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仲景是否真实存在,张仲景为何不见于正史

张仲景是否真实存在,张仲景为何不见于正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557 更新时间:2024/2/5 2:49:30

1、张仲景是否真实存在

张仲景被后人发现,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此人,便是张仲景的头号“粉丝”王叔和。

作为魏晋名医,王叔和的贡献之一,便是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经过王氏整理,张仲景原作被拆解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从而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指导性作用。

在《伤寒论》的前言,王叔和便这般说道:“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述”这简单十几字,便概括了张仲景的一生。由此可知,张仲景名机,字仲景,荆州南阳人氏,还曾担任过长沙太守。

张仲景的历史存在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同时期另一位医学名家皇甫谧,也曾在《针灸甲乙经》开篇提到过张仲景:“汉有华佗、张仲景。其他奇方异治,施世者多,亦不能尽记其本末。”

皇甫谧与王叔和,都是同时代较为出色的医学家。他们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动机凭空塑造一个不存在的历史人物。对此,只能说明一点:张仲景凭借一手过人的医术,使自己在医坛中的名望颇高,就连同行人物都对他颇为赞叹。

这就是张仲景,一个被正史遗忘,却又能凭借自己强大的专业能力翻身,从而再度走向大众视野的奇人。

2、张仲景是否为长沙太守

张仲景的存在性已经确定,不妨再看看他的身份。关于王叔和的记述,宋人也表示赞同。宋代大臣孙奇、林亿奉旨矫正医书。他们在向宋仁宗汇报成果时,曾这般说道:“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按理来说,臣子向皇帝进言,自然不是乱扯一通。他们既然敢在仁宗皇帝面前这样说,应当是有一定把握的。否则的话,岂不是欺君之罪?

按照这个说法,倘若张仲景真的是长沙太守,他又是如何走到这个高位的呢?在笔者看来,有三种说法值得一提。

01、张仲景是张羡

据《三国志·刘表传》等史料记载,当时有个长沙太守,叫做张羡。因此有人便怀疑:张仲景与张羡是同一个人。这个说法,显然经不起推敲。且不提张仲景有明确的名字,叫做张机。单从二人生平来看,他们之间的重合度也实在太少。张羡死后三四年,张仲景依旧活跃在荆州,便是最好的佐证。

而根据章太炎先生的说法,张羡与张仲景,应该都出身于南阳张氏这个大族。先生在《张仲景守长沙考》中提到:“南阳张氏,自延慰释之以来,世为家族,故《广韵》列张氏十四望,南阳次于清河,仲景《自序》言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则其支裔小小者耳。”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南阳张氏根深蒂固,张羡能被刘表任命为长沙太守,说明他这一支的家族势力,在地方有一定影响力,甚至有可能就是嫡脉。

反观张仲景,出身在一个二百余口的小家族中,应该属于张氏的一个支脉罢了。也正因如此,刘表在世之时,张仲景才名声不显。原因很简单:他一无出身,二没有才名,所以很难在荆州扬名。

02、王粲举荐说

同样是章太炎先生,他在《张仲景事状考》一文中提出:张仲景之所以能担任长沙太守,离不开好友王仲宣的举荐。而这里提到的王仲宣,正是建安七子之首王粲。

据相关史料分析,长沙太守这个职位,曾经出现过两次空白期。一次是张怿和韩玄之间,另一次是韩玄和廖立之间。所以说,张仲景想要担任长沙太守,只能在这两段时期内。

张羡死后,其子张怿承袭长沙太守。而章太炎先生认为:张仲景是在张怿之后,才担任的长沙太守。而他的论据,则来自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的序言。

原文提到:张仲景与王粲是好友,他还为后者诊断过病症。按照两汉文人之间的交游情况,王粲举荐张仲景接替张怿的职位,是很有可能的。但仔细分析,这个说法又存在明显的漏洞。王粲能举荐张仲景,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他在当时需要有足够重的话语权。

依照当时的情况,王粲只可能向两个人举荐。一个是刘表,一个是曹操,此二人在这段时间内执掌过荆州。但无论哪个人执政,王粲的举荐行为都不可能成功。

其一,刘表执政期间,王粲不得重用。据《三国志·王粲传》记载:“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使归曹操。”

就连王粲自己,都不受刘表重视,更别提他举荐的张仲景了。也正因如此,当曹操南下时,王粲才会劝说刘琮归降。曹操得荆州,大喜,遂“辟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

其二,虽然王粲受曹操重视,可实际上,曹操就算下达任命给张仲景,等后者前去赴任之时,荆州的形势以及发生惊人逆转了。赤壁之战后,曹操已经失去对长沙四郡的掌控权,谈何再任命张仲景?

由此,可得出结论:张仲景担任长沙太守,不应当在韩玄之前,而是在他之后,同时也在廖立接任长沙太守之前。

03、攻克瘟疫说

既然确定了张仲景的在位时间,便很容易再推敲他的上位过程了。以笔者观点:张仲景担任长沙太守,极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名气与本事。按照当时的时间,孙刘联军击败曹操之后,刘备与孙权达成平分荆州的协议。刘备当时以左将军身份领荆州牧,并平了江南四郡。刘备既为新主,自然要拿着一些重要手段来施恩,以笼络民心。

此时的张仲景,应该也在刘备的治下。至于其中过程,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曹操败退时,南阳等地民心不稳,发生大规模人口迁徙行为。

根据《后汉书·刘焉传》的记载,益州牧刘焉手下的东州兵,便是南阳、三辅地区的百姓逃难而来。可见张仲景为躲避战乱,带领家族迁移到长沙等江南地区,是极有可能的。毕竟,这一片地方鲜少受到战乱影响。

另外一种可能,是慕名而来。刘备在荆州多年,积累了相当的人脉与威望。曹操来袭之时,刘备奔走当阳,期间有十万军民相随,张仲景也很有可能在其中。

当时的张仲景,因为长期与疫病做斗争,已经颇有心得了。他曾经在《伤寒论》自序中谈及:“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时居其七。”

正是因为疫病对于家族的巨大伤亡,让张仲景不得不下定决心,要攻克这种可怕的疾病。不仅如此,张仲景来到长沙以后,还开设医馆为百姓治病,此事见于《长沙市志》:“建安十三年,是年长沙瘟疫流行,太守张仲景医术,坐公堂为庶民义诊,活人甚众。”

张仲景此举,也说明他是历史上首个坐堂的医生,后来的医馆多以“堂”为名,便是受此影响。随着张仲景的不断积累,他对疫病的研究也愈发深刻,医术也因此变得更加高明。在活人无数后,张仲景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亮。

响亮到,连刘备都听说了张仲景。关于赤壁一战的结果,有一个说法认为:曹操的大军受到了瘟疫的影响。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十二月,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

同样是建安十三年(208年),瘟疫不仅席卷了长沙等江南地区,也间接影响了赤壁战局,曹操大军因此损失惨重。同样道理:难道只许曹军染上瘟疫,不许孙刘联军染上吗?

答案是否定的,从这场瘟疫的情况来看,它具有高爆发性与流传性广的特点。如此一来,便不难解释了。刘备的大军中,也有人染上瘟疫,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请出了张仲景。

后者圆满完成任务后,刘备大喜,直接委派张仲景为长沙太守。一方面,张仲景本人在长沙很受欢迎;而另一方面,也能凸显出刘备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抓住张仲景,也有利于他更好地掌管长沙郡。

3、张仲景为何不见于正史

就这样,经过刘备任命,张仲景成了名正言顺的长沙太守。换言之,此时的张仲景,已经算是蜀国官员了。按照这个逻辑,张仲景不见于史书记载,也是情有可原的。

首先,张仲景的政绩不出色。张仲景的拿手本领是治病救人,让他管理一个长沙郡,最好的结果便是无为而治。所以他的政绩,是平淡无奇的。按照陈寿治史的习惯,他倾向于政治史,而张仲景在位时间不长,又没有突出政绩,自然很容易被《三国志》所遗漏。

其次,蜀国史料匮乏。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

造成蜀国史料缺乏的原因,要么是蜀国不设立史官,要么是蜀国曾有史官,但史料遭到大规模损坏。这两种情况,都导致一些蜀国重臣的史料过多遗漏。

比如蜀国名臣王连廖化等人的传记,不过百余字而已;如柳隐、董阙等人,乃蜀国后期重臣,其生平记载更是少的可怜。

与他们相比,张仲景都不算正式的蜀国官员。因此他的事迹不见于史料,也就不难理解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嫪毐转车轮是真的吗,嫪毐是个怎样的人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1、嫪毐转车轮是真的吗嫪毐出生年月不详是秦国人,于前238年去世,活跃于战国末期。嫪毐是一名业余面首,何为业余面首呢?也就是业余男宠,就是无业游民或者打工仔,由于某个契机被有钱有势的女人看中,从而干起了面首的工作。嫪毐本是一个市井无赖,阴差阳错获得了一个偏方,吃了这个偏方后,效果极佳,这个偏方其主要

  • 魏征被李世民鞭尸是真的吗,魏征为什么被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魏征,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与贞观十七年,因病去世于长安。众所周知,一代名相魏徵在人生的道路中侍奉过六主,这在过去是不可原谅的背叛,理应背负历史的骂名,饱受后人的诟病。但魏徵非但没有受到同时代人以及后人的蔑视,反而成为千古直臣和忠臣的典范,

  • 魏征怎么死的,唐朝魏征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魏征是唐朝时期人,字玄成,巨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那么魏征是怎么死的?下面就由小编来为

  • 王政君是什么朝代的人,王政君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王政君(前71年-13年2月2日),女,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她是西汉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父亲是王禁,她的父亲不仅爱喝酒还很好色,娶了好几个小妾,这让王政君的生母很不高兴,就离开了王禁,改嫁他人,就这样小小年纪的王政君就是去了母亲。王政君刚到可以嫁人的年纪就被自己的父亲嫁了出去,结果还没

  • 历史上的武则天是怎么死的,武则天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武则天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武则天是当时唐朝史上的一位女皇帝,在位期间贡献还是很大的,因为武则天在位的时间正好是一个过渡阶段,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当时的唐朝经济一派和谐,老百姓安居乐业,武则天上位后,废唐立周,因为当时的武则天希望自己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朝代,自己独掌大权。其实,武则天实

  • 古代一两银子相当于多少人民币,一两银子是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我们看的古装剧不少,但对古代一两银子的真正价值还是存在不少误解。我们总能在影视剧中看到男女主角动不动就花费几两银子,实际上这在古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在清朝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千两百多文钱到三千多文钱,而一斤猪肉也只要二十文钱左右,可能到了清末银子才稍微有些贬值的迹象。所以一个人要是吃个饭或者干个什么

  • 九龙宝剑的传说故事,九龙宝剑的下落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九龙宝剑的传说其实还是不多的,话说就单纯的只有一种,之后的传说其实都是真的,也就是历史上都是真实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有没有关于九龙宝剑的野史呢?其实也还是有的,也就是民间的传说罢了,那么有的人也问了,具体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跟随小编往下看!要说历史上武力值比较强的皇帝,除了元朝的成吉思汗,最耳熟

  • 溥仪无法生育之谜,溥仪身体怎么被宫女掏空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溥仪一生无子这个问题一直令人好奇,他16岁便娶了皇后婉容,还有3位妃子,为何没有一人怀上溥仪的孩子呢?传闻,这跟溥仪童年时期发生的一件事有关。溥仪继位时只是个宝宝,还需要奶妈照顾,此时宫女根本就不惧怕溥仪,还时常挑逗他,导致溥仪身体受损,心里还产生了巨大阴影。不过有学者推翻了这样一种说法,称溥仪是天

  • 光武帝刘秀是个怎样的人,刘秀一生究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刘秀是东汉的开朝皇帝,他出身只是一介布衣,和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如出一辙。王莽篡汉后,刘秀便在南阳起兵,在天下乱战中脱颖而出登上皇位建立东汉。很多人把刘秀称为没有缺点的皇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刘秀登基并没有像其他开国皇帝一样,拿功臣开刀,而且刘秀在政治上的成就也非常高,使全国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极大

  • 顺治为何传位康熙,顺治死的时候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顺治皇帝,他当上皇帝也是让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毕竟豪格与多尔衮的明争暗斗,只要清白人都能看出皇位肯定会在二者之间产生。但谁知最后俩人居然让还是孩童的福临坐上这万人之上的位置。但是好景不长,顺治帝不幸染上疾病,在无药可医的疼痛中逝去,年仅二十四岁。让人想不明白的是顺治帝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三皇子玄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