日军埋伏于铁路涵洞下,已经枪炮摆列,作好战斗准备。日军指挥官副森田胁迫中方代表观看日军战线,并以武力恫吓中方代表。

寺平在日军阵地,就拿出了地图,对王县长说:“事态已十分严重,现在已不及等待调查谈判,只有请你速令城内守军向西门撤出,日军进至东门城内数十米地带,再商解决办法,以免冲突。”

王县长冷冷地回答:“此来只负调查使命,你所提出我军撤出,你军进城的无理要求,离题太远,更谈不到。”

森田手指日军枪炮威胁说:“要请王专员迅速决定,10分钟内,如无解决办法,严重事件立即爆发,枪炮开眼,你等同样危险。”

日方代表樱井又提出与寺平类似的要求:(一)宛平县城内中国驻军撤退到西门外10华里,以便日军进城搜查丢失之日兵,否则日方将以炮火把宛平城化为灰烬。(二)赔偿。(三)严惩祸首,最低限度处罚营长。

1937年7月8日,凌晨4时23分,在这个时间,实际已经决定中日之间战与和的前途,已经脱开了战争的缰绳。

标签: 七七事变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30年前的一分钱,在现在能值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一分钱,历史解密

    现在的小朋友听到"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样的歌词都会觉得好笑,谁会去捡一分钱呢?当然,现在已经看不到一分钱的硬币了。但千万不要小看一分钱,30年前,一分钱的用处大着呢,就是放到现在,如果符合类别,也是值点钱的。30年的时间,中国发展太快了,新版人民币发行了一套又一套,而旧版硬币或者纸币很多都退出

  • 武穆遗书是真的存在吗?现在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穆遗书,岳飞,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但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必然是国家级的重要文物,而这些镇馆之宝的背后也大多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就比如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宋真珠舍利宝幢。这件宝物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而说起舍利子大家也不会陌生,所谓的舍利子就是佛教高僧坐化后产生的涅盘火化结晶体,而宋真珠舍利宝幢正是用来放置高

  • 舒妃13岁入宫被乾隆宠爱10年,为什么只生了一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舒妃,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延禧攻略》的出现,让清朝的乾隆皇帝和他的女人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其中的舒妃的深受皇帝的喜爱,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聪明,实则是个愚蠢的人。想要投靠富察皇后,没有成功,便成为了高贵妃的附属,本以为在后宫中有了强大的后台,却没有想到依旧斗不过聪明的魏璎珞,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最后更是被继皇后给亲自送走

  • 巨鹿之战的古战场在哪里?是现在的巨鹿县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巨鹿之战,历史解密

    要知道巨鹿之战的古战场在哪里,那必须要先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场大战。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六国的遗民们压根就不服气,总想着趁秦始皇睡着的时候,灭了秦国。于是两个愣头青陈胜吴广就发动了起义,结果枪打出头鸟,这俩货都没能推翻暴秦。不过他们给秦朝也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可谓是历史上最早的搅屎棍。巨鹿之战,就是在这个

  • 如果曹操不杀吕布收为己用,曹操能一统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三国,吕布,曹操,历史解密

    让天下能人才子来相助自己的宏图大业,一直以来都是曹操的心愿。曹操在晚年时期因为没能够把关羽和吕布两个武将留在身边,常常心里感到遗憾。对于关羽来说,即便曹操能够让他得以封侯,享尽荣华富贵。可他心中只有刘备这一个主公,所以曹操是留不住关羽。吕布则是留不得。吕布虽然有着“人中吕布”的威望,其人格让曹操不敢

  • 宋朝的琼林宴是什么?为何能成为科举学子的骄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募兵制,宋朝,历史解密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这是家喻户晓的经典黄梅戏《女驸马》中的唱词。《女驸马》讲述了冯素贞女扮男装,冒死救夫,先中状元,又被皇帝招为驸马的传奇故事。在这句唱词中,“打马御街前”,非常好理解,古代科举中状元,一般都会享受在皇城御街骑马的荣耀,而这里的“赴过琼林宴”,又作何解释呢?下面,

  • 番薯是怎么传入中国的 还的多亏了陈振龙、陈经纶两父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西班牙,历史解密

    中国有这样一种植物,地位和种植面积直追稻米和小麦,是中国餐桌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在物资困乏的古代,若是能够捧着热腾腾的它,可谓是一件让人无比幸福的事。但是它还真不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它的名字叫番薯,名字中的“番”字很是直接的表达出了它是一位海外来客。中国古人常自居为世界中心,所以在记录海外之地

  • 辽被金灭国后,契丹人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民族,有一个国家我们很熟悉,那就是契丹族,他们建立的国家就是大辽。这个我们很熟悉,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面的乔峰,我们并不陌生。他就是契丹人,看到乔峰,我们就像看到了当年契丹人的精神和气质。豪迈、潇洒、勇猛、无畏,的确是这样。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契丹”一词的本意

  • 李鸿章说“三千年大变局”,这个“局”是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鸿章,清朝,历史解密

    曾国藩带领湘军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手握重兵,让慈溪心中都惶恐不已。在此期间,曾国藩徒弟李鸿章见到清朝面临的窘境,说下这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曾国藩的弟子另外也很多,比如江忠源、薛福成、张裕钊、吴汝纶等等。李鸿章或许算是曾国藩最优秀的弟子吧。其实在李鸿章和曾国藩往来之间,曾国藩已然看透了李鸿章

  • 二战时德军围困列宁格勒,斯大林是怎么给列宁格勒送物资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二战,列宁格勒,历史解密

    二战时德国坚定地认为:只要拿下列宁格勒,苏联就要垮掉。列宁格勒就是圣彼得堡,1917年,列宁在圣彼得堡领导十月革命。1924年为纪念列宁曾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而围困中的列宁格勒,“饥饿”才是主题。城中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每人只能拿到面包500克,非战斗人员,一天也就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