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夷陵之战双方的兵力有多少,夷陵之战刘备真有七十万吗

真实的夷陵之战双方的兵力有多少,夷陵之战刘备真有七十万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25 更新时间:2024/2/5 2:53:50

一般而言,很多人都会将夷陵之战看作是又一次三国时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案例,而且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也有不少人认为,刘备发动了七十万大军,最终却全军覆没,这可实在是损失惨重。只不过,《三国演义》中的兵力,并不足以作为实际参考,毕竟在书中,动辄就是几十万甚至百万人参与战争,这种规模很显然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那么究竟刘备在夷陵之战到底发动了多少人,刘备当真比东吴多很多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刘备的兵力

通过《三国演义》,我们基本上都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夷陵之战是继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又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所谓的以少胜多,指的就是双方人数对比的差异。那么,真实的夷陵之战,双方的兵力对比到底怎么样呢?想要更加全面的了解考究夷陵之战,这个问题,是绕不过去、不能够含混的。

首先,我们来看汉军一方的兵力。笔者在前文,取近十万这个数字,那么,依据来自于哪里呢?

《三国志》中,对于这一次重大的战役,双方交战兵力的记述,可谓是语焉不详。更多的是“数万”、“万余”这样的计数。但是也能够从其中窥见一斑。

首先,据《三国志文帝纪》卷二所引《魏书》里记载:“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两三千匹,出秭归。”

这里面提到一个确切数字,那就是“支党四万人”。并且这四万人是出秭归继续进发的。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刘备的前锋部队或者说攻下秭归后,继续前进的前军,而并不是刘备的大部兵马。数量还是值得相信的。

所以在《中国古代战争通览》、《中国古代战争辞典》中都提到了这个具体的数字。但除此之外,除却提到蜀军伤亡“数万”后,也就没有更多的具体数字了。

另据《三国志刘晔传》引《傅子》所记载:“(陆逊)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这是目前所见的,能够记载刘备军伤亡数字最多的一份记载。但实际上,并不确切可信。

因为《傅子》的作者傅玄死后不久,陈寿便开始做《三国志》,在《三国志》里,一些涉及本次作战的人物的本传中,陈寿所记载的斩杀蜀军人数,却远远没有《傅子》那样夸张,而应该是取相对合理的数字进行记载。

再次,《三国志吴主传》记载为:“临阵所斩,及投兵降者数万人。”又如《三国志陆逊传》所载:“(刘备军)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以上是我们所能够见到的有关于刘备军战损等相关数字。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那就是夷陵之战总体分为三个阶段,刘备进攻、两军相持、陆逊反攻三个阶段。

这其中,汉军战损最大的战役应在吴军反攻阶段。也就是马鞍山一带的战役以及涿乡会战。所以《三国志陆逊传》里所记载的汉军“死者万数”当是马鞍山一战的汉军耗损。

2、刘备可以调动的兵力

那么,当时刘备所能动员的兵力,最多能够有多少呢?我们来简要估算一下。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湘水划界的时候,刘备曾亲率大军五万入公安,而也曾令关羽率军三万抵挡鲁肃。在此之前,益州争夺战中收降刘璋部属保守估计也要有三万余人。

加上张飞阆中部精兵一万余人,彼时,刘备当能最少动员军队在十万到十二万人之间。若算上益州、荆州五郡(除却零陵、武陵、南郡之外,后又划出宜都、建平二郡)的各郡驻军,总兵力数当上升至保守也要超过十五万人。分为益州近十万人,荆州地区七八万人。

而关羽荆州败后,据张大可先生《三国史研究》估算,算上荆州军主力以及地方少数民族势力、大族部曲,关羽当损失七八万人左右。

因为孙权前后招抚、斩杀“凡数万计”,再加上折损于曹魏方战损比,这个估算应该是合理的。否则,关羽若无法直接动用三万以上的兵力,是不可能一举俘虏于禁七军三万余人的。

那么,此时,刘备折损荆州主力,所能动员的军队,也仅剩益州一地。更何况,上庸孟达率部曲4000余人叛汉,并且击败了护军中郎将刘封。里外折算,刘备又损失部众起码数千人甚至是近万人。

因此,当他发动伐吴之战时,魏延镇守汉中之地,兵力虽不如张飞阆中部,但鉴于汉中的重要性,当有近万人。

那么,如此重要的战役,刘备一定会全力动员益州,所以,前后的大军很有可能已经接近了十万人。

因此据上分析,今人综合多方,得出了以下几种观点。

首先武国卿所编《中国战争史》第四卷认为,刘备的兵力为“约十万人”。其次,罗琨、张永山所编《中国军事通史》第七卷《三国军事史》认为,刘备总兵力“约近十万”。再次,张大可《三国史研究》中认为,《傅子》所载蜀军战损八万人当为入峡汉军八万余人,最后全军覆没。而算上留守江州的赵云,以及残余兵力估算,刘备总动员兵力近十万人。

因此,综合各位学者们的考究,再加上后期马忠率5000人前来增援,笔者在这里取刘备总兵力近十万人。前锋部队四万人左右,中军部队四万人左右。留守及后援部队近两万人。

3、孙权的兵力

那么,孙权一方,总兵力当为多少呢?前文说过,陆逊所率领的潘璋徐盛朱然等人,总兵力为五万人。那么,孙权、诸葛瑾一线呢?

孙权与曹操一样,生性多疑。赤壁之战中,周瑜、鲁肃那样的地位尚且只有兵三万人。而当初孙权曾说不能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除却镇守各地的必要人马外,孙权坐镇柴桑,最少也要自领五万大军,才能成为周瑜、鲁肃、程普等人的后援。

而在东线与曹操、张辽作战的时候,孙权也是自统大军。又如周瑜死后,鲁肃为大都督,手下的直接兵力也只有一万余人。鲁肃过世后,吕蒙接替他掌管那一万余人。

袭夺江南三郡的时候,吕蒙也只不过被孙权增兵两万余人而已。所以,这一次,陆逊既然在第一线督军五万,孙权所领之军,当不在少数。又加之新兼并荆州万数部众,这一战,东吴总兵力已经超越了刘备的汉军了。

另外,双方交战之际,并非全军交战。汉军依次增兵,但是前文所提到的出秭归的“支党”四万人,当为汉军与吴军交战的第一线兵力。

由于逐层推进、分批据守,使得在面对吴军的第一梯队五万人的时候,汉军只有这四万余人。加上双方综合国力的对比以及吴军的后续增兵,这一战,刘备以一州之地、近十万之众对抗拥至少十五万之众、新收荆州以逸待劳的孙权,实际上,是处于劣势的。

而我想,这也是更加接近于真实的夷陵之战。所以,所谓的陆逊以少胜多,蜀军有数十万众,恐怕,这些说法并不能够站得住脚。当然了,这也仅仅是笔者取助多方,得出的结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云南虫谷遮龙山现实中在哪里,云南虫谷遮龙山原型山脉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它的原型是高黎贡山,遮龙山在小说里面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山脉,很多人以为这座山脉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但没想到考古之后却发现真的参考了一些现实原形,比如说遮龙山参考了高黎贡山,据说这座山里真的有献王墓。《云南虫谷》是《鬼吹灯》系列的一部剧,在这部剧里面有很多非常奇幻又很冒险的情节,这部剧中也确实出现了很多神

  • 李光地是怎么死的,李光地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光地5岁的时候就开始拜师学习,聪慧过人,在学习上也很努力。22岁的时候,他参加乡试就得到了主考官的欣赏,后来在庚戌科会试中考得很好,中了二甲第二名进士,成为了庶常馆庶吉士。康熙十二年五月的时候,李光地请假南下福建省亲,这次回乡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这时吴三桂发动了三藩之乱,靖南王耿精忠和定南王尚可喜

  • 李存孝五马分尸拉不动,李存孝为什么会被五马分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中原大地一片狼藉。在战乱年代曾经有过很多故事,也有过很多英雄人物,颇负盛名的就是“十三太保“。说起十三太保,大家都一脸恍然,啊,好像是听说过。不过那段时间战乱,史官没那么认真粉饰太平,所以正史对他们的宣传不足,导致大部分人只是有那么一点印象。中国后期有很多

  • 湘军的创立者是谁,曾国藩手握重权为什么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曾国藩对于自己称帝是拒绝的,但是曾国藩一生对晚清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他的湘军在攻占天京后,已经有称帝的实力,为何他不选择一个为自己正名的机会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曾国藩称帝,那么我们可以考虑这一方面的原因,也就是军事实力上的绝对优势,我们知道,没有军事实力作为后盾,谁敢站出来说自己要当皇帝,随

  • 潘凤被谁杀了,潘凤为什么和吕布齐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想必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吕布、关羽、张飞等数一数二的名将,他们各自身怀绝技,在尔虞我诈的乱世中脱颖而出,成为广为流传的英雄人物。有人的地方就必定少不了比较,而对于习武之人而言,实力的高低无非就是他们身上最引以为傲的资本。吕布,素有三国“第一猛将”之称,在

  • 丘处机是个怎样的人,丘处机是好人还是坏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行程35000里)。在道教历史和

  • 王羲之是书圣吗,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 鬼谷子的四大弟子分别是谁,鬼谷子四大弟子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鬼谷子,道教祖师之一,兵法大成者,纵横家创始人、创建鬼谷门派,一生徒弟众多,多达500多名,不少人在历史上留名,今天为大家分享关于鬼谷子四大弟子的故事,咱们一起往下看!一、孙膑:兵学亚圣孙膑,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齐国的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主要成就:

  • 荀彧没有配享太庙的原因,荀彧为何没能配享曹魏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太庙是封建王朝最神圣的地方,因为这里供奉皇帝先祖以及本朝的历代皇帝。一般而言,只有那些为朝廷做出重要贡献的大臣,死后才能配享太庙,由此可见,配享太庙是何等的荣耀。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魏武帝,先后有二十六位大臣配享。可是这些人里面,却没有曹操的第一功臣荀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按照时间顺序,这二

  • 朱元璋传位给谁了,朱元璋为什么传位给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都知道,朱元璋传位给了孙子朱允炆,但是朱元璋为什么传位给孙子,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朱棣呢?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是成器的不多。他越到晚年越发愁这么大的江山,我死之后,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