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高为何要灭秦,秦国灭亡与赵高有何关系?

赵高为何要灭秦,秦国灭亡与赵高有何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67 更新时间:2023/12/19 15:54:25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朝代,但是,很可惜,这个朝代仅存在了15年,说到这里,亲们应该知道小编说的是哪个朝代了吧,没错,这个朝代就是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说到秦朝的灭亡小编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了,那个人是谁呢?那人就是赵高,据说赵高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秦朝灭亡的真凶,那赵高为何要灭秦,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把秦朝的灭亡归根于秦始皇的暴政,但这其实是个谬论,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一种社会制度被另一种社会制度所代替,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革命过程。”

秦国灭亡与赵高有何关系?

在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朝建立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复辟反复辟的激烈斗争。

国家统一以后,这种斗争并没有结束。奴隶主阶级复辟势力采取种种手段,进行拚死的挣扎。他们有的在朝廷和宴会上公开跳出来鼓吹分封制,反对郡县制;有的“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大造反革命舆论,诋毁秦始皇的法家路线;有的更名改姓,潜伏下来,伺机变天;有的甚至赤膊上阵,进行卑鄙的暗杀活动。混在秦政权内部的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野心家、阴谋家赵高,就是复辟势力的主要代表人物。

赵高是赵国人,从小天资聪慧喜欢读书,父亲、母亲加上兄弟六人,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时候,秦始皇要统一六国,派白起带兵攻打赵国,赵国民众自发保卫国家,赵高的父亲带着赵高的四个哥哥上了战场,家里就剩下赵高、母亲和小弟弟赵成。长平之战赵国大败,白起把赵国军队40万人全部活埋,这其中就包括赵高的父亲和四个哥哥。

消息传了回来,赵高的母亲当场晕了过去,赵高发誓要为父亲和哥哥们报仇。不久赵国沦陷,赵高、赵成及母亲都被抓到了秦国作为奴隶。赵高母亲因为身体有病干活慢受刑,变成了残疾,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久也死了,赵高抱着弟弟赵成也不敢哭。赵高怕被别人害死,把仇恨埋在心里,一心想颠覆秦国,为亲人们报仇,天天工作也不说话,时间一长,大家放松了警惕,因为他知识渊博做事认真,所以别人也很喜欢他,不久在上司介绍下,他娶了妻子,生了一个女儿,一家三口人生活得很好。

就在他渐渐意志有些动摇的时候,因为他对法律了如指掌,被秦始皇看中,想重用他,但是他来自赵国,秦始皇不放心,命人阉了赵高。怕他工作分心,杀了他的妻子、女儿,还有他的弟弟赵成。

赵高发誓一定要血债血还。

赵高是致使秦朝灭亡的真凶的原因

入宫之初,赵高凭借阿谀奉承,很快就得到秦始皇和胡亥的赏识,秦始皇三十七年,年逾半百的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倒了,自知大限已到,秦始皇写下遗诏立扶苏为王,公子扶苏是个仁爱英明之人,当年秦始皇穷兵赎武,劳民伤财修建长城时,扶苏就曾多次规劝父皇要爱惜百姓,可惜秦始皇一直把扶苏的良言当成耳旁风。现在扶苏看到父皇为奸邪小人蒙弊,耽于淫乐,不恤民力,心里万分焦急,频频上书劝谏,劝父皇清退身边的小人,重用贤臣,赵高知道此事之后,对扶苏怀恨在心,准备伺机除掉他。

果然,秦始皇一死,丞相李斯鉴于皇上死于宫外而太子又未确立,恐天下大乱,遂同意与李斯合谋,假托始皇之命,立胡亥为太子,赵高又另外炮制一份诏书送往上郡,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赐扶苏与蒙恬自裁。

而胡亥,可不像他大哥扶苏,是个奸猾狡诈之徒,喜欢声色犬马,他早已羡慕皇帝那一呼万应锦衣玉食的生活,对扶苏也一直心怀嫉恨,巴不得取而代之。就这样,赵高和胡亥一拍即合,开始密谋除掉扶苏,篡夺王位。

以后,赵高疯狂对待秦国的举动,大家就都知道了。古人很多诗也在赞美赵高,比如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的诗“可怜百万死秦孤,只有赵高能雪耻。赵高生长赵王家,泪洒长平作血死。报赵尽倾秦县郡,报韩只得博浪沙。”

难怪人们都说每一个政客都是一个阴谋家,赵高为何灭秦可谓是能屈能伸,但可惜,赵高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赵高死后,其家族被诛三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隆基和杨玉环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公爹与儿媳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朝,小编不得不提唐朝皇帝的任性自私了,自李世民弑兄夺位后一直到安史之乱的唐玄宗,唐朝皇帝的任性自私相信读史的人都深有体会,而说到唐玄宗小编我又不得不提杨玉环了,杨玉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其与历史上的安史之乱虽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安史之乱的发生与杨玉环是分不开的。那么,李隆基和杨玉环是何关系?有

  • 三寸丁谷树皮的意思,武大郎为什么叫“三寸丁谷树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诗曰:三寸丁儿没干才,西门驴货甚雄哉。三寸丁儿者,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绰号也。《水浒传资料汇编》一书收录清代程穆衡著《水浒传注略》,这样解释:《隋书》男女十七岁以下为中,十八岁以上为丁。云三寸丁者,甚言其短小也。《本草图经》:榖树有二种,一种皮有斑花纹,谓之斑榖。云榖树皮者,甚言其皮色斑麻粗恶也。三寸

  • 曹操一生有多少女人?曹操的最爱是卞夫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妻妾成群,知其姓氏者就有十五人,据《武文世王公传》载,其中十三人生子二十五人:丁夫人,曹操原配夫人,因曹昂之死而与曹操反目,曹操曾欲迎回而不可得,无子女。卞夫人,曹操继配夫人,就是武宣卞皇后。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子。刘夫人,曹操之妾,丁氏的侍女,随丁氏陪嫁至曹家,不久病亡。生曹昂、曹铄二子

  • 吕布一生跟随过谁?为什么叫吕布为三姓家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虎牢关前,张飞第一次遭遇吕布,大骂吕布为“三姓家奴”并一一列绝吕布曾经投靠丁原和董卓的斑斑劣迹,搞得吕布很窝火。其实,在汉末三国的混乱时期,为了活命,为了求得更大的利益,转换门庭,乃是很常见的事情。可为何单单吕布得到这顶高帽呢?最近看《三国志·吕布传》,思考吕

  • 司马懿最怕谁?不是诸葛亮竟然是妻子张春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作为当时魏国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相信大家一定再熟悉不过了。他不仅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还曾在魏国身兼要职,曾辅佐了四代的魏国天子,可见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足智多谋,曾在曹爽权倾一时的时候装聋作哑,被前去打探虚实的人评断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他只是略施小计就将那自大无比的曹爽忽悠的一愣

  • 三国关羽水淹七军的简介,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19年,是建业作为东吴“准都城”的最后一年,也是孙权报仇雪恨的一年。先来看看对阵双方的形势。7月,关羽派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士仁守公安,他自己率领主力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经过:天降大雨,连绵十多天,汉水因此暴涨,关羽挖开江堤,大水冲向赶来救援的于禁七路大军,于禁军在

  • 主父偃和东方朔在历史上谁更厉害,主父偃与东方朔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主父偃与东方朔二人皆为汉武帝时的名臣但主父偃与东方朔没交情主父偃建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解决了王国问题。而东方朔好像没什么大作为,所以我认为主父偃厉害说起主父偃,他在西汉时期的政治上有一定的地位。尤其在政治理论上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所以武帝对他特别的重用。很

  • 项羽手下的五虎上将都是谁?项羽手下五虎大将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秦末,烽烟四起、战乱不断,但势力最大的当属项羽和刘邦两大军事集团。尤其是项羽集团曾经盛极一时,项羽本人更以巨鹿之战名扬天下,据说,项羽本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武将之一,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号西楚霸王。这样一位英雄人物,自然会产生极强的磁场,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英雄人物聚拢到他的身边。盘

  • 鸿门宴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是项伯的建议。当项伯从刘邦大营回来之后,已经被刘邦洗脑,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确实,刘邦攻破咸阳,建立大功,攻打有功之臣,是不符合大义的。也因为这个原因,项羽暂时停止了军事打击。但是,曹无伤告密中提到的三点罪状,其实并没有解释清楚。应该说,此时刘邦被杀的

  • 秦文公个人简介,秦襄公的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秦文公(?―公元前716年),嬴姓,赵氏,名不详,秦襄公之子[1],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16年在位。秦文公在位时期,设史官以纪事;击败西戎,收编周朝遗民,扩地至岐(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以西;制定罪诛三族的刑法。当时秦人已完全定居、从事农业。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谥号文公,葬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