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法正是个怎样的人,一个原本可以改变三国历史的人

三国法正是个怎样的人,一个原本可以改变三国历史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76 更新时间:2024/2/5 2:47:34

三国法正,一个原本可以改变三国历史的人,若他在蜀汉未必败。

孟达机警,与申耽、申仪商议:“我与法孝直同有功于汉中王;今孝直已死,而汉中王忘我前功,乃欲见害,为之奈何?”在申氏兄弟的唆使下,孟达反水,将上庸献予曹魏,并祸及并导致刘封被杀。

诸葛亮的这一计策加大了西蜀在失去了关羽和荆州以后的损失。法正若在这一切是否还会发生?

法正虽然品行不好,但他的家庭教育背景相当的好。他的爷爷是法真,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大儒,在当时很有声望。当地的太守想要请他出来做官,他直接拒绝,如果要我做官的话,我就跑到天涯海角去。听到这么倔强的话,地方官也不敢请他了,要是法真出了什么事,官员不就成嫉妒贤才了吗,吓得再也不敢请他了。法真的名声这么大,朝廷肯定要去请他出山,这样才能显示出朝廷的开明。于是,朝廷四次公车征召法真,面对朝廷的征召,法真不敢拒绝,但是,做官不符合他的性格,于是,他躲了起来,朝廷拿他没办法,就没征召他了。因为法真的品德,大家尊称他为玄德先生,意思是非常有德行。玄德先生非常有才,精通儒学,学富五车,但他又不是只会读书,还善于随机应变,非常有能力。有这么一位爷爷,法正的学识自然差不到哪去。法真教他的孙子很多东西,不仅有儒家的东西,还有法家,兵家的东西,反正就是杂学,什么都教,还有脑筋急转弯什么的。法正小时候就变得聪明机灵。

不知道是不是法正的爷爷忘了教东西给他,给他教了那么多的东西,偏偏没有进行思想教育,没有教他德行。或者是西凉地区的影响。法正家庭本来是无忧无虑的,家里是世家大族,有权有势,但是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西凉地区变成了战场,连年的战争,加上饥荒,使得西凉人口锐减,很多人都纷纷逃往外地。法正作为官宦子弟,也逃脱不了逃亡的命运。面对着随处可见的杀戮,面对着肚子里的空空如也的肚子,法正的思想也经历着转变,他变得自私自利,变得心胸狭隘,变得为了活下去不择手段。他经历千辛万苦,终于逃到了益州。

法正还是有才的,当别人来到益州为了填饱肚子二奋斗时,他已经当上了县太令。因为法正的才能,他后来又当上了军议校尉,这是一个很大的官职,仅次于将军。面对法正爷爷法真的淡泊名利,法正丝毫没有遗传,反而,法正变得为了名利不择手段。法正升到军议校尉已经升无可升了,很多人喜欢安逸的生活,但法正明显不是这种人,为了更进一步,他把目光移向了益州之外的刘备,反正法正在益州的名声已经烂大街了。

法正在益州的德行有多差呢,人家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可人家见了法正,马上拔腿就跑。当时益州有很多西凉人,背井离乡的老乡们经常在一起喝喝酒,聚聚会什么的,这也能解解乡愁,但人们每次都会选择性遗忘他。有一次,有一个人打赌输了,请老乡们喝酒,具体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把大家带到饭店里面去,给大家先要了一壶茶,然后大家喝了半天,还不见点菜,大家催促他快点点菜,他往门口看看说,法正还没有来,大家听到后,都连忙跑回家了。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可以侧面看出法正的德行有多差,多么不受欢迎。在反正的西凉老乡中,法正是最有名的,不过是因为品行不好而出名。

见到刘备后,刘备对法正非常的好,每天好吃好喝招待他,还天天陪着法正到处游玩,法正顿时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以前或许对背叛刘璋有种内疚,现在全都没有了。他把益州的地形,哪里有险隘,哪里有兵器,哪里有粮食,各个要塞的兵力驻扎情况,各个守城的将领,全都告诉了刘备,刘备因此知道了益州的虚实,完全掌握了益州的形势,取得益州只是时间问题了。刘备在取得益州之前是以仁义为名的,没听说有什么做的不好的事情。即使在荆州的时候,在荆州十年,刘表在世时也没有夺取刘表的基业。可自从遇见法正后,受到了法正的熏陶,刘备变了,撕下了自己仁义的面目,直接夺取了同宗的刘璋的益州。这里面,不用说法正的功劳就是最大的。

刘备称王后,法正的职务是尚书令、护军将军,简单说就是一个皇帝身边的官(不是太监)。这种官员让他可以随时向皇帝进言,而不一定非得等到召开朝廷会议或者是上书。重要的是法正这个人刚直,敢于直言,关键时候能够不顾一切。《三国志》注引记载了一件事:刘备与曹操争战,形势对刘备不利,应该暂时撤退,但是,刘备非常愤怒就是不肯退,而下属又没有敢上前劝阻者。当时箭如雨下,法正冲向前挡在刘备前面,刘备说:“孝直你要躲避飞箭。”法正说:“明公您自己都在亲自挡箭,何况小人我呢!”刘备只好说:“好了孝直,我知道了,咱们俩一起后退吧!”可以说法正这是以身相护也是以命相谏,在当时那种形势下又是最好的方法。这可能就是诸葛亮感叹法正的地方吧。

再有,法正也可能同样阻止不了刘备东行,这就是诸葛亮所说:“即便是仍然东征,也不至于惨败到如此程度。”这就是说,假如刘备一定要东征,那么,战事当中,法正也一定能够及时提出自己的建议,避免刘备夷陵之战的惨败。法正曾经跟随刘备进行过汉中之战,从决定出征到两军对阵,法正都有过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诸葛亮看重法正的地方。

法正在刘备称帝前去世,为此刘备痛苦好多天。诸葛亮也叹息法正不在了,就没有人能够规劝刘备了,说明法正这个人的确是个有才能之人。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皇权意味着专权,专权的皇帝身边需要一个敢于提意见并善于提意见的人。同时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一个集团当中,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单一类型的人才结构,并不是一种最佳组合。法正的死,或许给蜀汉国造成的损失更多的是在这个方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郭嘉字什么,郭嘉追随曹操做出了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郭嘉,字什么,他的名字中包涵深意?郭嘉的名字是从《易中天品三国》之后开始被广大公众所熟知的,易中天对于郭嘉是非常认同的,认为他是曹操的第一谋士。随着公众对于郭嘉认识的加深发现,郭嘉确实有很大的才能,他在诸多方面都帮助了曹操。郭嘉说过很多话,在这里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郭嘉的十胜十败论。这十胜十败论可谓流

  • 秦三世子婴的身世是怎样的,秦三世子婴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也是一个极其短命的王朝,仅仅存在十几年,就在历史上永远消失了。而今天,虽然说起秦朝的皇帝,大部分人都说“二世而亡”,事实上还有一个秦三世子婴。关于子婴的身世,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人认为是扶苏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孙子,有人认为是胡亥的哥哥,也有

  • 孔融弑母的故事是真的吗,孔融不孝言论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耳熟能详的三字经,是我们小的时候都曾听过的。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也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小的时候以恭敬孝顺闻名,那么为什么会走上弑母的道路呢?这要从孔融所处的政治背景开始说起了,孔融天赋异禀,勤奋好学,加之书香门第,在汉献帝继位后,他就

  • 加官进爵是什么刑法,加官进爵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打消皇帝对如懿的猜疑,海兰亲自送走了凌云彻,当海兰说赐给他加官进爵刑法的时候观众便感到好奇,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刑法具有这样美的名字。但是看到凌云彻被拖着佝偻的身子,听到他沉重呼吸声时,我们应该明白他死的很惨。在电视剧镜头中并没有演出凌云彻被行刑的过程,可观众还是为凌云彻感到心疼。只有他死了如懿

  • 画龙点睛的主人公是谁,画龙点睛的主人公以及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画龙点睛的主人公是谁,相比大家从小学的时候就都知道了,但是画龙点睛的主人公是谁并不重要,要是随便问一个小孩画龙点睛的主人公他肯定知道,重要的是画龙点睛的典故是什么,还有画龙点睛要用在什么地方才合适。画龙点睛用来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画龙点睛的主人公是谁?其主人

  • 商鞅怎么死的,商鞅被杀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赢驷为什么杀商鞅,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的人都知道商鞅变法这次历史上的变革,商鞅变法从多方面上做出了变革,给秦国的经济,土地,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可是既然是秦国的有功之臣,怎么在秦孝公退位以后,却被惠文王赢驷杀害呢?1、有私怨。当年赢驷年少时犯法被商鞅新法处置,他的两个师傅也被判刑。所以秦惠王,包括公子虔

  • 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刘邦也喜欢虞姬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虞姬就不得不说这个刘邦和项羽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什么的反正小编是看不太懂了,不过不要紧的,看不懂的可以慢慢学习。今天就拿这个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这个虞姬说起,看看这个刘邦和虞姬到底有什么样的一个关系吧,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刘邦礼葬虞姬一事在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作为传说,刘邦礼葬虞姬的原因一般

  • 曹操和夏侯家是什么关系,姓夏侯的都是曹操的亲戚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曹家和夏侯家会这么亲,很多姓夏侯的都是曹操的亲戚。其实曹操家原本就是姓夏侯,只是后来改成姓曹,这是什么呢?其实这方面的记载有很多,因为曹操的生父曹嵩原本就姓夏侯,而且曹嵩还是夏侯惇的叔父,所以这两家实际上也就是亲戚关系。而且曹家和夏侯家也是非常争气,出了很多有名的人物,这样才撑

  • 定海神针的来历是怎样的,孙悟空金箍棒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金箍棒大家都知道,那是孙悟空的武器,一路上斩妖除魔少不了金箍棒的作用。而这个,也是他从龙王那里“抢”过来的,原本是东海的定海神针。不过,这个定海神针也并不是天然存在的,那你知道定海神针的来历吗?而且,作为“定海神针”,金箍棒被拿走之后,为什么东海也没有

  • 康熙一共有多少个儿子,康熙的儿子最终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后宫众多,一生当中可能有很多孩子,当然从,除了最终登基成为新皇的儿子,其他的更是多数。清朝康熙时期,康熙帝一生一共有三十多个儿子,除了最终登基成为皇帝的雍正,另外仍旧有很多。那么,康熙的这些没有成为皇帝的儿子们,最终都是什么结局?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呢?一、年幼夭折之子:康熙皇帝的24个儿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