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九大英雄,古代历史上哪些战神死的最惨?

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九大英雄,古代历史上哪些战神死的最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13 更新时间:2023/12/22 16:21:51

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九大英雄:

1、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

薛仁贵,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个酷哥,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善骑射长成务农武艺高强,善骑射。

唐贞观末年时要远征高丽,644年,薛仁贵参加了张士贵(又是让小说冤枉的好人)的部队,张士贵部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枪匹马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第一次出手就勇冠三军。

645年4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6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这时,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穿上与众不同的白衣白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装酷)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败。这一战看的李世民也非常高兴,回师时道:“不喜得辽东,喜得虎将”。

高宗在位时薛仁贵屡次击败高丽,契丹人。661年,以前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薛仁贵率兵赶赴天山,回纥九姓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先选数十骁骑挑战,他张弓连发三箭,射杀三人将,其余人慑于神威全都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回纥大败,所降全部坑杀。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人,军中遂有歌:“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后薛仁贵因败给吐蕃人以及在任时因违法而被数次免职,最终又被朝廷起用,682年,突厥阿史那元珍反唐,他率兵出击,在云州遇敌。敌方问:“唐将为谁?”曰:“薛仁贵。”突厥人惊问:“我们听说薛将军流放象州已死,怎么可能复活了?”仁贵摘下头盔,突厥人大惊,下马罗拜后逃跑。仁贵追击,斩首万余级,俘2万余人。

薛仁贵作战勇猛,并且善用奇兵,屡败北方各族,还曾任安东都护数年管理朝鲜一带,理政才能也是不错的,不过杀戮过多,做官又玩忽职守,纵容手下,与演义中的人物相比武功并无多少夸大,人品则显不足。不过他在演义中的结局更是窝囊,居然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不仅死不得其所,还让他儿子背上一世骂名。

2、韩信以谋反罪名被杀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自幼熟读兵书,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家境贫寒,常食不裹腹。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楚霸王项羽,但不受项羽重用。后又投奔汉王刘邦。初始刘邦看不起貌不惊人,曾受跨下之辱的韩信,经丞相萧何力荐,才始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拜将不久,即率军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第二年,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楚都彭城。

此后,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外线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以一万之众大破二十万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攻占齐地后,韩信被封为齐王。

公元前202年春,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韩信独当中军,他先令两翼部队对楚军实行侧击,再令中军推进,很快完成了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亥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慷慨自刎于乌江边。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在这一段索寞的日子里,他与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书整理,为我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楚。公元前196年,吕后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一代名将,死非其所,实堪哀伤。

3、李牧被追兵杀掉,死不得其所

或许是因为《史记》是汉朝人写的,所以对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多名将的记录就显得淡化了。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代,李牧是一个绝不被忽视的人物。战国时代他是赵国对秦作战最具战功的将军,廉颇赵奢皆不及他。

李牧的赫赫功业是对匈奴的战绩上,此前的赵国一直受匈奴威胁。赵军屡败于匈奴,以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知耻而后勇。赵军从装备和作战方式上高度学习匈奴,建立了让六国震惊的骑兵部队。但骑射终非汉人所长。任赵国骑兵如何在中原纵横驰骋,对匈奴战争依然是屡战屡败。

毕竟,以骑兵对抗匈奴,对于当时骑兵战法还相对幼稚的汉人来说,无疑是以己之短击彼之长。这种情况直到李牧戍守长城后才得以改变。本来李牧被发配北疆,是赵王中了秦国反间计的结果。但感谢秦国的反间计,因为李牧的到来,从此中国有了农业民族战胜游牧民族的第一个成功战例。

李牧真正意义上的与匈奴一战只有一次,但仅仅是这一次,就打的匈奴几乎十年不敢南下。此战中李牧将孙子兵法的智慧发挥到及至,先是连败五阵,丢弃牛羊辎重无数,将匈奴主力从他们擅长的草原引诱到汉人所擅长的长城外围来进行决战,并以示弱于敌的手段麻痹对手。接着火速出击,深夜集合人马,夜袭匈奴大营,把那些在马上纵横的匈奴骑士在睡梦中杀死。

同时重装战车包围匈奴营地出口,以密如蝗虫的箭矢射杀匈奴逃亡者。此战打的匈奴主力几乎全军覆没,几年难以恢复元气。更重要的是,此战是汉族军队步骑车兵协同作战的经典战例,为日后汉政权与匈奴作战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可惜李牧下场不大好。事先已经知道赵王要杀他,单骑出逃,结果逃到半路居然被赵王派来的追兵追上并杀掉,死不得其所。如果李牧逃掉,肯定不甘心隐姓埋名,不知道哪一个国家会受益呢。

4、项羽一代霸王死后被五马分尸

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项羽是武将世家,祖上是楚国大将项燕,他身长八尺有余,力能举鼎,天赋过人。少时书剑都没学成,他叔父项梁责备他,他说:“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体现项羽英勇的主要是巨鹿,彭城,垓下三战,前两战体现了项羽卓越的军事天才和英勇气概,而垓下一战则造就了千古悲情的西楚霸王。

巨鹿之战,项羽杀掉主将宋义,率五万义军渡河救赵,破釜沉舟,烧掉营垒,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表与秦军决战之心。一到巨鹿就包围王离,九战九胜,大败秦军三十余万,斩苏角,擒王离,逼涉间自尽。此一战一举扭转天下局势。当时各路诸侯大军已经到了巨鹿城下,但是畏惧秦军都不出战,只是作壁上观,看到楚军骁勇果敢,无不以一当十,呼声震天,使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只是最后才追杀了一些秦军的残兵败将。完胜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诸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那时的项羽真是意气风发啊。再说彭城之战。刘项兄弟反目,刘邦借项羽杀主之罪名率五十六万联军攻占楚都彭城,闻讯后项羽又一次展现了他他的军事天才,他亲率三万精兵回救彭城,晨时开始进攻,中午即大破联军,将刘邦所部挤压于谷水、泅水之地。联军自相践踏,被楚军斩杀10余万人,联军余部溃退,项羽又追至睢水,再歼联军10余万人,联军尸体塞满河道,睢水为之不流,楚军将联军重重包围,因风沙骤起刘邦乘才得以逃脱,其父及妻吕雉却被楚军俘获。

以后项羽缺乏战略和政治头脑就显现出来了,约刘邦单挑决天下,然后又放了太公吕后,与刘邦和议,划界鸿沟。项羽依约东归。刘邦却听从张良、陈平之劝,越过鸿沟,追项羽于阳夏,并邀韩信、彭越共40万大军与10万楚军决战于垓下,结果项羽中韩信的十面埋伏,被围垓下,夜闻四面楚歌,此时的项羽真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面对美人虞姬,思念骏马骓,有了千古绝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羽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歌毕,虞姬为了能让项羽成功突围,拔剑自刎。项羽骑着他的乌骓马,乘夜率800骑突围南逃。

天亮以后,汉军有所察觉,刘邦派灌婴率5000骑兵追击,项羽走到阴陵迷失道路,陷入大泽。到了东城,仅剩28骑。面对汉军,项羽自知难逃厄运,激发了项羽举世的英勇,他对28骑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他又对属下说:“吾为公取彼一将”,项羽大喝上前,所向披靡,果然斩一汉将,他们突围出去后,杨喜追项羽,项羽嗔目大喝,杨喜人马俱惊,后退数里。后来项羽再次为汉军包围,项羽率军再次杀入汉军,再斩一都尉,杀百余人,又突围逃到乌江。

这时乌江亭长备好渡船催他渡江了,亭长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把将乌骓马送与亭长,令部下下马和汉军肉搏,项羽又杀敌数百,身重十数伤,看见汉将吕马童,对其说:“你是我的旧部,我听说刘邦悬赏千金,封万户买我的头,我就送你个人情吧。”于是自刎而死,年仅31岁。汉军抢夺项羽尸体自相残杀者数十人,最后王翳等五人分了项羽的尸体,都被封侯。

项羽英勇无敌,战术指挥上的造诣也是很强的,如果作为一个将军,如果生在汉武之时,想必起所建功业也可以与卫青,霍去病相媲美。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他刚愎自用,在战略上短视和,在政治上幼稚,却做在了统帅的位置,与老谋深算的刘邦争天下,注定会是个失败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潘玉奴怎么死的?南朝第一美人潘玉儿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有道是自古红颜多薄命,香消玉殒谁人怜。中国自古以来,朝代更迭频繁,而生存于乱世中的佳人往往成为王朝兴衰的牺牲品,所谓红颜祸水由此而来。夏桀有妺喜;商纣宠妲己;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历史进入南北朝后,所谓的“红颜祸水”的更是甚嚣尘上,北齐有玉体横陈的冯小怜,南齐更

  • 西北三马是哪三人?西北三马指哪三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时期,在我国西北的甘、宁、青地区,存在着数股强大的回军武装力量。由于其首领皆为甘肃河州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俗称“西北群马”。因割据范围不同,又分成“宁(夏)马”、“青(海)马”、“甘

  • 张飞大闹长坂桥的故事典故,张飞拆桥歇后语不留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张飞大闹长坂桥这个典故你了解吗?话说当年赵云自己一个人终于寻找到了阿斗两母子,但是阿斗的母亲害怕自己连累了赵云,于是就跳井自杀了。当赵云发现了这件事情之后特别的痛苦,觉得自己这么辛苦找到了两母子,竟然前功尽弃了。于是,他带着阿斗一路来到了长坂桥,突然遇到了张飞来迎接自己,于是他们两个一起杀出重围。张

  • 晋朝时期的疆域版图,晋朝领土范围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东晋政区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由于外族入侵与晋军北伐,北疆时常变动;四川先后出现成汉、谯蜀等国;东南疆域大致固定。晋元帝时期,石勒入侵

  • 成吉思汗怎么死的? 成吉思汗是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领了大量的军队征讨西夏,成吉思汗派遣了使者前去拜见西夏国国王赵德旺,劝他投降于蒙古国。成吉思汗雕塑赵德旺听完后,吓得没有了主见,西夏将领阿沙敢钵听完后十分生气,决定前去会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和阿沙敢钵的军队在贺兰山下开战,两军大战十分激烈,结果阿沙敢钵不敌成吉思汗,大败于蒙

  • 张飞有几个儿子?张飞的儿子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张飞是河北涿州人,张飞的妻子是夏侯氏,夏侯氏为张飞生下了两儿两女。张飞的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张苞和次子张绍,他的两个儿子都是蜀国的人才,在两个儿子中较为出名的是长子张苞,张苞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官员,同时也是蜀国刘禅时期著名的武将,张苞继承了他父亲张飞的爵位官至尚书。张飞儿子张苞漫画形象张飞的儿子张苞是三

  • 张飞是个怎样的人?张飞性格特点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些人物虽然不是主角,但他们由于个人特点明显而且性格鲜明所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张飞就是其中个人特点最鲜明的一个,张飞的性格是比较豪爽热情和耿直的。张飞剧照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与他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

  • 东晋名将陶侃怎么死的?陶侃的故居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

  • 张飞是哪里人? 张飞坐骑叫什么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里面的张飞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并且很尊敬的一个人物形象。但是我们都不知道,这个形象却是罗贯中在保持了历史人物的英勇和善于带兵打战的特点之外,按照市民的想象进行改造出来的。对于历史上面真正的张飞,很多人并不一定熟悉,或者会存在误解和没有根据的胡乱猜测。那么张飞人物形象分析是怎样的呢?张飞剧照在电

  • 晋朝美女羊献容怎么死的?羊献容的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羊献容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觉到陌生,因为这是一位传奇女子。年仅十六七岁便入宫的羊献容,当初出嫁的时候便是以皇后的身份嫁过去的,而且深受当朝皇帝司马衷的宠爱。即使在司马衷被灭国后,羊献容也深受后朝皇帝刘曜的宠爱,最后更是被刘曜封为赵国的皇后,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是仅有的一次。据说当时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