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糜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糜芳为什么要背叛

三国糜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糜芳为什么要背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79 更新时间:2023/12/8 17:51:55

麋芳,字子方,东海朐县人。父祖辈都经商,奴仆、宾客多达万人,钱财产业有一亿钱那么多。他和兄长麋竺都擅长射箭和骑马。

徐州牧陶谦死后,兄弟俩就追随刘备。吕布偷袭下邳,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就驻扎在广陵海西。麋芳的妹妹(或姐姐,待考证)被刘备纳为夫人。他们就拿二千名奴仆、宾客和大量金银货币来资助刘备的军队。后来曹操表麋竺为嬴郡太守,麋芳为彭城相。但是他们都没有去上任,而是跟随刘备来到荆州。

刘备取得益州后,麋竺也入蜀去了,而麋芳留在荆州当南郡太守。统领荆州的关羽向来都看不起他和将军士仁。关羽北伐后,留下麋芳守江陵,士仁守公安。关羽所有军用物资都要他们供给,有时供应不足或误了日期,关羽就扬言北伐回来后要治他们的罪。二人都十分惶恐不安。有一次,南郡城失火,烧掉不少军备,关羽不问原由就责怪麋芳,使他更加畏惧难安。

后来吕蒙率军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来到公安时,士仁据城拒守。吴军将公安城团团包围,又派虞翻来劝降。士仁不肯与虞翻相见,虞翻就写信劝他,士仁权衡利弊后,哭着出城投降。吴军占领公安,进而包围江陵。麋芳也据城拒守,吕蒙又重施故技,又来劝降。这时候关羽还不回来救援,荆州多数郡县都投降了。麋芳本来就害怕关羽治他的罪,这时又看到吴军善待士仁。种种无奈促使他下定决心,投降吴军。

麋芳是不得已而投降的,但是他承受的不仅仅是投降的耻辱,还有受尽别人的白眼。首先,他的投降使蜀国丧失战略要地----荆州(实际是南郡),间接使大将关羽兵败身亡。他受尽蜀人的咒骂。对他打击最大的是他哥哥麋竺的死。麋竺因为他而受尽责骂,虽然刘备不责怪他,但是他又努又愧,终于生病去世。其次,在吴国他也被别人瞧不起,其中最甚者是当初劝降士仁的虞翻。一次,他们行船在江上相遇。由于江面狭窄,麋芳船上的人想要虞翻让开,就说:“回避我们将军的船!”虞翻厉声说:“没有忠信的人,凭什么奉事主上?使人失去两座城池,却称将军,可以吗?”麋芳十分惭愧,关上船上的窗并让虞翻先过。还有一次,虞翻乘车出行,经过麋芳的营地,门官没有开门,虞翻的车不能通过。虞翻就十分生气的说:“应该打开的就关闭,应该关闭的就打开。难道这样做事适宜吗?”麋芳听到后,更加惭愧。

但是,小小苦楚等于激励,麋芳还是想建功立业的。就在黄武二年六月,他就和刘邵、鲜于丹的在将军贺齐的率领下收复蕲春,俘虏当初背叛吴国的戏口守将晋宗。

麋芳一生功过诸君心中有数。

糜芳糜竺之弟,跟随刘备多年,曹操曾经上表他为彭城相,他辞官不受,继续追随刘备转战四方。后在关羽麾下任南郡太守,却投靠孙权、背叛了关羽,导致身败名裂。关羽也因为他的背叛而兵败人亡。

在《三国志》中糜芳最后怀着悔意老死东吴。《三国演义》中让刘备下令杀死祭奠关羽。

糜芳人物简介

糜芳是糜竺之弟,跟随刘备多年,曹操曾经上表他为彭城相,他辞官不受,继续追随刘备转战四方。后在关羽麾下任南郡太守,却投靠孙权、背叛了关羽,导致身败名裂。关羽也因为他的背叛而兵败人亡。

麋芳的投降举动也遭致吴人的鄙视。一次,麋芳乘船出行,遇到虞翻的船,麋芳船上的人想要虞翻让开,向前喊道:“回避我们将军的船!”虞翻厉声说:“失去忠心的人,凭什么侍奉君主?使人失去两座城池,却称将军,可以吗?”麋芳十分惭愧,关上船上的窗让虞翻先过。后来虞翻乘车出行,经过麋芳的营地,官吏没有开门,虞翻的车马不能通过。虞翻十分生气地说:“应该打开的关闭,应该关闭的打开,哪有这样做事的?”麋听到后,更加恼羞。公元223年(黄武二年),孙权下令贺齐突袭蕲春,麋芳等人跟随,最终获胜。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麋芳形象与正史相似,只有结局不同。最初,随兄长麋竺仕于徐州牧陶谦,陶谦去世,刘备领徐州。麋芳与麋竺跟随刘备。长坂坡之战,麋芳身带重伤,误认为赵云投魏,将其告诉刘备。益州平定,以麋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关羽因麋芳与傅士仁饮酒失火,怒责之。后来因惧怕关羽,而投吴,导致关羽覆败。刘备伐吴时,二人杀马忠再次投蜀,刘备怒令关兴剥去二人衣服,命其亲自以刀剐杀,以祭奠关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杀吕伯奢,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真实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负我。这是曹操的一句经典名言。《三国演义》记载曹操因为刺杀董卓不成,便仓皇逃窜,路上被陈宫所救,二人便一起同行。恰巧遇见了吕伯奢,他是曹操的故人,吕伯奢便让曹操跟陈宫回家歇息,还嘱咐自己家人杀猪,自己出门买酒去了。结果曹操听见后面磨刀的声音,再加上一些话语,疑心甚重的曹操便怀

  • 成蟜之乱是怎么回事,历史上成蛟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成蛟是赢子楚的次子,也是嬴政的弟弟,因为从小被母亲韩霓带大,所以也是一副天真烂漫的性子,他实际对皇位并不感兴趣,但跟母亲却无奈陷入了争执斗争。据悉,成蟜(成蛟)结局是逃到了赵国,并且在赵国安了家。据说,成蛟的孩子就是胡亥之后的皇帝子婴。历史上是这样记录成蟜之乱的。公元前239年,成蟜率军攻赵,成蟜的

  • 三国甄姬是谁的夫人,历史上甄宓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甄宓出生于官员之家,然而在她三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当时正值东汉末年,天下渐乱。家中殷实的甄家利用谷仓中的粮食赚了许多的钱财,甄宓看到这种情况立刻劝说母亲:“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现在天下局势这么乱,我们却拥有这么多的财富,这是会引来大祸的。现在百姓民不聊生,饥寒交迫,若是我们将谷仓打

  • 没羽箭张清的功夫有多厉害,张清为什么叫没羽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的武艺只是平常,枪法也远远比不上董平,然而他的排名却在第十六名这样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这个人就是张清。张清的外号是没羽箭,那么张清为什么叫没羽箭呢?关于张清为什么叫没羽箭这个问题还要从他最擅长的武器开始说起,他并不像其他高手那样善用刀剑,他最拿手的武器而是飞石,他就是用

  • 祖大寿为什么降清,祖大寿的墓怎么在国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祖大寿是明朝末年的关键性人物,他连接着明朝抗清和清朝入关的众多人物,祖大寿是袁崇焕的得力部将,辽东经略熊廷弼看好,广宁巡抚兼东林党重要成员王化贞的曾经部属,大学士孙承宗所看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渴望的人才,吴三桂的舅舅,明朝重要边关将领等。明朝末年所有的投降明将中,祖大寿的投降是最无奈的,后人只恨崇祯

  • 李光弼打仗有多厉害,唐将李光弼用兵打仗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李光弼出身契丹族,是安史之乱的平叛功臣,和大将郭子仪并驾齐驱。论出身,他和安禄山、史思明一样算是异族“同乡”,但他们的为人处世却有着天壤之别,前者为人正义、足智多谋;后二者阴险狡诈、手段卑劣。对于史思明来讲,李光弼是他最大的克星,只要有李光弼在,史思明就没有赢过一次胜仗。1、

  • 屠岸贾为什么要灭赵氏,历史上有屠岸贾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之时代,有一位人物不得不提,他是屠岸贾,晋国人。但是不是东晋西晋的晋,而正是春秋时候的晋国。屠岸贾的家族在春秋时候是一个名门大家族,屠岸贾本人官职一直都是大夫。而且屠岸贾的祖父,叫做屠岸夷,屠岸贾的父亲,叫做屠岸击,他们两个都是晋惠公时期的人物,也和屠岸贾一样,担任的是晋国的大夫的官位。其实不难

  • 房谋杜断指的是哪两个人,房谋杜断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很多成语都是通过一些人物和事情来变换而来的。比如说这个“房谋杜断”,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这个成语指的是哪两个人呢?讲述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房谋杜断指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著名宰相的故事。这两位都

  • 囊萤映雪和卧雪眠霜哪个成语是形容学习勤奋刻苦的,囊萤映雪的意思和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囊萤映雪”和“卧雪眠霜”这两个成语相关内容,这两个成语非常的相近,所以它们的意思是怎么样的呢?这两个成语那个成语是用来形容这个刻苦学习的呢?还这两个成语怎么读呢?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答案其实很明显

  • “广积粮缓称王”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广积粮缓称王最早的出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广积粮缓称王”是谁最先提出来的,有人说是刘邦,有人说是明朝的朱元璋,也有人说三国时期的这个孙权,那么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很多人说是三国时期的孙权提出的,因为孙策死的时候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那就是“高筑墙,