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和杨玉环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公爹与儿媳的关系

李隆基和杨玉环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公爹与儿媳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92 更新时间:2024/1/9 11:50:00

说到唐朝,小编不得不提唐朝皇帝的任性自私了,自李世民弑兄夺位后一直到安史之乱的唐玄宗,唐朝皇帝的任性自私相信读史的人都深有体会,而说到唐玄宗小编我又不得不提杨玉环了,杨玉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其与历史上的安史之乱虽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安史之乱的发生与杨玉环是分不开的。那么,李隆基和杨玉环是何关系?有人说他们是公爹与儿媳的关系,可是也有人说他们是夫妻关系,这关系跨度有点大啊,那他们到底是何关系呢?一起来看下李隆基与杨贵妃的关系吧。

李隆基和杨玉环是何关系?

关于李隆基与杨玉环是何关系,小编这里有话说,首先,他们是公爹与儿媳的关系?为何这么说呢?请听小编以下道来。

据记载,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公元735年12月,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这一年杨玉环17岁。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所以,又上所述,杨玉环与李隆基是公爹与儿媳的关系。

那么,为何又说李隆基与杨玉环是夫妻关系呢?请看小编以下分解

公元137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一年的中和节(农历三月三),居住在长安城里的人全都出外踏青。踏青者中最为活跃的可能要数那些平日里难得有机会出门逛街的妇女了。杜甫诗所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说的就是这个盛会。

这些与会的妇女个个争奇斗艳,常常惹得前来踏青的男子们欲火中烧。

这一年的三月三日,玄宗皇帝李隆基一时兴起,换了便服,带了几个贴身内侍,摇摇摆摆地来到长安城外的曲江之畔。走着玩着,玩着走着,突然,玄宗皇帝觉得眼前一亮,在一群脂粉堆里,他突然发现了一个绝妙佳人。此人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时人有诗单道其妙处云: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素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合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把个玄宗皇帝眼都看直了。随行的高力士是何等机敏的人,见状立即叫过一个小太监,命他即刻查明那个女子是谁。

小太监年纪不大,办事却很机灵,不大的工夫就把一切都打听清楚了。“什么?是寿王妃?”高力士虽然早就知道那女子是谁,但为了点醒皇上,仍然故意高叫了出来。

哪知李隆基浑如未闻,仍是一副如痴似呆的贪婪表情。高力士见状暗自叹息:“皇上啊皇上,世上的好女人成千上万,宫中的佳丽成万上千,你为什么谁都看不上眼,却偏偏要看上自己的儿媳妇呢?”

可皇上毕竟是皇上,力士不过是个太监而已,皇上想要干的事谁能挡得住呢?且,对于玄宗皇帝单相思儿媳的这一乱伦想法,李林甫不仅不加规劝,反而绞尽脑汁为其鸣锣开道。

由于几千年形成的伦理规范,即使身为天之骄子,李隆基也不敢公然娶儿媳为妻。但李林甫却有办法。他随口就给皇上出了一条“妙计”先度寿王妃杨氏为女道士!

恰逢公元737年武惠妃逝世,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当时后宫数千,无可意者,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以为玄宗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所以,综上所述,李隆基与杨玉环既是公爹与儿媳的关系,又是夫妻关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寸丁谷树皮的意思,武大郎为什么叫“三寸丁谷树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诗曰:三寸丁儿没干才,西门驴货甚雄哉。三寸丁儿者,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绰号也。《水浒传资料汇编》一书收录清代程穆衡著《水浒传注略》,这样解释:《隋书》男女十七岁以下为中,十八岁以上为丁。云三寸丁者,甚言其短小也。《本草图经》:榖树有二种,一种皮有斑花纹,谓之斑榖。云榖树皮者,甚言其皮色斑麻粗恶也。三寸

  • 曹操一生有多少女人?曹操的最爱是卞夫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妻妾成群,知其姓氏者就有十五人,据《武文世王公传》载,其中十三人生子二十五人:丁夫人,曹操原配夫人,因曹昂之死而与曹操反目,曹操曾欲迎回而不可得,无子女。卞夫人,曹操继配夫人,就是武宣卞皇后。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子。刘夫人,曹操之妾,丁氏的侍女,随丁氏陪嫁至曹家,不久病亡。生曹昂、曹铄二子

  • 吕布一生跟随过谁?为什么叫吕布为三姓家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虎牢关前,张飞第一次遭遇吕布,大骂吕布为“三姓家奴”并一一列绝吕布曾经投靠丁原和董卓的斑斑劣迹,搞得吕布很窝火。其实,在汉末三国的混乱时期,为了活命,为了求得更大的利益,转换门庭,乃是很常见的事情。可为何单单吕布得到这顶高帽呢?最近看《三国志·吕布传》,思考吕

  • 司马懿最怕谁?不是诸葛亮竟然是妻子张春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作为当时魏国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相信大家一定再熟悉不过了。他不仅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还曾在魏国身兼要职,曾辅佐了四代的魏国天子,可见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足智多谋,曾在曹爽权倾一时的时候装聋作哑,被前去打探虚实的人评断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他只是略施小计就将那自大无比的曹爽忽悠的一愣

  • 三国关羽水淹七军的简介,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19年,是建业作为东吴“准都城”的最后一年,也是孙权报仇雪恨的一年。先来看看对阵双方的形势。7月,关羽派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士仁守公安,他自己率领主力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经过:天降大雨,连绵十多天,汉水因此暴涨,关羽挖开江堤,大水冲向赶来救援的于禁七路大军,于禁军在

  • 主父偃和东方朔在历史上谁更厉害,主父偃与东方朔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主父偃与东方朔二人皆为汉武帝时的名臣但主父偃与东方朔没交情主父偃建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解决了王国问题。而东方朔好像没什么大作为,所以我认为主父偃厉害说起主父偃,他在西汉时期的政治上有一定的地位。尤其在政治理论上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所以武帝对他特别的重用。很

  • 项羽手下的五虎上将都是谁?项羽手下五虎大将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秦末,烽烟四起、战乱不断,但势力最大的当属项羽和刘邦两大军事集团。尤其是项羽集团曾经盛极一时,项羽本人更以巨鹿之战名扬天下,据说,项羽本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武将之一,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号西楚霸王。这样一位英雄人物,自然会产生极强的磁场,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英雄人物聚拢到他的身边。盘

  • 鸿门宴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是项伯的建议。当项伯从刘邦大营回来之后,已经被刘邦洗脑,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确实,刘邦攻破咸阳,建立大功,攻打有功之臣,是不符合大义的。也因为这个原因,项羽暂时停止了军事打击。但是,曹无伤告密中提到的三点罪状,其实并没有解释清楚。应该说,此时刘邦被杀的

  • 秦文公个人简介,秦襄公的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秦文公(?―公元前716年),嬴姓,赵氏,名不详,秦襄公之子[1],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16年在位。秦文公在位时期,设史官以纪事;击败西戎,收编周朝遗民,扩地至岐(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以西;制定罪诛三族的刑法。当时秦人已完全定居、从事农业。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谥号文公,葬于

  • 卫子夫是为何自杀的?汉武帝为什么杀卫子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的两个皇后,一个是陈阿娇,一个是卫子夫。陈阿娇出身显贵,性情刚烈,是汉武帝的大恩人,最后忧愤而死。卫子夫出身寒微,性情温和,是汉武帝的贤内助,最后自杀身亡。卫子夫恭谨谦让,在汉武帝看来是胆小懦弱;卫子夫顾全大局,在汉武帝看来是废物一个;卫皇后和刘据太子宽厚待人得到大家的支持,在汉武帝看来这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